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第814章 他們憑什么可以善終

  金子不罕見,哪位大佬手里沒點大黃魚壓箱底呀,可這么多金子堆成了山,真不是一般人能見到的。

  在看到金子的一剎那,所有人都屏住了呼吸,然后一個個臉漲得通紅,都開始喘起了粗氣。

  三家社團的龍頭最先反應了過來,他們一個個哈哈大笑,準備開始就地分贓。

  可還沒等他們說話,突然之間,倉庫里的燈光齊刷刷的熄滅了。

  就在燈光熄滅的一剎那,倉庫里面響起了一陣陣的慘叫聲,那是孫志偉在切斷電源線路后,正在使用空間切割對倉庫里的人進行精準打擊。

  空間切割這種無敵的大殺器,用在這里真是大材小用。

  原本孫志偉可以直接用空間,將所有人一把都收走的。

  只是他今天布下的這個死局,可不僅僅只為了對付進入倉庫的這么點人的。

  他要在不暴露空間能力的情況下,盡可能的擊殺更多的。三大社團的精英力量和管理層。

  這個計劃的成型不過幾個小時,真正讓他下定決心的,是他前世的一些記憶。

  在他的記憶中,這幫所謂的社團大佬,在禍害了港島幾十年后,其中大部分居然都安然過了九十七。

  并且他們一個個都帶著大量的黑錢安享晚年去了,這就很讓人氣不過。

  所以,現在的情況就是,他在用空間刀一刀一刀的砍下來,但卻暫時沒有殺死他們其中任何一個。

  只是對他們大部分人的腿腳下手,讓他們跑不出去,同時發出慘叫聲,吸引手下們沖進漆黑的倉庫進行救援。

  其目的不言自明,他要讓外面更多的精英社團小弟們自投羅網。

  倉庫里面第一批進來的,可都是各個社團的大佬和核心管理層,外面能被他們帶過來的小弟們,自然是最忠誠的一批人。

  他們聽在到里面大佬們的慘叫和呼救聲時,那自然是要第一時間沖進去救駕。

  只是,慘叫聲接連不斷,但沖進去救駕的忠心小弟們,卻沒有一個人能將里面的大佬們救出來的。

  那漆黑的倉庫大門看似寬敞,卻仿佛是一個無底的深淵,吞噬著所有沖進去的打手們。

  10分鐘后,倉庫里已經沖進去上千人,但那么多人就如同掉進了黑洞,連個水花都沒有濺起來。

  他們很多人手里都是拿著噴子的,但卻沒有任何人聽到一聲噴子的轟鳴聲,這簡直太令人驚悚了。

  最后,倉庫外面三家加在一起還剩下的不到百人,再也沒有一個敢再沖進去了。

  他們惶惶不安的沖倉庫里面,大聲呼喊著自家老大的字號,可卻沒人能聽到任何一聲回應,甚至連剛才連綿不絕的慘叫聲都聽不到了。

  這也是孫志偉看到,倉庫再也吸引不到人進來了,才將受傷人的全都處理掉了的原因。

  將這批人全都收拾了之后,港島的夜晚應該會干凈不少。

  如果那幫子鬼佬不傻,應該會派出足夠的力量快速收拾殘局,穩固孫志偉清掃的成果。

  至于完全消滅所有的社團,現在其實并不可能。

  如果在幾十年后回頭來看港島社團的興衰史,自然就能分辨出來,這其實是一部港島社會的“治理剖析史”。

  九十七以前,由于殖民時期的漏洞和官員的腐敗,社團才得以存活;

  等到九十七年后港島回來之后,頭一件事就是清理社團的渣滓們。

  依靠國家的主權完整、法律的嚴格執行以及治理的有效推進,才把那些社團人物徹底掃除干凈。

  當然了,也不能說完全沒有了社團,只要有人貪心,就可能有人搞事。

  只是新時代有了國家撐腰,法律也更健全,要想再出現像過去那樣的大規模社團,基本不可能了。

  根據后來的統計數據,從九十七年開始到世紀之交,短短的三年時間,就查獲了1.8萬名社團人員,凍結的資產超過50億港紙,平均每天都有十幾個人被抓。

  與此同時,ICAC也查處了12個總警司級別的鬼佬官員,以及更多的中高級別的警務人員。

  到了新世紀之后,港島有名的社團大部分都樹倒猢猻散,大佬們的結局也各有不同,他們大致分為四種情況。

  第一種是有見識的,他們早早的就開始轉變社團的經營方向,最后成功洗白轉型,后來也就是上流人物。

  恰逢七八十年代港島自身的經濟開始轉型,統的制造業逐漸外遷,金融、地產、影視、零售等產業勃興。

  這時候港島開始以世界金融中心自居,新貴崛起、秩序重建。

  街頭的打打殺殺掙不到錢,對大佬們來說已經沒有了意義,社團的街頭空間慢慢萎縮。

  然而黃金遍地都是,手里的開山刀變作了公文包。

  那些見機的早的社團大佬開始轉行做起了生意,或以服務的方式滲透進各行各業,比如演藝行業。

  他們或是開影視公司,或是做地產蓋房子,或是做餐飲,或是做金融,大部分都混的風生水起。

  后世大量耳熟能詳的港片都是這些人出品的。

  比如:《賭神》、《逃學威龍》、《鹿鼎記》、《絕代雙驕》、《唐伯虎點秋香》、《黃飛鴻》、《九品芝麻官》、《國產凌凌漆》、《五億探長》等等。

  類似的人還有14K早年的雙花紅棍“陳H敏”,他在結束社團生涯后,打拳擊、做演員、拍電影依舊是個風云人物。

  因為有社團的背景,他不僅在演藝界混的風生水起,后來做起了紅酒生意,依舊生意興隆。

  社團大佬們除了成功洗白上岸的,第二種情況是離開港島,隱姓埋名逃往國外的。

  這些人的消息后來很少傳出來,但因為有錢,據說過的都還不錯,只要不被人盯上,其中大部分都得以善終。

  請:m.llskw.org

大熊貓文學    50年代:從一枚儲物戒開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