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第221章 同人不同命

第221章同人不同命  禑進大牢內,主要目的就一個:看看張廷瓚的狀態。

  隔著木柵欄,褐見著張廷瓚的時候,張廷瓚正在秉燭夜讀。

  嗯,桐城張家,不愧是家學淵源。

  不說別的,單說處變不驚之道,帝師張英就教得很好。

  實話實說,即使以褐的權勢薰天,也無法公開整死張廷瓚。

  清軍入關后,皇帝家有個不成文的傳統,不勾決帝師及其子孫。

  比如說,慈禧再次垂簾之后,把帝師翁同和,革職永不敘用,徑直趕回了常熟老家。

  不過,不殺歸不殺,翁同和享受的待遇,卻是羞辱性質的交地方官編管。

  交地方官編管,也就是,要經常去縣衙報到,向縣官匯報最近的思想動態。

  一般的編管,三五日之內,去一次縣衙即可。

  翁同和不同,他每天都要去常熟縣衙。

  這就頗有點輕罪犯人,每天必須去街道司法所報到的意思了。

  對于一個曾經權傾朝野,令李合肥都異常頭疼的中堂帝師,這可是莫大的恥辱。

  但是,只要人在步軍衙門里,褐有的辦法,不露任何痕跡的弄死張廷瓚。

  張廷玉熬了好幾天,最近撐不住了,私下跑來求見耦,怕的就是耦暗中對張廷瓚下毒手。

  其中的邏輯很簡單,康熙不殺兒子。而且,耦小過不斷,大錯不犯,張廷玉對褐毫無辦法。

  若是,偶暗中搞死了張廷瓚,和張廷玉成了死對頭,康熙只會對褐更寵信。

  勿使近臣合而謀朕,這種帝王心術,永不過時!

  褐站了足有半刻鐘,張廷卻一直手拿書卷,心無旁驁的專心讀書。

  在大清朝,高官坐牢和草民坐牢,有如天壤之別。

  就說眼前的張廷瓚吧,關他的牢房里,不僅有熱炕,還有炕桌和蠟燭,甚至,桌子上還有筆墨紙硯。

  除此之外,各種書籍丶茶壺丶茶盞丶枕頭和被褥之物,一應俱全。

  不過,略顯吃苦之處,便是木柵欄的一角,擱著一只紅漆馬桶。

  就算是紅漆馬桶,雖然蓋上了木蓋,因為牢內極其不通風的緣故,耦依舊嗅到了明顯的尿騷味,和屎臭之氣。

  畢竟,是來坐牢的,而不是來享福的,總有些不便之處。

  褐心里有數,張廷瓚不過是故作鎮靜罷了。

  因為,偶進來的時候,除了隆科多之外,還有管牢的大小官員們。

  嘈雜的腳步聲,以及護衛們腰間刀鞘的碰撞聲,在封閉的牢房內,動靜大得驚人。

  張廷瓚,他不可能聽不見!

  「老隆,先提審監察御史!」耦扭頭吩咐隆科多。

  「。」隆科多哈下腰,答應得異常之乾脆。

  不大的工夫,監察御史詹方,被帶到偶的面前。

  「罪臣詹方,拜見愉王爺!」詹方長揖到地,禮數很周全,卻并未太過害怕。

  褐心里有數,詹方是王的門生。

  朝里的漢臣們,若想獲得提拔升遷,必須找個靠山。

  在漢臣之中,內閣大學土王和李光地的門生,在大樹的庇護之下,過得都很滋潤。

  「詹方,你身負監察之責,卻坐視不肖生員,暗中作弊,汝可知罪?」

  褐問話的時候,坐在小桌子前的筆帖式,奮筆疾書,做著速記工作。

  詹方拱手道:「若說失察之罪,詹某難辭其咎!」

  在大清朝,失察之罪,頂多也就是革職罷了。過幾年,等風頭過去了,只要王還在位,詹方照樣起復做官。

  實話實說,所謂革職的處分,有硬靠山的大清官員們,并不是特別畏懼。

  褐冷笑道:「僅僅是失察麼?」

  詹方聽出了偶的言外之意,不由臉色一變,強撐著說:「朝廷自有公斷!

  褐暗暗點頭,有靠山的官員,說話就是硬氣。

  「老隆,先餓他幾天,讓他腦袋清醒清醒!」褐是何等身份,有必要和區區詹方糾纏麼?

  「。」隆科多一邊領命,一邊暗道可惜了。

  因為,詹夫人的娘家,非常有錢,暗中給李四兒塞了不少銀子,托隆科多照顧一下詹方,免得他在牢內太過吃苦,甚至莫名其妙的死了。

  褐坐在牢內的簽押房里,挨個審問了參與監督考場的官員們。

  順天鄉試的弊案,案情其實一點也不復雜。

  代考的槍手,有本事混進考場,肯定是監督考場的官員里邊,有人收了黑心銀子。

  不過,這些人剛關進來不久,還指望外頭的靠山,想方設法的搭救。

  所以,偶問他們的時候,沒人承認參與了作弊。

  褐故意沒有深究,只是讓他們在口供上簽字畫押即可。

  等證據全部到手之后,耦問負責監場的順天府丞張荃:「汝可知,考場作弊,大概率不掉腦袋。可是,欺君之罪,就不同了呀!」

  褐說的半點沒錯,張荃立時臉色大變。

  這就像是,燈塔總統拉鏈頓,他和白宮女實習生偷歡的那點事,根本不算個啥。

  但是,拉鏈頓在國會調查的時候,公然撒了謊,這個性質就嚴重了。

  褐的意思很清楚,張笙你現在不承認了參與作弊,本王姑且信你。

  若是,將來查出了你收了黑心銀子,卷了進去,有親供為證,這就是欺君了!

  可是,張笙也不是軟柿子,他的背后也站著靠山。

  「回愉王爺,罪臣確實沒參與過作弊。」張笙這麼一說,褐隨即擺了擺手,讓人把他帶下去了。

  「愉王爺,暫且歇會吧,晚膳已經擺好了。」隆科多是真想拍偶的馬屁,

  暗中叫了一大桌的美味佳肴。

  「不喝酒。」偶盯著隆科多,提出了要求。

  「全聽您的吩咐。」隆科多只要能留下褐用膳即可,喝不喝酒,并不重要等偶走進步軍衙門的飯堂,卻被眼前的一切,驚住了!

  好家夥,碩大的圓桌上,擺滿了山珍海味。尤其是,難得一見的熊掌,居然都有幾只。

  眾所周知,熊掌很難入味。

  燉熟熊掌有個訣竅,那就是先將熊掌在蜂蜜水里泡上幾天。然后在烹煮時,

  再厚厚地涂上一層蜂蜜,用酒丶醋丶水三種東西和熊掌一起煮,熊掌就會發得和皮球一樣大,很容易煮軟了。

  如果不用蜂蜜,除非用高壓鍋,否則,任你煨幾天都下不了筷子。

  褐是臨時來的,隆科多在短時間內,肯定無法燉爛熊掌。

  所以說,隆科多,只怕是經常吃熊掌吧?

  在大清朝,宴席上只要有熊掌,就是頂級招待!

大熊貓文學    家父是康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