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83年10月15日,英國戰時內閣會議室內煙霧繚繞。
格萊斯頓首相的指尖在新加坡發來的戰報上敲出沉悶的節奏。窗外,泰晤士河上的濃霧裹挾著工業化的煤煙,將倫敦的天空染成鉛灰色。
“先生們,哥打巴魯失守了。”他的聲音低沉而沙啞,仿佛每一個單詞都從齒縫間擠出,“錫克營全軍覆沒,亞瑟·哈丁上校壯烈犧牲…太平軍的裝甲部隊正在馬來半島上橫沖直撞!”
說到這里,首相就將目光投向了陸軍總司令,劍橋公爵喬治親王,這位維多利亞女王的堂弟是漢諾威王室德國分號的成員,卻跑到英國當了陸軍老大,從1865年開始一直幫他堂姐盯著有造反傳統的大英陸軍,深得女王信任。面對首相質疑的目光,他則是臉不紅心不跳地保持沉默。
海軍大臣休.恰爾德斯則起身替“喬治王爺”打圓場道:“首相閣下,陸上戰局雖然不利,但海上優勢仍在我們手中!”他的聲音因亢奮而微微發顫,“‘馬來亞大海戰’中,皇家海軍擊沉太平軍三艘主力艦,重創九艘!遠東艦隊仍保有22艘主力艦,完全掌握制海權!”
第一海務大臣諾斯布魯克勛爵立即補充:“目前太平海軍在南洋僅剩11艘主力艦,雖然多為新銳艦艇,但總數只有遠東艦隊的一半。只要遠東艦隊持續出擊,切斷其海上補給線,登陸的太平軍將不戰自潰!而且,我們的‘臺風’級在馬來亞大海戰中的哥打巴魯海戰中表現出色!證明了高速主力艦的價值!海軍部建議追加高速艦的訂單。”
格萊斯頓的目光掃過在座眾人,最終停在財政大臣倫道夫.丘吉爾身上:“增造主力艦的預算?”
丘吉爾翻開賬簿:“‘無敵級’戰列巡洋艦首批4艘需要花費9001000萬英鎊,每增加一艘,就需要追加180200萬英鎊!‘臺風級’后續艦‘狂風級’單艦造價約8090萬鎊…”
“追加兩艘‘無敵’級。”格萊斯頓斬釘截鐵,“告訴阿姆斯特朗船廠,我要‘無敵級’在12個月內服役!至于‘狂風’級”
諾斯布魯克勛爵趁機展開藍圖:“‘狂風級’——標排13500噸,帕森斯蒸汽輪機驅動,航速26.5節,4座雙聯裝9.2英寸主炮,6英寸哈維鋼主裝…”
格萊斯頓突然打斷:“能追上太平軍的‘靖遠級’嗎?”
“當然!”布拉西自信滿滿,“‘靖遠級’極速不過24節,‘狂風’能甩開它們2.5節!如果打開強壓通風,‘狂風’級甚至可能飆出27.5節!只要保持一定的距離,我們的9.2英寸炮就足以…”
“很好。”格萊斯頓拍板,“那就立即開工4艘,單價不能超過75萬!另電告胡德上將——不惜一切代價,切斷太平軍海上補給線!”
會議結束時,侍從送來最新版《泰晤士報》,頭版赫然印著粗黑標題:“皇家海軍馬來亞大捷!擊沉敵主力艦三艘,重創敵主力艦七艘!”
格萊斯頓嘴角微揚,將報紙遞給秘書:“發往各殖民地,讓全世界都知道——大英帝國依然統治著海洋!”
同一時刻,太平天國總理府的作戰室內,檀香混著煙草燃燒的氣味在空氣中凝結。
羅耀國背對巨幅南洋地圖,眉頭緊鎖。兵部尚書石達開正用紅鉛筆在地圖上勾勒箭頭——從哥打巴魯向南,穿過泥濘的橡膠林,直插吉隆坡。
“南洋軍團進展神速。”石達開的聲音沙啞卻亢奮,“李容發來電:華人民兵已控制主要公路,裝甲拖拉機縱隊日進百里!英軍殘部正向新加坡潰退!”
海軍部尚書王琰突然嘆了口氣:“陸上打得再好,海上補給被斷也是白搭!胡德的主力艦比我們多一倍,等他的艦隊在新加坡補給完畢,一定會繼續向哥打巴魯出擊!”
總參謀長朱八展開傷亡清單:“‘鎮遠級’沉3傷7,‘海龍二型’傷3…南洋艦隊現在能出動的戰列艦只剩3艘!另外還有4條‘靖遠’和4條‘鎮海’。”
海軍參謀長丁汝昌突然提議:“要不從南太平洋艦隊調2艘‘海龍二型’增援南洋?”
“不可!”王琰厲聲反對,“澳大利亞艦隊虎視眈眈,若再抽走2艦,臘包爾基地誰來掩護?”
“從東太平洋艦隊抽調戰列艦行不行?”
“更不行了!美東大艦隊已經卷土重來,他們的獨立級改裝了254毫米的主炮,沒有海龍二型,別的船根本頂不住!”
爭論聲在密閉的作戰室內回蕩。羅耀國突然嗯咳一聲,似乎下了極大的決心:“‘潛龍’型一號艦‘天京號’在哪?”
丁汝昌一怔:“剛剛成海試,但還沒有正式入役,官兵磨合不足…”
“夠用了。”羅耀國頓了頓,然后將手指猛地劃過印度洋,“令其突入印度洋破交!胡德若放任不管,大英帝國的海上生命線將血流成河;若分兵追剿…”他猛地敲向馬六甲海峽,“我南洋艦隊就能趁機奪取制海權!”
石達開倒吸涼氣:“2萬噸的巨艦單獨行動?太冒險了!”
“本就是賭局。”羅耀國冷笑,“英國佬賭我們不敢拿國寶當誘餌,我偏要反其道而行!”
他知道歷史上,第三帝國的海軍就曾經干過類似的事情,他們的“俾斯麥”號就曾經大膽突入大西洋,還打沉了“胡德”號,但結果可不太美妙.不過現在英國人可沒有航母,他們要圍剿“天京”就只有出動戰列艦編隊!而標準排水量近2萬噸的“天京”號應該是當今世界上最強大的戰列艦,肯定不會有危險的.
1883年10月20日,爪哇島泗水港。
夜幕籠罩著這座南洋第二大的海軍基地,港內燈火稀疏,只有幾艘巡邏艇的探照燈偶爾掃過漆黑的水面。停泊在3號碼頭的“天京”號戰列艦如同一頭蟄伏的鋼鐵巨獸,19800噸的龐大艦體在月光下朦朦朧朧。
艦長羅新華站在飛橋上,目光掃過甲板上忙碌的水兵。四座雙聯280毫米主炮塔已經完成了最后的校準,炮管在夜色中微微上揚,仿佛隨時準備噴吐死亡。
“報告艦長,‘靖遠’號已就位!”副官快步走來,壓低聲音道,“王管帶說,隨時可以出發。”
羅新華點點頭,望向不遠處同樣熄燈隱蔽的“靖遠”號裝甲巡洋艦。這艘擁有210毫米主炮的裝巡將作為“天京”號的護衛艦,一同執行這次危險的破交任務——雖然羅耀國的意思是讓“天京”號單獨出擊,但是南洋艦隊提督吉慶元可不敢讓羅大世子單獨冒險,所以就派出了“靖遠”號,還讓鄧世昌登上“靖遠”號擔任艦長和羅新華搭檔。
“傳令各艙,準備啟航。”羅新華的聲音低沉而堅定,“航向東南,目標——龍目海峽!”
三脹式蒸汽機低沉的轟鳴在“天京”號艦體內回蕩,煙囪噴出的煤煙被刻意控制在最低限度。巨大的鐵錨緩緩升起,帶起渾濁的海水。兩艘戰艦如同幽靈般滑出港口,消失在夜色中。
10月22日,龍目海峽。
狹窄的海峽兩側,陡峭的懸崖如同天然的屏障,將“天京”號和“靖遠”號的航跡隱藏在陰影中。羅新華站在艦橋上,望遠鏡掃過兩岸——沒有燈光,沒有信號,只有海浪拍打礁石的聲響。
“艦長,過了龍目海峽,就是印度洋了。”航海長低聲提醒。
羅新華深吸一口氣:“18節航速,航向正西!”
“天京”號的蒸汽輪機發出震耳欲聾的咆哮,航速迅速攀升至18節。艦艏劈開蔚藍的印度洋海水,在身后留下長長的白色航跡。
10月24日,蘇門答臘島以南80海里。
“發現飛艇!”瞭望哨的喊聲突然刺破平靜。
羅新華猛地舉起望遠鏡——東南方的云層中,一個模糊的輪廓正緩緩移動。那是一艘英國海軍的“獵隼”級偵查飛艇,艇身涂著灰藍色迷彩,幾乎與天空融為一體。
“如果現在有一架飛機就好了”羅新華放下望遠鏡,“全速規避!左滿舵!”
“天京”號龐大的身軀劇烈傾斜,蒸汽輪機嘶吼著催動螺旋槳,試圖甩開空中的眼睛。但飛艇已經發現了他們,正調整航向,緊緊咬住不放。
“艦長,要不要開火?”炮術長急切地問道。
羅新華搖頭:“距離太遠,命中率太低,反而會暴露我們的火力配置。”他轉向通訊官,“發報‘靖遠’號,保持編隊,全速向西!”
同一時刻,“獵隼”級飛艇上。
英國觀察員湯姆死死盯著下方的兩艘戰艦,手中的鉛筆在素描板上飛速勾勒。
“記錄!”他大聲喊道,“發現太平軍戰艦兩艘!一艘疑似‘海龍二型’戰列艦,一艘‘靖遠級’裝甲巡洋艦!航向正西,速度約18節!”
飛艇駕駛員緊張地操縱著方向舵:“要不要靠近點?”
“不!”鄧肯厲聲制止,“‘靖遠’號上的88毫米炮能打飛艇!保持距離,繼續跟蹤!”
他迅速完成素描,將圖紙塞進信筒,綁在軍用信鴿腿上。
“快!飛回新加坡!”
信鴿振翅高飛,朝著東北方向疾馳而去。
10月25日,新加坡,英國遠東艦隊司令部。
胡德上將一把抓過素描圖,目光掃過紙面,臉色瞬間陰沉。
“一艘‘海龍二’和一艘‘靖遠’進入了印度洋?”他猛地拍桌,“他們想干什么?破交?”
參謀長快步上前:“將軍,印度洋航線是我們的生命線!如果放任這兩艘艦活動,后果不堪設想!”
胡德深吸一口氣,迅速做出決斷:“命令‘獵犬編隊’立即出擊!由阿爾弗雷德·霍金斯準將指揮,務必擊沉這兩艘敵艦!”
“獵犬編隊”是英國遠東艦隊剛剛組建的一支快速反應部隊,由“君權”號戰列艦、“勇士”號二級戰列艦(百夫長級)、“颶風”號裝甲巡洋艦以及三艘輕巡洋艦組成。原本的目標是用來破壞哥打巴魯和金蘭灣、汶萊灣之間的航線。
胡德的目光掃過海圖,手指重重敲在印度洋中部:“告訴霍金斯,絕不能讓太平軍的戰艦威脅到我們的航線!”
請:m.badaoge.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