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0295【家里的新房子】

  進入村口,已近傍晚。

  楊碩看著新修的水泥村道,忍不住感嘆:“哦喲,這回真的方便了!”

  村道比縣道還平整。

  地方政府靠賣地充實財政以后,已經撥款翻修了一遍縣道。但僅過了半年多時間,又被大貨車壓得坑坑洼洼。

  村道處理起來就簡單,直接修兩個限寬水泥樁,只有三輪車、小轎車、小貨車、拖拉機可以通過。

  陳貴良搖下車窗,探頭出去觀察村道,心里頗有些自豪之情。修路的錢,有一半多是他捐的。

  “你們村里景色不錯,冬天到處都是綠油油的。”邊關月也在觀察,不過她看的是遠山。

  陳貴良說道:“出去打工的村民越來越多,拋荒的山地也越來越多。靠河的土地又強制退耕還林,種樹、種竹子國家有補貼。所以現在到處都綠油油的。”

  邊關月趴在車窗,好奇看著沿途景色。

  車子沒有中途在外婆家停靠,楊碩直接開到陳貴良家山坳對面。又幫忙從后備箱拿出年貨,跟陳貴良一起扛過田埂、翻過山坳。

  “哥!”

  堂弟陳貴榮正蹲在自家院壩外,帶兩個鄰居家的小屁孩放鞭炮。

  那里的芥菜已經收去泡酸菜,留下一個個芥菜樁子,被他們用鞭炮炸得稀爛。

  陳貴良喊道:“過來幫忙拿東西!”

  堂弟立即屁顛顛跑過去。

  “這是你嫂子,幫她扛行李箱,”陳貴良介紹道,“這是我堂弟陳貴榮。”

  “大哥大嫂過年好。”陳貴榮一邊接箱子一邊問候。

  邊關月連忙說:“不必了,我自己能拿。”

  陳貴榮卻直接上手,托住行李箱的一角。

  山坳的上坡路,有些地方無法拖行,必須把行李箱拎過去。

  邊關月熬不過他,只能說:“謝謝你。”

  “不用謝,小事一樁。”陳貴榮也不拎著,故意扛在肩頭,以此顯示自己力氣大。

  陳貴良問:“聽說你高中沒讀了,跑去技校學烹飪?”

  陳貴榮道:“高中讀著沒意思。我們那個學校太爛,老師不怎么管,學生也都在玩。我跟人打架以后,被記了大過。日他先人…呃,嫂子在,我不說臟話。明明是對方先動手,而且過錯也在對方。學校處理起來各打五十大板。我氣得干脆不讀了,學烹飪好歹有一門手藝。”

  “好好學,以后再去飯館工作幾年,”陳貴良說道,“等你熟悉了飯館生意,到時候我出錢也開一家。飯館股份你占大頭,賺了錢給我分紅就行。”

  陳貴榮大喜:“那可說好了啊。我雖然讀書不行,但我從小做菜就很好吃。”

  說話之間,已經上了山坳。

  那里也有兩戶人家,看到陳貴良立即熱情問候。

其中一家,還有陳貴良的青梅竹馬,小時候過家家經常結婚。還約好長大以后就真結婚,而且給孩子  起了不少名字。

  但她職高還沒畢業,就懷上同班同學的孩子。于是她退學擺婚宴,年齡達標又去補結婚證,現在孩子都已經上幼兒園。

  “貴良哥!”

  一個即將初中畢業的小屁孩兒從家里跑出來。

  那是陳貴良青梅竹馬的堂弟曾小明,主動過來幫陳貴良拎年貨。

  陳貴良說了一聲新年好。

  翻過山坳,他就看到半山腰上,有一棟嶄新的三層小洋樓。

  再近一些,還能聞到菜香味。

  知道陳貴良今晚要回家,父母和奶奶已經做了大餐在等待。

  陳貴良來到自家院子里,立即打開裝年貨的行李箱,遞給曾小明一臺復讀機和兩盤歌曲磁帶。

  “給我的?”曾小明不敢置信。

  陳貴良笑道:“拿著,高中還能繼續用。”

  現在的復讀機已經不值錢,品牌機都只賣百十來塊。但對縣城都沒去過幾次的農村孩子而言,卻顯得特別珍貴。

  附近幾家鄰居的孩子,陳貴良都買了新年禮物。

  至于堂弟,他直接送一部諾基亞手機。以前要賣好幾千,現在已經降價成六百多。

  “哥,你真牛逼!我以后跟著你混!”堂弟陳貴榮喜笑顏開。

  陳貴良道:“你還是好好學烹飪吧。”

  父母和奶奶已從屋里出來,笑容滿面接過陳貴良和楊碩手里的行李。同時又集體看向邊關月,等著陳貴良做介紹。

  陳貴良說:“爸,媽,娘娘,這是我女朋友邊關月。”

  “奶奶好,叔叔阿姨好!”邊關月大方鞠躬。

  老媽姚蘭臉都笑開了:“好好好,快進屋里坐。”

  楊碩也問候了長輩,放下行李就離開。

  他也要回家過年,而且把借來的轎車開到家里去。等陳貴良要用車的時候,他再開車過來接。

  “先洗手吃飯,菜都快涼了。”奶奶提醒道。

  滿桌豐盛的菜肴,看得陳貴良食指大動,這大部分菜都在京城吃不到。

  饞得慌。

  媽的,等以后公司自建大樓,也要弄一個員工食堂。到時候請兩個做龍都菜的廚子,專門給自己開小灶。

  但有些食材不好買,也是一個問題。

  長輩們沒有給邊關月夾菜,家里沒這種傳統。但一個勁兒的介紹菜品,讓邊關月把滿桌子菜都嘗嘗。

  也沒打聽邊關月家里是干啥的,陳貴良這一家子都不愛多嘴。反正只要知道是兒子帶回來的女朋友就行。

  房子重修了,但彩電還沒換,依舊是陳貴良重生后買的那臺。

  不過買了DVD機和音箱,老爸可以看港臺武打片,奶奶則可以看川劇光盤。

  至于老媽,她喜歡燙頭發和打麻將。

  以前舍不得花錢燙頭,甚至還要蓄長發剪來賣掉。也沒時間去打麻將,一年四季都忙著干活。

  現在老媽的日常生活,就是美美的去鎮上燙頭,而且還喜歡把頭發染成棕色。又穿一些自認為很時髦,其實早就不流行的衣服。

  眨眼看去,仿佛90年代的沿海時尚女性。

  那是她以前去羊城打工,對時尚靚麗的第一印象,一直夢想著自己也能那樣打扮。

  只能說,老媽跟穿花襯衣、沙灘褲,戴著墨鏡騎摩托車的老爸非常般配。

  老媽打麻將屬于常勝將軍,但即便兒子有錢了,她在村里也只打5毛錢的麻將。跟她對戰也全都是老手,半天時間輸贏頂多二三十塊。

  有些村民卻牛逼得很,錢雖然賺不到幾個,麻將卻要打5塊錢的。輸贏動輒好幾百。

  一邊吃飯,一邊閑聊。

  說到麻將,老爸繪聲繪色講起村里的大新聞。

  “就這個月的事,”陳興華興奮道,“天天有人開車到村里扎金花,錢都是用箱子裝的。他們雇傭村里的閑漢,每個山頭站一個人放哨。放哨一天給一百塊錢。前幾天被人舉報了,抓賭的直奔他們打牌的地方,嚇得這些人把錢倒進河里。”

  陳貴良上輩子就聽說過這個事情,但還是給老爸捧哏:“哪來的有錢人啊?”

  陳興華說:“有人是本地口音,有人是蓉城口音,還有人是酒城口音。不知道他們是做什么生意的,反正開的都是好車。”

  “抓到了沒?”陳貴良問。

陳興華說:“在山里抓到兩個,在農民家抓到四  個,剩下的聽說是去自首了。村道只有一個出口,他們的車被堵著開不出去。倒進河里的錢,警察也讓村民撈起來。還有一個逃到你六爺家里,把錢塞到床底下,說是送你六爺的。你六爺怕事,全交給警察了。”

  如此精彩的故事,足夠村民們聊好幾年。

大熊貓文學    重啟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