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第215章 至關重要的搭線

第215章至關重要的搭線  禑和老十三,意見一致的情況下,老四大多聽得進去。

  「好,就聽你們的,把弘時送去戒臺寺,先住半年再說!」老四也知道,不能繼續溺愛下去了。

  在雍王府用罷晚膳后,褐本想告辭離開,卻不料,年海棠派人來告訴老四,她想見見偶和老十三。

  實際上,耦早就想見年海棠了。只是,受限于男女大防,耦不能主動提出這種無禮的要求罷了。

  老四是真寵年海棠,他沒有絲毫的遲疑,便吩咐了下去。

  「來人,請海棠出來,拜見兩位親叔叔。」

  在大清朝,叔叔,指的是丈夫的弟弟。叔父,才是侄兒對父親之弟的尊稱。

  室內都是比老十四親得多的弟弟,老四也就沒有命人架起屏風。

  不是老四說破,老十三根本就不知道,年側福普的小名是海棠。

  在禮教森嚴的大清,女人的小名,只有丈夫和年家至親,才能知道。

  「請十三叔丶十五叔大安。」年海棠進門后,很規矩的雙腳平行,雙手扶膝躬腰,膝蓋略彎屈如半蹲狀。

  褐久聞年海棠乃是禍國殃民的絕頂美人兒,今日一見,果是名不虛傳。

  這麼說吧,以偶的超高見識,也必須承認,年海棠的美貌程度,冠絕整個大清!

  老十三和耦,幾乎同時側身閃避,不敢受了年海棠的全禮。

  他們兩個都是跟著老四混的,對于老四最寵的側妻,必須給予應有的尊重。

  年海棠纏著老四,嘴上說是要見老十三和耦,心里真正想見的只能是裸在年家三姐妹之中,年海棠的大姐是真沒福氣,嫁的是很沒出息的胡鳳翠。

  胡家和年家是旗下世交,年家大姐嫁入胡家,屬于是指腹為婚的概念。

  如今的胡鳳翠,都三十多歲了,依日沒有正經差事可做,只能跟著老四打雜等雍正登基后,田文鏡丶李衛和鄂爾泰,皆非雍藩舊人,卻都獲得了破格重用。

  而胡鳳翠這個王府舊人,明明有年貴妃和年囊堯的裙帶可依,卻僅僅從七品知縣升任蘇州織造而已。

  可想而知,胡鳳翠的能力,根本不入老四的法眼。

  胡鳳翠和褐,有如草雞比鳳凰,根本無法相提并論。

  老四也知道年海棠的心思,便主動拉著她的小手,給偶介紹說:「你小嫂子天天盼著見你和十三弟,今兒個總算是見著了。」

  既然老四直接定了年海棠的身份,褐主動鞠躬說:「小弟褐,請小嫂子大安。」

  老十三和四福普的感情極深,發自內心的不想認年海棠作小嫂子。

  可是,在老四的逼視下,老十三只得捏著鼻子,拱手說:「小弟祥,請小嫂子大安。」

  「十五叔,我二姐是個可憐人,還請您老多多憐惜。」年海棠再次蹲身行禮偶心里有數,以年觀音的封疆嫡女身份,被貶為連妾都不如的貝勒府格格,純屬是無妄之災。

  誰叫年觀音參加選秀的時候,因太過狐媚氣,勾起了當今皇太后對董鄂妃的憎恨情緒呢?

  所以說,這人吶,運氣也極其重要!

  不過,只要有年海棠撐腰,等雍正繼位之后,年觀音少不了一個親王側福晉的名分。

  按照大清會典的規定,和碩親王可以有四個側福晉,而郡王只能有兩個側福晉。

  當今皇太后還活著時候,即使褐有心抬舉年觀音為側福普,也沒膽子上摺子。

  要知道,康熙對當今皇太后,那可是出了名的會裝孝順。

  「屋子里也沒有外人,大家都坐下說話吧。」老四這麼一說,老十三算是徹底明白了,四福晉在雍王府里,已經被邊緣化了。

  不談美貌,僅談功利。

  四福普的五個兄弟,全是提籠架鳥丶眠花宿柳之輩,竟無一人成器。

  反觀年海棠的母族之中,她親二哥年囊堯,是青年驟貴的川陜總督。她親大哥年希堯,喜歡西洋的玩意兒,尤其精通燒瓷器,也算是頗有所長了。

  這年頭,不怕不識貨,就怕貨比貨。

  再有年海棠的蓋世嬌顏襯托著,原本就是中人之姿的四福普,拿什麼和她比?

  賓主落座之后,老十三赫然發現,年海棠不僅座位緊挨著老四,而且,兩口子的手,居然緊緊的牽在一起。

  尼瑪,太膩歪了,老十三不忍直視的扭過頭去。

  褐笑瞇瞇的望著大秀恩愛的老四,情不自禁的想起了那個經典朱批:朕就是這樣秉性,就是這樣皇帝!

  別人完全不清楚,褐卻知道,老四現在的低調,算是徹頭徹尾的偽裝。

  老四的手,被年海棠輕輕的捏了一下,他隨即會意,便笑著對褐說:「年家的二姐兒,待在你的后院里,也怪悶的,應該多出來走動走動。」

  實際上,褐早就想讓年觀音,經常過來陪著年海棠了。只是,苦于沒有好藉口罷了。

  既然老四主動發了話,褐很自然的順水推舟,笑著說:「四哥所言甚是,

  回頭啊,小弟我讓她多來四哥你這里,陪著小嫂子說說話,聊聊天,逛逛街,聽聽戲!」

  順著老四的興頭,褐故意擴展了年家姐妹兩個的活動范圍。

  年海棠之所以短命,其實和乾隆的白月光,那位富察皇后的早崩,有著大致相仿的原因:親兒子一個接一個的天折,太讓人抑郁了。

  歷史上的年海棠共出三子,這三子之中,但凡有一個活到成年,皇位就沒有弘歷什麼事兒了!

  乾隆的富察皇后,也是一樣的悲劇。她的兩個兒子,只要有一個活下來,嘉慶就只能樂為賢王。

  偶的想法,也并不復雜,就是想藉助于年觀音隨時進出雍王府的便利,暗中采取現代的各種手段,讓年海棠的兒子們,不至于都天折了。

  到了雍正晚年,因老十三的身體很不好,得早。新皇帝的事兒,和他完全無關。

  以老四對年海棠的專情程度,年海棠之子,必是新君。

  到時候,老四臨終的托孤重臣之中,偶不領銜,誰有資格領銜?

  歷史上,老四駕崩前安排的總理王大臣之首,就是老十六,其次是老十七鄂爾泰和張廷玉都在后邊。

  退一萬步說,就算是老四到時候忌憚褐了,只要老十六待在顧命重臣的行列之中,照樣是萬事可為也!

  蘇培盛十分機靈的親自進來上茶,免得被外人看見了,年海棠和老四并肩而坐,還手牽著手的沒規沒矩。

  當著老四的面,年海棠縱有無數的心里話,想和褐說,卻不能說出口。

  沒辦法,只能等年觀音來的時候,姐妹兩個再說知心話了。

  從老四那里回來,褐的馬車剛在府門前的停穩,就見琴書陪著幾位貴婦人,一起從角門里出來。

  琴書見偶回來了,趕緊蹲身行禮,挨個介紹了她的手帕交。

  「爺,這位是參領夫人,這位是佐領夫人,這位可了不得,她是一等海澄公夫人——」

  偶微微一楞,他也沒有想到,琴書的手帕交之中,居然有一位公爵夫人。

  現任一等海澄公名叫黃應,他是初代海澄公黃梧的侄孫。

  收臺灣時,就是黃梧提出了臭名昭著的遷海令。

  三藩之亂時,黃梧這一脈的子孫,全都被耿精忠殺光了。

  為了體恤功臣,康熙不僅下特旨,許襲12次,還把一等海澄公,讓黃梧的侄兒黃芳世襲了。

  褐對朝中的重臣情況,可謂是了如指掌。他知道,黃應沒啥本事,就守著爵位,吃祖宗留下來的老本罷了。

  阿瞞的壞毛病,不過是褐的偽裝保護色罷了。

  一旦,搶人家老婆的次數多了,京城里肯定是人人自危。

  那個名聲,就真的壞透了!

  出于禮教大防,褐只是微微頜首,便邁著四方步,徑直進了王府。

  次日早上,偶進請溪書屋的時候,赫然發現,年羹堯就跪在康熙的身邊。

  以老四的脾氣,如果年羹堯提前通知了消息,肯定會設宴款待他,并叫褐和老十三一起作陪。

  褐暗暗一嘆,唉,佛祖只渡有緣人!

  類似年羹堯這種死不悔改的家伙,偶即使想拉他一把,也沒有絲毫辦法。

  見褐進來了,康熙笑著說:「亮工有壯志,他只須五千兵馬,便可滅了準噶爾汗國!」

  偶撇了撇嘴,年羹堯為了討康熙的歡心,還真敢吹牛!

  這就像是五年平遼一樣,皇帝聽著很舒坦,實際上,根本做不到!

  歷史上,若不是準噶爾人內部爆發了大瘟疫,讓乾隆抓住了天賜良機,西疆問題很可能一直拖到清末,都無法解決,

  康熙正在興頭上,偶自然不可能說掃興的真話,便附和道:「亮工有此志氣,實乃朝廷之福,國家幸甚!」

  康熙晚年,最大的心病,便是準噶爾人對大清的致命威脅。

  「小十五,若要對西疆用兵,何人可為帥?」康熙興致勃勃的問。

  偶毫不遲疑的說:「回汗阿瑪,亮工可也!」

  平定西北,少說也需要十幾萬人!

  這麼大的兵權,以康熙的性子,怎麼可能給年羹堯呢?

  順水人情,褐不做白不做,年囊堯肯定會領情!

大熊貓文學    家父是康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