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第1272章 前往新邊疆

  月球!

  自從五七年艾森豪威爾發表演講發出“我們要前往月球”聲音之后,月球就成了新的邊疆。蘇聯也隨之跟進。

  盡管在過去的近六年里,美國、蘇聯先后發射了多次太空船,并且實現了太空行走等一次又一次的突破,但是實際上,所有的一切都是為了一個目標——進軍月球!

  在這個地球新邊疆的競爭之中,并不僅僅只有蘇聯和美國兩個玩家,在全世界都關注著他們的時候。

  五八年,南洋、英國、加拿大、澳大利亞以及新西蘭簽署《英聯邦太空合作備忘錄》,五國達成了太空合作的共識,五國在科學技術以及財力上充分合作,開展英聯邦的太空探索,而它的目標中同樣包括有——登月工程。

  在過去的近五年時間里,從英國到加拿大再到澳大利亞的各個大學、研究機構里,都在各國政府的撥款支持下,進行著或多或少的研究,這些研究都與太空有關,通過幾年的努力,他們都在太空中留下了自己的印跡。

  “…通過整個英聯邦的合作,我們讓全世界人們看到了英聯邦和平利用太空的初衷,這一初衷是基于全人類的利益…”

  收音機傳出來的訪談,是在南洋廣播電臺對南洋航空航天局局長袁家騮的采訪,雖然看似和航天局有直接關系,但是作為一名工程師的韓永升,并不關心這些政治問題。聽收音機里的廣播,不過只是為了了解一下時事罷了。

  很快,汽車就駛進停車場,他并沒有和往常一樣,直接到辦公室,而是坐在車里抽著煙,雖然車窗敞開了,可是車里依然還是很熱,可是他就那樣坐在車里,默默的抽著煙。

  “關鍵還是發動機啊!要有足夠大推力才行啊!”

  作為萬戶角的一名工程師,韓永升最近一直被一個問題困擾著——甲烷發動機的研制工作。

  “雖然液氧甲烷的比沖雖然低于優秀的氫氧組合,但是依舊比液氧煤油高出一些,使得這個燃料氧化劑組合有了實用價值。”

  韓永升的腦海中,又一次浮現出剛來到萬戶角時,老師們提到的甲烷發動機的優勢。

  “液氫因為低溫,造成了很多工程困難,如果液氫在管路中遇到空氣,那空氣會直接結冰而堵住管路。氫氣的密度極低,分子極小。分子小導致別的氣體無法滲透的地方,氫氣可以,所以氫管路閥門都對設計制造提出了極高要求。另外氫氣會滲入金屬部件,造成氫脆問題,不再展開。”

  “因為氫氣密度極低,氫氧火箭的氫氣罐遠比氧氣罐要大。氫罐很大,但又很輕,對整體設計不是很友好。

  相對于氫氧組合,甲烷的沸點遠高于液氫,和液氧接近,分子又大,是一種非常友好的火箭燃料!液氧甲烷火箭的燃料罐和氧氣罐差不多大,省了不少事。”

  “一臺火箭發動機的絕大部分設計成本和大部分制造成本都是它的渦輪泵,因為氫的密度太低,氫泵轉數要求高,設計很困難。需要多級泵才能達到想要的燃燒室壓力。

  而甲烷火箭從燃料罐,到管路,再到渦輪泵,全都大幅降低了難度。其渦輪泵甚至一級就夠了。”

  “相比煤油火箭,液氧甲烷組合的發動機不易結焦。不光是提高燃氣發生器溫度,主燃燒室壓力潛力更大。”

  當然,還有一個優勢——就是地外行星有儲量豐富的甲烷,未來的星際航行中,可以就地獲得燃料。

  當然,這一點只是一種幻想。

  進入地外行星?

  這個未來有些太過遙遠了,關鍵的一步是登月啊!

  如果連這一步都解決不了,其它的全都是空談!

  但也正因如此,南洋的火箭走向了一條截然不同的美國和蘇聯的道路——蘇聯在那里死磕煤油氧氣發動機,而美國則在那里死磕氫氧發動機,三家在火箭上各有各的技術路徑。

  “登月的話,就需要大推力發動機,就目前來說,我們的發動機,根本無法滿足要求,我們目前噸位最大的發動機,也只有100噸!推力不夠,數量來湊!那就用并聯的吧!”

  這是總工最后的決定——用多臺發動機,這個技術路徑和美國的水星五號是截然不同的。

  狠狠的抽了一口煙,在把煙蒂扔到地上用力碾滅的時候,韓永升像是做出什么決定似的,說道。

  “關鍵還是要提高推力,只有盡可能的提高推力,才能減少發動機的數量!”

  作為火箭發動機工程師的韓永升,很清楚發動機這玩意,數量越多,技術難度就越復雜,實際運行也越容易出問題。

  在下定這個決心之后,韓永升才看了一眼前方的大樓,然后用力的點了點頭,然后才朝著大樓走了過去。

  “但是,從就技術上來說,這是最有可能實現的…”

  在會議室內,錢復康盯著圖紙上的火箭草圖,仍然在和其它的工程師們爭論著。

  “是更容易實現,但也更容易發生故障。”

  尤金在一旁說道。

  “從概率論的方向來看,假設一臺發動機的穩定性能達到99,30臺發動機“并聯”之后,其整體可靠性也就降到了74,這也就大幅度增加火箭發生異常的情況。

  另外,多臺發動機“并聯”也會導致耦合共振的問題,也進一步誘發火箭發射故障。而且多臺發動機的控制,也有一系列的問題需要解決。”

  在尤金的話聲落下之后,韓永升則說道。

  “所以,我們需要盡可能的加大火箭發動機的推力,盡量減少發動機的數量,這樣也就可以提高火箭的可靠性。”

  沖韓永升點了頭,錢復康說道:

  “你的這個建議很好,那么你的目標是多少?”

  “我們現在剛剛完成試驗的甲烷發動機是推力只有100噸,我的目標是提高30,也就是130噸以上!”

  “130噸以上的話…”

  錢復康立即拿起紙用筆的計算起來,雖然萬戶角擁有超過三百臺電子計算機,但總不能方便的隨時隨地的進行計算,所以,在這個時候,筆算就是最好的選擇。而他計劃并不是推力,而是另一個方案。

  “30臺的話,總推力就是3900噸到4000噸…”

  又簡單計算了一下,錢復康搖頭說道:

  “這個推力也就太大了一些,登月所需要的火箭推力大概在3400噸左右,只要能把100噸以上飛船送上太空,就可以完成登月任務。嗯,這樣的話…也就是…”

  終于算出一個結果之后,錢復康的眉頭一挑,先是在便簽上勾勒了幾筆,然后,有些激動的說道。

  “好了,就這樣,我們不需要糾結一枚火箭。”

  “什么?”

  尤金有些疑惑的看著錢復康,盡管在過去的幾年間,憑借著過人的天賦與才能,錢復康早就已經取代了他的地位,但是尤金并沒有感覺有什么不適,畢竟,對方確實是一位極具天賦的工程師。

  “我們可以考慮三枚火箭!”

  “錢工,你的意思是發射三枚火箭,然后在太空中進行對接嗎?”

  這顯然不太現實,因為其登月艙的結構在那里擺著,在眾人的不解中,錢復康走到圖邊,然后,直接用圓珠筆在紙上先畫出了一枚較長的火箭。

  “這是一枚主火箭,它的重量在1500噸左右。”

  接著他又再畫出了另外兩枚稍短的火箭,說道:

  “這是兩枚助推火箭,它們的重量是1000噸到1100噸。接著將他們并聯成三指型的火箭。”

  這邊錢復康的話聲剛落,那邊就有人說道:

  “錢工,這樣的話,我們等于同時研制一枚主火箭和助推器了,還需要研制新的助推器發動機。”

  “不!”

  錢復康搖頭說道:

  “這不是助推器,它本質就是主火箭去除運載艙的箭體,當然,它的燃料稍微少一些,相當于把三枚使用分別使用九臺發動機的火箭并聯在一起,這樣一來,相比于把27臺火箭并聯,它的可靠性更高,而且耦合共振的問題,也會進一步降低,同時,如果某一枚助推火箭發生問題,可以直接提前拋棄兩個助推火箭,這至少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保護乘員的安全…”

  描述著自己的構想之后,錢復康又轉身在圖板上繪制出了三枚火箭火箭發動機布局,一邊解釋道:

  “不過,三枚火箭意味著它的重量將大大的增加,3400噸肯定不夠了,其重量大概在3800噸左右,也就是說,我們需要更強大的火箭發動機!”

  將目光投向韓永升,錢復康直接了當的說道。

  “130噸級的火箭發動機,肯定是不行的,所以,我需要140噸級以上的發動機,怎么樣,可以解決這個問題嗎?”

  面對總工程師提出來的問題,包括韓永升在內的幾名火箭發動機工程師,他們先是在那里簡單的溝通了一下,片刻后,才給出了一個肯定的回答。

  “我們需要一年的時間!”

  “給你們十個月的時間,別忘了,美國人的土星5號火箭,明年就會進進行試射!”

  錢復康特意提到了美國的進度——美國在這場競賽之中處于領先位置,他們研制的超重型火箭的進度是驚人的,當然,花費也是驚人的,僅只是今年,為了研制土星5號火箭,美國就撥了12億美元。

  而相比之下,包括英國在內的五國合作,僅僅只為登月工程提供了12億英鎊的撥款,而且還是在從五八年至今,和美國同時期的投入相比,簡直就是“九牛一毛”。

  “現在問題,就是我們需要平衡它們的推力,對這些發動機的位次進行排序,這個需要復雜的計算,還有火箭的控制,畢竟通過推力差來實現火箭的姿態控制,這對計算機的性能有更高的要求。這就需要更好的電子計算機…”

  還好,南洋的電子計算機產業非常發達!

  而這也是錢復康選擇多臺火箭發動機并聯的根本原因,南洋的電子計算機產業給了他實現這一構想的底氣。

  畢竟,先進的電子計算機可以解決很多控制上的問題,而這也是其它國家所不具備的優勢,亦是多年來南洋推動電子產業發展必然結果。

  請:m.minguoqiren.la

大熊貓文學    回到過去做財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