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恩當然沒理會瑪雅瓦蒂,他懷疑對方吸嗨了。
她是首席部長沒錯,但不代表她有資格命令羅恩做事。
上個月那場震驚全印度的超豪華婚禮,已經足夠說明很多事。
瑪雅瓦蒂也去了,她本應有點逼數才對。
沒瞧見薩蒂亞和辛格的態度嗎?一個行觸腳禮,一個熱情中帶著討好。
她一個達利特憑什么,就憑屁股下面的那張椅子,首席部長?
嗯,瑪雅瓦蒂確實吸嗨了。
她當時正在辦公室點著麻草,吞云吐霧。然后聽到手下匯報說,薩蒂亞和辛格都去見了蘇爾先生。
瑪雅瓦蒂大怒,她當然知道這群人在搞什么鬼。
氣血上涌,連帶著麻草的勁頭,做出什么事就都不奇怪了。
羅恩原本心想,如果瑪雅瓦蒂找他,那就隨便敷衍幾句。
現在好了,連敷衍都不需要。
他說過的,她能坐上首席部長的位置,只是因為他沒反對。
現在他改變主意了。
“羅恩,你看,現在北方邦已經是我們說了算了。”二伯阿迪亞開心的手舞足蹈。
“只是恰逢其會罷了,印人黨有求于我們。”
“嗯?難道不是因為我們掌控進步黨,這可是北方的第二大政黨。”
“這是原因之一,不過辛格那么痛快的奉上這些優厚條件,是因為他很急。”
“為什么?”二伯阿迪亞還沒想透。
“你忘啦,明年大選。”
“哦”他恍然大悟。
北方邦是很窮,沒錯。不過它在全國大選中的重要性,遠遠超過其他邦。
這是個非常巨大的邦,擁有近兩億人口,全印排名第一。土地面積24萬平方公里,全印排名第四,比英國還要大些。
假使北方邦獨立出去,它也會是全球人口排第五的國家。但是,北方邦之所以重要,是因為它在政治上也很“巨大”。
印度人民院總共543個席位,全國也劃分為543個選區,每一個選區決出一個議員。
選區是按照人口的多寡來劃分的,在70年代被凍結之后就不再重劃。
因此人口第一大邦北方邦也是議員席位第一大邦,它擁有超過1.5億選民,擁有543個議席中的80個席位。
現在聯合陣線組建的政府內閣中,其部長會議有14名成員來自北方邦,人數超過其他任何一個邦。
因此,在印度政治里,北方邦還有“造王者”的稱號,得北方邦者即可得天下。
而失去北方邦,就如同國大黨一樣,就注定會走上衰落的道路。
隨著印人黨的強勢崛起,他們也意識到了北方邦的重要性。
98年是全國大選年,印人黨摩拳擦掌準備首次組建自己的內閣。
而想要在人民院中拿下多數席,北方邦就成了重中之重。
辛格為什么急著要當首席部長呀,就是在為明年的大選做準備。
印人黨上臺后,就能調動更多的資源,為自己在北方邦造勢。
這非常重要,事關這個國家的政權交到誰手里。
于是羅恩回來剛剛一周,六月下旬的時候,印人黨突然發難,撕毀了和大眾社會黨的盟約。
進步黨和社會黨默契的選擇了印人黨,只短短存在一年半不到的聯合政府轟然倒臺。
瑪雅瓦蒂被趕出了勒克瑙的辦公室,就在同一天,辛格宣誓就任北方邦首席部長。
是的,政變就是這么快。留給權力的空白期,連一天時間都沒有。
辛格上臺后履行了自己的約定,羅恩的二伯就任商務部長,穆納就任工業部長。
空出來的公共工程部長依舊被蘇爾家的人把持,他們的權力更大了。
薩蒂亞也混了個能源部長,不算是核心職位,但比之前的光桿司令可好太多了。
連帶著社會黨內的手下,也撿到了幾個不太重要的小部長。
把瑪雅瓦蒂趕下臺的前兩天,羅恩給他打了個電話。
薩蒂亞沒多做猶豫,就做出了自己的選擇。
沒辦法,留給他操作的空間實在太窄。
社會黨和印人黨其實本就不對付,沖突的癥結在于牧民。
社會黨能先后兩次執掌北方邦,和牧民結盟的政策,起到了重要作用。
偏偏印人黨和牧民是死對頭,雙方都不知道上演過多少次全武行。
這次要不是羅恩居中調和,社會黨和印人黨根本走不到一起。
還是那句話,未雨綢繆。政治上的事,向來云波詭譎。
輕描淡寫操作了一次政變后,羅恩沒有在記者發布會上高調亮相。
他去了勒克瑙城郊的發電廠,薩蒂亞陪同。
身為能源部長,他顛顛的跟在左右倒也合理。
發電廠坐落在一條鐵路附近,從松巴得拉過來的煤炭,可直接卸到廠區。
這里雖靠近勒克瑙,卻沒有被完全城市化,還遺留著古老村莊的痕跡。
從外表看更像是貧民窟,水牛在崎嶇不平的土路上打滾兒,老人圍坐著抽水煙,婦女們走路蒙著面紗,一派印度傳統鄉村的景象。
他們的越野車穿過村莊,停留在發電廠寬闊的工地前。
幾只巨大的圓錐形煙囪高聳入云,在遠處并不覺得有什么,站在它的腳下才能體會那種震撼。
羅恩心想開著越野車,說不定要好幾分鐘才能繞一圈。
發電廠還未啟用,根據規劃,明年將會全部完工。
“這座發電廠投資巨大,一旦投入使用,就能解決勒克瑙的全部用電問題。”
“是,我們安排了警隊在這里巡邏。”薩蒂亞恭敬的回應。
“現在我倒是不擔心,就是發電后,可能會有村民盜電。”
“蘇爾先生,發電廠附近的并網路線很高,非常難以接近。電壓也不是市電,這里的村民不用擔心。到了市里,會由電力局接手,任何損失和電廠都沒關系。”
“你很懂嘛。”羅恩滿意的點點頭。
“這是利國利民的好事情,政府應該承擔適當的損失。”
“不錯,回頭你做一份調查報告,看看還有哪個城市缺電,我會讓人跟進。”
“是,也只有蘇爾先生您,心系北方邦的發展。”薩蒂亞不著痕跡的拍了記馬屁。
羅恩笑笑不說話,既然進軍電力行業,沒道理只建一座發電廠。
北方邦的工業城市都會是考察對象,政府買單,他怕個錘子。
等發展到一定程度,完成北方邦電力組網,那時候才會有源源不斷的財富滾進口袋。
羅恩現在著重開始布局基礎工業,北方邦就是他的大本營。
就像前面說的,把這些產業做好,那是可以作為家族基業往下傳承數十年之久。
嗯,他自己的家族。
卡維婭和伊莎都懷孕了,馬上就會有兩個孩子呱呱落地。
在孟買的其他女人呢,羅恩當然不會厚此薄彼。
他粗略一算,以后搞不好會有十幾個孩子。
這么多后代,總不能管生不管養,得給他們找點事做。
當然這是后話,羅恩現在的目標就是把生意盡可能的擴張。
電力、水泥、礦業、房地產、基建工程…未來發展好的話,隨便拎出來一個都能組建成大集團。
北方邦就是孕育這些產業的搖籃,羅恩當然得重視。
最多一兩年后,現在所有的投建的生意就會進入收益期。
如果情況不錯,他會加快對外擴張的腳步。
其實他早已在比哈爾和古吉拉特那里布局,但還未盡全力。
明年或許可以做出調整,準備全面進軍第二產業。
發電廠主體建筑已經完工,現在正陸陸續續的進駐設備調試。
這同樣是耗時漫長的大工程,他巡視完又鼓勵了一番工人,就準備離開。
勒克瑙正在修建的大莊園位于城市西部,羅恩想著順道去看看。
汽車在濘泥的土路上顛簸,二十分鐘后才離開老舊的村莊駛向城市。
結果剛剛進入城區沒多久,路就被堵住。
羅恩按下窗戶向外張望了兩眼,似乎是一群農民在游行示威。
“怎么回事?”他問。
“主人,我去打聽一下。”阿尼爾下車。
“是那群種紅高粱的農民。”邊上的薩蒂亞開口。
“你認識他們?”羅恩轉頭。
“已經鬧了很久,這件事也是瑪雅瓦蒂的手筆,她得負主要責任。”
羅恩剛想問什么,那邊阿尼爾已經帶著一個領頭的人過來。
那人戴著厚厚的眼鏡,留著蓬亂的大胡子,臉上熱汗滾滾。
他身材矮小,卻氣勢逼人,完全不像個農民。
本來被阿尼爾叫過來還不太樂意,不過等見到車窗里的羅恩后,立馬大驚失色。
他忙不迭的彎腰虛觸地面,算是行了觸腳禮。
“蘇爾先生!”他雙手合十顯得小心翼翼,就像在祈禱。
“別緊張,你叫什么名字?”羅恩輕聲寬慰他。
“是先生,我叫德瓦拉姆。”他果然放松了一些。
“那邊是怎么是回事?”羅恩指了指窗外。
“他們快沒活路,先生,只能來這里祈求政府介入。”
“什么?”羅恩疑惑不解。
德瓦拉姆開始講紅高粱的故事,還有他自己的故事。
這兩者本是一體的,關于印度農民的生活史。
你一眼看到他時,會很不自在,覺得他野蠻粗暴,讓人反感。
不過等聽完他的講述后,你便會覺得一切自然而然了。
請:m.llskw.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