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第一二一九章 勢成

  袁天帆也不由說道,“有這些投資機構支持,再加上中華網的發展速度,中華網距離上市納斯達克,恐怕只有一步之遙了!”

  聽到袁天帆的話,李澤凱也不由一驚,他沒想到,中華網的算盤,竟然已經開始打到了上市。

  快,實在是太快了,中華網的這一切,速度實在是太快了,簡直讓人眼花繚亂應假不暇,快刀斬亂麻一般,在所有人都沒有反應過來之前,就完成了融資。

  “中華網這次確實出人預料,真在港城點了一把火!”

  哪怕是跟李東陵不對付,但李澤凱也不得不承認,中華網的勢已經成了,天時地利人和都已經齊了。

  接下來,沒有人能阻攔的了中華網了!

  “恐怕不僅是中華網!”

  袁天帆在李澤凱驚愣的目光中繼續說道,“別忘了,這次李東陵可不是一個人來的港城,還有內陸科技訪問團。”

  李澤凱這次是徹底坐不住了,“你是說,其它幾家…”

  “如果我是李東陵,肯定會趁熱打鐵,在中華網掀起的這股浪潮中,借著熱度,讓這次一起來港城的內陸科技公司,由數碼港主導來完成融資!

  這些科技公司,如果由數碼港推薦,在港城完成融資,并且在港交所完成上市,那中關村、數碼港、港交所之間就完成了閉合。

  硅港計劃,也正式在港城落地了!”

  能成為港城第一軍師,袁天帆豈是浪得虛名,他雖然不知道李東陵的具體計劃。

  可中華網都已經走到了這一步,袁天帆如果還不能窺探到幾分硅港計劃的全貌,預判到幾分李大善人接下來的舉動,那他就有些太過拉胯了。

  當中華網完成融資,全力沖擊納斯達克,3721、天涯體育、江民科技等中關村公司,由數碼港完成融資,再送到港交所上市,這樣一條線路,就完成了閉環!

  而且是極有可行性的一條線路,一家互聯網公司,誕生于中關村,然后到港城,由數碼港幫其吸引東南亞財團、豪門、富豪的投資完成融資,扶持在港交所上市。

  等到上市后,中關村的互聯網公司完成了上市,創始人跟高管實現財富自由。

  而港城的富豪投進去的錢,等到互聯網公司上市后,得到足夠的回報!

  這基本上就是硅谷到華爾街的翻版,只是變成了中關村跟港城。

  聽到袁天帆的預測,李澤凱腦海中,也不由生出一個念頭,“大手筆”!

  而且是驚天大手筆,魄力、格局、執行力,都近乎拉滿了的大魄力。

  作為港城二代的代表人物,李澤凱這些年,一直都是生性驕傲的,可這時候,卻也不由生出一股挫敗感。

  如果只是一時輸贏,那還不至于讓李澤凱如此,可這種眼光跟魄力、格局都不如對方,才是讓人最為無奈的。

  但袁天帆的話,卻依舊沒有結束,“甚至于,中關村、數碼港、港交所的大三角戰略,可能只是硅港計劃的一部分!”

  “如果真按照李東陵當初所言,硅港計劃是要再造一座新港城,讓港城成為內陸互聯網跟科技,跟海外交流的橋頭堡。

  那港城的GDP格局,都可能發生變化,最后硅港計劃,到底會變成什么樣,我也無法預料!”

  哪怕是眼光一道,在港城獨樹一幟的袁天帆,卻也不得不承認,硅港計劃這種石破天驚的項目,只有內陸來的人,才敢提出來。

  內陸跟港城,因為所處環境不同,是兩種截然不同的思維,內陸處于草莽時期,廣闊天地下,才會誕生大胸襟、大氣魄、白手起家的人物,才敢提出這種計劃來。

  硅港計劃,實際上算是跟老牟子的炸喜馬拉雅山、滿洲里開發等,同年代的計劃。

  只是后者太滿嘴跑火車了,而且老牟子想一出是一出,根本沒有正經業務,也根本籌集不到需要的資金,只能靠偏門來籌錢,最后把自己給玩進去了。

  而硅港計劃,李大善人則是順勢而為,借的是燕京、港城的勢,乘的是互聯網的東風,否則單憑數碼港自己,想要推動這個項目,也是千難萬難,至于老牟子玩的那套,純粹是吹牛皮大于實現的可能性。

  站在風口上,一頭豬也能飛起來,更不提,數碼港借的,還是代表內陸的燕京,還有亞洲最有錢唯二城市之一的勢,再加上整個內陸全產業鏈的勢,再加上狂潮一般的互聯網的春風!

  說實話,就算不是硅港計劃,換其它項目跟計劃,一樣能原地起飛了,只是區別于,能飛的多高。

  而且硅港計劃的啟動跟資金,李大善人可是真金白銀投了錢的,整個計劃的項目,也都是真實存在的。

  現在是開始,讓硅港計劃的齒輪,正式開始轉動起來。

  但數碼港能做的,也就是打好地基,讓這輛跑車開始轟然跑動起來,至于它中途什么時候停車,未來能跑到什么地步,說實話,就算是李大善人也無法預料。

  李澤凱臉色變幻不定,至于袁天帆所言,到底是真是假,實際上要不了多久,就會有消息傳出。

  從數碼港收購港城電訊,到硅港計劃,這一整套計劃,如果能全盤實現,那李澤凱清楚,他跟某人之間的較量,實際上,已經沒有任何必要了。

  “港城的天,真的要變了嗎?”

  抬頭望著窗外高樓林立的港城,李澤凱口中喃喃自語了一句,他有預感,硅港計劃完工之日,恐怕就是港城豪門中的二李,變成漢西李家的那個李字的時候。

  看到李澤凱蕭瑟的身影,袁天帆說道,“硅港計劃,剛剛開始,不一定能成…”

  “盈科動力還有長江李家,在港城依舊是有優勢的,未必會輸于人!”

  袁天帆這次直接拉上了長江集團,意思很明確,單靠盈科動力一家,想要單挑叫板數碼港,恐怕已經有些難了。

  必須拉上在港城根基深厚的長江集團,才能跟數碼港掰腕子,讓港城人還有東南亞,都看到,誰才是港城第一豪門!

  李澤凱深呼吸一口氣,這次沒有因為提起長江李老板,而有不滿什么的,他也清楚,面對來勢洶洶的數碼港,盈科動力必須借助長江集團的實力才行。

  不管再對他老子不滿,李澤凱也清楚,他跟盈科動力的根,依舊是長江李家。

  長江李家一旦出現變故,那皮之不存毛之焉附,盈科動力的日子,又能好到哪里去?

  “盈科動力沒有輸!”

  李澤凱重新振奮起精神來,回過頭向著袁天帆說道,“不到最后塵埃落定之時,盈科動力絕不會認輸!”

  “加大對互聯網行業投資力度,盈科動力也去中關村,尋找有潛力的互聯網公司投資。

  中關村又不是數碼港一家的,只有它能投資,旁人碰不得?”

  李澤凱說道,他也準備押注互聯網,眼看互聯網要成為了港城新的風口,他沒有理由再矜持!

  跟李澤凱抱著同樣心思的港城豪門還有不少,尤其是沒有能入股中華網,拿到數碼港計劃門票的那些豪門,也都準備自己去投資互聯網。

  而現在亞洲互聯網的中心在哪里,不管愿不愿意承認,只能是在內陸,在中關村!

  一人得道雞犬升天,恐怕新浪、搜狐、網易三大門戶網站,還有中關村一幫互聯網公司也沒有想到。

  天上竟然真的能掉餡餅,中華網之后,竟然有一幫子港城豪門、財團,準備跑到中關村去淘金!

  不過就算李東陵知道了,也不會在意,甚至巴不得他們多去內陸互聯網行業砸錢才好。

  只有更多經費,砸到中文互聯網行業,整個內陸互聯網才能夠繁榮起來,光憑數碼港一家,還是力有不逮。

  而且港城這些熱錢,砸給內陸互聯網做貢獻,總比炒作港城地皮要強。

  至于這些港城跑過去的投資機構,能在中關村投出什么公司,到底是投出互聯網公司,還是賠的褲衩子都掉了,那就不得而知了。

  反正硅谷互聯網公司,能活五年的公司十不存一,內陸互聯網公司,也需要經過同樣的狂潮跟低谷,才能真正成長為巨頭。

  至于說,這中間沒能熬過去的互聯網公司怎么辦,還能怎么辦,涼拌唄。

  還有機構砸進去的錢怎么辦,不偷偷咬碎了牙往肚子里咽,難不成還風光大辦,滿世界嚷嚷自己賠錢了?

  “雅虎大陸公司、金山、江民科技、天涯體育,都可以開始融資了。

  由百富勤證券,為這些公司進行評估,數碼港跟港城未來產業基金,負責主導融資!”

  東陵高科港城大廈內,還是如當日一般,涇渭分明的坐著林賢輝、梁伯濤、郭景運、周鴻祎、求伯君、雷君、王江閩等人。

  不管外界如何議論,在中華網完成融資之后,李東陵依舊按部就班的開始推行制定好的計劃。

  而聽到李東陵的話之后,在場人反應各自不同,但趨于興奮的人居多。

  尤其是周鴻祎、求伯君、雷君等人,臉上更是難掩興奮之色。

  上市,對于內陸公司來說,可是最重要的一件事,現在是以上市論成敗的年代。

  上市了,就代表這家公司功成名就了,創始人實現財富自由,達到了人生巔峰!

大熊貓文學    重生從1993開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