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第六百九十八章 不一定是紅顏,但一定是知己

  我的人情你們還沒還呢…于大章在心里嘀咕著。

  他知道這是李明釗在拉近他們之間的關系。

  什么是人情世故?

  對方幫了你一個忙,你請對方吃一頓飯表示感謝。

  如果想以此來抵消人情,那才是最愚蠢的做法。

  人情只有欠著才有價值。

  這樣雙方才會一直保持聯系。

  一旦把人情給還清了,雙方的關系自然也就淡了。

  所以在酒桌上經常出現的一句話就是:“這份人情我記住了,先欠著,有機會我一定還。”

  飯要請,但也要強調不是用來還人情的。

  說到底,請吃飯也好,欠人情也罷,都是為了維持彼此的關系。

  在體制內,要是連這個都弄不明白,是很容易被淘汰的。

  于大章倒也不指望靠人情世故來生存,但有些事還是要做到心知肚明。

  “你的人情,還有李組長的人情,我都記著呢。”

  他認真地說道:

  “要是將來你們有需要,我一定盡全力幫忙。”

  于大章這話看似說得挺誠懇,其實是在給自己留退路。

  盡全力幫忙的另一層意思就是:這個忙不能超出我的能力范圍。

  葉琳聽得出他的話外音,但她也沒計較,而是話鋒一轉:

  “我稍后給你發過去一個文檔,里面是那四個人的詳細資料,規矩你懂,不要外傳。”

  私下里調查在國家層面具有保密性的人物,不能說是違法,但也肯定是不被允許的,于大章不傻,自然明白這一點。

  “放心,資料看完我會立刻刪除,不會保留的。”

  憑他的記憶力,記幾個人的資料還是很輕松的,而且這樣的資料放在手機里,本身就是個隱患。

  “還有。”葉琳語氣嚴肅地說道:

  “李組長讓我問你,需不需要我們介入調查,你也知道,有很多事情,我們查起來更方便。”

  她說得很婉轉,但于大章卻聽出了別樣的味道,她這是在暗示著什么。

  能讓李明釗主動提出要幫忙調查,說明國安方面意識到了這件事不簡單,要是小案子,李明釗也不會有興趣插手。

  而且涉及到了這么多位醫療領域的頂尖人物,從國家安全角度出發,也確實需要慎重對待。

  葉琳是在向他透露,這件事非同小可,國安已經開始注意了。

  “目前這件事還算不上一個案子。”

  于大章委婉拒絕道:

  “既沒有人報案,警方那里也沒有立案,就連我這個受害人都是剛剛想起這件事兒。”

  “所以,等一等吧。”

  他的語氣中帶著無奈和懇求:

  “等我把這件事情的來龍去脈都梳理清楚了,自然會按照程序進行上報,如果涉及到了國家安全,我肯定會第一時間通知你們。”

  他的內心,其實很掙扎。

  既想得到幫助,又不想將這件事情牽扯到國家安全之中去。

  如果真將事情弄大了,他將很難置身事外。

  他這個唯一成功的試驗品,對于國家的科研團隊,也同樣重要。

  要是來了一眾專家教授,勸他舍小家為大家,犧牲自己,造福國家人民,這才是最讓人痛苦的。

  到那時,他該怎么選擇?

  要么甘愿成為試驗品。

  要么成為沒有覺悟、自私自利的懦夫。

  兩者都不是他想選擇的。

  相較于真正的綁架,有時候道德綁架更讓人感到絕望。

  因此,他不想讓國安摻和進來。

  哪怕最后需要官方介入,他也希望是由警方來負責,這樣他也能做到獨善其身。

  畢竟警方查的是案子,不會像國安那樣,方方面面都要調查一遍。

  “好的,你想好就行。”

  葉琳的語氣輕松了幾分:

  “假如有一天你需要國安的幫助,但又不想讓國安插手,我建議你可以私下找我。”

  “我會以私人的身份去幫你,并承諾保密。”

  她能說出這番話,是于大章沒想到的。

  最后那句話,意味著她愿意替于大章承擔風險。

  這才是天大的人情。

  這個人情甚至都不用做什么,只是說出來,于大章就已經將這個人情欠下了。

  “先謝了。”

  于大章感激地說道:

  “如果需要,我一定會找你幫忙。”

  真正難能可貴的是,葉琳知道他在顧慮什么,所以才會說出“承諾保密”這樣的話。

  對于大章來說,葉琳不一定是紅顏,但一定是知己。

  結束通話后,他立刻打開通訊軟件,等待葉琳傳送文檔。

  很快,一個文本傳了過來,點開之后,他立刻閱讀起上面的內容。

  周文康,神經外科主任醫師,畢業于復旦大學臨床醫學專業,2000年獲醫學博士學位,在國內外發表學術論文40余篇…

  光是將這四個人的資料看了一遍,于大章就用了半個多小時。

  一是他看得很仔細。

  二是這四個人的資料確實有些復雜。

  頭銜、稱號、職稱、職務,每個人身上都是各種各樣的標簽。

  這就是人才和普通人的區別。

  如果換成一個普通上班族,資料可以簡單到掃一眼就能了解得差不多。

  而能力越強,履歷和背景也就越復雜。

  眼前就是一個活生生的例子。

  看過資料后,于大章躺在床上,閉上雙眼,開始思考起下一步的事情。

  人已經查到了,接下來想要繼續下去,無非就兩個方向:

  1,找到資料上的這四個人。

  向他們詢問事情的真相。

  2,找葉智羽繼續恢復記憶。

  上次恢復記憶的過程中被打斷了,如果繼續下去肯定會回憶起更多的事情。

  但恢復記憶的方式無疑是下策。

  哪怕記憶全找回來了,絕大多數也是痛苦的經歷,搞不好人都得抑郁。

  而且通過被困的記憶也并不能知道事情的真相是什么。

  最多也就是能記起某些人和事,再通過這些細節去繼續深挖。

  為什么不立案偵查?

  于大章自己就是警察,所以他十分清楚,立案也是有標準的。

  首先一點,要有犯罪事實,且需有一定的證據材料支持。

  現在他只是找到了那四個人,但并沒有證據能夠證明那四個人曾經囚禁過他。

  更何況,他們都是在醫學界舉足輕重的人物,沒人會相信他們會合起伙來去囚禁一個小警察。

  這種事傳出去,只會被當成笑話聽。

  “只能暗訪了。”

  于大章睜開雙眼,自語了一句。

  既然查到了他們的身份,那么最直接有效的辦法就是找到他們,當面去詢問個明白。

  這里面肯定隱藏著一些他所不了解的內情。

  他最想知道的是,這幾位花錢都請不到的人物,是如何湊到一起的。

  不知不覺間,他雙眼發沉,睡了過去。

  忙了一天,他早已筋疲力盡,再加上用腦過度,困意來襲,沒多久他就進入到了深度睡眠。

  也不知過了多久,于大章被手機鈴聲吵醒。

  迷糊間,他伸手從床頭柜上拿過手機,當看到來電顯示是華隊時,他立刻從床上坐起。

  “人抓到了?”

大熊貓文學    重生2014:我,刑偵之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