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第583章 愛惜名聲

  中書令伏完、中書監趙蕤還未來到呂布的大將軍幕府。

  相隔百余步的劉備車騎將軍府就收到了魏越奏報的手抄。

  這份手抄太過于緊要,劉備抓著帛書也是神情凝重。

  身邊跟隨的核心成員也都是大氣都不敢喘,幾乎到了屏息的地步。

  還時候簡雍忍不住,開口:“主公,呂趙二賊已有聯手之狀,切不可心存顧忌。呂布若是走脫,如猛虎入深山,再難制衡。魏越所領河雒之眾,實不足為屢。”

  其他人也是點著頭,但都沒有開口,這些人包括張飛也是精神萎靡。

  昨夜因高順換許都各門守兵,連累他們都不敢合眼睡覺。

  早上才能小睡一會兒,現在又來了這樣的險惡軍情,更是感到壓力一陣陣而來。

  他們并不怎么懼怕呂布,真正讓他們恐懼的是趙基,是在陰山北面殺戮十余萬諸胡部族的嶄新趙氏義從部隊。

  哪怕是河東、太原的虎步軍,只要是漢地出身,就能以漢室忠義前往游說,就算不能動搖對方的立場,也能消解對方的部分戰意。

  可這些維護漢室的忠義手段,對趙基麾下的義從部隊根本無效!

  趙基的基本盤沒變,可每一次大規模的戰爭之后,趙基倚重的力量就會發生一定程度的改變。

  這位大司馬從來不鐘愛任何一支精銳部隊或將校,向來是怎么穩定就怎么搭配兵將。

  就例如眼前,甘寧這樣的人會在意漢室存續?

  韓猛是袁紹的叛將,在趙基手里得到重用,幾乎是大司馬五部營中的第一號戰將;魏興就不必說了,跟著大司馬一路披荊斬棘殺出來的猛將。

  韓猛、魏興這兩個人,根本不是言辭、官爵可以游說、誘惑的。

  劉備越來越感覺自己缺乏一個智囊、謀主,隨著地位、層次的拔高,他感覺自己的見識、認知與判斷已經跟不上形勢的劇烈變化。

  這種層次的斗爭,一步走錯,就是全軍覆沒。

  他能看懂呂布,卻看不懂趙基。

  其實他也能看懂趙基這個處心積慮步步為營的反賊,他真正看不懂的是趙基個人的武勇。

  甚至趙基麾下軍隊戰斗力強盛的原因,劉備也能一眼洞悉。

  如果給劉備足夠的時間,他也會小范圍進行均田再分配,保證手中能有一支強勁的軍隊。

  可他始終都缺這個時間,去年有袁術搗亂,今年他又被征入朝中。

  均田這種事情很不好操作,劉備也不會大張旗鼓的進行均田,無非就是事前仔細調研,然后巧立名目,換個說法落實下去。

  只要他肯妥協,換個名目去均田,那無法對抗的衣冠大姓也會默認小范圍的均田。

  哪里像趙基那樣,挾持天子北上太原,一路上殺的匈奴各部人頭滾滾,又欺騙誘殺太原大姓,幾乎九族不留,可謂殘酷。

  然后就是明目張膽的均田,固然爆發出了極高的糧食生產效率,也讓軍隊更有凝聚力、戰斗力,可卻使得天下衣冠盡皆敵視。

  若沒有這股敵視情緒,劉備又怎么可能急速崛起?

  只要這股敵視情緒存在,沒有劉備,這些人也會物色一個同樣能打的代理人。

  此刻簡雍的提議其實也不算錯,形勢幾乎明擺著。

  要么動手殺呂布,結果就三個,大成功就是殺死呂布與高順等核心將校,統合許都附近的軍隊,并急速調動,趕在酷暑之前擊敗魏越,拿下雒都,擁有號召天下,圍攻、討伐趙基的影響力。

  只有干凈利索肅清呂布團伙,并頂著壓力收復雒都,那么才有號召各方圍攻趙基的影響力。否則你自己都不擅長打仗,別人又怎么會跟隨你冒險?

  第二個結果就是成功,即殺死呂布、高順等人,未能及時整合軍隊,也沒能在酷暑之前擊敗魏越,導致雒都控制在趙氏手中。

  這樣的話就是與趙氏全面交惡,趙基回師后,肯定先拿己方開刀,到時候袁紹、劉表、孫策、劉艾這些人會不會出兵救援,都是不確定的事情。

  第三個結果就是失敗,即無法殺死呂布、高順,使得許都陷入混戰,剛剛恢復一點元氣的朝廷再次分崩離析。

  當然了,還有第四個結果,那就是大失敗,己方被呂布、高順給干掉…死都死了,這種結果就沒必要細想、分析什么后續影響。

  簡雍的提議簡單而直接,但劉備真的聽不進去,擺手反對:“不能陷天子于危難之中。再者,呂奉先以漢家大將軍遇襲被殺,于法理、情理不合。我若動手,趙元嗣正好舉兵討逆平叛。其兵鋒正盛,各方觀望成敗,我軍實難與之抗衡。”

  見此,簡雍也只能垂下頭,不再言語什么。

  劉備考慮的是名聲,只要呂布還是執政大將軍,只要在這個位置上遇害被殺,那國法程序、大義情理就不對!

  趙基可以名正言順舉兵討逆,何況是呂布邀請劉備入朝,再反手弄死呂布…這實在是說不過去。

  哪怕你奉天子密詔,也不能這么干!

  連提攜你,給你機會的恩人都謀害,那你跟董卓又有什么區別!

  哪怕是董承,就可以干,董承是國戚,董承突然出手弄死呂布,那這一定是天子的授意,輿論上也不會有什么波瀾;就算有一些輿論,也只是跟董承有關,跟劉備沒關系!

  唯一的問題是,董承敢不敢干,能否一下弄死呂布?

  董承只要弄死呂布,那劉備就能庇護呂布舊部,以更快的效率整合許都周邊的軍隊!

  可惜的是,劉備不認為董承有這個能力。

  思想前后,劉備還是不想染血;可以遵奉天子的詔令,去跟呂布、趙基拼命,戰敗就敗了,沒什么好悔恨的。

  可若是謀害、襲殺呂布,這樣就算取得最終的成功,劉備感覺面對這樣的成功,自己也不會高興。

  很快,劉備有了決斷,站了起來,右手舉起吸引眾人目光:“我要去見大將軍!該與他談一談了,他肯定在等我。”

  眾人想要勸諫,可都知道劉備的脾氣,有默契去看一直擔憂劉備安危的張飛。

  沒想到張飛坐在劉備身后一側的位置上,仿佛瞪著眼睡著了一樣,沒有一點反對的意思。

  簡雍緊跟著起身,拱手:“主公,因主公入朝,大將軍故而失勢,難免懷恨…”

  “不,他要殺我,昨夜就該動手了。高順陷陣營之強銳,天下間難逢敵手。若是有意加害,我等豈能安坐此間?”

  劉備反問,腦海越發清明,就說:“不要遲疑,快去大將軍府上投帖。”

  “喏。”

  眾人見此,也覺得有些道理,紛紛拱手。

  張飛這時候才站起來,他不言語,只是覺得應該與呂布談一下。

  如劉備說的那樣,昨夜陷陣營都入城了,要殺他們的話,隨時可以。

  只要殺了他們,許都朝野衣冠之士在天亮之后,依然會遵奉執政大將軍的命令。

  請:m.badaoge.org

大熊貓文學    虎賁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