設置

第1841章 德黑蘭繁華危機

  德黑蘭,

  雖然巴格達號稱是中東的明珠,但實際上,德黑蘭才是中東地區人口最多,也最繁華的城市。

  在過去的十幾年里,有上百萬人涌入德黑蘭。

  “你知道,ODA項目碰到的最大問題是什么嗎?”

  張華民頭也不抬的問道,坐在主任桌前的恩斯特·卡森,是負責跟進這個項目的負責人,他直接說道:

  “在這些國家,貪腐問題是屢禁不止的,根據歐美各國的援助經驗,每個項目能有50的資金用于項目本身,就是一個成功的項目,事實上,他們在非洲的很多援助計劃,只有大約不到30的資金用于項目本身,其它的資金像是肥肉一樣,被總統以及各級官員吞沒。”

  “事實上是10不到!”

  抬起頭,張華民看著恩斯特,說道:

  “因為歐美各國還向各國提供各種無償援助,綜合計算的話,實際應用于項目的資金甚至不到10,其它錢都到哪里去了?”

  都變成了倫敦、巴黎以及紐約的豪宅,變成了官員們的豪車,變成了他們妻子身上的珠寶以及瑞士銀行或者棉蘭老銀行、泗水銀行里的存款。

  “當然是中飽私囊了。”

  雖然恩斯特是歐裔,可他是在SEA長大的,國語說的甚至比很多唐人還要標準,完全沒有口音。

  “那么我們的項目是多少?”

  “對。”

  張華民點了點頭,說道:

  “就是80,我們的工作就是為了確保,至少80的資金用于項目本身,其實,這并不僅僅只是關系于我們的援助貸款能否用到位置上,更重要是為了…”

  合上這份報告,張華民走到窗邊,看著窗外霓虹燈下的德黑蘭,他先是思索了一會,然后說道:

  “你看,在過去的幾年中,德黑蘭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城市越來越現代化,當然也包括這里的人們,女人們甚至穿起了比基尼,可我們必須要注意到,這里的貧富差距也在不斷的擴大,盡管國王推行的改革為伊朗帶來了繁榮和工業化,教育舉措也提高了識字率,但這一切代價高昂。

  財富分配不均,大量農民涌入城市形成底層階級,宗教人士和保守派對自上而下的現代生活方式感到震驚,認為他們的傳統正被徹底從社會中移除。”

  在提到伊朗的世俗化的時候,張華民想到了巴格達——在那里同樣也在進行著現代化改革,迪亞斯公主所領導的現代化之路是非常激進的,她甚至仿效土耳其進行了文字改革,拉丁化的字母在順應時代的同時,也讓伊拉克成為中東各國中的另類,但就像凱末爾推行這一切的用意一樣——這最大程度上確保了王室的權威,通過世俗壓制了傳統。

  這當然也加劇了一些矛盾和沖突。世俗化與傳統的碰撞,財富集中與貧窮的碰撞。但是在另一方面,新文字的使用卻粉碎了保守教士的權威——他們不能通過學校去影響他人。

  至少在某種程度上來說,巴格達雖然看似更激進,但卻相對更穩定。

  況且SEA還在當地駐扎了大量的軍隊,有他們在,巴格達是不會出現亂子的。

  駐軍!

  只要保持駐軍,就沒有任何人能夠動搖王室對伊拉克的統治,就像約旦的英軍一樣,他們的存在成功的挫敗了自由軍官組織的叛亂。

  但這里是德黑蘭,這里的局勢截然不同于巴格達,現在的伊朗,不僅有反對改革的保守教士,還反對國王的反對派,還有受俄國影響的左翼陣營,所有的一切都讓德黑蘭暗流涌動。

  盯著暮色中的德黑蘭,張華民看到的是點亮了夜空的霓虹,經過十幾年的改革之后,從城市人口、產業人數、受教育人數等各項指標來看,伊朗堪稱不折不扣的現代工業化國家,人們生活富裕,城市風氣開放,超短裙、西裝、美酒、咖啡、電影、歌舞是這個時代的標志。

  張華民甚至想到了酒吧里那些穿著暴露的女郎,這種開放的風氣,都是時代的產物,甚至是繁華的標志。

  可是張華民所看到的,并不是僅僅只是繁華,還有繁華之后的危機,這種危機甚至正吞噬著這個國家。

  “而與此同時,國家壟斷和權貴們瓜分石油、電力、鐵路、水利等工業市場,在石油運輸以及政府機關工作的群體,完全歐美化生活,富足快樂,豪車、奢飾品再尋常不過,而在這些體系之外呢?

  很多普通人的收入卻很低,難以糊口,嚴重的貧富差距,正在加劇著這個國家的矛盾…未來這個國家會走向哪里?”

  聽著主任的擔心,恩斯特說道:

  “主任,雖然不滿的人很多,但是他們影響不了大局。國王對軍隊的掌握還是非常穩固的,只要軍隊不倒戈,他的統治就不會受到影響。”

  這就是中東地區的現實——只要掌握了軍隊,所謂的反對派就沒有任何意義。

  “或許,但是我們都很清楚,民眾的不滿在積聚。”

  張華民長嘆一口氣,說道:

  “我們無力去阻止這一切,也很難改變一些事情,但是我們只能夠在力所能及的范圍內去做一些自己能做的事情。”

  說吧,他轉過身看著恩斯特說道:

  “所以,我們加強對項目資金的監管,在一定程度上來說,整個伊朗80的基建工程都是由我們來監管的,我們的監管讓那些官員很難從中獲得巨額財富。

  這也就避免了財富的進一步集中,有助于避免了矛盾升級。

  當然,更重要的是,ODA項目資金來源于公民稅金,我們不可能拿著國民的稅金,讓這些外國人揮霍,而且…”

  稍微頓了一下,然后張華民說道。

  “東寧會議之后,國內要把1以上的國民收入用于對各國的開發援助,這也意味著ODA項目數量也將會大大增加,所以,我們的工作會更為繁重,責任也就更加重大了。”

  說罷,張華民又嘆了口氣,然后說道:

  “好了,不說這個了,明天,和我一起去趟馬什哈德,到那里看看電廠工程進展。”

  恩斯特問道:

  “好的,主任,需要通知電廠那邊準備什么嗎?”

  “不用,等到了地方,我們從火車站租車過去就好。”

  月亮從云層中露出,沙地草叢間,兩個人一動不動的趴著,雖然是黑夜,可是在黑夜中,可以看到探照燈的燈光。

  蘇聯瞭望臺上的探照燈光把鐵絲網上空的黑夜變成了白天。黑鴉鴉的鐵絲網迤邐遠去,不見盡頭,幾萬公里的蘇聯邊界都是用鐵絲包圍起來的。

  看著鐵絲網和探照燈,劉萬瑜有些緊張的問道:

  “咱們能翻過去嗎?”

  雷光漢看了看他,說道:

  “之前你是怎么翻過鐵絲網到哈薩克?”

  “就是那樣翻的,不過那不一樣,翻進來沒事,翻出去的話…他們可是會開槍的!”

  劉萬瑜咽了口水,顯得有些緊張。但雷光漢的目光卻顯得很堅毅,他說道:

  “只要咱們翻過去,就能到咱們自己人的地方…”

  他之所以會逃到蘇聯,就是為了能夠到星洲或者港島,到自己人的地方,而不是呆在蘇聯,這也是他拒絕給KGB當特務的原因。

  大概半夜兩點鐘,雷光漢他們倆向鐵絲網走去。走了二十來米,到了耬松土帶,有十來米寬,寸草不見,

  這里就是蘇聯伊朗邊界。

  “我們快到了,小心一點,繞過探照燈…”

  “我知道…”

  很快,他們就從山上翻過了邊境的三道鐵絲網。

  “好了,那邊就是伊朗了…”

  這邊雷光漢剛松下了一口氣。忽然天空一片大亮,他看見照明彈一個接一個地在鐵絲網上空閃光,直升機的轟鳴聲從遠外傳來,隱約聽到士兵和狼犬的吠叫,一直以來蘇軍都在邊界上布下了他們的天羅地網,不過他們通常布置在通向邊界的小路路口。

  但是他們并沒有從路上走,而是從山上翻過了鐵絲網。

  “快點跑!”

  雷光漢大喊一聲,和劉萬瑜兩個人撒腿就朝山下快跑。

  他們一邊跑,一邊回頭,在他們的身后,狼犬的吠叫越來越響,還有蘇軍士兵的喊聲,空中甚至可以看到直升機在往這邊飛,

  “他媽的,這些老毛子怎么就追個不停!”

  劉萬瑜大罵一聲。

  按照常規,他們越過了兩國邊界最多五百米的中間地帶,已經到了伊朗,但蘇軍仍然追了上來,為了能夠擺脫他們,雷光漢忙著向山下滾去。我滾下了一座懸巖,腿摔壞了,可是他仍然一蹦一跳的朝著遠處跑去,而劉萬喻則在一旁攙扶著他。

  “快點,快點,咱們已經到伊朗了…”

  很快,蘇軍打著光線十分強烈的手電筒照到他們身上,甚至就連空中的直升機,也用探照燈對準了他們。

  眼看著自己已經跑不掉了,雷光漢一把把劉萬喻推倒開,說道。

  “快點,萬喻,別管我,只管往前跑…”

  這時,蘇聯士兵就要上來了,就在他們即將把他包圍的時候,遠處駛來一輛吉普車,車上的伊朗士兵端著槍,對著蘇聯邊防軍大聲嚷嚷著,那些闖過邊境的蘇軍,只能有些不甘愿的撤了回去,臨走時,帶隊的少尉,還沖著躺在地上的雷光漢罵了一句。

  車上跳下一名伊朗軍官,還有兩名士兵,還牽著一條大狼狗。兩個士兵把雷光漢從地上抬起,雙手反背,綁了起來。

  就這樣,他又一次成了犯人,只不過,這次他是伊朗士兵抓住的,而上一次是被蘇聯士兵抓住的。

大熊貓文學    回到過去做財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