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第350章 名聲

  羅恩要做公益,不是直接把錢捐了,那和打水漂沒什么區別。

  印度官員恨不得貪掉賬上的每一個盧比,善款?到了這里就是我的了!

  你說用這筆錢建醫院?保準最后給你整出個破爛水泥房,還是歷經七八年才完成的工程。

  在印度搞慈善,就得親自上陣。

  著名的塔塔和博拉集團,他們的慈善事業也都是自己負責。

  這是印度唯二愿意花錢投入公益事業的大集團,他們都有深厚的底蘊,傳承悠久。

  羅恩是后起之秀,但搞慈善也是自己上。

  醫院自不用說平民和富人兼顧,能保證收支平衡就算達到目的。

  他曾經答應過阿南德,賺到一億盧比的利潤,就建一座平價醫院。

  這個承諾實現的有些晚,不過也算加倍償還了。

  教育方面的公益事業,自然是建學校了。

  其實蘇爾園區北邊就有一座蘇爾小學、中學的聯合體,那主要為內部的員工和周邊居民服務。

  不過這還不夠,他還準備打造一所孟買的頂尖學校,涵蓋小學、中學、高中,十二年一貫制。

  平民化的學校孟買其實不缺,幾乎每一座貧民窟附近都有私立或公立的學校成立。

  只不過質量良莠不齊,大多只能承擔掃盲任務,想要培養優秀學生什么的夠嗆。

  所以和醫院的平民化不同,學校要走精英路線。

  只要是在教育上投入資金,難道你能說我不是在做公益事業?

  新學校羅恩準備放在班德拉附近,這里是孟買的新核心城區,還有較多的地皮可待開發。

  南孟買太擁擠,已經找不到合適的地段,去建立私人學校。

  班德拉就很好,這里同樣有很多富人,主要是演藝圈人士。

  偏偏配套還沒跟上,很多明星的孩子想要上個好學校,都要跑到南孟買。

  羅恩的精英學校來的正是時候,名字叫孟買國際學校,采用全英文教學。

  學校不僅有諸多外教,印度籍老師也有海外留學經歷,全是特聘。

  教材、課程之類的安排,基本向國際靠齊,那是和教會學校、本地語言學校完全不同的教學方式。

  孟買的學校很雜亂,有女校、有教會學校、有馬拉地語、古吉拉特語學校,還有英語學校。

  這些學校都是幾十年前的產物,有的還是英國殖民時期成立的老學校,近三十多年來孟買卻再沒有開辦過新的精英學校。

  但適齡兒童逐年俱增,入學名額緊之又緊,孩子一出生便要為入學排隊登記。

  富人也無法幸免,都得老老實實排隊,要么求爺爺告奶奶托關系。

  孟買的城市資源規劃極不合理,在用水、醫療、教育這些方面做的一塌糊涂。

  羅恩的孟買國際學校只要建起來,必然會成為這座城市第八座好學校。

  前七個都在南孟買,完全無法滿足一千六百多萬人口的龐大需求。

  這就導致好學校的每個學籍背后,都是錢權交易,普通小老板都排不上號。

  精英學校如此稀缺,羅恩下場搞一搞也很正常吧。

  他做的是公益,而不是慈善。

  核心在于滿足社會需求和創造社會價值,而不僅僅是提供免費的服務。

  醫療和教育是最適合的公益活動,不僅能為他帶來巨大的聲望,同時也是掌握上層資源的一種方式。

  蘇爾高級診所、孟買國際學校,都不是普通人能接觸到的社會資源,它們在隱性層面上都屬于貴族式服務。

  資源越稀缺越寶貴,幾年后說不定就會成為維護關系網絡的最佳利器。

  誰不會生病呢?富人、官員,以及的他們的家人,都想在生病時得到最好的治療。

  這時候蘇爾高級診所就變得尤為重要,那是有代權的人才能享受的服務。

  學校更不用說,名額有限,只會給能幫得上忙的政府官員,以及商業合作伙伴的孩子。

  在印度,慷慨之舉和賄賂的邊界往往是模糊的。

  這種行賄方式更為隱晦,也更安全,且往往是當事人急需的。

  比起一包包的現金,醫院的床位和學校名額更光明正大,也能滿足受賄人的虛榮心。

  當然羅恩并不擔心別人指責他的公益太貴族,因為他也在惠及普通人啊。

  三座平價醫院不說,面向普通人的蘇爾中學,就是孟買國際學校的平替。

  雖說那座學校是為公司員工而建,不過當初設計的時候規模龐大,能容納上萬名學生。

  這足以輻射到整個孟買中部,能解決無數家庭孩子的教育問題。

  更何況學校收費不貴,稱得上是平價。

  維持這些醫院、學校運轉,搞點私人收費項目不過分吧。

  在太陽衛視播放的宣傳片是喬普拉親自操刀,有演講,有醫院、學校的實地取景。

  晨間新聞播出后,立馬讓成為各大媒體熱議的話題。

  公益這種事情在印度著實稀罕。

  印度執行經濟開放的政策已經有六年時間,恰逢全球進入和平發展的黃金年代。

  雙重助力之下,經濟發展和社會變革的腳步明顯加快。

  市場經濟變得繁榮,接二連三的巨頭開始誕生,或是有了雛形。

  民眾生活也有了明顯的改善,當然躍升最快的永遠是富人。

  一步領先,步步領先,貧富差距急速擴大。

  印度政府的右派思想認為,經濟高速發展比最終的分配重要。

  左派人士看重的則是底層的生活狀態,他們更關心包括兒童死亡率在內的社會發展指標有無改善。

  但這兩派都不重視貧富差距,許多人認為這對經濟危害不大,現階段增長才是第一位。

  在這種認知或者有意無意的忽略之下,印度社會的底層其實沒什么起色。

  社會保障薄弱,不平等問題依舊是常態。

  按照正常的歷史規律,難以遏制的不平等問題加劇后,往往會爆發血腥的割命,以平衡這種關系。

  因此某些社會精英階層會意識到有必要繳更多的稅,為窮人提供的更多的社會保障。

  但印度不一樣,這個國家注定是社會發展史上的特例。

  長達幾百年的殖民統治,以及上千年的種姓制度,讓一切社會、歷史、經濟規律統統失效。

  人人都意識到貧富差距在擴大,但政府沒有采取任何補救措施,媒體也不關注此類問題。

  只有某些學者嚴厲批評,政府和商人對醫療和教育的投入微乎其微,超級富豪繳納的稅也遠不匹配他們本該承擔的社會責任。

  沒人在意,連政府和媒體都不關注的領域,注定不會有任何波瀾。

  說到底窮人都是低種姓,別說社會福利,連基本的人權都很難保證。

  羅恩大舉進入公益事業,屬實是孟買富豪中的清流,值得大書特書。

  他也很配合的接受了幾家報紙的采訪,本來嘛,砸五億盧比就是為了刷聲望。

  錢,他想賺。名聲,他也想要。

  為自己好好塑了波金身,羅恩又忙著太陽衛視的事。

  從去年九十月份開播,到今年十一月份,太陽衛視已經運營滿一年。

  卡魯納特地整理了一份數據,從收視、訂閱用戶、內容節目…各個角度分析了電視臺的運營情況。

  太陽衛視目前已經有3200萬訂閱用戶,毫無疑問《達人秀》這樣的綜藝節目起到了極大的推動作用。

  雖說有相當一份新用戶還在免費白嫖期,不過每年的訂閱費依舊有3億盧比左右。

  這是扣掉運營商分成后的訂閱收入,實際上至少有兩千萬用戶使用的都是太陽電視臺自己的有線電視網絡。

  也就是不考慮分成,太陽電視臺的訂閱營收能摸到5億盧比的門檻。

  外加各種廣告和冠名費,電視臺的總收入大致在8億盧比。

  不過這不是利潤,太陽衛視前一年的開銷也非常大。

  光是鋪設有線電視網絡就砸了3億盧比,購買電視劇、制作綜藝節目、補充電影音樂版權庫,也花了一億多。

  還有人員薪資,電視臺的日常運營,這些七七八八扣掉,利潤差不多也是3億盧比。

  能在第一年就實現盈利,其實已經非常不錯,有線電視網絡的投入都屬于固定優質資產。

  往后基本都能坐享其成,只需支付少量的維護費用。

  不過羅恩對太陽電視臺還有點另外的想法,他覺得有線電視網路值得好好的深挖。

  “明年把有線電視部門獨立出來,單獨成立一家公司。”

  “為什么?”卡魯納一愣。

  “我們在市場上已經占據優勢,可以把電視網絡釋放出來,充分利用這部分的資源。”

  “羅恩,你的意思是接納其他家電視臺,擴大有線電視網絡的收益?”瑪麗問。

  “對,”羅恩贊許的看了她一眼,“我們在全印度大城市都有分銷網絡,不好好利用太可惜了。”

  說白了,羅恩就是看上了電視運營商的市場。

  他們有印度最大的電視網絡,就相當于在電影市場中有最大的院線。

  不拿出去賺分成的錢,太可惜了。

  放誰的節目不是放?都是錢,不寒磣。

  “老板,這會不會影響我們自己的電視頻道?”卡魯納有些憂慮。

  “應該不會,目前能對太陽衛視造成威脅的只有ZeeTV。有線電視網絡現在不對他們開放,其他私人頻道可以大膽的接納他們,渠道市場,我們不去占領,別人就會去占領。”

  羅恩研究過印度的私人電視臺,數量非常多,但規模都不大。

  基本都是以自身所在的城市為土壤,很少能影響到其他城市。

  這就注定他們不會對太陽衛視造成威脅,地方性電視臺的渠道費不賺白不賺。

  卡魯納聽完解釋后也不再反對,他關注的重心都在太陽衛視。

  “瑪麗,分公司的成立交給你。”

  “沒問題。”她聳聳肩。

  “太陽電視的廣播中心太小,需要擴張。我已經聯系了市政管理局,南邊五十英畝的草地,很快就會被劃給電視臺。卡魯納,你負責制定一份規劃圖。”

  “是,老板。”說到這個他可就不困了。

  羅恩還想說什么,但桌上的手機響了。

  他拿起來聽了兩句,臉色變得嚴肅,泰米爾邦那里又出事了。

  請:m.badaoge.org

大熊貓文學    我在印度當老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