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第九百九十五章 黑蛇灣繁榮的基石

  埃德溫還在講述,而車輪卻是碾過粗糙的石板路。

  進入內城區,先前進城時沾染的、帶著市集腥甜與牲口氣味的污泥都被甩飛。

  空氣里的濕熱絲毫未減,但先前那種由香料、汗水和鞭響混合而成的氣息卻漸漸沉寂下去。

  拐出香料貿易站附近喧囂的主干道,馬車駛入了一條更為安靜蕭索的側街。

  說是說側街,但實際上就是通往月光宮的街道。

  道路兩旁種植了兩排高大的椰子樹,它投下長長的影子,卻掩蓋不了低處的悶熱。

  那股無處不在的甜膩腐敗氣息似乎被另一種味道取代。

  那是一種混合著劣質油墨、未經充分漂洗的亞麻布、大量人體汗味和一種底層木質建筑所特有的隱約的霉變潮氣。

  在這股氣味之后,遠處便可見高大的月光宮,或者現在的稱謂月光府。

  與四五年前的月光宮前的街道相比,低矮的窩棚變成了吊腳樓與三四層的磚瓦房與教堂。

  教堂前,甚至還是白色大理石雕刻的天使像。

  黑蛇灣人自然不會放過這個機會,拿出了紫色顏料,為天使的兩眼、兩胸都留下了點睛之筆。

  街道上來來往往,都是夾著文件袋或者穿著黑蛇灣襯衫的政府官員與議員。

  在這些磚瓦房前,甚至還能看到有士兵與稅警在站崗,比市場壓抑萬分。

  “這兩側是?”霍恩朝著達斯問道,這顯然是埃德溫不知道的內容。

  達斯瞧了一眼,回憶了一會兒才開口:“這是官署街,您看那是憲兵辦公室,那是市政廳勞工署,那是法院,那是市政廳稅務署…”

  這倒是與霍恩那邊不同,這些政府辦公場所沒有集中到一個建筑里,反而分散去了一條街的不同建筑里。

  在這些政府機構的建筑之間,還能看到餐館、咖啡館、面包店、文具店等等。

  在椰子樹與磚房屋檐之下,則是背著斜挎包的報童。

  霍恩的視線凝滯在這些孩子們身上,他轉過頭:“這些孩子,是救濟院的?”

  救濟院,事實上是當初霍恩通過的《禁止兒童奴工法案》的衍生機構。

  目前在黑蛇灣三座郡治城市,索拉堡、天女城與長堤城都存在。

  他們主要救濟的,就是脫離了奴隸身份的人類兒童奴工。

  當初通過的《禁止兒童奴工法案》與《禁止奴隸世襲法案》,本質就是給奴隸內部繁衍、奴隸身份父死子繼增加阻力。

  禁止兒童奴工就意味著種植園主面臨著兩個選擇。

  要么種植園主要么就是簽訂勞工契約將其變成自由身份的雇傭童工——只規定了奴隸的最低年齡,沒規定雇工的最低年齡啊。

  要么就是無視他或丟出種植園,任其自生自滅。

  當然,后一種情況居多。

  不少奴隸出身的兒童會繼續跟著父母干活,只是他本身沒有奴隸身份而已。

  這個時候,救濟院就會出動,找到這些自由身的兒童,將其帶到救濟院學習基本讀寫與小手藝,或分配到工坊當契約學徒。

  其中佼佼者,還有可能進入長堤中學讀書,畢業后甚至能當憲兵。

  此外,他們也是參軍的好苗子,不少“奴生子”為了躲避歧視,都選擇了參軍。

  “唉——”身側的讓娜嘆息了一聲,“年紀都不大,如果他們生活在千河谷的話,說不定都在上學呢。”

  “這樣不錯了,如果放在萊亞王國的話,說不定他們還會被吃呢。”

  讓娜沒說話,只是望向了前一輛馬車,神色復雜。

  如今的帝國饑荒,很大一部分原因,都是凱瑟琳在操縱糧食市場。

  只是不可否認,就算凱瑟琳不去搞垮萊亞的糧食市場,法蘭人也會做,甚至萊亞人自己就會搞垮。

  起碼凱瑟琳在操縱萊亞糧食市場的時候,是專門割糧商的韭菜,并沒有搞出太嚴重的饑荒。

  但法蘭人與萊亞本地商人一接手,那自然是不做人的。

  如今萊亞從南到北到處都是饑荒,他們還偏偏不讓王庭與圣聯的糧食輸入。

  法蘭人更是樂見萊亞人餓死或者流亡,正好削弱下一次進攻萊亞時他們的實力。

  讓娜回想了一下這路上的所見所聞,不由得感慨道:“之前他們說,黑蛇灣經濟基石建立在奴隸背上,我這回可是看懂了。”

  “應該讓那些總是陰陽咱們縱容販奴的僧侶過來看看,這黑蛇灣奴隸是那么好改的嗎?”達斯想起報紙上那些僧侶的發言,實在是氣不打一處來。

  霍恩卻打斷了達斯:“人家這么陰陽我,的確是對的,在黑蛇灣奴隸這件事上,咱們做的的確不夠好。

  所以咱們這才要南下調查,奴隸制不是一朝一夕能解決的事,現在還有改變的時間窗口。

  否則等到以后,不打一場大戰,是絕對改不過來的。”

  圣聯內部關于廢除奴隸制的呼聲不低。

  一部分的確是出于圣道派的平等主義需求,另一部分則是出自各個工坊主的需求。

  這可不是那些工坊主們真的那么仁慈善良。

  他們請求廢奴的原因很簡單——黑蛇灣聯邦的一大堆奴隸,沒有消費能力。

  舉個簡單的例子,一個貞德堡的服裝工場的工場主肯定是不喜歡奴隸制的。

  因為他的衣服要賣,而顯然奴隸有買的需求但卻沒有買的能力。

  至于種植園主,他一個人能穿一千件衣服嗎?

  種植園主當然要買衣服,可他買的是法蘭的高檔面料服裝,千河谷又生產不出來。

  這已經不是占著茅坑不拉屎了,是種植園主們上別的茅坑拉屎,還不讓手下的一千名奴隸拉屎。

  對于種植園主來說,保持奴隸制,相當于極其低廉的勞動力成本。

  奴隸既是生產者又是被占有的資產,其勞動成本被社會隱性消化(如種植園僅承擔基本生存資料)。

  而雇傭勞動卻要按市場價格支付工資——居然要支付工資!

  白花花的第納爾就這么發給了奴隸,作孽啊!

  且機械存在折舊損耗,無法實現奴隸制時期的“零邊際成本”的剝削。

  所以霍恩可以百分百肯定,一旦廢除奴隸制,種植園主無論如何都無法恢復現在的高額利潤。

  正常情況下,那肯定就是來一場南北戰爭了事。

  只是如今的黑蛇灣聯邦正在發展期,當前只開發了伊貝河幾條支流干流的流域。

  貿然內戰,很有可能打擊開發的熱情,讓法蘭人撿了便宜。

  像更深的內陸森林,根本都沒有開發。

  換句話講,黑蛇灣目前還沒到達零和博弈的點。

  圣聯內部工坊主對黑蛇灣市場的渴求也還沒有那么大,所以目前還是一副其樂融融的樣子。

  盡管廢除奴隸制會帶來利潤下降,但卻可以靠著種植園擴張帶來的新利潤掩蓋過去。

  如果現在放著不管,等發展到無法再發展的時候,圣聯未來必有一場慘烈的內戰。

  正所謂最強的名醫是能在病發之前治病,頂尖的政治家能在問題發生前掐滅問題。

  霍恩自認為不算頂尖的政治家,但他知道這是歷史的大趨勢。

  在另一個世界,相同的病已經病發過一次了,哪怕是庸醫都知道病癥所結,提前對癥下藥即可。

  歷史不會給黑蛇灣第二次機會。

  他不確定,黑蛇灣人到底能不能抓住。

  如果抓不住,霍恩的戰團將成為最早備戰內戰的隊伍。

  車輪停止,負責駕車的脫籍奴仆敲了敲車廂:“教皇大人,月光府到了。”

大熊貓文學    圣女來時不納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