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第800章 更高,更遠,更強

  在倫敦的加冕儀式結束之后,李毅安就和瑪格麗特乘飛機從倫敦返回了南洋。飛機返回長安的途中,在太平灣灣口一個海拔30多米的山包上,同樣也有人在那里談論著夢想。

  “255米!”

  站在山頂上,手拿設計圖紙的朱一海,說道。

  “再加上94米的天線桅桿高,電視信號可以傳播3000公里左右,完全可覆蓋整個南洋,”

  兩年前,勞工公司開始投資電視臺,雖然現在的亞洲電視臺已經是長安最大的電視臺,但是朱一海并沒有滿足這眼前的這點成績,他還有更高的追求——南洋,甚至整個亞洲最大的電視臺。

  也正因如此,去年他就委托長安大學和有關企業研究如何把電視信號傳播到整個南洋。經過他們的研究,唯一的辦法就是修建大型電視塔。

  通過高塔傳播電視信號。

  只要塔足夠高,就能夠讓全南洋的電視都收到亞洲電視臺的信號。

  “去年,南洋一共賣了34.8萬臺電視機,按照相關統計今年可能突破100萬臺,最多五年后,電視機就會走進南洋所有家庭…”

  凝視著遠方,朱一海說道、

  “我們就是在要這一天到來之前,把我們的電視信號傳到整個南洋,”

  在他的話聲落下時,一旁的夏世杰則說道。

  “總經理,這個位置確實不錯,不過這里太平灣的灣口,官方會把這塊地方賣給咱們嗎?”

  公司副經理夏世杰指著周圍的土地說道。

  “我聽說,南洋實業公司好像也對這塊地方有興趣,而且他們似乎打算在這里修建一座高度200米的大廈。”

  對夏世杰提到的事情,朱一海當然很清楚,實業公司也是“公司”的一員,如果是換成普通公司只需要拿錢砸就成了,但是對象不同,辦法也就有所不同了。

  他笑著說道。

  “沒事,土地的事情我會到官邸,只要說服了閣下,這件事基本上也就穩了,”

  “經理,長安還是需要很多摩天樓豐富自身地平線的。”

  夏世杰說的是事實,作為新興大城市的南洋,需要一些高樓大廈,尤其是摩天樓來向世界展現自己現代的一面。

  這也是各國大都市的必然。

  “長安所需要并不僅僅只有摩天樓,它還需要聲音!”

  朱一海說道。

  “需要講出自己的聲音,并且把聲音傳播出去!這一點閣下比我們都了解。”

  說罷了,朱一海將手中的效果圖一收,說道。

  “好了,就這么決定了,夏經理,開始準備施工吧!”

  說出這番話時,朱一海的語氣極其自信的,并不僅僅因為他和閣下友情,更重要的是,他知道閣下在意什么。

  “宣傳!”

  在官邸的書房之中,朱一海指著掛架上的效果圖,說道。

  “這座電視塔不僅可以覆蓋整個南洋,向北可以覆蓋港島,灣島以及琉球,經過琉球中轉加強信號后,九州等地也以接收到我們的電視信號…”

  說話間,他深吸一口氣,直視著閣下說道。

  “到那時,整個華語地區基本上都能收到咱們的電視信號,到那時,他們聽到的是我們的聲音,看到的是我們的電視,所受到的影響也是我們的。”

  不過李毅安盯著電視塔的時候,腦海里所想到的卻另一件事——地標。

  想到這,李毅安問道。

  “一海,提到長安的時候,你想到的是什么?”

  “這…”

  閣下思緒的跳躍,讓朱一海有些茫然,

  “想到什么?”

  想到什么?

  朱一海的腦海中完全是一片空白,他試探著說道。

  “子彈列車?噴氣式客機?”

  似乎都和長安沒有什么關系。

  “你看,這就是長安的問題!”

  李毅安指著電視塔的效果圖說道。

  “我們提到舊金山的時候,想到的是金門大橋,提到紐約想到的自由女神像,提到倫敦是大笨鐘,提到巴黎是埃菲爾鐵塔,莫斯科是紅場,幾乎每一座大城市,都有一座它們的地標性建筑,只要一看到它,就會聯想到一座城市,那么長安的地標性建筑又是那一棟呢?”

  長安地標性建筑,應該是什么呢?

  知名度高的東西,未必需要有什么突破。比如說到舊金山,一提到它就會想到金門大橋。金門大橋從來不是跨度最大的橋梁,但好萊塢大片們拍到舊金山時總會給一兩個鏡頭。有意無意地使其成為了舊金山乃至加州的標志。

  反問之后,李毅安說道。

  “長安應該擁有一座自己的地標性建筑,七年后,我們將會在長安舉辦奧運會,外國人,對于南洋,對于長安,還比較陌生,時常不知長安在什么地方,因此,我們需要一個具備有一定特點的建筑,向全世界傳播“長安”概念的要素。電視塔嘛…”

  沉吟片刻,李毅安說道。

  “確實也適合充當這個角色。”

  雖然超高層建筑雖然也有極好的地標性,但是從經濟的角度來說,其使用效率卻遠遠不及幾百米高的塔樓。

  而且從成本上來說,幾百米高的塔樓遠遠底于摩天樓,就像滬海的那個電視塔一樣,當初之所以建它,就因為需要豐富地平線,需要一棟地標性建筑,而相比摩天樓,它的技術難度低,且造價低。

  以塔代樓…確實是個不錯的選擇。

  “不過…”

  盯著眼前這個沒有任何特色的電視塔,李毅安說道。

  “既然是地標性建筑,那就要有它的特色,這個塔嘛…”

  一邊搖頭,李毅安一邊拿出筆,在直接在紙上畫了一個草圖,作為名聲在外的跨界懂王,對于建筑李毅安還是有那么一點了解的,況且,在另一個世界,那些知名的電視塔,誰沒看過幾個啊。

  不過只是簡單的勾勒幾筆,一個小蠻腰就出來了。

  沒錯,就是另一個世界的“穗城塔”,對于它的外形雖然眾說紛蕓,但是大韓斯密達們又充分的發揮了他們的特點——仁川規劃的新地標就抄襲了“穗城塔”。

  幾筆勾勒出它的外形之后,李毅安說道。

  “既然要建,就建世界上最高的,嗯…它的塔身主體高454米,天線桅桿高146米,總高度600米”

  “小蠻腰”的高度,放在這個世界絕對是世界第一的,而且在未來的幾十年內,都可以穩居世界第一、

  “600米!”

  朱一海驚愕道。

  “這,這也太高了!”

  “不僅最好,還要最高,而且還是最強的…”

  李毅安笑道。

  “既然已經建好,當然要建最好的,至少保證在未來的十幾年內,沒有誰能超越它,”

  不過也不一定,在十年后,莫斯科的奧斯坦金諾電視塔就會動工,540米的高度,曾經是地球上第一高塔,要是蘇俄發揮他們的體制優勢的話,造出640米的,也不是沒有可能。

  但,這有什么關系呢?

  反正在“長安塔”建成之后,它肯定是世界第一的!

  “而且電視塔更高,電視信號傳播的距離也就更遠,我們要盡量讓更多的人聽到咱們的聲音,看到我們的節目。”

  接著李毅安又說道。

  “如果可以的話,我們可以讓全世界都聽到我們的聲音,看到我們的節目,讓全世界都了解到南洋,了解到這片土地!”

  顯然,在這個時代,僅僅只是依靠電視信號塔肯定是無法達成這個愿望的,即便是南洋建起世界上最高的電視信號塔,也不可能把信號傳遞到全世界,那怕就是這個信號塔,也需要其它的電視塔來加強信號,至于全世界那就更不用想了。

  除非有人造通訊衛星!

  有了它,就可以達成這個目標!

  不禁有些期待人造衛星,尤其是人造通訊衛星,要是能在南洋舉辦奧運會的時候,利用人造通訊衛星,把奧運會通過人造衛星傳播到全世界的話,那豈不就是讓全世界都看到了南洋?

  (本章完)

  請:m.minguoqiren.la

大熊貓文學    回到過去做財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