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第267章二期結算,三期分紅

  “圣誕前夕進行第三次加息,這是不打算讓人過個好節。”

  陸良換上短褲睡衣,來到書房,記錄著剛剛凌晨,聽到的未來訊息。

  12月23日,美聯儲進行第八次周期加息,由1.25上調至1.50

  從千禧年開始,美聯儲一共進行過三次降息周期,以及兩次加息周期。

  目前正處于加息周期的期間,算上之前的兩次,本輪屬于第三次加息。

  “這是為了配合商人,還是說送他的見面禮?”

  陸良面露思索,美聯儲加息,意味著存款的利息提高了。

  市場美元資金供應減少,預期利率和資金收益率將上升,一些跨境流動的資金將回流。

  也跟商人的執政理念不謀而合,讓資金,讓工廠,讓更多的崗位,通通回到老美的本土。

  “但為什么會突然加息呢?”

  陸良眉頭緊鎖,他總覺得商人,跟影子政府應該是尿不到一起去。

  畢竟依靠政治獻金當選的人,上去才好控制,總統不過是一份工作。

  當個八年,或四年,退位以后出出書,到處演演講,悠閑度過下半生。

  就像黑人,91年畢業,96年從政,從政12年,當選那年才把助學貸款還清。

  老美的助學貸款利息很高,是真的把這種助學的項目,當成好賺錢的生意,不像國內關鍵在于“助學”二字。

  全美前三的主流貸款,第一是房貸,第二就是助學貸款,第三才是各種信用卡。

  助學貸款,最低年率都要6,而像私人學生貸更是高達15以上。

  畢業就背上高利息負債,用十年,乃至二十年才還清,都是很正常的事。

  長期缺錢的人,指望他一心為國,毫無私利,明顯不現實。

  何況黑人還是典型的山竹,黑皮白心。

  反觀商人不缺錢,很早就出過自傳,也到各地高校演講過,他的競選宣言,如果是真的,那大概是忠心為國。

  一個老美的忠臣良將,如果真心為國為民,針對的對象就應該華爾街的一眾機構。

  清算肯定清算不了,畢竟是立國之本,但可以加以限制,把部分利益歸還于民。

  可是第三次加息是板上釘釘的事。

  “想不明白。”

  陸良搖頭晃腦,也懶得去想有什么更深層次的原因。

  不在其位,不謀其政。

  他應該好好考慮,怎么從中獲利。

  忽然,傳來輕輕地敲門聲,李曼麗很小聲說:“良哥,宵夜做好啦”

  “知道了。”

  陸良嗯了一聲,把紙上的訊息涂抹掉,又撕碎沖入馬桶。

  走出書房,他就聞到一股很濃醬香味,以及淡淡的白酒味。

  “等等我。”

  李曼麗搶先一步跑到餐桌,掀開砂鍋蓋:“當當當粵省名菜生蠔啫雞煲,起鍋前,我沿著鍋蓋淋了一圈白酒,這是點睛之筆。”

  陸良輕笑,摸摸她的腦袋,把上面的呆毛摁下去,嘗了一顆超大的生蠔,由衷贊嘆:“你現在的廚藝是越來越好了。”

  以前李曼麗做的飯,觀賞大于食用,往往只有花架子,現在色香味美。

  陸良一般晚上都不吃碳水,但見到這道菜,覺得要是不配白飯,都對不起它。

  李曼麗仰著下巴,一臉傲嬌:“哼哼人送外號B站第一小廚娘。”

  她笑瞇著眼睛,又端來一碗苦瓜肉沫花蛤湯,得意洋洋說道:“正常的苦瓜花蛤,是不用加肉沫,但經過我的改良,加點了肉沫,湯色會變得濃白,味道也會很鮮美。”

  陸良看向廚房,不知道什么時候開始,多了個水族館魚箱,別人是養金魚、龍魚,李曼麗養了很多海鮮、貝殼。

  “想吃點什么,我現在就去幫你撈。”

  李曼麗笑吟吟,擼起袖子,指著一只大龍蝦:“要不再清蒸一條?”

  陸良失笑搖頭:“不用的,一菜一湯夠吃了。你不吃嗎?”

  “我都快100了。”

  李曼麗雙手托腮,面露愁容,她長得又不高,只有163,別的小姐姐都是九十斤,八十多,只有她,奔著一百去了。

  蘇婉玉那種高高瘦瘦的身材,是她最羨慕的,身高改變不了,只能從體重下功夫。

  “根本看不出來,肚子餓就吃點吧。”

  陸良笑著,就像惡魔低語,李曼麗跟剛認識那會,體型沒有明顯差距。

  胖的七八斤,都去到該去的地方,比如臀部,胸部都有肉了。

  正常像她這個年紀的女孩,臀部是注定不會太飽滿,但自從開始練舞蹈練瑜伽,她的身材越來越標準。

  有點肉肉,抱著也舒服。

  “真的?”

  “真的!”

  “那我就少吃點。”

  李曼麗喜滋滋,添了半碗米飯,吃得比陸良都起勁,她就是有點管不住嘴,不然也不會蹭蹭胖了七八斤。

  “多吃點。”陸良笑瞇瞇給她夾菜。

  隔日,溫超給所有基金投資人致電,告知12月1日進行結算與分紅的消息。

  “該來的還是來了。”

  “公募基金,到底有什么魅力。”

  “私募的管理費都收到325,陸良還有什么不滿意的。”

  “難道真像傳聞,陸良愛惜羽毛,想靠公募養老?”

  公私募最大的不同處,除了投資限制,還有就是管理費。

  私募基金想收多少,甚至階梯式收費,只要甲乙雙方談妥,根本沒人管。

  但公募有限制,產品管理費率不能超過1.2,哪怕年化超13,封頂也就2。

  也就是說,哪怕陸良發起的公募規模超千億,全年盈利100,最后的年收益也不會超過20億。

  20億元的管理費,對于別的基金公司或許很多,因為他們都在啃客戶的本金,平均年化8以下,甚至虧損大有人在,主要賺的就是基金客戶的錢。

  但陸良不同,哪怕只截止本月一號,凈值只有1.31,也代表半年化達到31。

  以60億美元為準,賺了18.6億美元。

  取其中25,也就是3.72億美元,作為管理費。

  而且天星還默認,月中參與老美大選,在市場波動中賺取超十億美元收益。

  以目前的收費模式,公司的管理費收益就直接奔著七八億美元去了。

  半年時間,收取五十億元的管理費,哪怕萬億資產的天弘基金,也不過如此。

  “想不懂,真的想不懂。丟了西瓜,撿芝麻,難道是為名?”

  “可能是吧,我想私募管理易主,以后大概會涼涼,最近也有點閑錢,可以幫忙贖回三期的認購份額,有興趣的聯系我。”

  “…媽的,這算盤打得,我在京城都聽到了。”

  “可以不愛,但別傷害,有要贖回的聯系我,分紅后,還有5的溢價。”

  投資人罵罵咧咧是一回事,但說到贖回本金,又是另外一回事。

  陸良只是想退出私募管理,但不代表徹底的放棄私募。

  他過往的成績,起碼可以給予他們兩三個月的信心。

  就算下下個月,凈值更新,顯示虧損。

  只要不是虧損太多,他們還是會耐心的再等兩三個月。

  兩三個月之后,如果不能交出一份讓他們滿意的答卷,他們就要逼宮陸良。

  要么回來,要么贖回。

  12月1日,新能源汽車專屬牌照,在魔都深鎮等六個重點城市,試點發放。

  大眾的審美是一致,今天剛上牌的新能源車主,紛紛在網上發文吐槽,大吐苦水。

  所有車主,話里話外只有一個意思,我的新車不干凈了,藍底白字越看越好看,綠底黑字越看越丑。

  “到底是哪個大聰明設計的?”

  “就這樣,還想推廣新能源?”

  “車牌不改,這輩子都不會買。”

  “本來就是電動車就丟臉,還上綠牌,看起來更像電動車。”

  最無法接受的就是特斯拉車主,紛紛叫嚷道,綠牌起碼讓他們的愛車貶值20。

  “有沒有一種可能,特斯拉大降價不是因為綠牌,而是魔都的超級工廠一期建成,來年成本大幅降低。”

  “才20,偷笑吧,明年這個時候,毛豆3售價絕對降到30萬,直接半腰斬。”

  “現在買新能源車,就不要想著會不會貶值,具體可以參考早年的手機。”

  “早買早享受,晚買享折扣,等等黨,又一次迎來了勝利。”

  新能源綠牌正式上線,網上議論紛紛,畢竟電車的甜頭已經不少人嘗過。

  隨著人民幣上漲,通脹逐步呈現,最明顯就是油價,從6.35元漲到6.65元。

  反觀電車,百公里耗油只要十元,充電樁首充大額還有多種折扣,還免購置稅,還免費上牌。

  電車丟的只是臉,但這些可是貨真價實的折扣優惠,可以讓他們荷包,不會顯得那么干癟。

  如果沒有購買電車的想法,綠色的新能源車牌,網上恐怕也不會有那么多人罵。

  罵,也是因為在乎。

  與此同時,來自天海南北的大佬們,也收到邀請,紛紛來到魔都的新國際大廈。

  如雷君、郭昌廣、恒太老許,百度老李,再忙的人,也會抽出時間過來看看。

  畢竟這次不止是二期結算,三期分紅,還有陸良疑是推出私募,網傳是一回事,但并沒有得到本人,或者公司的證實。

  所以他們都過來看看是怎么回事。

  兩點多還有。

大熊貓文學    離婚后,我能聽到未來的聲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