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第1069章 大英帝國的遺產

  “…目前,我國的宇航員候選人正在進行最后的選拔,他們每天都需要接受極其嚴格的測試與訓練…”

  聽著收音機廣播里傳來的新聞,趁著等紅燈的空兒,梁思誠的朝著天空望去,蔚藍的天空上,看不到一絲云朵,

  “要不了多久,我們唐人就能沖到外太空了!”

  僅僅只是這個念頭閃現的功夫,梁思誠的內心就涌現出一種與有榮焉的感覺。

  一種難以言狀的自豪與自信瞬間涌上心頭,這種感覺正是南洋給他帶來的,在過去的這些年,這片土地一再給他們帶來太多的驚喜。

  而他的心態也從“他們”變成了“我們”。

  現在的南洋,已經成為了他心中的家,這個家總是會給人帶來太多的驚喜。無論是個人或者國家以及民族方面,總是會不斷的給他們帶來驚喜。

  對于梁思誠來說,自從來到南洋之后,他所參與主持的建筑工程數量之多簡直超出他的想象。

  奧林匹克體育場、百貨公司大廈、圖書館…那些大型工程一個接一個的,讓他的才華得到了充分的發揮。

  其他的建筑工程師大體上也都是如此,正是在他們的努力下,這個國家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

  “太空…萬戶…夸父…唐人!”

  心里念叨著這幾個詞,梁思誠便驅車沿著朱雀大街行駛很快,便來到了朱雀大街的盡頭,呈現在他眼前的是一片起伏的山地,而在山地之間,一座巍峨的建筑群就這樣闖入了他的視線之中。

  看著這片中帶著濃濃華夏建筑風格的宮殿群,梁思誠默默的抿了一下嘴唇,輕聲說道。

  “大明宮!”

  在吐出這三個字時,他的目光中多少帶著一些期許。

  大明宮——那是盛唐的皇家園林,也是華夏最輝煌的記憶。而且其名中還帶有“大明”,這是最后的漢人王朝。

  唐與明,就這樣結合在了一起,在南洋,以一種極其特殊的方式。

  而這個宮殿群是什么?

  就是南洋未來的官邸…

  “就是官邸,其實在一定程度上,就是宮殿啊!”

  梁思誠的心里默默的閃過這個念頭,甚至還浮現出了妻子對他說過的話。

  “也許有一天,閣下是會當皇帝的。”

  林薇因看著“大明宮”的模型說道。

  “這怎么可能,南洋可是共和國,閣下怎么可能逆潮流而動?”

  “南洋是共和國不假,可是共和國在哪?”

  林薇因一邊反問,一邊走到地圖邊,指著地圖說道。

  “長安在北婆羅洲公司,往南是沙撈越王國,至于太平、永安、永寧、中興、東寧…這里的地方都是北婆羅洲公司買下來的,他們都是屬于公司的,你說共和國在哪里?”

  妻子的問題,讓梁思誠愣住了。

  是的,共和國在哪里?

  南洋作為一個共和國…事實上,卻是一個沒有一寸國土的共和國!

  或者說,共和國只存在于紙面意義上!

  “將來,或許有一天,南洋肯定是要面對這個問題的,共和國不可能永遠都沒有土地,同樣,王國與公司也注定將會得到解決,到那時帝國或許就是唯一的選擇了。”

  林薇因看著宮殿建筑說道。

  “這座“大明宮”可能就是南洋的皇宮,或許,到那個時候,南洋就不再是南洋了,而是…”

  是大唐吧…

  梁思誠的眉頭微微一蹙,悠然長嘆一聲,然后就走進了工地。

  這個工程已經持續了6年,如果從最初的設計階段開始算起的話,那么已經持續了超過8年。

  是因為工程太過浩大了嗎?

  當然不是。

  核心的原因是因為“大明宮”的優先度并不高。雖然它是未來的官邸,但是在過去的幾年之中,無論是資金還是人力或者資源都是首先保證公共工程。

  無論是長安的地標式建筑或者圖書館之類的公共建筑以及后來的奧運會配套建筑。他們的優先度都遠遠高于官邸,有時候資金緊張的話,大明宮的資金會被直接挪做它用。

  直到最近一年,才開始進入到真正的全面施工,現在大明宮的宮殿主體基本上已經完工了,目前正在進行內部裝修以及外部的園林施工。

  不過長期的施工也帶來了一個好處,就是在園林里的那些樹木草早就已經生長了起來。

  進入工地后,梁思誠就和他的助手們一起忙活了起來,現在因為主體早就已經完工,所以他都是每隔幾天,才會來工地,畢竟,他還主持著其他的多個建筑項目。

  “官邸的地下通道目前已經完工了,它和南洋的1號地鐵線路相連,另一頭則是深入到后方的山體,山體內部核隱蔽所…”

  其實真正拖延大明宮工期的并不僅僅只是資金和人力,最重要的是它的地下工程,地下工程并不僅僅只是簡單的防空洞,而是一個和長安的公共交通系統——地鐵以及高鐵相互連接的地下工程。

  這個地下工程最核心的就是一個龐大且復雜的地下堡壘——為防范核武襲擊,李毅安在要求工程師們設計大明宮時,同期修建了地下指揮中心,一旦遭遇核襲擊,既可用來避難,又能發動反擊。

  地堡它位于大明宮后方2.8公里的大山,其山體并不是太高,凸出地面的部分僅有600—700米。不過其最大的特點是山體全部為堅硬的崗巖,形成一道堅固的天然屏障。

  地堡上方是數百米厚的崗巖,多層的地堡總面積近70000平方米,分多個區域,有專供李毅安使用的辦公室,還有會議室、作戰指揮中心以及食物、水和氧氣儲存區。內部通道寬不足3米、高約4米,墻體為厚厚的鋼板和鋼筋混凝土。

  地堡里儲存的食物可供10000人維持生活30天。

  在數萬日本戰俘的努力之下,這個低保前后耗時5年才完工,甚至是李毅安敢和蘇聯梭哈的底氣所在。當然了,這個地下隱蔽所只是一種后備手段而已。

  但是復雜的地下工程確實占據了大量的工程時間。很快梁思誠就和助手們一起進入了主殿地下掩體,在那里檢查一番之后,才進入裝修的主殿。

  就這樣在工地里忙活了幾個小時之后,梁思誠才驅車離開大明宮,朝著城市的另一個方向駛去,在那里六零年奧運會的主體育館現在也接近完工了。那座可以容納數萬人的超級體育館,同樣也是梁思誠的設計,這或許正是他越發熱愛這片土地的原因,因為在這里他的個人才華能夠得到充分的發揮。

  對于很多身在南洋的學者工程師來說,他們之所以會一步步的融入這片土地,差不多是因為這個原因,因為這片土地上所給予的機遇,是他們在其他地方不曾擁有的。

  而正當梁思誠前往奧林匹克體育場的時候,他并不知道的是與此同時,李毅安就在距離體育館不遠的路邊,他順便來這里視察奧運會場館建設的,位于太平灣東岸的奧林匹克中心,并不僅僅只是體育場館,還是一片新城區,于太平灣西岸、南岸那些現代建筑不同的是,這里的建筑大都是華夏式的現代建筑,大坡屋頂、飛檐斗拱和鏤空彩繪在這些建筑上得到了充分的展現。

  從建筑美學上來說,這些混合著傳統與現代的建筑美感與老市區的現代建筑是截然不同的,在未來這里也將是長安的一個名片,實際上,從唐山的那些建筑工程們來到南洋之后,南洋的很多建筑都開始融合了華夏的傳統建筑風格,在此之前…以德國建筑師為主,其建設風格自然不可能是唐山式的。

  看著眼前已經盡顯其雛形的奧林匹克中心,李毅安說道:

  “再過兩年,這里就會迎來來自全世界的運動員和游客,對于南陽來說,這是一次向全世界展現自我的機會。”

  李毅安一邊走一邊指著體育館和周圍的建筑,他的語氣變得有些期待。到那時候,人們看到的不僅僅只是一個現代的南洋,同樣也是一個東方式的南洋,南洋或許是南洋,但是他的文明血脈卻是東方式的、是華夏式的,這里的人們血管里流淌著的是炎黃子孫的血脈,這一切是永遠都不會改變的。

  “這一次讓全世界了解南洋的機會,通過這場奧運會,人們可以充分的認識南洋——這將是我們進入世界的機會。”

  “是的,閣下,盡管現在的南洋已經不再是他們眼中的小國,已經和美蘇英法一樣成為了具有一定國際影響力的大國。但是,全世界各國民眾對于我們的了解卻是微乎其微的,甚至可以用——沒有聽說過來形容。”

  這倒不是李國仁在那里夸張,畢竟這個時代信息的傳播是非常有限的,普通人提到大國的時候,絕對不會把僅僅建國11年的南洋并列其中。

  這就源自于不了解,而奧運會就是一個了解南洋的舞臺。

  “是啊,所以我們必須要抓住機會,讓全世界了解到我們,知道我們,而這關系到我們的未來。”

  這個未來是什么樣的未來呢?

  就是成為世界秩序的建立者——想要建立這個秩序僅僅只是靠南洋自己是做不到的,因為南洋沒有這種國際影響力。

  這也是為什么李毅安會和英國捆綁在一起的原因,就是為了“借殼上市”,在借殼的過程中不斷的提高南洋的國際聲譽,一點點的取代英國。最后,等到把英國體面的送下位的時候,就是南洋上位的時刻。

  這才是南洋未來的發展方向。而想要實現這一目標,國際聲譽和影響力都是不可或缺的。

  奧運會就是一個讓普通外國人了解南洋,知道南洋,提升南洋國際聲譽的機會。

  不過,這種國際聲譽都是軟實力的一種。

  真正的機遇在什么地方?

  還是英國即將進入戰略收縮期——這個是英國自身實力決定的。

  兩個人就這么一邊走一邊聊著,從奧運會聊到了國家聲譽,又聊到國家地位的提升,當然還聊到了外交。

  李國仁又說道。

  “自從伊拉克王室訪問之后,又有幾個中東國家的大使表示希望在合適的時候對南陽進行訪問。這其中就有伊朗的經濟部長。我估計他這次來應該是為了國王訪問鋪路的。”

  點了點頭,李毅安先是思索了一會兒,然后說道。

  “國仁,從現在開始,我們可以著手準備接收大英帝國的遺產了。”

  突如其來的話語讓李國仁整個人不由一愣。

  “閣下是說…英國要收縮了。”

  在李毅安的影響下,外交部甚至成立了一個小組,就是研究大英帝國的衰退,以及對其海外收縮進行研判,以便提前做出有針對性的反應,所以對于“戰略收縮”,李國仁并不怎么陌生。

  “春江水暖鴨先知,那些國家雖然是小國,可是他們肯定能夠感受到英國的衰退和收縮,所以,他們才會紛紛找上門來,”

  李毅安往遠處看了看說道。

  “去年英國的國民生產總值只有583億美元,我們差不多比他多出了30多億美元。”

  于一個建國11年的國家來說,能夠在短短11年內,就在經濟總量上實現對英國,法國等傳統老牌列強的反超已經是極其不易的了。

  現在南洋然仍然保持著非常高的的發展速度——今年的發展速度超過14是沒有問題的。而這種發展速度是英國遠遠無法企及的。而且英國不同,南洋沒有任何歷史負擔。

  “從經濟上來說,我們的經濟遠遠優于英國,從國際上的影響力來說,雖然稍遜于英國,但是卻是以肉眼可見的速度發展著,相比之下,英國卻受到各種國內問題的影響——從國內經濟到國民福利,再到其他種內部問題,這嚴重牽制了英國的力量。對于這一切,那些中東國家是能夠看得到的,在他們感受到英國衰退的同時,他們回去尋找新的靠山,這個靠山可以是我們當然也可以是美國。”

  從歷史上來說,大概就是在未來幾年,英國開始從科威特撤軍,并一步步的撤出中東,而與此同時,美國則在接收著英國在中東的影響力,最終,完全取代英國。

  即便現在南洋來了,作為英聯邦最重要的成員,南洋當然不能任由“外人”去占英聯邦的便宜了,為什么南洋一直幫助大英,就是為了避免英國滑落的太快,不給南洋接收英國海外遺產的時間。

  現在,這樣的天賜良機,又怎么能夠錯過呢?

  “相比于美國,我們所展現出來的責任感,讓他們更樂意與我們合作,畢竟,相比于美國,我們的威脅更小,我們的國力限制了我們的野心,不至于威脅到他們的生存,至少在他們的眼里是這么以為的。”

  李毅安在說話時,不由的朝著遠處的那座華夏式的高層建筑看去,那座奧林匹克大廈,既是未來的奧運村主樓,同樣也是未來的酒店,等到奧運會結束之后,它將會成為東市區的地標性建筑之一,

  想了想,李毅安說到。

  “所以,這就是我們的機會——而伊拉克,嗯,我認為我們應該趁著英國全面收縮的機會,加大在伊拉克的影響力,然后再以此為契機,從伊拉克一步步的把南洋的影響力擴散到整個中東。”

  如果能夠控制伊拉克,科威特以及伊朗的話,那么,就等于南洋真正控制了全世界的石油供應,掌握了世界的油管。

  到那個時候…將有無限的可能。

  聽著閣下提到伊拉克,李國仁并沒有立即出自己的意見,而是在那里思索著。

  良久,他才說道。

  “閣下,我覺得相比之下,我們更應該在伊朗加大影響力,而不是伊拉克。”

  (本章完)

  請:m.minguoqiren.la

大熊貓文學    回到過去做財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