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第101章 閃電戰

  “臣兒禑,恭請圣安!”

  康熙沒看跪在地上的禑,扭頭吩咐張廷玉。

  “衡臣,頒旨吧!”

  “是。”

  “有密旨。”張廷玉手捧密旨,輕聲提醒禑注意接旨的禮儀。

  禑老老實實的伏地聽宣。

  “上諭,內札薩克蒙古烏珠穆沁右翼旗主,郡王烏罕多,圖謀不軌…著皇十五子、貝子禑,率一千護軍…蕩平叛逆…欽此。”

  “臣兒禑,領旨謝恩。”

  禑接旨之后,康熙面無表情的說:“若功成,江南之諾,全依你。若敗如喪家之犬,必奪爵,仍回尚書房讀書。”

  清初時期,格外重視軍功,并且賞罰異常分明。

  以成敗論英雄,成則吃香喝辣,敗則爵位和實權清零,顯得十分殘酷。

  打贏了,就是有功之臣,默許搶劫三日。所有戰利品,誰搶到了,就歸誰。

  打輸了,那就是朽木不可雕也,給朕滾回京城,繼續當你的小透明阿哥吧!

  “汗阿瑪,臣兒一定揚我大清軍威于塞上,不成功,便成仁!”禑雖然是第一次領兵出戰,但是,1000多個日日夜夜以來,他朝思暮想的便是掌握兵權。

  “去吧,給你準備的兵馬,都駐扎在附近的山谷里,吳什會帶你過去。”康熙擺了擺手,示意禑,汝且好自為之,莫叫朕失望。

  “臣兒告退。”禑倒退了三步,這才轉身往外走。

  誰料,禑剛走到門邊,康熙忽然想起了老十八那可愛之極的童稚笑臉,心頭猛的一軟,便叫住了禑,“回來。”

  “朕索性成全了你,再給你打牲八旗的索倫鐵騎兩百,不能再多了。”

  連真正威震天下的索倫鐵騎都給了,這一刻,禑確實十分感動。

  “臣兒叩謝汗阿瑪天恩。”

  “去吧,朕等著你揚我大清軍威于大漠!”

  辭別了康熙之后,在吳什的引領下,禑在山谷之中,找到了第一支聽命于他的軍隊。

  “正白旗包衣護軍第一參領,奴才塞圖,請十五爺大安。”

  “打牲八旗索倫營第三佐領,奴才海察,請十五爺大安。”

  軍帳內,禑高高的舉起金批大令,居中而立,正式接受了兩名手下的軍禮參拜。

  接管了軍權后,禑坐到椅子上,塞圖和海察,分列左右。

  俗話的好,兵馬未動,糧草先行。

  “塞圖,糧草囤積了多少?”

  索倫兵,只管上陣砍人,不管后勤,所以,禑先問塞圖。

  塞圖哈腰介紹說:“回十五爺,已經囤積了一個半月的軍糧…”

  禑并沒有插話,一直很有耐心的讓塞圖把話說完。

  實話說,塞圖說的后勤物資準備情況,和幾百年前的蒙元時代,沒啥兩樣。

  大軍雖然準備了充足的糧草,但是,沿途都需要收集木柴,生火做飯。

  只要生了火,必冒黑煙,肯定會驚動附近的牧民。

  另外,塞圖準備的干糧,多是嚼不動的牛肉干。

  這玩意,比的就是牙齒的堅固程度,很難嚼動,更難下咽。

  “玉柱,你帶人去附近的集鎮上,把所有開面館的廚子和火夫,都給爺找來。你記住了,給爺干活,每人每天五兩銀子。”

  “嗻。”玉柱異常興奮的應了,這一次若是立下了軍功,極有可能撈個爵位回去。

  “李鼎,你回去一趟,把爺帶來的一萬兩銀子,全都發給大家。護軍每人五兩,索倫營每人二十五兩。等打了勝仗,搶了銀子,再還給爺。”

  對大軍無恩,還怎么帶兵?

  這年頭的上三旗包衣護軍,也就是每月五兩銀子的軍餉而已。除了額外的賞賜之外,再無別的收入。

  禑一進門,就給每個護軍多發了一個月的軍餉,一時間,帳外歡聲雷動。

  旗下人家,不當兵的閑丁,根本沒收入,大部分護軍的家里,都窮得吃不起肉!

  俗話說的好,皇帝不差餓兵。

  慷慨解囊,給了開拔費的禑,初步獲得了大家的好感。

  至于,200名索倫人,就分了5000兩銀子,塞圖也沒太大的意見。

  因為,索倫人實在是太兇殘能打了,護軍營真的沒法比。

  尼瑪,塞圖親眼所見,海察拿起帶血的生牛肉,直接就咬,吃得津津有味。

  等玉柱找了十幾名面館的廚子來了,禑就讓他們,架起大鐵鍋,準備烙餅。

  以前,禑的爺爺是山東人,曾經擔任過志愿軍的炊事老班長。他烙的餅,真就是十天半個月不壞。

  烙餅保值期長,有個訣竅,燒開的鹽水和面,再醒發到位。

  開水和面,烙出的餅,口感較軟,不至于堅硬如鐵,難以下咽。

  另外,必須高溫烙餅,盡可能控干餅內的水分。

  禑計算過,從熱河出發,抵達敵人的駐地,大約三百公里左右。

  當然了,這僅僅是個粗略的估計,不可能太過精確。

  康熙給禑配了幾十名向導,這就讓禑很容易學習霍去病的突擊戰法了。

  在熟悉地形的向導帶領下,輕兵突擊,打敵人一個措手不及,往往戰果最大,損失最小。

  實際上,霍去病的戰法,和元首的閃電戰相比,也就是把戰馬換成了坦克而已。

  禑教了廚子們烙餅的方法后,又利用行在大總管的身份,從內務府那里,“借”來了三百多輛大車。

  至于戰馬嘛,倒是不需要禑太過操心了。

  因為,無論是護軍營,還是索倫營,都是一人三馬的標準配置。

  這便是大清征服了漠南蒙古的巨大紅利了,清初時期,根本不缺軍馬,要多少,有多少。

  若是丟失了馬源地的北宋,呵呵,禑還想學習霍去病的閃電戰法,等于是白日做夢。

  臨出發的前一天,禑親自出馬,從內務府的部下那里,勒索了大量的馬料和黑豆。

  俗話說的好,馬無夜草不肥。

  出征在外的戰馬,若是不補充黑豆,很快就會瘦弱下去。

  頂頭上司勒索東西,誰敢找康熙告黑狀,那真的是活膩了!

  一切準備停當之后,禑趁著濃濃的夜色,率領他的小部隊,消失的無影無蹤。

  這是禑的初戰,他對偵察敵情的工作,幾乎到了變態苛刻的程度。

  索倫人,是野外天生的獵人,讓他們前出偵察,禑晚上才能合眼。

  晚上宿營的時候,禑把借來的大車,連環布置在營地的最外邊,以防備可能的敵人夜襲。

  為了做到萬無一失,大車的最上邊,蓋了一層防備火箭的沙包。

  實話說,康熙是真心疼親兒子,他給的幾十名向導,個個熟門熟路。

  在向導的指引下,禑率領著他的小部隊,晝夜兼程,只花了五天的時間,就趕到了敵人的營地附近。

  這個節骨眼上,職業獵手的索倫人,優勢體現的淋漓盡致。

  至于,沿途遇見的散居牧民,唉,一將功成萬骨枯!

  禑若不心狠,讓敵人嗅到了味兒,提前跑了。那他就要滾回尚書房,重新充當小透明阿哥似的背景板。

  海察的身上,到處都是斑斑血跡,禑看見了也只當沒看見的。

  一切為了打贏,別的都不重要!

  戰爭是殘酷的,不是你死,就是我亡,容不得半點手軟。

  不過,在距離敵人大約五十里的時候,主動停下了腳步,就地宿營休息。

  每逢大事有靜氣的座右銘,一直告誡著禑,距離敵人越近,越需要謹慎從事。

  絕對不能八十歲老娘,倒崩了孩兒。

  夜色降臨之前,被灑出去的索倫人,分批回來了。

  他們給禑帶回來了一個令人意向不到的消息,敵人不是兩千人,而是五千人。

  塞圖心生懼意,便建議說:“十五爺,敵人勢大,不如向皇上請求增援吧?”

  禑心里有數,北京城的花花世界,腐蝕了塞圖的身心,讓他喪失了清軍入關時的武勇之氣。

  海察倒是沒打退堂鼓,不過他的發言,令禑很是無語。

  “十五爺,都統答應過我們,若是立了大功,每人減免三年的皮毛賦稅。”

  禑一聽就懂,索倫人雖然兇狠無比,但是,都是沒見過世面的土包子。

  區區三年的皮毛賦稅,就讓他們不遠千里的,出來替大清賣命了。

  老革命總是遇見新問題。

  面對意想不到的數倍之敵,禑只能出歪招了。

  “準備夜襲敵營!”禑板著臉,冷冷的說:“膽敢畏縮不前者,全家男丁一律發配寧古塔,與披甲人為奴,永遠不得赦免回京!妻女及姐妹,皆入辛者庫為奴。”

  這話若是旁人說的,塞圖肯定不信。

  但是,狠話出于禑之口,塞圖不得不信!

  狹路相逢,勇者勝!

  天黑之后,禑嚴令禁止點起火把,大家都跟在馬車的兩側行進。

  摸黑行動,若無熟悉地形的向導,大概率會迷路。

  不過,天佑禑,康熙真不舍得親兒子,死在蒙古草原上,所給的向導,個個都是內行。

  天色微明的時候,禑帶著人馬,摸到了距離敵營,十里之外。

  不過,禑并未妄動,他一直在等一個人。

大熊貓文學    家父是康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