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第572章 朋友是打出來的

  隨著第二次戰役結束,全世界都被志愿軍的表現給驚呆了。

  僅僅兩次戰斗,志愿軍便給美國領導的聯合國軍造成了極為沉重的打擊。

  美軍現在別說圣誕節前回家了,僅僅因為戰敗而帶來的巨大政治危機,就已經足夠他們喝一壺的了。

  白宮橢圓辦公室內,氣氛有些沉悶。

  在場的高官沒人說話,或者說,他們不知道現在應該說什么。

  見所有人都沉默不語,不知道在想些什么,杜魯門看向了馬歇爾。

  “部長先生,你先說一下吧。”

  “好吧。”馬歇爾站了起來:“總統先生、女士們、先生們。”

  “雖然在之前的新聞發布會上,我通報的陣亡人數是一千三百人,但實際的情況,是我們損失了超過四萬人的部隊。”

  “在西線戰場,第2步兵師損失超過百分之八十,第25步兵師損失百分之六十,土耳其旅幾乎全軍覆沒。”

  “在東線戰場,陸戰1師傷亡七千人,第7步兵師傷亡五千五百人,第3步兵師傷亡兩千余人。”

  “至于南軍,已經有三個師被打沒了編制,其余師的傷亡也不小。”

  “這一仗,可以說是自珍珠港事件以來,美國軍事史上的最大失敗。”

  “也許還會成為美國軍事史上最大的軍事災難。”

  聽到馬歇爾的一系列數據,眾人一陣頭大,這可是四萬人!

  參謀長聯席會議主席布萊德雷,直接把矛頭指向了東京的麥克阿瑟。

  “朝鮮戰爭出乎預料的從勝利變成了丟臉的大失敗,這完全是由決策失誤造成的!”

  “我認為負責人必須要追究!”

  旁邊眾人也紛紛點頭,并出言表示贊同。

  聽到會議要從怎么辦,發展成去辦誰,杜魯門只能是無奈的打斷道:“各位,現在不是說這些的時候。”

  杜魯門很清楚,這場戰爭的失敗,最大責任人就那麥克阿瑟。

  但是五星上將屬于美軍極高榮譽,這個最大責任人注定不會因此而付出什么慘痛的代價。

  不然這會使整個美軍蒙羞。

  但這也就使得他們不能把這件事情擺到臺面上。

  不然的話,賞罰不明,那些選民還不知道要怎么投票呢。

  “諸位,朝鮮戰爭的失敗已經成為定局,我們需要立刻做出應對,否則后果不堪設想。”

  杜魯門表示自己無法接受美軍再次被推下海。

  一旦失去南朝,美國在東亞的影響力將直線下滑。

  “總統先生,以目前在朝鮮的兵力,面對中軍恐怕有些力不從心,畢竟在東北,他們還有幾十萬大軍存在。”

  “我的建議,立刻全面啟動戰時狀態。”

  聽到過國務卿的建議,杜魯門連連搖頭:“不不不,這絕對不行。”

  “如果打中國都要全面啟動戰爭機器,那我們的盟友怎么看我們?他們還會有信心與我們一起在西歐對抗蘇俄嗎?”

  要是讓一眾小弟看到美國連中國都擺不平,他們肯定會立刻偏向蘇俄。

  這對美國而言,這比失去南朝還要恐怖。

  畢竟美國的戰略重心始終是歐洲,也只可能是歐洲。

  一旦讓蘇俄占據了歐亞大陸的話語權,美國只會淪為一處孤島。

  “總統先生,即使不在明面上宣布戰時狀態,我們也必須要往軍事上面大幅傾斜。”

  不管明面上如何,國務卿認為此時必須要大幅增加軍費,用以加大軍工生產以及兵員招募。

  原先小規模重召二戰老兵入伍,明顯已經不夠用了,必須要大規模招募才行。

  還沒等杜魯門回復,有人突然說道:“總統先生,我覺得麥克阿瑟將軍的提議可以考慮。”

  “絕對不行!”馬歇爾直接反駁道:“如果動用原子彈,美國在國際上的聲譽將直線下降。”

  “而且中國疆域廣袤,對華投放原子彈,不一定能取得很好的效果。”

  “中國現在就那么幾個重工業城市,哪怕將其夷平,恐怕也無濟于事。”

  “相反,這會使中美陷入不死不休的狀態。”

  中國是一個農業國,超過百分之九十的人生活在農村。

  大城市就那么幾個,即使全部炸掉又能那如何?

  再去炸小麥?炸玉米?

  “那又如何?中國還威脅不到美國。”提議使用原子彈的人有些無所謂。

  就是覺得中國只能挨打不能還手,他才會這么提議。

  “現在中國是拿美國沒辦法,但你們有沒有想過蘇俄?”

  “如果蘇俄暗地里提供原子彈呢?”

  “我們在南朝和日本的軍事基地,都會在其打擊范圍之內。”

  “一旦東亞徹底落入蘇俄之手,東南亞同樣也會臣服在蘇俄身下。”

  “到時候,美國必然會被蘇俄全方面壓制。”

  馬歇爾的意思很簡單,在這個世界上,美國真正的對手是蘇俄。

  如果美國和中國玩命,除了兩敗俱傷以外,沒有任何好處。

  就這還是中國沒有方法打到美國本土,如果蘇俄愿意提供給中國遠程轟炸機,阿拉斯加恐怕會在打擊范圍之內。

  一旦美國本土遭到核打擊,蘇俄能笑掉大牙,他們白宮這些高官,也全都要被永遠的釘在恥辱柱上。

  “哪怕不真正投放原子彈,也可以拿出來威脅!”

  “頭頂的達摩克利斯之劍,要比落下來的刀劍更加恐怖。”

  馬歇爾搖了搖頭:“這我不反對,但有沒有用,我持保守態度。”

  接連討論了好幾個小時后,眾人除了統一了給軍工復合體撥錢的意見以外,并沒有討論出其他有建設性的意見。

  不過在第二天的新聞發布會上,杜魯門卻是發表了關于原子彈的言論。

  “美國正在積極考慮在戰場上使用核武器,對核武器的使用將由戰場指揮官負責。”

  這句話一出,整個發布會現場一片嘩然。

  所有人都認為朝鮮戰場的最高統帥麥克阿瑟已經獲得了授權,隨時可以使用原子彈。

  而麥克阿瑟這段時間,可一直都在叫嚷著要對中國實施核打擊。

  不過讓杜魯門萬萬沒想到的是,自己搬出原子彈后,中國沒有絲毫的害怕,歐洲各國卻被嚇尿了。

  幾乎是在得知杜魯門發言的第一時間,歐洲各國的駐聯合國大使,就把美國大使給圍了個里三層外三層。

  英國首相更是在議會的一片催促聲下直奔美國,他要當面與杜魯門討論這個要命的問題。

  而就在美英兩國首腦關起門來討論的時候,美陸軍參謀長柯林斯奉命前往了朝鮮。

  他需要更詳細的信息,來幫白宮評估朝鮮戰爭到底還能不能打。

  東京。

  柯林斯見到麥克阿瑟時候,麥克阿瑟早已不復之前的自信。

  “能不能打?”

  麥克阿瑟的腦袋搖的像撥浪鼓。

  “如果沒有最大數量的地面部隊增援,聯軍不是被打的節節敗退,就是被迫困守灘頭陣地。”

  “除了防御,我們已經沒有任何希望。”

  “而實力的不斷消耗,最后只會導致全軍覆沒。”

  聽到麥克阿瑟的分析,柯林斯面色沉重。

  這可不是一個好消息。

  不過柯林斯并沒有全信,畢竟麥克阿瑟仁川登陸的光環已經碎了一地。

  華盛頓對于麥克阿瑟說的,那是一個字都不信。

  柯林斯首先飛抵東京,尋求麥克阿瑟的建議,也只是流程需要。

  與麥克阿瑟深入交流一番后,確認麥克阿瑟除了完蛋兩個字,再也沒有其他意見后,柯林斯直接飛抵朝鮮前線。

  在漢城,他見到了第八集團軍司呤沃克和第10軍軍掌阿爾蒙德。

  “麥克阿瑟將軍的意思,是憑借現在的部隊,已經打不下去了。”

  “你們是什么意見?”

  柯林斯詳細說明麥克阿瑟的想法后,又看向了沃克等人。

  沃克首先開口道:“在這之前,我想知道白宮的打算,現在國防部正在做什么?”

  “白宮已經在制定計劃,預計1951年全年軍費將會上漲到330億美元。”

  “同時,國防部征兵計劃已經全面開始推行,總兵力預計將擴展到300萬人。”

  沃克與阿爾蒙德對視了一眼,他們都因為白宮的大手筆而有些震驚。

  在朝鮮戰爭之前,美國所有兵力加起來也就146萬,1950年的全年國防預算是130億美元。

  如果白宮的計劃得到國會批準,意味著兵力翻倍,軍費更是增加了1.5倍。

  這個時期的美元是與黃金掛鉤,外界的對美元的稱呼是美金,而不是后世收割全世界的美刀。

  現在的美元,那是非常的值錢。

  “不過你們也知道,計劃是計劃,短期內不可能改變朝鮮戰局。”柯林斯補充道。

  “我來這里的目的,就是想要知道這個計劃有沒有實施的必要。”

  柯林斯此時非常嚴肅,如果跟之前北朝進攻一樣,在短時間內美軍就被推下海,那什么計劃都白扯。

  而麥克阿瑟的意見是完蛋了,因此此時沃克和阿爾蒙德的意見至關重要。

  “如果按照現在情況來看,聯合國軍絕不是中軍的對手。”

  “但如果只是防守朝鮮南部的有限地區,聯合國軍還是能做到的。”

  沃克的意思很簡單,即使與中軍在三八線僵持,他也沒有信心。

  但如果只是像之前那樣守住南部山區,或者說是守住釜山,他還是有信心的。

  畢竟聯合國軍的海空優勢不是擺設。

  聽到沃克的話后,柯林斯大大的舒了一口氣。

  他太害怕沃克也跟麥克阿瑟持一樣意見了。

  “我會立刻將大家的意見上報白宮。”柯林斯肯定道。

  “我想,只要在短時間內穩住,朝鮮戰場的局勢很快便能改善。”

  回到美國后,柯林斯將沃克的意見上報給了仍然在和英國首相談判的杜魯門。

  至于麥克阿瑟的意見,柯林斯雖然也有上報,但是明顯沒人把他當回事。

  聽完柯林斯在朝鮮的所見所聞后,杜魯門心里總算有了底。

  很快,杜魯門便與英國首相達成了一致。

  朝鮮戰爭可以繼續打,但是只能局限于朝鮮境內,絕對不能將戰場擴散到中國。

  哪怕是之前那種越境‘誤炸’也不不行。

  如果美國要使用原子彈,必須要提前告知英國。

  如此一來,基本就控制住了戰爭外溢的可能。

  確認沒有英國什么事了,英首相心滿意自的離開了美國。

  而志愿軍接連兩次戰斗的勝利,不但震驚了美國,也同樣震驚了自己盟友、朝鮮戰爭的真正發起者。

  看著手中的戰報,他簡直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

  作為整場戰爭的策劃者,他從來沒有想過劇本會是這樣。

  當初美國正式加入戰爭后,他以為這場戰爭已經失去了希望。

  畢竟除了蘇俄自己下場以外,又有誰能與美軍匹敵?

  蘇俄對中國軍隊的戰斗力,可以說是不抱任何希望。

  至于原因也很簡單,中國軍隊(果黨)曾經輸給了日軍,日軍又輸給了美軍。

  而這也是蘇俄在志愿軍即將入朝的重要關頭,撤回原本已經許諾給志愿軍空中掩護的重要原因質疑。

  作為陣營里的老大哥,這可以說是非常嚴重的背信棄義。

  如果不是百分百肯定志愿軍沒有絲毫勝算,他是絕對不會做到這種地步。

  畢竟沒人愿意為了一場必輸的戰爭而浪費飛機。

  結果現在捷報傳到了莫斯科,蘇俄整個高層都震驚了。

  在震驚之余,他們的內心同樣也是五味雜陳、喜憂參半。

  喜的是,自己的盟友非常給力。

  在沒有任何空中支援的情況下,就可以把美軍給打的七天之內連撤三百公里。

  這可能比蘇軍自己上的效果還要好。

  而憂的,就是自己的盟友太給力了。

  這不由得蘇俄開始反思,自己之前的那些操作,是不是有些不太合適?是不是應該做一下彌補?

  很快,一封賀電就飛往中國。

  當然,這個時候,一封賀電不算什么。

  就在賀電發出后,駐扎安東的蘇俄空軍第50師收到么命令。

  “全力保護北朝中國志愿軍的后方。”

  要知道,在這之前,蘇俄空軍一直有一條明確的禁令:“任何飛機不得越過鴨綠江。”

  之前的時候,蘇美飛機哪怕是在鴨綠江上面對面,只要美軍不進入中國境內,蘇軍就當看不見。

  而從這一刻起,蘇俄空軍終于正式介入了朝鮮戰爭。

  志愿軍的后勤線路,得到了至關重要的空中保障。

  與此同時,北朝也一改之前對于指揮權的爭奪。

  對方主動表示,中朝軍隊應該統一指揮,而中國志愿軍有經驗,理應有中國同志擔任正職指揮。

  中朝聯軍,正式成立。

  原本還拖拖拉拉的事情,在志愿軍打完這兩場勝仗后,所有人立刻到位。

  有的時候,朋友是打出來的。

大熊貓文學    亮劍:從晉西北打到上甘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