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埃及,在埃及的天空中,大地上,來自異國的軍人們在這里炫耀著武力。幾乎每天都有陸軍的部隊乘飛機抵達蘇伊士,而這也讓第三裝甲旅結束了占領區的守備任務,騰出手來,向著北方前進。
在這支裝甲集群向北方前進時,埃及的第四裝甲師,剛剛奉命撤回到運河西岸——英法聯軍已經在塞得港登陸,為了保衛開羅,納賽爾冒著轟炸機炸彈落在頭頂的危險進行公開演講,他向天發誓道:
“我在這里,我將同你們戰斗到底,戰斗到最后一滴血,埃及決不投降。”
隨后納賽爾的帶領下,埃及內閣成員人手一顆自殺用的氰化鉀,以表示他們誓死抵抗的決心,同時又在尼羅河入口處鑿沉47艘輪船,堵在河口防止英國和法國艦隊深入腹地。
沉船可以擋住軍艦卻一定擋不住士兵,所以納賽爾又在全國總動員會上發出呼吁,要求全民抵抗,并且向市民發放了40多萬條槍支,并在城市下水道里囤放彈藥物資,以便為游擊戰做準備。
但是對于納塞爾和埃及來說,最重要的還是把派往運河西岸的主力撤下來,而其中最重要的就是埃軍的第7裝甲師,這是埃及手中最強大的裝甲力量不僅裝備有大量的t34/85以及is2重型坦克,甚至還有40輛最新型的t54a型坦克,這是蘇聯第一次向其東方大家庭之外的國家提供如此先進的坦克。
作為埃及軍隊最強大的裝甲力量,在過去的幾天中,自然受到了來自各方的重點照顧,盡管損失了數十輛坦克和自行火炮,但終于還是在11月5日深夜,在夜幕的掩護下撤到了運河西岸。
只不過,埃及的坦克手們為之歡呼時,他們并沒有注意到,在空中又有一雙眼睛盯上他的。就在他們以為自己神不知鬼不覺的過河時,他們并不知道的是,一支鐵鉗已瞄上了他們。
“裝甲戰!”
在裝甲指揮車里,錢尚勤看著地圖和那些航拍照片,說道:
“我們上一次大規模運用坦克,還是在巴斯托涅,盡管在婆羅洲戰役期間我們也大量使用坦克,但每次的運用規模都在營連級以下,裝甲戰,尤其是大規模作戰經驗不足,這是制約裝甲部隊發展的根本原因之一,而現在…”
手指著地圖上埃軍第四裝甲師所在的位置,錢尚勤的雙眼中迸發出的是對戰斗的渴望。
“現在埃及軍隊就是我們拿來練手的工具,解決掉他,取得大規模運用坦克部隊的經驗,這才是我們這次出兵的目的…對,現在,埃及就是我們的練兵場!”
說罷,他的手用力的在一旁的桌子上一砸,說道。
“好了,接下來,咱們就在這里上一堂課,再給埃及人上一堂課!”
與此同時,第三裝甲旅的裝甲集群,已經朝著埃軍第四裝甲師側翼迂回,在空中,數架偵察機,不斷將第四裝甲師的位置告知他們,這是一次單純的陸戰。
在通往開羅的道路一處突起的山梁,二十余輛vt1型坦克一字排開,前方的起伏的山坡阻擋了坦克的車體,只有炮塔稍微露出裝半截,說是山不梁,可實際上就是一個突出地面二十米左右的小山包而已。
“埃及人的前鋒已經經過第一標識點,正向我們這里前進。”
從敞開的炮塔艙蓋處中露著半戴身體的張虎,通過通話器,向著自己的部下們命令到:
“戰斗準備,所有人員按照預定計劃進入各自的戰斗位置。”
這片并不高的山梁是他選擇伏擊陣地,他把部隊拆成三輛一組的坦克排,分散在山梁后方的反斜面,在利用山體反斜面隱藏車身的同時,還能夠居高臨下,發揮vt1坦克的火力優勢。
“遵命,長官。”
在張武用望遠鏡觀察著前方的時,裝彈手和炮長早已經在他們的座位上就位了,裝彈手特意檢查了一下炮彈的位置,確認自己在接下來的戰斗中,不至于裝錯炮彈。
“鷹眼,鷹眼,我是虎3,我是虎3,報告觀察情況。”
張虎對著通話器呼叫著前方的偵察車,與步兵部隊派出的偵察兵不同的是,南洋的裝甲部隊普通配有裝甲偵察車,雖然它是在美國援助的m8輕裝甲車的基礎上改進而成,但是卻經過專門的改裝,裝有大倍率光學潛望鏡以及遠程通信設備等。為便于遠距離觀察,車上的觀察設備不僅可以旋轉,而且還裝升降裝置。大倍率光學潛望鏡在能見度良好的情況下,發現目標距離不小于20千米。從其服役以來,一直是南洋裝甲部隊的眼睛,而且在戰時,它還可以引導火炮攻擊。
在遠方的一個小山包上,裝甲偵察車的伸出數米的偵察桅桿旋轉著,在高倍望遠鏡的幫助下,盯著遠方的滾滾黃塵。
“報告長官,我是鷹眼,埃及的先頭部隊剛從我附近經過,約為一個裝甲營,裝備的坦克應該是t34/85,伴隨有大約一個營的步兵,他們正在急行軍,速度很快,后方約十公里處,有塵煙,那里應該是他們的大部隊。”
哨兵用低沉的聲音回答到。
盡管在一定程度上來說,vt1坦克在一定程度上借鑒了t55的理念,但是它擁有更大的炮塔,內部空間更充沛,這也讓它有了安裝和瞄準鏡聯動的長基線光學測距儀,其瞄準基線長2米,測距誤差在1500至2000米內約1.2至1.6,換而言之就是在25米以內,對于純光學設備來說非常精確的。這款性能極其優良的光學瞄準設備,當然是永安蔡司的功勞。
不過,它真正的王牌,并不僅僅只是光學測距儀,而是光學測距儀所測得的數據,能自動輸入機械彈道計算機內,并計算所需的主炮仰角。這使得vt1坦克的火控系統已具有現代坦克火控系統的雛形,
這正因如此,張虎才會選擇這個伏擊點,手中拿著望遠鏡的他,就這么注視著遠方,在埃及坦克卷著滾滾的塵土的出現在望遠鏡的視野里,他發現立即看到了戰機。
面對著埃及的坦克行軍縱隊,隊列比他想象中的要凌亂的多,甚至沒有什么章法。
這倒不是因為以色列的“屠夫之鳥”給這些埃及人好好的上了一課,而是因為埃及坦克手的訓練,除了少數軍官曾在捷克受訓之外,大多數軍官和坦克手,不過只是剛剛訓練了幾個月,素質堪優。
面對這種凌亂的行軍隊形,卻讓躲藏山脊后方南洋獵人們看到了機會。
望遠鏡背后的雙眼中流露出來的是對戰斗的渴望。
埃及的坦克一輛接著一輛揚著煙塵進入到他們的視線之中,面對這些坦克,躲藏在山脊枯草后方的坦克車長們,無不是雙眼放光,盡管偵察車里提到的那些is2型重型坦克以及裝甲師主力這時還沒有出現,但是眼前的這幾十輛坦克,也是很好的目標啊。
為坦克老手的張虎,對于坦克90毫米主炮性能是了解的,它是美國授權生產的m36坦克炮,其膛壓相比于二戰舊型號提高了30,其使用的m332穿甲彈初速超過1200米,在1000米的穿深達到驚人的312毫米,這也是南洋引進這種坦克炮的原因。
也正如此,面對那些t34/85時,張虎是極其自信的,借助望遠鏡,初步估計了一下距離,他說道。“各排注意了,聽我的命令。”
露出半截身體的張虎對著通訊器說道:
“各排自行選擇目標。”
隨后張虎又對著自己的炮長說到:
“我們瞄準打頭那輛,用穿甲彈。”
“是,長官。”
炮長王漢杰利索的回答道,他先轉過頭對裝彈手命令到:
“穿甲彈。”
隨后開始進行測距,憑借著精良的光學測距儀得出距離后,他又及精確瞄準起來。在他的控制下,炮塔在電動馬達低沉的運轉中,那門90毫米坦克炮隨著目標的移動緩緩的轉動起來,很快他就已經把那輛t34/85壓在了瞄準鏡中的分劃線上。
在他瞄準時,裝填手已經從彈藥水套中取出了炮彈,彈藥水套是沿自m4坦克的傳統,可以減少引發彈藥庫誘爆的危險。這種優良的設計被vt1坦克繼承了下來。
“穿甲彈裝填完畢。”
裝彈手鄭躍成把一枚高速穿甲彈推進了炮膛,坦克炮自動關上了炮閂發出了一聲清脆的金屬撞擊聲。
“各車組聽我的命令。”
站在炮塔上的張武挺了挺胸膛,隨后大聲的喊到:
“開火!”
他話音剛落,耳邊就傳來了一陣坦克炮的轟鳴聲。火紅的炮口焰把天地雪亮,而炮口的沖擊波則把坦克前地面上的那些草葉沙土吹的漫天飛舞。
與此同時炮彈呼嘯著朝著遠方的目標飛去。
在他們開火時,那些t34/85坦克上的埃及坦克手們,甚至都沒有意識到危險,與傳承自德國裝甲兵喜歡露出裝半截身體,以獲得更多的觀測效果不同,埃及坦克車長們,基本上都是緊閉著坦克艙蓋,生怕遭遇任何危隊。
盡管距離超過2000米,但是憑借著永寧蔡司提供的世界上最精良的光學瞄準設備,炮彈大都沒落空,即便是相隔2000米,張虎仍然看到了炮彈擊中坦克時曳光沒入坦克消失畫面,下一瞬間,坦克內就涌出一團黑煙。
“命中!”
手持望遠鏡的張虎大聲喊道。
炮長激動的喊聲在耳機里回響著,但是張虎并沒有時間慶祝,他對著通訊器大聲喊到:
“全體注意了,繼續射擊,繼續射擊…”
在他的命令下,山脊后方的vt1型坦克化身成為了狙擊手,他們不斷的瞄準射擊,甚至就連同那些滿載著步兵的汽車,也變成靶子,被一枚枚高爆彈準的擊中,然后在劇烈的爆炸中化為一堆廢鐵。
而埃及人顯然也發現了他們,正在行進中的t34/85坦克立即停車,對著山脊上的敵人實施反擊,但因為距離太遠,壓根就無法擊中目標,大多數炮彈不是打在山脊上,就是從坦克的上方飛去。
而他們的靜止卻給了山脊后方的vt1坦克新的機會,讓他們的炮火變得更加準確——就像點名似的,一輛輛坦克被直接炸飛上了天。
“穩住,繼續射擊!”手持望遠鏡的張虎,冷靜的看著眼前的一幕,伴隨著火炮的轟鳴,在他的身后,炮塔的后方,一枚枚銅質的彈殼從拋殼窗拋出,在山脊前方的曠野上,一輛輛t34/85變成了冒著黑煙的廢鐵。
在炮長們為埃及坦克點名的時候,突然,他們后方出現了大片的煙塵,盡管滾滾黃塵遮擋了坦克的車體,但是憑借著手中永寧蔡司生產的望遠鏡,張虎還是看出了對方的坦克,對方的坦克半球型的腦袋,看起來,有那么幾分熟悉…和vt1看起來有點兒像。
“這是…vt1?”
還不等他反應過來,對方就已經朝著這邊開炮了。相比于t34坦克,它的精度更高一些,火力似乎也更強大,面對威脅,張虎立即大聲說道。
“注意埃及人有新型坦克,射擊后立即后退裝填!”
這正是他選擇這處山脊作為陣地的根本原因,就是為了借助山脊反斜面保護自己的坦克,只需要后退幾米,山脊的坡地就保護了坦克,果然,在他撤下來的時候,前方的山脊炸出一團硝煙。
“穿甲彈完畢!”
鄭躍成的話聲剛落,駕駛員劉飛就輕踩油門,坦克再一次轟鳴著沖向他們的陣位,俯角射擊的主炮瞄準著前方,炮長在完成測距的同時,在機械式彈道計算機的輔助下,主炮已經指向了目標。
“開火!”
主炮再一次轟鳴著,在炮彈呼嘯而出的同時,劉飛再一次掛動倒檔,vt1坦克使用的是與m48坦克同款的cd8504d傳動裝置,自動變速箱大大簡化了坦克的駕駛,就這樣憑借著優良的火炮和先進的傳動裝置,第三裝甲旅二營的21輛坦克,已經化身成為了這片大地上的狙擊手,而他們的目標,就前方的坦克。
呈現在他們眼前的是蘇聯最先進的t54a型坦克,這是這款坦克第一次投入匈牙利之外的戰場!
(本章完)
請:m.minguoqiren.l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