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第228章 誰不會裝?

  第228章誰不會裝?

  作為大清朝實際上的夏都,熱河已經成了朝廷中樞。

  每天都有無數的題本,送到熱河,經過康熙的批準之后,又以各種形式,迅速的發往全國各地。

  除了涼快之外,在熱河的生活,其實比在京城,自在多了。

  在熱河的康熙,也遠沒有在京城那麼自律,他身穿一襲綢衫,拉著張廷玉下象棋,褐站在一旁觀戰。

  魏珠則負責端茶遞水等雜活,

  棋盤上,康熙的局勢很不妙,偶便輕咳一聲,說:「衡臣啊,你去值廬看看,有無新題本?」

  張廷玉剛出門,康熙伸出左手,迅速的悔了棋,

  嘿嘿,類似的戲碼,已經上演過多次了。但是,康熙依舊樂此不疲。

  張廷玉是個真正的聰明人,他和康熙下棋,從來是能贏則贏,絕不裝輸。

  時間一長,康熙還就愛和張廷玉下棋。

  偶呢,算是張廷玉的進階版了。他和康熙下棋,和局多,輸棋多,贏棋少。

  但是,康熙正在興頭上時,偶每每都要輸棋,把個父慈子孝,演繹得淋漓盡致。

  悔了幾步棋之后,康熙喝了口茶,心滿意足的說:「能贏衡臣不容易啊!」

  俗話說的好,老小,老小,越老越顯小,這話對應到康熙的身上,還真是恰如其分。

  康熙也是人,也有七情六欲,也有日常的娛樂需求。

  乾隆就不同了,他喜歡關起門來,獨自鑒賞名字畫,看爽了就蓋章。

  老四呢,空閑的時候,就一個愛好:在家里溜狗。

  老一代的百福和造化,已經死了。但是,它們的后代,依舊還叫百福和造化。

  老四是個死宅,不愛出門,還就喜歡領著百福和造化,在宅內閑逛。

  張廷玉抱著題本回來后,第一眼就發現,棋子被動過了。

  但是,張廷玉一聲不,徑直走了個象三進五。

  悔棋是康熙的權力,但是,贏棋卻是張廷玉邀寵的法寶。

  康熙又輸了兩局之后,覺得沒意思了,便把棋盤一推,不滿的說:「你不行,換小十五來。」

  張廷玉改為觀戰之后,褐欠身坐到了康熙的對面。

  老頭子想贏還不簡單?偶連輸了三局。

  康熙龍心大悅,笑瞇瞇的說:「小十五啊,你的棋力,還需要多練啊!」

  偶笑嘻嘻的說:「臣兒再練四十年,也趕不上汗阿瑪您的棋力!」

  張廷玉不動聲色的看了眼耦,嗯,論拍馬屁的功夫,他遠遠趕不上偶的一只腳。

  康熙剛過花甲不久,再過四十年,可不就是期頤之年的萬壽節了麼?

  果然不出所料,康熙心下大樂,美滋滋的說:「到時候,我賞一堆絕色美人給你。」

  知子莫若父!

  偶真的是哪哪都好,唯一的大缺點就是:愛別人家的娘子。

  「那敢情好,臣兒到時候,給您老生一堆小皇孫出來。」褐已經證明了生育能力,

  他說這話,底氣可謂十足。

  「不下了,走,去獅子園轉轉!」康熙伸手一推棋盤,起身想走。

  可是,褐卻說:「汗阿瑪,請稍等片刻,待鑒賞了一物之后,再去看四哥不遲。」

  康熙怕熱,即使到了涼爽的熱河,也因為衣衫重重疊疊,每天都要濕透好幾次。

  偶既然管著內務府,就安排人,按照康熙的身材,量身打造了一批家具。

  這個時代的太師椅,不僅死沉,而且,屁股下邊根本不透氣,坐的時間一久,屁股上全是汗水。

  康熙原本就酷愛高鹽的食物,只要坐久了,屁股上就會長濕疹。

  所以呢,偶就私下訂做了一批,屁股下邊都是網眼的太師椅。

  這就像是,大熱的天,車內的座椅有通風的功能,屁股下邊就舒爽多了。

  之所以是一批,而不是一只,這是因為,考慮到了康熙愛做群臣之表率的特性。

  要麼,所有的椅子,都不通風。要麼,都通風。

  否則,以康熙的脾氣,寧可不坐,也不能被人說是貪圖享樂。

  實際上,晚年的康熙,在貪圖享樂的大道,越走越遠,已經剎不住車了。

  康熙的試坐了帶網眼的太師椅之后,情不自禁的贊不絕口,「好,好,好,好極了!

  偶若只擅長此等雕蟲小技,也不可能獲得康熙的青睞了。

  趁著康熙高興之機,褐又命太監們,端來了冰盆和幾塊擋板。

  把冰盆擱到帶網眼的太師椅下邊,康熙只坐了一會,就覺得渾身上下的每個毛孔,都往外邊透涼氣。

  若是尋常人家,哪來這麼多冰塊?

  可是,每到冬季,熱河行宮的人,就要去結凍的河邊,取出大量的冰塊,藏入行宮的冰窖內。

  「好兒子,你的孝心,我知道了!」康熙又不傻,真心孝順和假孝順,他還是分得很清楚滴。

  魔鬼都藏在細節之中,偶注意到了別人不注意的今上之需,這就是純孝!

  初為何垮臺?

  最早的遠因就是,那年率軍出征的途中,康熙病得很重,以為自己快不行了,監國的初,卻毫無關愛之心,連個哀戚之色都不肯裝。

  在現代,很多獨居的老人,為啥總被引去購買騙子們推銷的床墊啊,保險啊,各種保健品啊,不就是缺少關愛的太寂寞了麼?

  耦曾經看過一個電視專訪,受訪老人明確的說,自己的兒子藉口很忙,總不去看他。他也知道騙子的想法,但是,他太寂寞了,裝著糊涂的從騙子那里,買個心理安慰罷了。

  康熙為啥信任褐?

  在這麼多兒子之中,真正關心康熙細碎生活的,也就是耦了。

  說句心里話,康熙不止一次的琢磨著,是不是把皇位傳給褐。但是,八旗內戰的后果,大清真的承受不起。

  南明怎麼亡的?

  不就是南明的重臣們,各自心懷鬼胎,擁王過多的鬧內訂麼?

  八旗兵打下的江山,必須由滿人坐天下,這是旗主諸王和全體滿洲勛貴們的集體共識。

  立耦為新君,不僅會引發內戰,而且,老八丶老九丶老十和老十四,都活不成!

  這就像是,皇太極暴死后,兩黃旗的重臣們,以鰲拜為首,不怕和多爾袞動刀子,也要立太宗之子,其實是一樣的道理。

  立老四為新君,就沒有這些問題了!

  因為,老四裝得很成功,對誰都很友善。而且,其母族雖然地位低微,卻也是地道的上三旗包衣出身。

  偶的生母是漢女,誰不知道?

  乾隆的出生地點,疑點重重,他拼命的洗白自己,屢屢說他出生在雍和宮里。

  但是,最新發現的史料中,在雍正朝的一道旨意里,講得很清楚,封錢氏為熹妃。

  康熙領著褐和張廷玉,進了獅子園后,卻赫然發現,老四在園后,開辟了一塊農田,正打扮得像農夫一般的親手趕牛扶犁。

  重農,乃是大清的立國之本!

  康熙情不自禁的贊嘆道:「四阿哥悟道矣!」

  偶和老四的關系很近,他反而不好當著康熙的面夸老四,就對張廷玉使了個眼色。

  張廷玉想了想,故意小聲說:「只要老百姓不餓肚子,闖賊就沒有趁亂而起的土壤。」

  褐心想,張廷玉畢竟很老練,他說這話,看似和老四風馬牛不相及。實際上,等于是變相提醒康熙,所有皇子之中,老四最重農!

  「是啊,天下漢人過億,若是他們都餓了肚子,我大清也該亡了!」康熙固然喜歡安逸享樂,腦袋卻始終很清醒。

  大清該亡了,這話也就康熙敢說。

  耦和張廷玉彼此對視了一眼,不約而同的閉緊了嘴巴。

  在大清政權的中樞廟堂內部,其實沒有那麼多的忌諱,

  以前,馬齊在內閣的時候,私下里總跟康熙說一些極其刺耳的話,康熙并沒有不許馬齊說話。

  但是,這些刺耳的話,只能私下里說,絕不能公開對外。

  上智下愚,才能長治久安嘛!

  見康熙忽然來了,老四顧不得換衣服,便快步走到了近前。

  康熙仔細一看,好家夥,老四的頭上戴著遮陽的斗笠,前后袍擺都被掖進了布腰帶之中,赤著腳,腿上全是泥。

  地道的農夫啊!

  康熙格外重視農事,僅僅是稻種的試驗田,就多達三處。

  他一眼就看出,老四經常在家里干農活。

  不遠處,年海棠也是一副粗鄙農婦的打扮。

  夫唱婦隨,莫此為甚!

  康熙抑制不住的龍心大悅,但是,卻沒有夸獎老四,而是當面訓斥耦:「跟你四哥多學著點,別總泡在婦人堆里打混,要經常下地干農活。」

  褐才不怕呢,他笑嘻嘻的說:「汗阿瑪,青菜蘿下各有所愛,臣兒不喜歡種地,還就喜歡沾花惹草。」

  「哼,潑皮無賴之徒!」康熙只覺得腦仁疼,碰上了褐這種無恥之徒,有理也說不清楚。

  罵歸罵,兒子是親生的,康熙也沒招!

  康熙就坐在田埂上,興致勃勃的和老四討論農業技術。

  耦和張廷玉,都和聽天書一般,他們是真不懂農活怎麼干。

  不過話又說回來了,真正的賢王,要是精通農活了,反而是個大忌諱。

  靈魂之問,你不吃吃喝喝,眠花宿柳,卻惦記著國本,究竟想干嘛?

  康熙聊得興起,忘了時辰。見天色已晚,他索性留宿于獅子園內。

大熊貓文學    家父是康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