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起來不是這種特殊的體制,根本不可能給讓衛東選人的機會。
要是在國家隊,嘿嘿,只要聽說這是HK籃球隊的…幕后人吧,絕對能一起把他圍毆了。
倆道士再加倆江湖姐弟都擋不住這群兩米上下的大漢。
起碼這眼前幾支隊里就有三四人參加了溙國的亞洲錦標賽。
不堪回首的經歷。
誰都沒想到居然會被彈丸之地的HK代表隊擊敗。
實際上國家隊那邊內部已經在整頓,這邊提起都是噤若寒蟬。
但部隊隊又有些獨立在外的氣質,畢竟這邊是部隊自己承擔運行的。
而且現在規模大到什么程度呢,全國甲級籃球聯賽十二支隊伍里有四五支都是部隊隊。
如果算上升降級所有,一共七支部隊隊!
差不多半壁河山。
更有接到命令就服從命令的天然規則。
臉色不太好,但能做到耐住性子聽。
讓衛東怎么可能閉嘴:“我只說個最簡單的技術含量點,在場各位能聽懂的準保您受益匪淺…”
七八個人吧。
除了伍曦和他帶來的倆人,基本就是各部隊隊的教練、領隊。
部隊就這點好,能到帶隊打仗的,都不可能是沒頭腦和不高興。
但文化水平真的有差異啊。
“低強度、高負荷的訓練最大問題就是容易造成疲勞,特別是神經系統的疲勞,而神經系統和機體的疲勞會造成訓練質量的急劇下降。”
讓衛東這都是跟著HK訓練團隊那邊留下的方案理解過了。
作為三四十年后的球迷,很認同這些重點:“你們看,當運動員進行這種機械、被動的訓練,而不是積極主動的、能夠發揮和調動其最大能力的訓練,這種訓練毫無價值,只會阻礙訓練水平的提高。”
只要看過專業隊訓練,就明白那種感受,要懶洋洋的才有那個范兒。
顯得爺我很牛逼,這些簡單動作投籃上籃舉重若輕。
讓衛東指著訓練場上明說:“這樣訓練不符合比賽的需要,因為比賽中運動員神經系統的興奮度應該是最高的,如果平時訓練都是低強度,沒有足夠的刺激,沒有平時的鍛煉和積累,運動到了賽場中不可能突然一下子達到高度的興奮性和緊張度,必然造成運動員‘慢熱’的不良習慣,這才是從實戰出發的含義。”
能聽懂嗎?
讓衛東好歹是后來的球迷,身體激素分泌的常識都家喻戶曉了:“為什么經常說我們的球員體能不夠,不是平時練少了,是練的對抗強度不夠,沒有達到興奮上頭,腎上腺素分泌的地步,正式比賽激動起來就完全兩回事…”
伍曦回頭觀察,后來給讓衛東吐槽:“瑪德,我用帶兵打仗來理解都懂了是這個理兒,可他們那眼神就是茫然的!”
當然也有人在思考。
八七年,國內實戰訓練中能吃透三從一大的已經是鳳毛麟角,更別提后來的因材施教了。
讓衛東只是把自己知道的透露下,能不能由此激發那是個人造化。
“其實我的思路很簡單,肯定要沒進過國家隊的,個頭不需要太高大的后衛、控衛就行了…看看這仨行不行…”
對他來說,其實很簡單,名單到手這么一刷拉,有幾個名字根本摁不住!
八九十年代喜歡看籃球的球迷肯定都知道名字。
但這會兒,讓衛東忽然看到訓練場邊上站個高大身影,年輕平頭,充滿了跟在場幾乎所有球員不一樣的狠勁兒!
明明看著現場上百人,大多都是已經練得很疲憊,甚至剛開始就懶洋洋的提不起勁,俗話說就是油了。
所以讓衛東要年輕球員除了入選國家隊就沒法代表HK隊,另個原因就是像大學生那樣,年輕球員還有可塑性。
于是指著那邊問:“那些怎么不上場?”
終于有人稍微按捺不住:“這都不夠你選嗎,那是冀北隊的,這里是他們的訓練基地。”
冀北,讓衛東也不熟,只能先指指手里的名單上三個名字:“就他們仨吧,問問能不能帶走。”
然后自己就過去站在那個年輕球員面前:“你叫什么?”
對方沒因為他矮一截就瞧不起,只是因為天生長得兇狠罷了,趕緊回答:“馬建。”
對的!
就是看這長臉大個兒隱約是這家伙!
國內籃球史上改開后最早桀驁不馴的刺頭。
打球不是最好,但絕對是最有名的不服管教。
好像他才是最早跑花旗去打球,而且是那種國家隊要限制除名啥的,那就干脆不要了。
結果在國外又沒打出來,整個職業生涯都搞得很坎坷。
讓衛東再看看個頭,跟坎普差不多高,找過去給坎普當替補吧,反正這家伙的脾性也沒法在國內呆:“愿意跟我去HK打球嗎?”
其實這句話都是多余問。
包括部隊隊的那三名后衛,被叫過來問愿不愿跟著這個同志去HK打球,四人都毫不猶豫的點頭!
那特么可是HK!
讓衛東也不騙人:“跟我走,那就是去代表HK隊打奧運會,以后再也不能加入國家隊了。”
哪怕有倆后衛遲疑下。
讓衛東再補充句:“這都是國家給我們的任務,HK也是中國永不分割的地方,我們去就是要搶先插上紅旗!”
這倆立刻也說好,其中有個還立正敬禮了,年齡小點那個馬上跟著學。
部隊隊這點好,組織上要人,尤其是這樣當面兒說是任務,那就真的二話不說放人。
唯獨那個馬建,冀北隊的教練聞訊跑來不依不饒:“不可能,小馬是我們這兩年培養的重點!是我們沖上甲組聯賽的核心!”
這時候那個馬建就急了!
讓衛東反而伸手摁住他,不讓毛頭小伙兒在這時候犯錯。
內心完全能理解現在有機會去HK被截住,那就跟殺父仇人一樣。
尤其是他明知道馬建這脾性,還是不愿他變成那個安炸藥的小范:“教練,我不是白要人,這邊部隊隊各位教練領導也在,我每帶走一個人還給兩個青年教練名額,免費跟我們去HK、花旗和國外學習一年到兩年,再補償十萬塊訓練經費,并且承擔未來五年全隊到HK參加邀請賽的所有費用,還可以提供在HK免費參與NBA訓練營的機會。”
其實就是免費陪練,免費陪打,免費商業賽搭子!
可質樸的教練們只聽見HK!
這下連剛才那些部隊隊教練的表情都變了!
尤其是青年教練,立刻不由自主的挺胸抬頭端正態度。
剛才忍不住嗆聲的那個后悔得又想出言嘲諷。
伍曦連忙帶頭鼓掌。
這是面子里子都做夠了。
冀北隊那邊果然也無比心動,就坡下驢的問馬建:“小馬你愿意去嗎?”
馬建不傻的,連忙端正態度說謝謝領導:“我愿意去試試!”
那就走,什么行李、身份證明都不需要!
這年頭的籃球隊員連私人財產都沒。
四個小伙兒外加馬上選出來的一個八一隊青年教練,跟著讓衛東出來上車才發現,根本坐不下!
哪怕三個后衛個頭都不算高,那也是一米八起步的大漢,嗯,有個戴眼鏡的稍微矮點。
那個所謂青年教練今年才退役,也是一米九幾。
反正差不多一人一排。
伍曦哈哈大笑,算了算了,我們都來冀北了,自己逛逛坐火車回去,你自求多福吧!
連道士都得自己走。
讓衛東還是跟伍曦擁抱下:“沒有你們協助,我也不可能這么順利做到,也許我抽走了幾個未來國家隊的主力,但我相信他們去HK能打出比在國家隊更重要的意義。”
伍曦那么吊兒郎當的家伙,居然不習慣這種男人擁抱接觸,扭來扭去的好好好,趕緊滾。
“不過你帶教練去這一步真的出乎我意料,光這就夠說服人了,抓緊搗鼓看你能有什么樣兒了。”
如果說來的時候,讓衛東在飛機上還要有點忐忑會找到些什么幫手。
也沒個搜索引擎能看看有什么人。
現在心里只嘿嘿嘿。
石頭仰頭看人脖子都要折了。
讓衛東啟動面包車也感覺在嘎吱吱響。
但幾個小時的車程,還是從頭解釋了整個HK籃球代表隊的戰略計劃。
“你們四個,從此以后就是HK人了,我本來是江州人,也是為了完成這個任務才轉籍成為HK人,我們已經在HK成立了一家籃球館,吸引招募HK的籃球愛好者加入,拍滬海灘的那位發哥,是我們籃球館的代言人…”
馬建果然比那四個兵要活潑些:“什么是代言人。”
沈翠月本來是不滿,老爺說話還要打岔嘛。
可從副駕駛這么回頭一看,天啊,感覺就是一車面包人。
全都頭頂著天花板膨脹得要擠開的樣子。
尤其那個年紀最小的,還伸手小心的扶住石頭坐他旁邊,那也是小兩米的塊頭,跟扒拉個小獼猴兒似的。
頓時又喜滋滋的縮回副駕駛,感覺我們家找了一堆奇人異士。
讓衛東就先表揚后批評:“對,你們幾個都要向小馬學習,不懂就問,積極主動的面對自己未來生活,未來你們就應該成為HK最頂尖的職業籃球隊成員,要開始習慣在資本主義社會的個人生活,一切都要翻天覆地的變化!”
“那么小馬,他們仨和這位教練,我相信是部隊隊培養出來的脾性,能夠忠于祖國,忠于使命,你能做到嗎?”
他真是太熟悉這四個人了!
請:m.llskw.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