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第二十一章 康熙的問話

  這日,騎射的功課剛做完,老十六就纏著胤禑,要去老四的貝勒府嘗鮮。

  因為,四福晉的弟弟五格,從山東的微山湖,找來了一個大廚,一手魯菜的絕活,令人垂涎欲滴。

  在諸皇子的嫡福晉之中,四福晉烏喇那拉氏的家世出身,和太子妃瓜爾佳氏大致相當,甚至,超越了八福晉。

  四福晉出身于滿洲名門,其瑪法(爺爺)是一等承恩公博瑚察。她的阿瑪費揚古,曾任總管內務府大臣和步軍統領,妥妥的今上心腹重臣。

  八福晉的外祖父,雖是安親王岳樂。但是,在大清的正式場合之下,女子的出身只論父系,不論母系。

  胤禑抬手指了指冒著油汗的額頭,嘆息道:“我這個樣子,怎么出門?”

  “那快去洗干凈了,換了衣衫就走。”老十六拽住胤禑的胳膊,死活不肯撒手。

  胤禑心里明白,一定是四福晉暗中囑咐過老十六。不然的話,老十六也不至于硬要拉他去老四的貝勒府。

  老十六太磨人了,胤禑無奈之下,只得答應了。

  回到阿哥所里,胤禑洗漱完畢,換了身干爽的綢衫,正打算去神武門前,與老十六會合。

  卻不料,烏林三步并作兩步的奔了進來,喘著粗氣,稟道:“爺,乾清宮的梁大總管親自來了。”

  胤禑不由一怔,一般情況下,他想見梁九功一面,都挺難的。

  實際上,作為無寵又不起眼的小阿哥,胤禑這里幾乎見不到乾清宮的掌權派。

  反倒是,住在對面的老九,經常被康熙叫去對飆洋話。

  所謂的洋話,指的是拉丁文。

  令一般人想不到的是,康熙和老九,都可以用拉丁語進行日常對話。

  不看僧面看佛面!

  既然,乾清宮最有權勢的大太監來了,胤禑即使貴為皇子,也必須給幾分薄面。

  梁九功正往里走,迎面就見胤禑站在臺階上的屋檐下,他趕緊搶前幾步,主動扎千請安。

  “老奴梁九功,請十五爺大安!”

  胤禑親手扶起梁九功,笑著說:“梁老爺蒞臨寒舍,鄙人有失遠迎,恕罪,恕罪。”

  宮里的太監,分很多種,既有灑掃的苦力太監,也有梁九功這種一等一的超級大太監。

  公公,其實是太監們最忌諱的一種稱呼,形同指著鼻子罵他們是:沒蛋的閹貨。

  在宮里,但凡有點身份的太監,都喜歡以老爺自居。

  比如說,茶館里的龐太監,就被尊稱為龐老爺。

  胤禑混得再差,也是康熙的親兒子,他當面尊稱梁九功為梁老爺,面子已經給得足透了!

  梁九功按捺住心中的得意,哈下腰,故作謙遜的說:“瞧十五爺您說的,老奴哪敢在您的面前,以老爺自居啊,還要不要脖子上吃飯的家伙什了?”

  胤禑心里暗暗冷笑不已,別看梁九功一口一個老奴,實際上,已經很沒規矩了。

  照常理,梁九功在胤禑的面前,正經的自稱是奴婢。

  老奴,不過是梁九功仗勢欺人的倚老賣老罷了。

  不客氣的說,他敢在太子的跟前自稱老奴,太子就敢用鞭子,抽他個皮開肉綻,好好的教他做人。

  胤禑輕揮折扇,笑著說:“梁老爺,里邊請。”暗中沖烏林丟了個眼色。

  進屋之后,盡管胤禑再三讓座,但是,梁九功多少有些自知之明,頻頻推辭著,硬是沒敢落座。

  胤禑心里有數,梁九功肯定是無事不登三寶殿,大概率是康熙讓他來的。

  果然不出所料,梁九功四下張望了一下,胤禑趕緊揮手示意屋里的下人們退出去。

  等屋里沒有外人之后,梁九功走到室內的中央,面南而立,忽然扯起嗓門,大聲說:“傳萬歲爺的口諭,著十五阿哥明白回話。”

  在宮里,康熙稱呼兒子們,包括太子在內,都按照出生的排行順序。

  比如說,老八就是八阿哥,太子就是二阿哥,老大就是大阿哥。

  胤禑趕緊跪下,叩首后,直起腰身,等著領旨。

  在大清,至高無上的皇權,只掌握在康熙的手心里。

  距離康熙越近,越得康熙的寵信,其影響力就越大!

  梁九功的厲害之處,就在于,他每天都在康熙的身邊伺候著,掌握著很多外人不知道的禁宮內幕。

  以梁九功的身份,肯定沒能力提拔胤禑。但是,他若是成心想陷害胤禑的話,總能找到機會。

  宮里,最怕的就是小人報仇,十年不晚!

  “十五爺,萬歲爺問您,看望四阿哥,有何企圖?”梁九功不動聲色的問胤禑。

  胤禑趕緊答道:“回汗阿瑪,臣兒和十六弟經常去四哥那里蹭吃蹭喝,四哥病了,我們兩個做弟弟的,理應前去探望。”

  梁九功瞥了眼胤禑,接著又問:“十五爺,萬歲爺還問您,為何不去找十八阿哥?”

  胤禑一聽這話,心里不由暗自冷笑,不經常去看老十八,怪得著他么?

  老十八住在乾清宮的后殿里,胤禑要去看他,必須先遞牌子給康熙請安,獲得允許之后,才能進去見老十八。

  更重要的是,日理萬機的康熙,哪里是胤禑想見就可以見到的呢?

  一等就是幾個時辰,乃是家常便飯。

  胤禑又沒有受虐傾向,他何苦去受這個罪呢?

  不過,話雖如此,胤禑必須給個合理的解釋。

  “回汗阿瑪,臣兒不敢以私廢公,耽誤了汗阿瑪處理軍國大事。”胤禑理所當然的端出了冠冕堂皇的理由。

  即使是都知道的演戲,也必須有拿得上臺面的理由,這才演得逼真。

  “十五爺,萬歲爺還問您,可愿協同四阿哥在戶部當差?”梁九功面無表情的傳達了康熙的意思。

  胤禑和梁九功不熟,即使梁九功使了眼色,他也肯定看不明白。

  “回汗阿瑪,臣兒學問不深,見識異常之淺薄,恐耽誤了朝廷大事,不敢受命當差。”

  胤禑如果是野心勃勃的老八,肯定樂意去戶部當差。

  然而,老九、老十、老十二、老十三和老十四,都被關在尚書房里讀書,無差可當。

  若是,年紀小的胤禑反而出去當差了,肯定會惹來眾人的眼紅。

  再說了,太子尚在儲君的寶座之上,堂而皇之的監國。

  胤禑現在出來當差,肯定會夾在康熙和太子之間,要多難受,就有多難受,何苦難為自己呢?

  照規矩,明白回話,也就是康熙問什么,胤禑就答什么,把話解釋清楚了即可。

  整個過程中,梁九功只能轉達康熙的意思,而不能添油加醋的亂問一氣。

大熊貓文學    家父是康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