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遠,就在隔壁樓。
跟著丈夫一同下樓的秦羽燁還解釋:“整個五臺山的兩家電視臺、三家電臺,只有HK電臺是官辦,所以廣播處長官的辦公室也在HK電臺,我記得…”
話才說到這里,兩人已經走出亞視的院子,這邊門口已經有秘書在等候接待,長發彎腰很恭敬得都看不到臉。
讓衛東也沒多看,自從來了電視臺當老板,他都擺出這種已婚人士的目不斜視。
反而秦羽燁還熱情交流幾句,完全沒有電視臺老板娘的傲慢驕橫,嘻嘻哈哈的口吻很得讓衛東滿意。
讓衛東自己的視線就在羨慕的觀察電臺大樓規模。
亞視的面積并不大,一棟十層大樓,院子里現在新增十輛工作商務面包車就擁擠不堪,大樓也是二十年的老樓,搞搞新聞資訊臺還行,迅猛擴張的綜藝節目演播廳就有點捉襟見肘。
TVB都在不斷興建片場,亞視的確挺落后。
所以讓衛東一直在琢磨怎么搞點面積。
HK電臺就是五臺山的超級大戶,甚至比TVB的面積都大,還分成三處不同的區域,電臺總部大樓、電臺電視部,電臺教育部。
實際上幾家民營臺都得租用HK電臺的轉播設備跟頻段。
差不多等于內地在磚兒臺的地位吧。
讓衛東實名羨慕,這電臺還有個屁用,把這片面積給我們搞成演播大樓,簡直爽歪歪。
結果廣播處長官居然是位女性,還無比強硬的開口就要求亞視搬走!
秘書一直坐在翻譯的讓太太旁邊,讓衛東肯定全力關注這位處長:“為什么?那是亞洲電視自己持有的地塊,有誰愿意出資多少來收購?”
處長的理由簡直匪夷所思:“你已經偏離了當年設置建立亞視的初衷,這家電視臺的重點是用英語連接全世界,現在大幅度刪減到幾乎沒有英語節目,留在這里還有什么用?”
秦羽燁都嚇到了,坐在大班臺前的座椅里,忍不住坐姿前傾想用二十來歲姑娘的撒嬌嗔意去打動對方。
讓衛東卻觀察著這位約莫四十歲左右的女性,穿著頗為端莊時尚。
不過哪怕太太各種熱衷穿搭,讓衛東也無從判斷風格、價位,但他看到的是桌面上那塊姓名牌,簡簡單單的“唐安琳”。
這個把月讓衛東頻繁出沒于各種商務場合,更基本都吃住在了電視臺里。
很熟悉這邊的模式了,很多辦公室就算是朝夕相處的熟悉環境,也會很正式的放個三角名牌在桌面,有的還帶著職務。
但基本上都是中英文模式。
這位卻只簡簡單單仨字。
結合她對英語的重視,這不是顯得不正常么。
所以讓衛東好整以暇的回應:“英語,您認為英語是HK連接全世界的重點,而不是其他?”
唐處長很有女性風格的優雅撐住下巴:“譬如呢?”
讓衛東開始掰手指:“英語只是種基礎工具,真正能夠被人尊重的是科技、軍事、藝術、體育這些真正具有感染力的東西,如果只把英語當成重點,最后培養一堆能說英語的HK人,有什么意義?就像阿三那么多人會說英語,他們能得到尊重嗎?”
唐處長馬上反問:“這就是你搞籃球俱樂部的意圖?”
讓衛東理解為對方代表港府在詢問。
所以順便解釋下:“資訊臺可以說是進,讓全港市民有機會看到全世界,盡可能了解全世界發生了什么,普通市民能怎么適應跟隨這個資訊即將開始爆炸的時代,綜藝臺才是出,讓港式娛樂文化可以從兩岸三地開始推廣蔓延,上至日韓,下到東南亞都能覆蓋HK文化的影響力。”
想想還補充:“等這兩個臺站穩腳跟,我更希望開通體育臺,把各種世界頂級賽事能夠跟HK聯系起來,再開通音樂臺,全面推動HK音樂傳遍亞洲,文體不分家,文化娛樂跟體育運動兩開花,才是HK的未來。”
唐處長直言不諱:“這是大陸派你來做的事情?”
秦羽燁緊張,亞洲電視的股權、資產轉讓買賣是一回事,電視牌照經營許可等還要廣播處來管理審批更迭呢。
隨時可以否定這兩億多的投資不予通過,這十多天的經營肯定還在凈投入。
讓衛東卻松弛的糾正:“內地,無論HK、馬坎還是右岸,兩岸三地之間都是一體的關系,沒有大陸離島這種距離溝壑,HK現在不也跟內地連接在一起么,我不是什么官方派來做事的人,就是個商人,亞洲電視是德叔從體力和投資經營都支撐不住的轉讓項目,我純粹是接手以后才開始琢磨改進。”
女性式的追問馬上抵達:“怎么琢磨的?”
就男性官員很難這么咄咄逼人的問,但女性問來又沒那么強硬。
主要還是跟在內地的各級交流感受不同吧,讓衛東毫不掩飾自己的“遠見”。
“廣播電臺被電視取代是歷史的潮流,因為音畫視頻天然就能碾壓純聽覺,TVB有多了不起嗎,并沒有,只是恰好站在了聽覺向聽視覺轉型的風口上,等下個轉型到來,遲早都得死,能夠代表未來的只有亞洲電視這種模式。”
單單這一句,讓衛東說出來就能看到對方瞳孔放大,也就是眼睛亮了亮,他想的卻是你能聽國語啊。
但還是等秦羽燁翻譯后,唐處長才開口:“下個轉型是什么?”
讓衛東直言不諱:“電腦,我在滬海有家年產過百萬臺電腦顯示器的工廠,更會為蘋果電腦提供百萬臺級別的代工生產,就在元朗對岸的鵬圳西區,我有亞洲最先進的芯片廠明年初就要全力開工爆產能,我才是最了解科技前沿的行家,您可以想象下,當電腦上可以看見所有電視上可以看見的畫面,對,我們今年就是靠給電腦賦予了立體聲這個科技點賺了幾億美金,一旦電腦的完全體形成,這種傳播甚至不屬于廣播處了,您意識得到嗎?”
在內地都是跟什么級別的人物打交道了。
眼前不過算一線城市局級干部,讓衛東還是有種油然而生的碾壓感。
女處長偏偏就能堅韌的抵抗,可能女性思維就很難跟這種理工邏輯掛鉤:“電腦怎么能替代電視,廣播,是要廣而告之的傳播…”
讓衛東馬上恐嚇:“您不知道現在花旗已經開始出現互聯網了嗎?”
其實他也是囫圇吞棗,只是聽林望復說有網卡了。
那就直接糊臉:“每臺電腦可以通過電話線連接起來,當全世界的電腦都連成一張巨大的網,所有信息就是秒通,北美發生的新聞,瞬間傳遞到我的電腦上,甚至未來我能直接在電腦上看北美的電視節目,歐洲的體育賽事,東瀛的電影,這一切都是通過通訊電纜完成,而不是廣播線路…嗯,好像廣播線路也是其中一種方式吧。”
作為稅務大院保安,肯定要接待各種電信、電視維修工,記得有那么一段兒,的確出現過閉路電視也能上網的市場競爭,只是很快就輸給寬帶銷聲匿跡了。
可女處長就不會什么廣播線路的技術細節感興趣,直接跳過:“你說的都是未來,眼前你的經營模式已經極大的影響到這片區域的正常秩序,必須搬遷!”
HK總體來說還是比較狹窄擁擠,城區街道…還真有點像商州、江州。
都是依山傍水的彎來拐去,五臺山都是很窄的雙車道,這些天人山人海的觀眾來排隊領獎、參觀,的確是對街坊鄰居造成一些影響。
越是大城市,就越強調互不干擾。
讓衛東還是馬上道歉了:“這可能是我們的工作剛開始有疏漏,但讓電視臺更加接近所有市民是我們的理念,今天也剛好在討論譬如付費點播歌曲的事兒,難道還要專門跑到電視臺來繳費?所以我們考慮在各區設個電視臺的小辦事廳,把很多扎堆兒在電視臺的事情,疏散到各區。”
這個點子還是來自于稅務辦事廳、好像還真出現過有線電視臺辦事廳,只是隨著手機網絡支付成為主流,這種辦事廳肯定都消失了。
很明顯對方眼神都在劇變:“你在搶電臺點播的市場?還要收費?”
語氣都惡狠狠了!
沒錯,因為七八九十年代內地都還比較窮,最多聽聽村鎮大喇叭廣播,半導體收音機聽的都是AM調幅波段,省級、國家級電臺。
對講求音質的市級調頻立體聲廣播沒啥印象。
所以除了大城市,很多小地方都沒經歷過FM立體聲廣播電臺風光一時的階段,反而是很多大學生記憶中的廣播點歌成了青春記憶,就是因為這類電臺和高校一樣大多在省城。
起碼商州只曇花一現了很短時間,就被有線電視徹底打壓掉。
而HK的五六七八十年代都是滿滿的廣播電臺黃金時期,聽眾打電話要點播什么歌曲送給誰聽,表達孝敬、愛意都是很常見的事情,基本都是免費,沒什么成本嘛。
但內地大多數地區直接跳過這個階段,上了有線電視來點播歌曲,讓衛東覺得是二十還是多少錢一首。
那些年商州的老媽們過生,要是沒兒女在電視上點歌打字幕,簡直丟人!
所以現在看了看TVB居然沒做這種收費點歌的生意,讓衛東怎么會放過。
但他的解釋真不是賺錢:“十港幣、二十港幣,三五分鐘一首歌,你說電視臺是為了賺這個錢嗎,是要把點歌雙方的名字公布給幾百萬市民,對普通人來說這是個很…很…”
他想說很牛逼,又覺得對著三位女士說不太禮貌,但文化又不夠。
這時處長秘書輕輕開口:“很浪漫的事。”
請:m.llskw.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