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第九百七十章 從農業走向工業

  事實上,泰奧米爾的看法在這個時候是很多人的看法。

  不僅僅是圣聯國外,甚至圣聯國內都有很多人這么想。

  至于原因,很簡單。

  人無法想象自己沒見過的東西,只能在自己見過的東西上推演。

  就像帝國人從來沒見過發條銃,所以他們一開始把發條銃當做雷電棒棒,然后當成魔法弩。

  直到圣聯建立至今有八年,帝國人才漸漸了解了山銅發條以及發條銃的真正作用機理。

  對于大多數帝國人來說,常識就是一個國家識字的人口不能太多也不能太少。

  太少無法管理一個國家,太多容易滋生出叛亂。

  以當初圍困花丘城的血冬大叛亂為例。

  法蘭王國事后復盤,就是有大量識字的工匠與低級僧侶加入,才會爆發這樣的事件。

  否則以那群農夫的水平,連首都在哪兒都不知道,更遑論后來的談判了。

  霍恩搞出來這么多識字人口,卻又提供不了足夠多的崗位,那就必然導致不滿。

  農夫的愚蠢是有用的。

  小部分人對知識的壟斷是必然的。

  霍恩此舉等于是在逆反著規則在前進。

  “你們都是這么想的對吧?”

  面對著嘉莉與讓娜,霍恩一邊用叉子插起一塊褐醬燒肉,一邊笑著反問道。

  讓娜卻是搖頭:“誰說的,雖然讀書很痛苦,但愚蠢也很痛苦啊,起碼前者會讓你知道為什么痛苦。”

  嘉莉卻是毫不掩飾地點頭:“小部分人掌握最高端的知識是應該的,開辦小學,只是為了從愚笨的人群中攫取精英。”

  霍恩將味道與紅燒肉有幾分相似的褐醬燒肉吞下:“你們想的太多了,也把我想的太復雜了,我沒有那么高尚,也沒有那么冷血。

  一切行為都只是因為一件事,那就是以未來的需求而言,識字人口是不足的。”

  “這么多還會不足?”讓娜不免疑惑。

  霍恩一邊搖頭,一邊細細咀嚼起了口中的黑豬肉。

  以首個自發完成工業革命的國家帶英為例,工業化的百年間,城市化率從20飆升到了50。

  目前圣聯由新五郡軍區,碎石原軍區,千河谷教皇屬地與黑蛇灣聯邦四個部分組成。

  當前人口尚未統計完成,但肯定是超過千萬人的。

  以目前圣聯的人口數量,算上超高的出生率與人口增長率,平均每年要完成兩到三萬農業人口轉變為工業人口。

  每年12000低識字水平人口,只能說勉強滿足了要求,因為其中不少人是沒有意愿變成工業人口的。

  霍恩又不能學著帶英大德,搞圈地法案和濟貧院,強迫農夫進城。

  那就只能靠這種簡單的法子,引誘更多人口變成工業人口。

  “12000人還不夠嗎?”

  “當然不夠,等以后更復雜的機器生產出來,需要更復雜的操作的時候,就知道他們的可貴了。”

  插起一根香腸,霍恩對著兩名圣女哼哼道。

  對于下面人的疑慮,他不是第一次遇到了,早已習慣。

  當初德意志能快速完成工業化乃至是引領電氣革命,就是靠著義務教育帶來的大量高水平識字人口。

  盡管未來發條機器暫時還沒有發明,但已經有了苗頭。

  尤其是從天使身上,霍恩可是得到了不少不得了的東西,需要與某位地底的紅龍女士詳談。

  目前與天使相關的問題,不管是讓娜還是嘉莉,都是不知道的。

  目前這個最絕密的項目,只有狼女希洛芙知道。

  嘉莉和讓娜都是默契地沒有去問,反而提起了另一個話題:“你不是說,咱們的壽命夠長,可以慢慢來嗎?”

  事實上,建設這些小學,還是當初戰事最艱難的時候,霍恩從牙縫里摳出了三萬金鎊來支援。

  后續局勢穩定后,又補了兩萬金鎊用于修繕和補發教師工資。

  很多退役老兵都被派去當小學老師去了。

  霍恩卻是苦笑不語。

  以目前的人口增長率,如果不快點完成工業化,在他們死前,圣聯就要陷入馬爾薩斯陷阱了。

  繞過了這個話題,霍恩拿起手帕擦了擦嘴:“不說這個了,今天的中樞大會你們感覺如何?我準備逐步取消《誡酒令》了。”

  “我也覺得需要逐步取消了。”嘉莉低嘆一聲,“好在這段時間,酗酒的風氣已經好了很多。”

  霍恩則是笑著捏了捏她的臉蛋:“多虧了你們凈化庭在各地開辦的圣三一教育隊,幫助一大批賭鬼酒鬼改邪歸正啊。”

  嘉莉卻是一側頭,含住了霍恩的手指,柔軟的舌頭在霍恩的指腹摩擦著。

  讓娜則火速出手,捏住了嘉莉的下巴,拔出了霍恩的手指:“不知廉恥!”

  嘉莉卻是輕松抽身出來:“不知廉恥什么?我和帕帕比這過分的都玩過了,你不要越界了。”

  “我越界了?”讓娜瞬間紅溫。

  霍恩連忙阻止:“咱們可是在教皇餐廳里吃飯,難道你們想讓所有人都看見嗎?”

  兩位圣女互瞪一陣,讓娜悻悻收了手,嘉莉卻是對著讓娜做起了鬼臉,還用手指比劃了一個九。

  這意思她們清楚,就是九點八角籠見,過兩招再說。

  讓娜則是大拇指在喉間一劃。

  這兩人的小動作,霍恩全當沒看到,他可不想引火燒身。

  “你們先聽我說完,老這么吵鬧,關鍵意思都傳達不出去了。”

  見兩人停下,霍恩這才繼續開始他的“布道”。

  圣聯已經通過八年時間,基本完成農業革命的早期萌芽。

  準確來說,由于霍恩有著另一個世界的知識與經驗,圣聯的農業革命幾乎沒走過岔路。

  僅用八年,機緣巧合之下,圣聯尤其是千河谷地區,就初步完成了技術萌芽期,進入加速轉型期。

  根據目前圣聯的統計數據顯示,每一個農業家庭出產的糧食可以供給七到八個家庭。

  如果完成騾馬化的集約化大農場生產,那么一個農業家庭的人口足以養活十幾個城市家庭。

  所以肉眼可見的,四年間圣聯的新生兒出生率來到了驚人的5,光1452年全年有近20萬新生兒出生。

  由于霍恩在每個司鐸市鎮都配置了診所,1歲夭折率從離譜的40降到了25左右。

  四年間,千河谷本土出生的兒童總計增加到三十余萬。

  至于糧食商品化率更是達到了70左右,即扣除口糧與種糧后,七成的糧食都拿去賣了錢。

  換句話說,農業的生產模式從自給自足變成了商品生產。

  也就是前幾年運氣好,撞上了糧食出口的紅利期。

  現在隨著風車地之戰的逐步穩定,糧食市場跟著開始穩定,紅利漸漸消退。

  那么必定有大量多余的糧食無法售出,導致糧價暴跌。

  事實上,圣聯目前還以過去的糧價繼續收購,不說虧本,已經趨近于市場真實價格了。

  所以霍恩這才會說考慮一步步放開《誡酒令》,消耗掉多余的糧食,并且完成轉型。

  從低附加值的農業種植,走向中附加值的農產品加工,最終走向原工業化的商品生產。

  到那時,工業化的野馬就會匆忙狂奔,使得大量人口朝著城市聚集。

  大量新奢侈品誕生,過去的舊奢侈品會變成普通消費品,乃至日用品。

  工業化帶來的資源聚集,才能突破舊有的生產關系與生產力,爬出馬爾薩斯陷阱。

  “所以第一步并不是建設工廠,而是建設匹配當前情況的手工業工場。”霍恩拿出了一份單子,“我列出了幾個圣聯目前亟需的工場,這就是圣聯未來的發展方向。”

  嘉莉接過單子,發現單子的前三項赫然寫著“鋼鐵”、“玻璃”與“藥劑”。

  “你明白我的意思了嗎?”

  嘉莉點點頭:“放心,魚餌已經拋下,就等大魚上鉤了。”

大熊貓文學    圣女來時不納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