運用了東宮令、寶泉令后,見著氣運還有贏余。
宋無忌又運了武卒令,補充了編制,弄了三千整的正卒編制,雖然現在兩縣之地,加上秘境中遷徙出來的百姓,只有八萬左右。
但宋無忌反而不用擔心供養不足的問題。
太昌縣周回百里,九品靈田有兩萬畝,現在還在繼續開荒,現在是第三批開荒,不需要氣運就可以開荒出不入品靈田。
根據五行司農們說,那血稻谷,在九品靈田之中,一年三熟,產量還會更高,品質會更好。
另外香火粟這種靈谷,也有了培育之法,那就是,除卻香火灌溉之外,如果土地神,每過段時間,施展一次[五谷豐登]的神術,也可以令其成熟。
香火粟是比血稻谷更高級一些的靈谷,血稻谷長時間服用能增長三寶之精,香火粟長時間服用可以增長三寶之神。
三千武卒其實還是少了,按道理,一個縣兩千縣丁,兩個縣就是四千,只是除卻糧食供養之外,還有兵器裝備、兵餉俸祿發放,以及最重要的“一將難求”。
至于建新縣,那邊城池修復才是正軌,否則只會漸漸變成鬼城,不能鎮壓人間道,地網也會難以涉及到那里。
“銅佛寺秘境入口找到了?”
宋無忌把律令剛施,便聽到了陳修傳來的符訊。
銅佛寺還是比較好找的,是一個佛寺,內里以有銅佛而聞名,但現在銅佛已經被解決了。
宋無忌對這個秘境還是比較感興趣的,傳聞寧王造反,暗中鑄造錢幣,打造裝備、鎧甲,這些東西,肯定是鐵器裝備,那么這些青銅裝備,就可以淘汰了。
鐵器更鋒銳,鑄造成兵器、神兵,匠戶百鍛起來,也會更厲害。
如今太昌縣中,最高等級的兵匠,也才八品,九品的也才八九個,剩下的都是不入流的。
要是可以在此秘境中,得到一批鐵匠,那是再好不過的。
宋無忌當即便親自轉身而動,把種田開荒之事等后勤,完全交給田城隍來處理。
“那黃家大院的秘境中,其實有很多優秀的流民,可以選擇性遷徙出來,不過那處秘境,我已經讓黃巧云種桑養蠶了,多和她溝通便是。”
田城隍有些抱怨道:“你還是早些把洪州占下來,那里有學識的多,把他們都安排出去。”
宋無忌給田城隍畫餅道:“您愛民如子,我放心么,洪州城隍識相的話,我給他放下來,當鑄幣大神,轉修財神之道,還得您去當洪州城隍,一個縣城隍委屈了。”
“只怕他不識相。”田城隍笑道:“你去做吧。”
當即宋無忌運了一個遁法,便來到了陳修所言銅佛寺。
整座寺廟,已經化作了秘境,和鐵柱宮一般,有內外之別,秘境已經成了一處佛國道場,和尚們依然敲鐘念經,嗡嗡嘛嘛的。
陳修的兵馬圍住了這里,卻見有許多和尚守著寺門,氣息都不低。
“施主,佛門凈土,彌勒道場,豈能擅動刀兵?”
“還是早些化解干戈,清凈供香,以免菩薩怪罪。”
宋無忌到時,陳修便道:“境主,這佛寺有些詭異,我們強闖進去,便會哈哈哈笑個不停,笑到沒力氣,真氣都潰散。”
宋無忌聽了:“這就是不修神意的下場,你也七品了,需要補全短板,否則神意太弱,便可能成為殺身之禍,那牛郎織女丹經,也要多看看。”
陳修也是惱,只覺得這些個和尚都對付不了,始終沒有面子。
宋無忌卻率先進入佛寺,想要看看虛實。
卻見那些和尚也不敢阻攔,畢竟宋無忌為“境主”,銅佛寺在境主麾下,也是“不依國主,不立法事”。
況且這些和尚在宋無忌身上看見了光明文殊相。
“小僧拜見境主。”
宋無忌看著這個面白無須,好似圓盤一般的胖大和尚,這和尚也無刀兵,手中拿著一串念珠,顯得十分穩重。
宋無忌道:“你這佛寺,有什么不能進去的?”
“那銅胎邪佛出了寺,怎么沒有把你們這些和尚給殺了?”
“境主,我等雖死,然處境修未來之法,不在現在死去,不在過去死去,只在未來長存。”
“不在現在?”宋無忌微微掐算,還真發現這座寺廟古怪,竟然時光和外界時光分割,且不在現在之中,時光永遠比現在多出兩個呼吸,這些和尚又修煉的是《未來劫經》,即便被殺,還是會在未來復活。
“呵呵。”
宋無忌道:“我卻不信殺不死,無非是這座道場特殊罷了,我若拆了你的寺廟,打碎金身,你們這些鬼和尚,卻不知道要死多少遍。”
“也罷。”這胖大和尚道:“境主有所愿,貧僧怎能阻攔?”
當即做出一個請的手勢。
陳修當即跟著一起進入。
“我雖對你們這些和尚看不太對眼,卻也見你們確實頭腦上生有靈光,不染惡業,那銅佛又是怎么回事?”
和尚道:“銅佛乃是寧王殿下所鑄,他的銅佛寺,與我們的銅佛寺其實是兩個寺,本寺清本正源,為敕建祐民護國寺。”
“只因寧王鑄造大佛,藏于本寺,才被人稱銅佛寺。”
“時間上不同,但又是同一地點,那銅佛所在,是邪彌勒寺,不受彌勒指教,坐不住蓮臺,收受買命錢,乃有此禍。”
“他被打死之后,我等便獨占祐民寺道場,凈化了邪佛魔氛。”
宋無忌拍拍手:“這鬼話,哄騙誰,卻也哄騙個得我。”
入了內,卻見果然一蓮臺上,大佛不見蹤影,只有一個虛影。
虛影是一個無特定面孔,又似乎有萬千面孔,身材好似嬰兒,但又歷經千劫滄桑一般的小和尚。
小和尚頭戴王冠,目光射來,好像就穿透了時空,穿透了千世、百世。
但最終是落在宋無忌身上的。
“南無彌勒佛。”
“施主,我們終于見面了。”
宋無忌頓時心生忌憚:“你這和尚,莫非在等我不成?”
“自是在等施主。”
“等到了施主,方有大歡喜,大自在,大極樂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