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第1500章 帝國的糧倉

  對于母親來說,她所關心的是孩子生活,在意的是孩子的幸福。

  而對于外界而言,人們所關心的更多的是事業,在杰森回到紐約之后,他在巴西的投資,就引起了各界的關注,畢竟,這是一個上億美元的投資。

  就企業投資而言,很少有規模如此之大的投資。

  “這是有史以來規模最大農業商業投資!”

  在《華爾街日報》上用這樣的話語形容著這一投資,當然了,報紙上還有專家一一分析著這一投資的回報率,最后得出一個結論——收益率驚人。

  而這也導致環球公司的股價上漲。

  很多時候,市場所需要的只是一些利好而已,在市場看來,這只是一次商業投資,只有極少數一些人知道其中關鍵。

  在蘇聯駐紐約領事館內,恰巴科夫斯基在放下報紙之后,他的眉頭緊鎖著,說道:

  “你看,當我們在處心積慮的想要和美國進行對抗的時候,美國人卻在布局著一切!”

  看著少校放下的報紙,葉夫根尼疑惑道:

  “少校,你指的是什么?”

  “糧食!”

  恰巴科夫斯基說道:

  “它最不起眼,但恰恰是最重要的,只要控制了糧食,那就可以控制了所有的人。”

  恰巴科夫斯基一邊說話,一邊從煙盒里拿出香煙,點頭后抽了一口,接著說道:

  “去年,我們的糧食減產三分之一,那怕是我們從埃賽俄比亞獲得了2300萬噸糧食,可仍然無法供應國內的需求。

  國內糧食的大規模減產使國內被迫再次實行糧食定量供給制,甚至動用黃金儲備從國外大量進口糧食。”

  提及舊事的時候,恰巴科夫斯基的眉頭皺成了一團。

  去年的糧食大減產出乎所有人的意料,專家們有這樣那樣的分析,但是無論專家們說什么都晚了。

  重要的是蘇聯必須要拿出黃金進口糧食。

  “而當時以美國為首的西方糧商紛紛抬高糧價,為此我們多付出了差不多25的黃金!”

  抽了一口煙,恰巴科夫斯基接著說道:

  “可即使是如此,我們也必須要接受,如果我們不接受的話,那么等待我們的就是另一次烏…”

  話到嘴里恰巴科夫斯基就不再說話了,畢竟,在蘇聯的語境之中,烏克蘭大饑荒是不存在的,作為一名烏克蘭人,他可以知道它是存在的,但卻不能告訴別人它是存在的。

  葉夫根尼似乎沒有注意到他的失誤,說道:

  “所以,我們進口了糧食不是嗎?”

  恰巴科夫斯基點了點頭,說道:

  “但是花費了昂貴的代價…”

  他一邊說,一邊叼著香煙走到了地圖邊,看著地圖說道:

  “所以,相比于在全世界與美國進行競爭,糧食…解決糧食問題才是最重要的,畢竟,如果連飯都吃不飽,我們又用什么去證明,我們比美國更優越呢?”

  這是事實!

  與鋼鐵時代用《真理報》告訴全世界蘇聯人民是幸福的,不同的是,在冷戰期間,尤其是赫魯曉夫時代之后,蘇聯一直試圖用幸福的生活去證明蘇聯的優越。

  其實大名鼎鼎的“廚房辯論”也是基于人民的生活的,相比于二戰前單純的宣傳,在冷戰期間,美國和蘇聯都試圖用生活水平去證明自己的優越性。

  其實,這恰恰是冷戰最令人感慨的地方。

  因為即使是美國那種國家,也在竭盡全力的證明自己的優越性,而蘇聯更不用說,同樣也是如此。

  那種擦脂抹粉式的,那怕是本國民眾忍饑挨餓,也要通過刻意的宣傳來維護形象式的競爭,是不存在于兩國之間的。

  在一定程度上來說,冷戰…確實改變了人類的生活,無論是東方世界還是西方世界,都或主動或被動的不斷提高改善人們的生活。

  也正是在冷戰的大環境下,普通人才有了基本的統戰價值,而不是創造價值的騾馬。

  看著少校站在地圖前,順著他的目光看去,葉夫根尼說道:

  “少校,你指的是非洲嗎?我們和埃賽俄比亞的合作,就使我們獲得了大量的糧食。”

  “但是這還不夠,遠遠不夠,我們…”

  恰巴科夫斯基說道:

  “我們需要更多的糧食!”

  我們需要更多的糧食!

  “而非洲,是我們唯一的能夠獲得糧食的地區…”

  少校的判斷,讓葉夫根尼想了想,回答道:

  “那么這也是赫魯曉夫要訪問埃賽俄比亞的原因了?為了糧食?”

  現在赫魯曉夫并不僅僅只是訪問埃賽俄比亞,還有敘利亞和埃及。

  從表面上來說,似乎是一次再正常不過的訪問,可實際上就是…為了糧食!

  “糧食!”

  在前往埃賽俄比亞的飛機上,赫魯曉夫的眉頭緊鎖著,他看著機窗外的大地,說道:

  “去年,我們被一粒糧食伴倒了!”

  去年搬到蘇聯的何止只是一粒糧食。年蘇聯的糧食產量減產接近1/3。幾千萬噸的損失,讓蘇聯不得不面對一個現實問題——是讓民眾挨餓還是進口糧食?

  最后赫魯曉夫選擇了后者,一邊加大從埃塞俄比亞進口糧食的力度,而另一邊又拿出了黃金從西方市場購買了400萬t小麥和面粉。

  為了進口這些糧食,他們不得不拿出數百噸黃金!

  即便是如此,蘇聯仍然不得不恢復配給制,以保證人們不至于挨餓,而物價的上漲,也讓百姓們怨聲載道。

  當然對于百姓們的怨聲載道,赫魯曉夫是不曾知曉的,但是他卻很清楚,拿出大量的黃金購買糧食的做法是不能夠持續的。

  “所以,我們需要擴大我們的糧倉。”

  隨同赫魯曉夫一同訪問的米高陽看著機翼下方的大地說道。

  “埃塞俄比亞,至少就現在而言,這里是我們唯一的希望。”

  在幾年前,當赫魯曉夫要開辟非洲的糧倉時,有很多人是不贊同的,但是現在哪怕是最頑固的人,也不得不去稱贊赫魯曉夫的眼光。

  經過幾年發展,埃賽俄比亞已經成為蘇聯最大的糧倉,蘇聯的拖拉機在這里開墾著土地,蘇聯的推土機在這里建設著水利設施,蘇聯工廠制造的農業機械在這里的土地上耕作著,灌溉著。

  還有蘇聯的化肥提高了這片土地的糧食產量。

  也正是在蘇聯的幫助下,現在的埃塞俄比亞,一躍成為非洲的農業大國,但所有的一切并不是沒有代價的。

  這一切都是在蘇聯的援助和貸款下進行的。而埃塞俄比亞償還貸款的方式非常簡單,就是用糧食償還。

  也正因如此,他們在去年才得以從這個國家獲得了超過2000萬t糧食。

  “是的,如果不是因為我們在埃塞俄比亞有大片的農場,那么去年,”

  赫魯曉夫的眉頭一皺,然后說道:

  “去年我們即便是拿出所有的黃金也買不到足夠的糧食,在那種情況下,我們的人民甚至可能要挨餓。”

  畢竟那是減產1/3以上,盡管直到現在都沒有找出減產的原因,但是赫魯曉夫真的被嚇到了,因為他很清楚,饑餓會帶來什么?

  饑餓不僅僅會餓死人,而且還會帶來不滿。

  “所以我才需要來到這里,需要確保這里的糧食生產不會出現任何問題。”

  “從目前我們所獲得的報告上來說,應該不會有任何問題,今年這里的糧食產量應該會和去年保持一致。”

  米高陽的回答讓赫魯曉夫的眉頭微微一條,然后他說到:

  “去年我們所有的報告也都是這么說的。可是結果呢?

  糧食減產1/3。農業部門居然沒有任何預測,這簡直就是不可原諒的錯誤。”

  哪怕是直到現在提到農業部門的師資是赫魯曉夫也是一副怒氣沖沖的模樣,畢竟就他看來糧食的生產是可以有預料性的。

  感受到赫魯曉夫的怒火,米高揚贊同道。

  “是的,確實是不可原諒的事情。”

  接著米高楊又試探的說道。

  “尼基塔。在這種情況下,我們是不是應該考慮加大在肯尼亞等地的工作呢?

  畢竟那里有著大片已經開發的農場,每年外國人可以從那里獲得幾千萬噸糧食。

  如果我們支持的人能夠解放肯尼亞的話,那么,對于未來的數量而言,糧食問題就再也不是什么問題了。”

  看著沉默不語的赫魯曉夫米高陽接著說道。

  “而且就我所知道的情況,現在我們支持的人在肯尼亞的行動是非常有效的,英國人的鎮壓并沒有什么效果,反而激起了當地民眾的不滿。

  如果我們可以向他們提供進一步援助的話,我相信他們很快就能夠取得在戰場上的全面優勢。”

  聽米高陽這么說,赫魯曉夫點了點頭,然后說道:

  “確實是如此,而且我們也一直在這么做,但是米高揚同志,我們必須要看到一點的是…那個家伙,是絕對不會輕易屈服的。”

  赫魯曉夫口中的那個家伙不是別人,正是李毅安。因為對其非常了解,所以他才會有自己的判斷。

  “我相信在肯尼亞他絕對不會輕易放棄的。畢竟他是一個非常關心人們生活的家伙,他絕對不可能放棄面包的!”

  在這個世界上又有哪個國家的領導人會去放棄本國民眾的面包呢?

  “可那又怎么樣呢?蘇聯人民也是需要面包的!”

  是的,蘇聯人同樣也需要面包,而作為蘇聯的領導人,他首先需要考慮的是蘇聯人民的利益。

  在心底發生這聲感慨的時候,一名空軍少校走過來提醒著他們飛機即將抵達亞的斯亞貝巴。

  十幾分鐘后,飛機降落在了亞的斯亞貝巴,而赫魯曉夫也成為第一個訪問這片土地的蘇聯領導人。

  請:m.minguoqiren.la

大熊貓文學    回到過去做財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