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0313【盛大的18計劃】

  2000年的時候,《傲世三國》亮相E3展,并由國外公司代理全球發行,成為首款殺進《GLOBAL100》榜單的中國游戲。

  當時都還沒來得及獲獎呢,僅這些消息傳回國內,就讓無數國人歡呼雀躍。順勢在中國大陸地區發行,首日銷量就突破10萬套!

  因為百年屈辱史,國人長期缺乏一種自信。

  當外國人夸一款國貨好的時候,那么大家就認為肯定很好,并且民族自豪感瞬間爆棚。

  當年胡金銓的《俠女》也是如此。

  在彎彎首映時票房慘淡,甚至只放映了上集,下集被電影院給腰斬。又拖了足足兩年,才把下集給放出來。

  電影拍完五年以后,《俠女》在戛納獲獎。

  一時間名聲大噪,趕緊把上下集濃縮重剪,在彎彎重映時票房賺翻了!

  《七夜》在戛納獲獎的消息傳回來,第一天銷量就暴增5000多份。第二天消息傳得更廣,單日銷量直接突破1萬份。

  緊接著,游戲口碑也開始擴散,玩過的都說這游戲牛逼。

  于是,單日銷量暴漲到4萬份。

  這也得益于游戲的全機型適配,只要性能帶得動,大家都能玩《七夜》,區別只在于游戲畫面。

  如果讓韓國那款游戲獲獎,玩家想買也玩不了,人家只適配高端機。所以,那韓國破公司后來倒閉了。

  魔都,盛大。

  陳天喬正在玩《七夜》,他很喜歡這款游戲。因為游戲有內涵,通關之后還能引起對人生的思考。

  之所以這么快關注,是因為陳天喬為了解行業動態,每期都必看《中國計算機報》。

  自從盛大盒子失敗以后,陳天喬一直在忙著業務轉型。

  從代理為主轉向自研為主,從電腦游戲拓展到手機游戲。他去年也推出了《傳世手機版》,他還剛收購了一家蓉城的游戲公司。

  陳天喬收購的是蓉城錦天科技,出資規模超1億人民幣!

  那位23歲的創業者姓彭,是個入籍加拿大的蓉城富二代,賣掉公司直接變成億萬富翁。而且今年又搞了一個公司,明年還是賣給盛大,又賣了1.4億。

  陳貴良入股的是蓉城丁果科技,可憐巴巴的只能以百萬元為單位。

  兩相比較,還是陳天喬更霸氣。

  錦天科技的《風云OL》、《傳說OL》,利潤肯定能夠吊打《七夜》。就連《傳世手游》,利潤也能吊打《七夜》。

  但陳天喬就是心里不得勁兒!

  他手里不缺能賺錢的游戲,他缺一款《七夜》那種有思想文化內涵的。

  陳天喬把“18計劃”負責人叫來:“以后篩選創業者的時候,不要只看市場潛力,還要看到游戲本身是否有價值!我說的是文化價值、是公司口碑!”

  項目負責人欲言又止,面對老板也只能答應。

  所謂的“18計劃”,就是每個月的18號,包括陳天喬在內的所有盛大高層,都放下工作一起聽創業者講故事。如果這個創業項目有價值,盛大就會進行投資。

  但不可能讓創業者一窩蜂涌進來,這個月誰來講,下個月誰來講,需要負責人進行初篩。

  而負責人怎么篩選?

  當然是選那些聽起來靠譜的、能夠賺大錢的。

  他們連電腦單機游戲都不怎么看,就別提更加小眾的手機單機游戲了!

  負責人誠惶誠恐地離開,他不敢把真相說出來:湯凱在去年底的時候,就給“18計劃”的郵箱發了郵件。當時提到《七夜》和《黃泉道》,還說自研手機3D游戲引擎。

  他一看就覺得不靠譜,沒錢還同時開發兩款游戲,還扯什么自研手機3D引擎。他直接把湯凱當成騙子!

  自從盛大公布“18計劃”以來,這樣的騙子非常多,他篩選項目時極為頭疼。

  陳天喬靠在老板椅上,叼著香煙注視手機屏幕。

  恨不得《七夜》是自己旗下的游戲。

  如果是自己的,就可以拿出去到處炫耀了。不炫耀賺到幾個錢,而是炫耀自己公司的游戲也有深度、有內涵。

  盛大除了扶持創業者的“18計劃”,還有鼓勵做精品游戲的“20計劃”。

  他把公司內部開發團隊,搞成一個個獨立團體。一款自研游戲如果成功,那么就給團隊分成20。

  20的游戲營收,直接分給研發團隊,這把盛大游戲部門的人都給整瘋了。

  但似乎并不完全是正面刺激。

  還帶來了負面影響!

  各開發團隊的負責人,挖空心思想著怎么內置收費系統。各個團隊之間,因爭搶開發資源而矛盾重重。還跟運營團隊套近乎走關系,只求獲得更多的運營資源傾斜…

  在20分成的刺激下,項目負責人想的不是如何做出精品游戲。而是趕緊把自己的游戲弄上線,把分成拿到手再說。

  什么?慢慢打造精品?

  你腦子有病吧!

  得趕緊把游戲做出來,趕緊把錢給分到手,萬一哪天老板改主意了咋辦?

  再說了,花兩三年時間磨出來的精品,不一定就比粗制濫造的更賺錢。

  陳天喬以為自己很有誠意,以為這樣能出精品游戲,卻萬萬沒料到事情走向剛好相反。

  他每次去視察,看到的都是研發團隊士氣高昂,聽到的都是某某項目正在精雕細琢。

  次日,又是18號。

  所有盛大高層,都陪著陳天喬一起去聽創業者講故事。

  “各位盛大的高層領導好,”一個年輕人說道,“鄙人名叫朱志豪,魔都游趣公司創始人…我希望能買下《鬼吹燈》的游戲改變版權…”

  “等等!”

  “18計劃”的篩選負責人說:“你申報的材料,好像不是講這個故事吧”

  朱志豪哭喪著臉說:“陳總,你就高抬貴手把《鬼吹燈》賣給我啊。我創業不容易,好不容易開了公司,買《鬼吹燈》還被人騙了!”

  陳小弟好奇問:“你怎么被人騙的”

  朱志豪的表情跟死了老媽一樣:“有一家叫漫城的公司,說自己有《鬼吹燈》的全版權。我花了200萬買下游戲改編權,后來才發現他們只有《鬼吹燈》第一部的漫畫改編權,無權轉授游戲改編權。可我游戲已經在做了啊!”

  盛大高層一聽,全都忍俊不禁,甚至有人笑出聲來。

  就沒見過這么蠢的創業者,連特么買游戲版權都能買錯。

  陳天喬問道:“你游戲做到什么程度了”

  朱志豪說:“團隊早就到位了,游戲內容策劃已經做出來,人物原畫也基本都畫好了…如果盛大不賣版權,我就只能去跳樓,創業錢我根本還不了啊!”

  陳天喬仔細看完《鬼吹燈》的游戲策劃案,又看了看那些人物原畫,點頭說:“做得還行。你這是3D游戲吧?我可以把《鬼吹燈》第一部的3D游戲版權賣給你。記住,僅限于第一部的3D游戲版權,你不準做第二部內容,也不準做2D網游、單機或手游。一口價500萬。”

  朱志豪的表情依舊絕望:“我要是拿出500萬買版權,就一分錢都不剩了,還怎么開發游戲?要不簽一個協議,等游戲上線以后再支付版權費。”

大熊貓文學    重啟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