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第218章 霍光如何?

  這天,禑正好休沐,太陽都曬屁股了,他還在擁艷高臥。

  琴書伏在禑的身上,輕柔的撒嬌。

  被折騰醒的禑,二話不說,把琴書收拾的聲嘶力竭。

  事后,琴書咬著禑的耳朵,小聲說:“爺,我的手帕交,也就是那位一等海澄公夫人,她的家中出了點麻煩事兒,想求您幫著發句話。她說了,只要您答應出手,不管辦的結果如何,都必有重謝。”

  禑就知道,懷中女人十分賣力,必有所圖。

  所謂無欲則剛,人家不求你幫忙辦事,憑什么彎腰討好你?

  不管是在廟堂,還是在家里,考驗的本就是人情世故!

  琴書死心踏地的跟著禑,趕都趕不走。就是因為,她最理想的逍遙日子,禑都有能力滿足。

  女人所需要的床上西門慶、滔天的權勢和花不完的銀子,禑都是頂兒尖的存在!

  “說說看,她家里出了何事?”禑已經入鄉隨俗,有權不用,又何必掌權呢?

  琴書咬著禑的耳朵說:“我那位手帕交的阿瑪,本是駐守巴里坤的參領,他為了泄憤,濫殺了近百名戰俘,被彈劾下了獄,眼看著就要斬立決。”

  原本,禑并不打算插手這種破事。可是,聽說是在巴里坤殺俘,他確實起了憐憫之心。

  “成,這事我管了。不過,沒必要謝我,謝你即可。”禑這么一說,琴書立時喜上眉梢,死纏著禑不放。

  結果,康熙剛進院子,就聽見了琴書的歡叫聲。

  納喇善眼珠子一轉,就小聲建議說:“奴才去提醒一聲?”

  康熙卻搖了搖頭,說:“小十五就好這一口,別掃了他的興致。”

  圣眷正隆的親兒子,在自己家里快活,康熙這個當爹的,總要體貼一下吧?

  “嗻。”

  等禑快活夠了,納喇善這才在康熙的暗示下,高聲喝道:“皇上駕到!”

  禑趕緊穿好衣衫,開門出來,跪到了康熙的跟前。

  “臣兒禑,恭請圣安。”

  “起喀吧。”康熙負手而立,笑瞇瞇的調侃禑,“我兒果然好體力!”

  原本臉皮極厚的禑,史無前例的羞得滿面通紅,他小聲說:“二十二弟長得格外健壯,臣兒不及汗阿瑪之萬一。”

  在講究多子多福的大清,康熙的親兒子已經排到了老二十二,還是年近花甲得子,不管怎么說,都是值得驕傲之事。

  康熙情不自禁的拈須輕笑,略顯得意的說:“朕乃是有福之君!”

  “汗阿瑪乃是千古少有的圣君。”禑趕緊大拍馬屁。

  “小十五,小碗炸醬有多久沒吃了?”康熙故意暗示禑。

  禑知道康熙饞小碗炸醬面了,便主動建議說:“前門的何記小碗干炸,那味兒滿京城只此一家,臣兒已有好久沒去嘗嘗了!”

  “咱們爺兒倆同去?”康熙抖開折扇,笑吟吟的看著禑。

  禑心想,這不是廢話嘛,您都進了內院,我哪敢不陪著啊?

  于是,禑陪著康熙一起坐馬車,出了內城,直奔前門大街。

  何記的小碗干炸,最主要的特色是:炸醬格外之香!

  豬肉切大丁,且肥瘦分開,炒好瘦肉,先盛出來,等醬熬得差不多了,再放入瘦肉。

  如果,一開始就放瘦肉,瘦肉就會很干,嚴重影響炸醬的口感。

  炸醬要地道,醬料是關鍵。

  六必居的干黃醬、鮮黃醬、甜面醬,何記秘制的豆豉,外加八角等料,一起熬醬。

  值得一提的是,干黃醬一定要用水澥好,不然的話,一炸就糊了!

  康熙和禑到地方之后,好家伙,不僅店內坐滿了人,而且,店外還排著長隊。

  爺兒倆對視了一眼,便很有默契的站到了排隊人群的末尾。

  排了大約半個時辰,康熙和禑一人端著一只面碗,和草民們一起,都蹲在路邊,伴著街上的塵土,大口大口的吃面。

  反正吧,不干不凈,吃了不得病!

  一陣風卷殘云之后,康熙打著飽嗝,說:“今兒個不看戲,改聽說書!”

  有了上次戲園子失火的教訓,康熙這一次學乖了,選了個靠大門邊的位置,一邊喝茶,一邊聽書。

  這年頭的民間說書,不是三國演義,就是岳飛傳,再就是楊家將。

  一般情況下,康熙更樂意聽三國演義,因為,里邊沒有抗擊北虜的故事。

  不過,康熙和禑進門的時候,說書先兒正繪聲繪色的講述岳飛抗擊金兵的傳奇故事。

  在康雍乾三朝,康熙朝和雍正朝的文字獄,并不嚴重。

  老四登基后,搞的文字獄,主要是廟堂斗爭的衍生品,并未大規模的波及到民間。

  其中,清風不識字案的起因,其實是徐駿自己想找死。他寫給老四的題本之中,居然把陛下寫成了狴下。

  老四一怒之下,下旨罷官抄家,卻發現了徐駿文集里的那段經典名言:清風不識字,何故亂翻書。

  真正厲害的是,乾隆搞了幾千起文字獄,把整個大清的知識分子們,都嚇得不敢說話了。

  說書先兒,把金兵說得不堪一擊,岳家軍區區五百人,便可大破十萬。

  康熙皺著眉頭,問禑:“你也知兵之人,這可能么?”

  禑心里有數,康熙的心里不痛快了,他若是應對不慎,說書先生肯定要倒血霉。

  “阿瑪,軍報可以隨便吹牛,兩軍對峙的戰線,卻足以說明一切!”禑這么一說,康熙不禁啞然一笑。

  禑說的沒錯,金兵真不堪一擊,宋軍早就收復汴京,馬踏黃龍府了!

  “賞他五兩銀子,改說諸葛亮六出祁山!”康熙的心里多少有些硌應,趁說書先生討賞的時機,砸銀子堵嘴。

  “話說,諸葛孔明…”說書先生得了重賞,自然要格外賣力的贊美諸葛亮了。

  “諸葛亮是真忠,還是假忠?”康熙冷不丁的問禑。

  禑毫不遲疑的說:“回阿瑪,孔明能篡卻沒有篡,真忠也!”

  “那么,霍光呢?”康熙緊接著追問禑。

大熊貓文學    家父是康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