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0709 大過年的

  朱厚照對裴元道,“你替朕私下給他傳個話,就說讓他好好做事,朕不會忘記他。”

  裴元恭敬道,“臣領旨。”

  朱厚照這才想起之前的疑問,“對了,你還沒有說過,為何會被太后召見?”

  裴元臉上露出些許為難之色。

  朱厚照有些不爽道,“難道又要忠義不能兩全嗎?你說出來就是,朕和你一起保密。”

  裴元這才道,“是因為臣在被軟禁期間,壽寧侯派了家仆去給臣傳信。臣不敢違背朝廷制度,在軟禁期間私見外人,于是就讓麾下總旗替臣代接書信。”

  “沒想到那家仆驕橫異常,見臣沒有出寺親迎,打罵了臣的總旗,就揚長而去。”

  “后來…,也不知那人回去說了什么。太后就盛怒之下,將臣召回京師問罪了。”

  朱厚照沉默。

  壽寧侯、太后、裴元。

  這三個聯系在一起,朱厚照立刻想到了當日太后要他徹底查清山東鄭旺妖言案的事情。

  那時候朱厚照推脫已經有錦衣衛在查辦了,還順口說了裴元的名字。

  沒想到只是一個名字,壽寧侯張鶴齡的人,就追去了山東,甚至找到了軟禁裴元的寺廟。

  朱厚照淡淡道,“這么說,你見過太后了?你是怎么對她說的?”

  裴元聽到朱厚照此問,立刻給出一個判斷。

  朱厚照在張太后身邊沒有安插什么人,也沒有主動刺探那邊的情報。

  不然的話。

  不至于不知道張太后那些誅心之言。

  想到這里,裴元又一轉念。

  也不一定,這種作死的話,恐怕那些探子就算知道了,也未必敢對朱厚照說。

  此情同理,那么就算朱厚照知道了太后的一些想法,他難道還能去當面對質嗎?

  如果真是親母子的話,兩人自然沒什么好芥蒂的。

  但現在那鄭旺妖言就像是兩人心里的刺,越扎越深,越扎越不能碰。

  裴元當即避重就輕道,“太后詢問山東的事情,向卑職打聽鄭旺妖言案的相關經過。”

  朱厚照的心不由一緊,連忙追問道,“你怎么說的?”

  裴元道,“卑職正好知道一點,于是順口便回答了太后,而且還告訴太后,鄭旺妖言案在山東爆發,而且牽連到德藩,其實是一件好事。”

  朱厚照聽裴元說他順口答復了太后,就不由心中微松。

  若是雙方的話對不上來,那他可又要在太后那里落下猜忌了。

  聽到裴元的后半段話,則有些愕然了,“好事?為何是一件好事?”

  裴元正要堅定朱厚照鏟除德藩的念頭,于是便用上次說服張太后的理由,對朱厚照說道,“陛下,那鄭旺以一個不值一駁的彌天大謊,陸陸續續在十余年間興風作浪。甚至就連他死了,仍舊有不少妖言在市井流傳。”

  “這其中,固然有百姓獵奇的原因,恐怕也有興風作浪之人,從中推波助瀾。”

  “有道是防民之口甚于防川,謠言這種東西,又能輕易死灰復燃。”

  “所以,我們與其竭盡全力的去撲殺一個生命力旺盛的謠言,就不如修改它,重新解釋它。”

  朱厚照聽得此言,慢慢思索,忽然覺得頗有見地。

  這鄭旺妖言案,雖然關乎他的身世,但是最關鍵的是可能會動搖他的地位。

  在這核心的底線面前,他還需要調查什么真相嗎?

  朱厚照手下有錦衣衛、東、西廠,時不時就能從他們口中聽到鄭旺妖言在流傳的事情。

  所以朱厚照對山東案牽扯到鄭旺謠言,并沒有乍聽此事的張太后那么敏感。

  最主要原因,就是朱厚照覺得這種事情很難根除。

  但是聽了裴元此言,假如能把這個影響他根基的謠言,包裝或者扭曲成另外一個謠言,那困擾他的事情豈不就解決了?

  朱厚照目光熠熠,盯著裴元道,“繼續說。”

  裴元道,“這次,鄭旺妖言案牽扯到了德王世子。這是整個山東大大小小的官員,以及黎民百姓都知道的事情。”

  “臣想著,或許這鄭旺妖言的源頭,就來自德藩也說不定呢。”

  “陛下可以想想,假如這樣駭人聽聞的事情,是由德王世子、德王,或者德藩的人傳出來的。百姓們又會怎么想?”

  朱厚照不用裴元暗示,就自動腦補出了一整套的藩王造反,宗室爭斗的劇情。

  于是他直接斬釘截鐵道,“百姓們肯定會認為是德藩圖謀不軌,甚至有不臣之心,所以才故意污蔑朕,想要動搖朕的出身。”

  裴元恭敬道,“正是這樣。太后也認為,臣的這個想法很合理。”

  朱厚照哈哈笑了起來。

  好一會才收斂了笑容,滿意的說道,“確實很合理,說不定還真是德藩這么做的呢。”

  裴元稍微提醒道,“蕭翀和邊憲都做沒成事,現在接手調查此事的是現任山東巡撫王敞,臣要不要稍微打個招呼?”

  “王敞啊。”聽到再次提到這個名字,朱厚照舒展了眉頭,“那你就一塊提醒他吧,讓他注意下分寸。”

  同時搞定了太后和朱厚照,裴元心里對這件事差不多已經有底了。

  那強大一時的德王系,應該是保不住了。

  裴元趁熱打鐵,對朱厚照道,“上次的時候,臣和陛下說起過戶部侍郎王瓊的事情。臣從山東回來的時候,正好遇到在外賑災的王瓊。聽他說,各地的事情已經料理的差不多了,陛下要不要將他召回來?”

  朱厚照聽了面有難色,有些尷尬的說道,“只怕諸臣不能容他,將他召回來反倒是害了他。”

  裴元笑著搖頭,“此一時彼一時也。我聽說王瓊研究出來一個革新的法子,陛下可以先聽聽看。”

  “至于召回王瓊的事情倒是不急于一時,陛下可以抽空詢問一下朝中重臣的看法。”

  朱厚照還未應下。

  這時,有小太監來報,說是裴千戶的下屬已經取來了甲具武器。

  兩人回過神來,這才發現已經聊了很久。

  朱厚照明顯對接下來的戰斗更感興趣一些,興沖沖道,“快讓人把甲具武器取來。”

  又問道,“那些倭人武士來了沒有?”

  那小太監連忙道,“也來了。那些人都暫且被看押在午門之外。等旗手衛和金吾左衛在奉天殿外做好防備,就把人放進來。”

  朱厚照擺擺手,讓那小太監速去做事。

  不一會兒就見岑猛、蕭通和陸永三人帶著裴元的武器甲具,從丹墀下繞到了奉天殿后。

  因是攜帶武器見駕,三人身后還有一隊錦衣衛盯著。

  三人見了天子連忙跪拜問安。

  朱厚照也不理會,雙目放光的搶先將裴元的大甲接過來,看了幾眼,發現這甲果然是特制的。

  大甲的底子乃是一層棉甲,要害的地方有厚實的鐵板襯在里面,外面又縫綴著大量的鐵片。

  朱厚照提著衣領掂了掂,對那重量都有些咋舌。

  接著又看起了那頂直檐鐵盔,以及那柄金瓜錘。

  朱厚照將金瓜錘揮舞了幾下,對裴元點評道,“有點重,但是重量比較均衡,挺趁手的。”

  隨后很是期待的說道,“快穿上看看。”

  裴元將身上的五品官袍脫了下來,在岑猛的協助下,就著棉衣穿上了那厚重的大甲,等到大甲披掛好,岑猛才用力的捆好束著大甲的絲絳。

  接著裴元帶上直檐鐵盔,單手拎起金瓜錘。

  在裴元那魁梧身軀的襯托下,朱厚照本能的就產生了眼前這人不可戰勝的念頭,一時心中羨慕無比。

  裴元好久沒有披甲廝殺了,穿上甲稍微活動了下,感覺自己左手空空的,于是向朱厚照道,“陛下,可否給臣弄一面盾牌來,要結實一些的。”

  朱厚照吃驚的問道,“這分量已經不輕了吧。”

  裴元感受了下,說道,“還行。”

  這身裝備最重的是大甲,大甲的幾塊鐵板在胸、腹、后背的位置,力氣都吃在雙腿上。

  與人搏斗的雙臂,則只有棉甲和縫綴在上面鐵片作為防護。

  真打起來,并不影響雙臂的靈活性。

  而且裴元感覺加一面盾能大大加強他的容錯,畢竟金瓜錘失誤打空的概率不小,但是換成大盾就完全不一樣了。

  朱厚照聞言,叫宦官張忠去武庫取幾面盾牌,讓裴元挑選。

  張忠去了沒多久,就帶著一隊凈軍抬來幾個盾牌。

  裴元一眼就看中了一面大盾,他上手試了試,感覺揮舞起來有些略重。

  這木盾是用榆木做的,前面釘了兩層牛皮,一層鐵皮。

  應該是步兵推進時,用來抵著防備火銃的。

  裴元用盾主要是用來拍人的,又不需要考慮對方有火銃這種可能。

  這個榆木盾牌又大又沉,已經符合裴元的要求了。上面的鐵皮和牛皮,除了增加額外的負擔,好像也沒太大作用。

  于是裴元就讓岑猛和陸永動手,去掉了榆木盾牌上多余的防護。

  朱厚照咧了咧嘴,看著那漂亮的盾牌被改的不像樣,只覺得有些惋惜。

  裴元將改好的榆木盾接過來試了試,揮舞起來果然虎虎生風。

  裴元稍微適應了下,就把榆木盾丟給了岑猛,也暫時先把身上的大甲解了下來保存體力。

  一想到等會兒大戰,朱厚照比裴元還要激動。

  但不管是從公論還是從私交,朱厚照自然是站在裴元這邊的,于是他連忙讓張忠去為裴元搬來交椅好好休息,又讓御膳房速速取些吃的過來。

  隨后他說了一句,“我去前面瞧瞧。”

  然后就顛顛的從后門重新進入奉天殿,去詢問倭人使團的動向了。

  朱厚照回到奉天殿時,這場大宴早已結束。

  鴻臚寺提供的飯食出了名的難吃,除了朝鮮使團給面子,其他桌上都動的不多。

  了庵桂悟沒幾顆牙,看著朝鮮使團的正使曹繼商和副使李允儉吃得歡,心中十分生氣,打算回去后廣為擴散,曝光他們的行徑。

  眾人各自閑聊著,等朱厚照回來。

  其中最主要的話題,自然離不開裴元。

  就連很多位高權重的大佬,也好奇這人是什么來路,怎么和天子這么親近。

  等到陸陸續續的線索歸納,當眾人得知,這是當初暴打梁次攄,并且險些奸殺了江彬的猛人后,大家都不敢討論了。

  就連內閣大學士梁儲都護不住自己兒子,平叛第一的江彬都險些失貞。

  這特么誰敢招惹啊。

  這會兒人多眼雜的,再有什么話傳出去可怎么辦?

  至于中層文武官員們討論的就比較歡了,不少擅長陰謀論的人都提到了“青簽案”,認為這裴元是楊廷和楊閣老的馬仔。

  所以楊閣老讓裴元去打梁儲的兒子比較好理解,內斗嘛,但他讓裴元去奸殺江彬又是為了什么呢?

  想不通啊。

  在議論紛紛中,朱厚照回到了朝堂上。

  眾人很快便收斂了神態,鴉雀無聲起來。

  陸訚上前詢問要不要撤下筵席,朱厚照點頭道,“都撤下去吧。等會兒也不用急著散朝,諸位愛卿與朕一起,見識下裴千戶與倭人使團的較量。”

  大過年的,來都來了,他還是個孩子。

  眾臣只能應下了。

  朱厚照叫來金吾左衛的指揮使,對他詢問道,“可準備好場地了嗎?”

  金吾左衛指揮使連忙道,“陛下,準備好了。”

  朱厚照臉上露出喜色道,“做的不錯。”

  當即便大步從丹陛上走下,從殿門出了奉天殿。

  朱厚照向外一看,就見奉天殿前的廣場上,以鹿角木柵圍出來一塊地方。

  那塊圍出的區域周圍,被很多全副武裝的明軍戒備著。

  場地的另一側,也有臨時調來的上直親軍士兵,隨時等著應對意外。

  金吾左衛指揮使恭敬示意道,“陛下,那些倭人武士持刀弄槍不得不防,等會兒就讓裴千戶與那些倭人使團,在這塊劃定的區域比試武藝。”

  “這樣一來,也免得生出什么不測。”

  朱厚照笑笑,看向了庵桂悟,“使者以為如何?”

  了庵桂悟還擔心裴元如此夸口,會弄什么幺蛾子,現如今這般在眾目睽睽之下,倒少了他的擔心。

  當即道,“老僧以為甚好。”

大熊貓文學    沒錢當什么亂臣賊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