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第六百一十章 初遇小馬哥

  比賽重新開始!

  8:0的比分,讓所有人都以為比賽已經結束。

  但是,沒人想到當比賽進行到八十九分鐘三十四秒的時候,維埃拉在禁區外一記看似漫不經心的遠射,在擊中棒國禁區內球員之后變向,再一次飛進了球門。

  棒國人,徹底崩了。

  這是自1954年世界杯后,棒國再次品嘗到9:0的分差。

  不過,1954年是匈牙利9:0棒國。

  在那之后,也只有1982年匈牙利和薩爾瓦多的比賽時,10:1的比分超過了棒國的最大失球數。

  誰也沒想到,時隔52年,棒國人再次品嘗到了9:0的分數。

  棒國人瘋了!

  重新開球之后,已經根本不在意球在哪里,而是開始奔著法國球員去了。

  我提不了球,我踢人!

  想想,倒也似乎很符合棒國人的習性。

  只是主裁判經驗豐富,在棒國人開球之后,就覺察到了他們的心境已經徹底崩潰。

  于是在棒國球員的一次射門結束后,他就立刻吹響了比賽結束的哨聲。

  按道理說,這場比賽并不順利,有多次中斷。

  第四裁判給出的補時時間是六分鐘。

  可主裁判是一點補時都沒給,九十分鐘就結束了比賽。

  他也是擔心,以棒國人現在的心態,加上法國人現在的狀態,真要補時六分鐘,很可能會創造出一個驚人的分數。雖然,現在這個9:0的分數,也很驚人了。

  可棒國人可不管這些。

  他們還沒有發泄呢!

  瘋了一樣的沖向裁判,試圖進行圍攻。

  好在法國球員及時趕到,隨后球場內的保安也紛紛趕了過來,護送裁判狼狽撤離。

  看臺上,棒國球迷瘋狂的嘶喊著‘黑哨’!

  但,已經無濟于事。

  比賽,結束了!

  而棒國球員還想要圍攻法國的球員,但法國的球員也看出了這些棒子的想法,在安保人員護送主裁判離去的時候,整個法國隊也迅速撤離球場,令棒子們只能在球場上無能狂怒。

  “大家先別急著離開!”

  劉進起身,攔住了眾人。

  “感覺這些棒子,回鬧事…最好晚一點再走,否則可能會有危險。”

  隨即,他又離開包廂,到隔壁法國文化部官員所在的包廂里,提醒他們要注意安全。

  不過,當劉進走進包廂之后才發現,這包廂里竟然都是大人物。

  法國體育部長讓弗朗索瓦·拉穆爾和文化部部長克里斯蒂娜·阿爾巴內爾都在。

  阿爾巴內爾,劉進比較熟悉。

  雖然法國沒有直屬領導這種說法,但也算是這個意思。

  此前,阿爾巴內爾的秘書,曾經和劉進有過聯系。

  不過想想,倒也正常。

  法國隊的比賽嘛,就算是希拉克在這里,他也不會覺得奇怪。

  真正讓他驚訝的是包廂里的一個青年。

  看上去二十多歲的模樣。

  和記憶中的形象,有很大不同。

  略顯青澀,非常帥氣。

  他站在一個圓臉矮胖的老人身后,姿態頗為恭敬。

  可誰都想不到,用不了十年,這個年輕人將會成為法蘭西的總統。

  埃馬紐埃爾·讓米歇爾·弗雷德里克·馬克龍!

  此時,還只是一個普普通通,除了帥一無所長的財政部財務督查。

  他身前的圓臉矮胖老人,是法國財政監察長讓皮埃爾·朱耶(JeanPierreJouyet)。

  “阿爾巴內爾部長,剛才我感覺棒國人的情緒不太對勁。

  所以來勸大家,不要急于離開包廂。

  最好等德國警方通知后,再離開這里…那些棒國人輸急眼了,估計什么都敢來。”

  阿爾巴內爾微笑著,向他表示了謝意。

  與此同時,劉進的目光又落在了朱耶監察長身邊的老人身上。

  “阿塔利教授?”

  老人一怔,抬頭看向劉進。

  劉進忙道:“我是00屆ESCTOULOUSE國際班的學生,01年10月,您曾來我們學校做過一次講座,我有幸聆聽過您的課程。”

  “你是ESCTOULOUSE的學生?

  抱歉,我知道你是一個出色的作家,但…

  你現在是在哪里工作?”

  “我還在上學,在圖盧茲二大文學院讀博。”

  “這樣啊…”

  阿塔利教授似乎失去了和劉進交流的興趣。

  阿塔利教授,全名雅克·阿塔利(JacquesAttali)。

  法國著名的政治、經濟學者,政論家,曾被評選為世界100位頂尖思想家之一。

  是密特朗總統的特別顧問。

  1990年,創建了歐洲復興開發銀行,并擔任首任行長。

  同時,他也是非盈利小額信貸組織,法國沛豐協會創始人。

  猶太人!

  2007年,薩科齊成為法國總統。

  雅克·阿塔利受薩科齊邀請,作為經濟學家和戰略分析家,組建并領導‘提高法國經濟增長特別委員會’,又稱‘阿塔利委員會’。

  薩科齊希望委員會能夠提供一套全面的經濟改革方案。

  委員會歷經一年時間的調查和研究,提供了三百多條改革方案,卻最終在2008年的經濟危機到來之后,令法國和歐盟一同陷入了經濟負增長的泥潭,之后就一直在泥潭中,苦苦掙扎。

  劉進看出了阿塔利對他的冷淡和不屑。

  但他并沒有在意。

  如果,你看過他在2004年出版的《21世紀詞典》,就知道這個人的成分。

  他為歐洲開辟了一條虛幻且不切實際的發展道路,就如同上世紀八十年的芝加哥經濟學派相近。

  但他的口碑非常好。

  哪怕是未來在華國,也是如此。

  他的很多觀點,會讓華國人覺得很親切。

  比如,他在2010年出版的《國家的破產》中寫道:月入不足1000歐元的華國人,卻將省吃儉用的血汗錢供養著收入10倍于己的阿美莉卡人…

  是不是很正確?

  是不是讓你感覺,這是一個正直的人?

  還有,關于歐洲主權債務危機,他曾建議發行歐洲公債。

  ‘世界已經麥道夫化’,你拿別人的錢來還債,當別人跟你要回他們的錢時,你就從其他地方借錢還債。于是,歐洲將會成為每一個國家,最優秀的債主…

  是不是聽上去很正確?

  諸如此類的話,有很多。

  從表面上看,是為歐洲考慮,為華國考慮…

  但請注意,他是阿美莉卡人!

  你認為一個阿美莉卡人,會真的關心歐洲和華國的死活嗎?

  華國有一句話,叫做論跡不論心。

  我不管你說了什么,我只想看到你做了什么。

  阿塔利的三百條建議,如同給法國開出了三百個不對癥的藥方。

  而之后馬克龍上臺成為總統,背后也有阿塔利委員會的支持…馬克龍上臺之后,所有的政策發展,幾乎全都是依照著2008年,阿塔利委員會為薩科齊提供的三百條建議。

  華國人有一個很壞的毛病。

  秦漢唐宋明的時候,并沒有這種情況。

  但后來,不知道怎么就…

  外國人,你別管他們黑白紅棕,亦或者貧窮還是富有,只要說幾句好話,華國人就會掏心掏肺的去對待,感覺這是什么‘友人’!當然也有媒體的胡言亂語。

  就比如某黃來華國,說一舉‘我是Chinese’,媒體一個個興奮的不得了。

  但是在國外的語境里,Chinese,并不單指華國人,更多是‘華人’的意思。

  某黃這句話,準確說應該翻譯成‘我是華人’,人家是阿美莉卡人嘛,怎么可能說我是華國人?

  可媒體就是硬翻譯,我是華國人。

  然后,華國人就覺得,這貨是個好人…

  嗯,性質差不多!

  說實話,如果是沒有重生的劉進,可能真的會對阿塔利持有好感。

  但現在嘛…

  他并不在意阿塔利,而是把更多的注意力,放在了那個站如嘍啰一樣的小馬哥身上。

  這家伙,果然是長了一張吃軟飯的臉啊!

  連劉進一個男人,都覺得這家伙真帥。

  和阿爾巴內爾交談了幾句,劉進便離開了包廂。

  臨走的時候,阿爾巴內爾部長還讓小馬哥送劉進出門。

  小馬哥比劉進小兩歲,1977年出生。

  他在包廂門口,和劉進互留了電話號碼,并笑著說,期待劉進的新作上市…

  劉進,也表示了感謝!

  正如劉進猜想的那樣,棒國球迷,果然失控了。

  比賽結束后,隨著球迷退場,棒國球迷突然間向正在有序退場的法國球迷發動了襲擊。

  其實,法國人也覺察到了。

  所以在比賽結束后,他們并沒有繼續刺激或者挑釁棒國人。

  可真的輸紅了眼的棒國人,根本不管你是否挑釁。

  他們只知道,這些法國人沖他們做出了那個經典的手勢,法國隊踢了他們一個9:0.

  于是,一場規模巨大的沖突,爆發了。

  大約三百多個棒國人,把一百多個法國人圍住。

  萊比錫警方也發現了狀況,于是想要沖過來阻止。

  但是,更多的棒國人攔住了他們!

  此時防暴警察還在體育館內維持秩序,體育館外的警力,也隨之出現了巨大缺口。

  數以千計的棒國人參與了這次沖突。

  雖然動手的只有那幾百個人,但很多棒國人有意無意的攔住了警察,讓他們無法及時趕過來制止。

  如果是俄羅斯人,哪怕只有幾十個人,也敢和幾百個棒國人打。

  可法國人…

  劉進等人在包廂里,觀看了這場沖突。

  持續了大概二十分鐘,那些法國人抱頭鼠竄,根本不敢抵抗。

  其實,如果他們抵抗了,后面還會有源源不斷的法國人從體育館出來。

  但他們沒有抵抗,只是狼狽逃跑,也使得后來的法國人,跟著到處逃竄,使得場面亂成一團。

  蘇菲瑪索在包廂里,熱不住爆了粗口。

  歐容更是破口大罵!

  梅拉、克羅艾也是一臉不滿。

  劉天仙則看著電視屏幕里那慘烈的現場,小嘴兒張大,竟然不知道該說什么才好!

  真不愧是法國人啊…

大熊貓文學    我在歐洲當文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