旁觀者清,當局者迷。
雖然這個世界的超自然能力對于商克也是新鮮事,但同樣是研究戰術,他仍然能以穿越者的身份萌發出跳脫的靈感。
商克委托布達珀斯兵工廠——金屬制品和兵器機械廠(FÉG)干了些雜活。先是改裝那幾輛卡車和博福斯40毫米高射炮,然后定制1200塊2.5毫米厚度鋼板,尺寸為30×25厘米,整體呈等腰梯形,材質為經過淬火工藝的硅錳鋼。
這是實驗性的主意,他打算做一批附帶防彈插板的攜行具。
有此想法是基于兩個結論,以及自己的構想。
大出血一直是戰斗減員的主要緣故,失血過多而死大約占所有戰斗死因40%之巨,西南反擊戰的一份統計顯示出血致死占比接近50%之多。2
炮彈破片是戰場上最大殺傷因素,在北非戰場,破片占傷亡來源的75%,在西歐戰場,破片占傷亡來源的60.2%,從這個角度來看真理只在大炮射程之內是完全正確的。1
配圖3
然而,由于第三類戰士的存在,外傷失血的死因一定會大幅下降。
這樣一來,破片擊中要害部位致死的情況就更加凸出了。
商克理所當然的認為,裝備防彈背心是可以占便宜的,或者更嚴謹的稱之為防破片背心。2
甲胄在燧發槍面前發揮不出應有的作用,火藥和鉛彈徹底終結了冷兵器戰爭,但是,多年以來人們仍在嘗試研制單兵護具。
這些奇形怪狀的單兵護具往往比較雞肋,因為血肉之軀的負重能力有限,鋼板只要稍厚一些就受不了了,但是鋼板太薄又抵擋不了步機彈。
配圖4
這有點類似于戰列艦的設計——重點防護還是全面防護?2
許多時候慣性思維和路徑依賴會讓人走錯方向。
顯然,與其打造包覆軀體的甲胄,不如集中重量保護要害。
因為毫無技術難度,金屬制品和兵器機械廠用了一個星期制作出了樣品。
每塊2.5毫米切角鋼板重量1.53公斤,身前身后各一塊加起來才六斤多,這點負擔完全在可接受范圍之內。
硅錳鋼材質的鋼板在熱處理前大約為160布氏硬度,淬火之后表面硬度上升到385布氏硬度,雖然不是專業的裝甲鋼但也夠用了。
然后,先用加厚帆布縫制防破片背心,然后前后各插一塊切角鋼板。
商克招呼了一圈,有空的軍事顧問團成員被喊來了十多人,大家來到兵工廠試驗場一起觀摩測試。
假人披掛上了防破片背心,轟隆轟隆的爆炸聲接二連三響了幾次,隨后又是砰砰砰的槍聲。
|測試1:F1手榴彈(未擊穿)
|測試2:81毫米迫擊炮榴彈(未擊穿)
|測試3:75毫米榴彈(未擊穿)
|測試4:150毫米榴彈(擊穿)
|測試5:7.62毫米手槍射擊(擊穿)
測試表明,2.5毫米淬火鋼板足以抵擋小型爆炸物的破片,但會被150毫米榴彈的高速破片擊穿;以穿透力強為特點的7.62毫米托卡列夫手槍彈也可在20米內擊穿。2
這個結果其實超出了商某人的預期,一時興起搞的粗糙玩意能有這個程度,亦復何求?
至于步機彈那就不用想了,目前全威力彈普遍動能三四千焦耳,即使在后世也要高等級陶瓷插板才能抵擋。2
另外,鋼板作為防彈插板在安全性上不如陶瓷,彈丸破碎的金屬碎屑可能會沿著表面飛濺,對脖頸和下巴造成二次傷害。1
“不愧是你啊商長官,主意多。這說重也不重,加起來七八斤。”一名上尉饒有興致地說。
“這用的還只是一般的鋼材,防彈力不怎么好,要是用含鎳的硬化合金鋼,只會比這更好。”南方軍械集團的一名工程師認為優化空間很大。
“七八斤也不少了,對于徒步步兵來說,多半斤都嫌重。”粟繼沒有那么樂觀。3
對此,商克質疑道:“我軍以后肯定要全面機動化,乘車為主,這個重量完全可以接受吧?”2
面露想象之色的粟繼沉吟道:“突擊隊或者工兵去火線下清障爆破的時候,可以臨時穿一下,如果要大規模常態穿戴,五斤最好。”
商克摸著下巴考慮了一下,輕松道:“沒事,可以開發個適合的鋁合金牌號,超硬鋁,擋一擋低速破片沒什么難度。”1
在場眾人之中資歷最深的中校點評道:“這東西起個錦上添花的用,能提升士氣,我覺著有搞頭。”4
附近的幾名匈爾瑞軍官都無語了。4
太土豪了!
即使是列強也要集中珍貴的鋁合金用來造飛機,而這些家伙卻若無其事地想用鋁合金去造單兵護具,簡直不敢想象。6
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確定簡易土造防破片背心有價值之后,金屬制品和兵器機械廠就繼續制造了。
得知安娜會畫畫,商克又給她加派了活——幫忙手繪插圖。
今非昔比,裝甲部隊的威脅與日俱增,反坦克要領辦法應該成為步兵部隊的必修課。
因此商克開始親自編撰反坦克體操小冊子,采用文字搭配插圖的形式,簡單直白,分為團體和個人反坦克體操兩大類。
第一頁映入眼簾的就是中央集團軍群的經典名言,但是被他改編了一下。
「只要掌握正確辦法,一個意志堅定的人去攻擊坦克基本上總能成功。」3
根據訓練大綱,王室衛隊將要進行兩個星期的反坦克專項訓練,一半野戰一半巷戰。
鳥槍換炮以后部隊上下積極性非常之高,且不論底細如何,至少從外表來看有了精銳的樣子。
西格莉德相當開心,表示要給敬業的商某人一個大大的獎勵。8
五月下旬,隨著野戰訓練科目步入正軌,一些專項訓練也逐漸開始了。
狙擊手,一個存在爭議的角色,有時候被吹噓得神乎其神,有時候被貶低得一文不值。
商克的看法是狙擊手的作用很大程度上體現在威懾力,另外狙擊手許多時候其實扮演了精銳偵察兵的角色。
在如今這個世界,情況發生了微妙的變化。
如果具備超速反應能力的第四類戰士充當狙擊手,其殺敵能力之強可想而知,但是她們卻容易被心靈感知偵測到,隱蔽性不足。
如果讓具備心靈感知能力的戰士反向運用能力——屏蔽自身,那么可以保證隱蔽性,但是射擊技術又和普通人無異。3
如果兩人配合成為一個狙擊小組,似乎是最完美的,但好像又有些“昂貴”了?一發炮彈落下來就損失兩人。
矛與盾的博弈變得非常有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