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半城在這個時候還是帶頭開口:“對內地經濟發展的勢頭我不懷疑,但這個持續性和穩定性值得商榷,碼頭肯定是需要的,只要建起來可以隨著貨運量逐漸擴張,但船呢,你提到的造大船呢?”
讓衛東遙遠對話:“您請專家做過比較嗎?”
他這時就能想到,李半城公開這么問,不啻于也在拉人下水。
這種事情有人探雷分擔風險也不錯啊。
李半城果然還是謹慎:“簡單做了個測算,船舶折舊、燃料、船員這幾項是降幅重點,真按照你說的來,四千箱的巴拿馬型船單箱成本如果在三百美元,六千箱的船,成本可以降到兩百,一萬五千箱可能到一百二十美元了。”
全場倒吸口涼氣。
這是單箱成本,等于質量服務同樣的產品,成本猛降一半多,就問利潤大不大。
能直接殺翻全世界的船運市場!
當然李半城也把風險拿出來:“首先就得滿載,如果裝不滿,這種船的單箱成本會飆升,因為燃料是剛性支出分攤就大,其次港口必須較深,全球目前也就幾十個符合標準,如果停靠在深水港中轉那就又要增加支線轉運費了。”
HK富豪多少都有沾港口貿易,這些基本原理一說就懂。
但還是掩飾不住他們動心的表情,紛紛交頭接耳。
更是對老李佩服有加。
畢竟李半城穩準狠的下手鵬圳東區深水灣建碼頭,不得不說他確實有眼光。
可能這也是他特別在意讓衛東為什么會推動超大型集裝箱貨輪的原因,畢竟西區碼頭現在還不具備這樣的泊位實力。
誰知讓衛東居然說:“膽子要放大點,既然都超巴拿馬級了,那就朝著盡可能大去做,一萬五千箱都肯定不是終點,只要運量足夠大,那就朝著兩萬甚至更多去搞定,全力給歐美國家,尤其是花旗做服務嘛。”
他這種口吻在八十年代幾乎是所有人的共識。
不可能追得上歐美發達國家,天經地義的就該付出更苦更累的勞動,源源不斷的給歐美代加工。
但后半截完全沒沒常識,跟他熟悉點的老亨、錢伯他們已經開始笑罵:“你知不知道巴拿馬型船的噸位就在六七萬噸,稍微超出就十萬噸級,一萬五千箱起碼就得十六萬噸以上了,全球都沒多少廠家有生產這類的能力。”
讓衛東卻無所謂:“多大個能力,集裝箱船的技術含量也沒那么高,不要動不動就覺得是工業皇冠上明珠,那都是為了賣高價的吹牛逼,有本事去搞到技術,找內地船舶廠給你生產,我保證成本還能打下來一截,這臺岸機的思路我覺得就非常好。”
明顯能看到又有人對這個思路動心。
光是臺岸機就看得出來,七八百萬美元的機械設備,關鍵部件、所有架構方案都是國外成熟進口,但國內做出來就打對折。
造船業主要是勞動密集型,歐美發達國家現在已經不愿吃這種苦,所以把產能塞給了日韓。
如果能在內地展開這種國際造船業務,似乎真的有搞頭。
有人想建碼頭穩穩收租,有人就想擁有大船放租,自然也會有人想造船賺錢了。
這時,站在航母上也能看見不遠處的碼頭上岸橋開始嫻熟的吊起箱體轉運,很快黑珍珠電話撥打過來:“老細,沒問題,他們這種岸橋的質量確實沒問題,我們再申請駐扎兩天深入了解情況。”
李半城就又搶先下定決心:“十臺,現在就簽約下單十臺岸橋,用于HK國際集裝箱碼頭,然后明年再訂十臺給初步完成的東區港碼頭…”
實際上一座成熟的大型集裝箱碼頭有幾十臺岸橋,才能同時滿足多條貨輪裝卸工作。
一排岸橋圍在一條巨型貨輪邊的樣子,就跟手術臺似的。
HK目前的國際集裝箱碼頭主要就是李半城的產業,岸橋都有很大缺口。
其他人一聽,連忙紛紛下單履約。
讓衛東連忙叫秦羽燁把預先準備的草簽合同拿過來給老板們簽署。
自己轉頭對李半城也是這樣正面回應:“我推薦陳文亮造大型集裝箱船,是基于我對內地市場和經濟發展形勢的看法,由內地朝著北美、歐洲長途運輸集裝箱的需求將會激增,如果三五年這個需求點到來后,才手忙腳亂的開始造船改進型號,沒準兒這市場就被人搶走了,上個月我也在滬海花了很多時間陪同專家遞交了關于深水港遠洋碼頭的選址方案,這就是個最明顯的信號。”
其他人都聚在旁邊豎耳朵。
在這個沒有互聯網隨時傳播海量信息的時代,李半城聽見這也吃驚了下:“滬海很有魄力啊。”
讓衛東點頭:“滬海的確擁有連接長江航運轉口全球的優勢,但我想鵬圳、HK才是整個粵東地區的出口港,包括這次邀請體育品牌北上了解工業園區,也是希望他們能建廠代工,越多這樣的廠家來珠三角建廠生產,就有越多的出口貿易貨品。”
李半城慢慢點頭。
他是不會推動制造業的,曾經以塑料花廠起家的他,深知制造業的艱辛薄利,尤其出口貿易,稍有利率波動就會賠得底兒朝天。
所以只專注在房地產和碼頭等各種坐收穩利產業上。
現在遠眺一片忙碌的海岸線。
其實整個西區這會兒都還荒涼得很,所以讓衛東才覺得那座酒店太突兀。
他覺得周邊地方簡直就跟清朝民國時候差不多,看不到一星半點現代化痕跡。
然后就聽見李半城開口:“既然要在這里建很多工廠,應該需要建發電廠吧,有這個需求嗎?”
讓衛東連忙點頭:“有!肯定有!”
由HK投資在鵬圳建的核電站才剛剛簽約開工,也在東區深水灣那邊。
未來主要是朝著HK和鵬圳市區供電。
這會兒整個國內都還經常停電。
上輩子讓衛東都不懂,現在接觸層面高,內部信息多了才知道,就是為了創匯挖的煤都盡量拿出出口了。
全靠老方之前從HK買電順著鵬圳灣海底電纜送過來,現在更是主力保證兩家芯片廠從調試安裝期起就電能充足。
但面對正在蓬勃發展建設的大規模廠區,電力缺口很大。
給這個片區來座電廠,簡直就像打紅警保證產能輸出!
老方本來故意回避沒來搶讓衛東風頭,這下聞訊都開心的到酒店設宴款待各位。
到這時候,讓衛東都沒跟杜洪義有任何交流,只是隨便他看。
當著這么多富豪大佬,不可能跟幫派分子有公開接觸。
專門派了兩個警衛連的戰士開車當司機,隨便他們從市區到碼頭到處看。
哪怕是幫派分子、社團坐館,既然在HK一時半會兒無法根除,那就要實施有效交流控制。
起碼現在讓衛東就能明說不許到鵬圳來發展,有個交流的渠道了。
直到下午打球的時候,杜洪義還是回來,坐在了讓衛東旁邊。
其實午宴后富豪港商們大多就返回HK了,他們自有豪車到口岸接送。
老李也走了,留下專業工程師和商務助理跟進岸橋的合同細節,更有人對接西區電廠的選址工作。
臨走還問過程朗要不要同路。
老風水師選擇精神矍鑠的坐在這倆后面,搞得讓衛東很煩,你不是想刺探老子搞統戰工作的細節吧。
粱嘉輝就不會摻和商務上的事兒,專注于把籃球俱樂部的事情做好。
越來越嫻熟的做解說,發哥不在就先叫那個會說粵普的女星替代,這些港島藝人都有做主持人的水準,綜藝節目似的效果很好。
女朋友姜佳玲則幫著把拍攝、宣傳等細節串聯起來。
結果讓衛東發現合勝坐館的目光在跟著那個女星,鑒于那些欺男霸女的黑幫傳說刻板印象,心頭有點臥槽,不是吧,你們就這么興致昂然嗎。
其實籃球場上的氣氛極好,專門鋪出來的水泥地塊籃球場周圍擺了幾大圈翻板折迭椅,讓衛東還給基建公司提出要做些看臺。
以鵬大為主的高校生、基建兵、廠里工人來了兩三千人,雖然沒有粵州大學生那么多,卻更有主人翁精神,航母都是我們家公司的,主動把座位讓給HK朋友,然后擠滿了旁邊的艦島上。
讓衛東依舊不起眼的躲在二三排里,忍不住小聲問黒道大哥:“怎么,有什么想法?”
這家伙帶著的紙折扇翻譯:“我們看見發哥、粱嘉輝、蓉姑跟你打交道,你想進軍片場嗎?”
讓衛東從來沒想過來HK干這事兒,自己做生意都忙不過來:“沒有,朋友而已。”
從結交汪志文開始,讓衛東就只是能帶動發展些明星,便于自己的生意獲得熱點而已。
包括那部烈士電視劇他都沒摻和過。
只要不是這邊有莫名的非凡之想就行,女星跟自己無關,但一起來了內地起碼不能出事。
沒想到坐館說:“我們想跟你聯手做電影公司,反正你太太名下有現成的產業。”
讓衛東剛要拒絕,就聽見對方說:“我們以前從沒做過這,但總得有個賺錢生意來做吧,跟新安搶生意,總比賣粉強吧?”
哎喲,還會威脅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