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第881章 代號909

  趙廠長將準備起身的孫志偉按下,又順手將桌上的大信封滑進抽屜里,然后就拿起電話,開始喊人去請計永嘉他們。

  沒多久,計永嘉就帶著手下的船員們來到船長辦公室門口。

  計永嘉進門后,一眼就看到坐在那里的孫志偉,他立即就慚愧的低了頭。

  孫志偉卻沒有在意,他已經了解了事情了經過,這次計永嘉處理的不算好,但也不算差,勉強算合格吧。

  現在有外人在,他也不會不給計永嘉面子,反而更加和藹的安慰了他們。

  倒是下面的水手有點不忿,說對面勝之不武,還掏槍,簡直沒品云云。

  趙廠長在旁邊聽到后一臉的尷尬,孫志偉卻裝作沒聽見,只是對著計永嘉說話。

  “一會大家一起去吃個飯,不服氣的酒場上見真章。”

  孫志偉這個提議很合部隊里的戰士們的口味。

  部隊里是不允許打架的,但那么多血氣方剛的大小伙子們聚集在一起,每天馬勺碰鍋沿的,怎么可能沒有矛盾。

  有矛盾了不能不解決,怎么解決呢。

  隔一段時間聚餐一次,有仇有怨的酒桌上拼殺一場,其實是個常用的辦法,效果也確實很不錯。

  以前的那批老將們哪個不是酒中豪杰,不然,連慶功宴都參加不了,那多尷尬呀。

  很快,時間就到了中午,一大群人涌入船廠的小食堂。

  其中,孫志偉、趙廠長和其他廠領導加上幾個高級工程師和研究員坐了兩桌。

  計永嘉帶著手下坐了兩桌,廠里的保衛科同志們坐了五桌。

  等趙廠長開了頭,大家共飲一杯,聚餐就算正式開始了。

  孫志偉這邊兩桌大部分都是廠領導和科研人員,不少人年齡都不小了,所以大家都客客氣氣的邊吃邊說話。

  戰士們那邊卻沒那么客氣了,計永嘉帶頭約戰開始打通關。

  他下面21位水兵們一人端起一瓶白標的“土茅臺”,就沖著旁邊幾桌保衛科的同志們去了。

  孫志偉看他們拼酒拼的熱鬧,暫時沒有打擾,而是陪著廠里的人慢慢說著話。

  “趙廠長,咱們保衛科的同志們都是部隊轉業下來的吧?”

  “不錯,咱們單位情況不一樣,普通戰士承擔不了這種重點保密單位的保衛責任。”

  “哈哈,看來咱們都差不多,我這邊的戰士們也都是轉業兵,一個個驕兵悍將的不好管啊。”

  “正是如此,里面有不少同志脾氣執拗的很,要不是有幾個老兵壓著,我都沒辦法管理。”

  “不過,他們的戰斗力是真的強,廠里全靠他們才能幾十年安然無恙。”

  “等明天他們就醒了,我就要帶戰士們走了,明年咱們的船回來檢修的時候,咱們再聚。”

  趙廠長正要答應,桌子對面一位研究員卻突然插話道:“孫同志,明天可能走不了,咱們的檢修還沒有完成呢?”

  孫志偉聞言,沒有看向研究員,而是看向趙廠長。

  趙廠長似乎也被打了個措手不及,趕忙問道:“韓工,咱們不是說好了么,這事情就到此為止。”

  那位剛才說話的韓工這時候卻沉默了,孫志偉卻注意到,這位韓工不時的用眼角的余光,看向旁邊一位戴眼鏡的老工程師。

  他頓時明白了誰才是這里的主導,于是就將目光轉向那位戴眼鏡的老工程師道:“這位老同志怎么稱呼?”

  趙廠長聞言趕緊介紹道:“這是咱們廠資格最老的高級工程師王總工。”

  “王總工留下4號船是想要干什么呢?”孫志偉直接開門見山,懶得跟他們繞圈子。

  5艘潛艇全部都在船廠,但是船廠是不知道這5艘潛艇的來歷的。

  所以,為了方便稱呼,就給這些潛艇做了編號,分別是15號船,其中“科斯特羅馬號”就是四號船。

  那位王總工似乎沒料到才一開始自己就暴露了,頓時眉頭都皺了起來。

  孫志偉沒等他回答,就接著道:“4號船上面的主要技術基本上在13號船上都有,唯一的區別就是反應堆。”

  “但船廠用的反應堆不是都由‘九〇九基地’提供的么,廠里應該沒有研究反應堆的能力,這么做又有什么意義呢?”

  王總工沒想到面前的這位孫同志這么了解潛艇,也沒想到孫志偉連‘九〇九基地’都知道,一時間也愣在了當場。

  孫志偉說的‘九〇九基地’,其實是一個位于青衣江畔川渝大山中的一個絕密基地。

  (資料來源:國防科技工業局官網)

  它是國內核動力工程的搖籃,專門從事反應堆的研發工作,核潛艇的“陸上模式堆”就是在那里研究成功的。

  五十年代咱們的立國之戰剛剛打完,繼美蘇爆炸了第一顆原子彈和氫彈后,美國的第一艘核潛艇和蘇聯的第一艘原子能破冰船也相繼服役。

  核能的快速發展及其應用,極大地震撼了剛剛擺脫戰火不久的新中國。

  58年,榮元帥提出了一個《關于開展研制導彈原子潛艇的報告》的報告。

  老人家發出了豪邁的誓言:“核潛艇一萬年也要搞出來。”

  隨后不久,八千軍民就深入群山開始了基地建設。

  無數科研人員天南海北的聚集到那里,隱姓埋名鉆進了大山中,從零開始了第一代反應堆的研發工作。

  當時,絕大多數人在接到任務時,并不知道要去哪里,要去干什么,只知道一個代號叫909。

  “909在什么地方?不知道。到909干什么?不知道。但我知道,祖國需要我。”

  他們對外的唯一聯系方式就是留在當地機關小院里的一個信箱。

  九〇九基地跟羅布泊的馬蘭基地是兩條不同的平行線,但都是國家核力量的搖籃。

  深山老林里面的生活條件可想而知,因為沒有干凈的飲用水,很多地表水喝了都要拉肚子,腸胃病是基地里的常見病。

  后來大家都用明礬處理水缸里的水,經常一缸水喝完,水缸底部都會留下厚厚一層泥漿。

  明礬處理水最簡單,一缸水打好后,用明礬在水缸中繞著缸壁摩擦轉圈。

  一般一缸水也就轉個1分鐘就夠了,這種凈化水質的方法全國到九十年代都在用。

  請:m.llskw.org

大熊貓文學    50年代:從一枚儲物戒開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