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第297章 大修染布廠,食品廠有家了

  初秋時節,天高氣爽。

  海濱市舊城改造一期工程的喧囂漸漸平息。

  老城區諸如華山路、嵩山路、泰山路、五臺山路等核心區域的居民們陸續用上了嶄新的公共廚房和廁所,臉上洋溢著滿足的笑容。

  然后建筑大隊迅速轉向,又開始對各條街道上散落著的空置廢棄房開展維修翻新作戰。

  錢進已經去現場查看過多套空置廢棄房了,這些房子的修繕工作與去年冬天雪后緊急修繕的居民住房截然不同。

  嵩山路深處有一座民國時期的綢布莊倉庫。

  青磚外墻爬滿了藤蔓,木質大門腐朽不堪,透過縫隙能看到里面堆積如山的破麻袋和厚厚的灰塵,工人進去得戴口罩,夏秋季節里面空氣也彌漫著霉味…

  烏龍山路拐角有一個廢棄的小印刷廠,街道居委會一直想把它給推了,只是沒有勞動力也沒有上級單位給的拆改計劃,所以這小破廠便一直孤零零的陳列著。

  它屋頂塌了大半,里面銹跡斑斑的鋼梁都露出來了,地面上散落著不知道什么年代的工具,還有破碎的鉛字和油墨桶。

  錢進去看過,這房子跟建國后唯一的聯系,就是墻壁上殘留著一些褪色的紅色標語。

  再就是他聽說瑯琊山路盡頭還有一座疑似舊染坊的院落,院墻已經半倒了,里面很多老鼠,居委會幾次消殺都沒用…

  這種建筑大多建于民國甚至更早,歷經戰火與歲月侵蝕,早已破敗不堪。

  墻體傾斜、屋頂坍塌、門窗朽爛是常態,雜草叢生、鼠蟻橫行更是標配。

  它們早已不是住房,而是被遺忘的倉庫、廢棄的舊店鋪、甚至早已停產的微型手工業作坊的廠房。

  他看后很感慨,估計后世進入城市的新居民無法想象,原來城市曾經也這么破敗。

  原來城市也有農村那種茅草屋…

  新工程開始,建筑大隊的隊員們還是干的很起勁的。

  危房修繕是雪中送炭,解決了老百姓最急迫的住宿問題。

  老破舊房和街道公共場所升級,是錦上添花,幫建筑大隊和勞動突擊總隊贏得了好口碑。

  現在,建筑大隊四處修繕改造那些荒廢房產,頗有點開疆拓土的意思。

  為勞動突擊總隊開疆拓土。

  隊員們尤其是領導干部們都知道自家急需一個廠房給食品廠使用這件事,他們去跟各街道居委會對接的時候,也特意留意這種適合的廠房。

  然后,還真找到這么一間房子。

  就是瑯琊山路的那間染布廠!

  錢進得到消息后,中午特意利用下班時間過去查看這個廠房。

  瑯琊山路在城北區,以前屬于郊區,建國后隨著海濱市慢慢發展,那片區域才被納入城區。

  這種老郊區地帶有不少的民國工廠,他們要看的這座染布廠就是其中之一。

  海濱市從清朝末年開始,就是國家著名的棉紡基地,配套產業還是挺豐富的。

  瑯琊山路比較僻靜,屬于小巷子。

  錢進來到巷子口,接待他的宋鐵柱急匆匆走出來跟他打招呼:“錢總,都勘察清楚了。”

  “打聽過這染布廠的情況了嗎?”錢進問。

  宋鐵柱點點頭:“打聽清楚了,這個染布廠大概是六十年前開設的,小鬼子來了以后被強占了,它們給鬼子兵染軍裝。”

  “解放戰爭的時候,廠房有點被戰斗波及了,解放后輕工委想要修修補補,但是效果不佳,最終沒用起來,它便一直荒廢著。”

  錢進聞言心里一涼:“啊?空置得三十年了?”

  “沒有,解放后修補來著,就是最后沒用好,空置應該是十幾年吧。”宋鐵柱解釋。

  “不過我們中隊的技工組去仔細查看過了,它主體結構是紅磚加部分鋼筋混凝土框架,雖然破得厲害,但骨架還在。”

  “關鍵是它自帶一口深水井,去年全市大旱,這口井一直出水,瑯琊山路居委會就靠這口井供應了全街道的生活用水。”

  “現在水質我讓人初步查過了,清亮,沒異味,我估計沒問題,因為去年瑯琊山路不少人家就喝它來著。”

  “再就是錢總您往南邊看,那個大煙囪是城北區發電廠的熱力管道,附近還有個變電站,這樣用電取暖都方便…”

  錢進點頭。

  他來的時候經過了發電廠,注意到過這個便利條件。

  尤其是發電廠的熱力管道在附近,這個太重要了。

  如果他們可以使用這個廠房做食品廠工廠,那么是可以借用發電廠熱力管道熱量來開展工作。

  比如燒鍋爐,比如取暖。

  隨著宋鐵柱的介紹,兩人已經到了染布廠。

  這廠房確實破敗。

  說起來建筑本體還是挺高大的,只是窗戶破碎,墻體斑駁,沒法上眼去看。

  進入廠房,里面部分屋頂塌陷,院子里雜草有人腰那么高,還有幾臺銹蝕的染布機器被破布蓋在角落里,打開后正午陽光照在上面,如同巨獸的骸骨般。

  錢進感嘆:“這街道的孩子不合格啊,竟然沒有拔這些鐵皮拆了去賣鐵?”

  宋鐵柱下意識說:“這都是大件,他們怎么拆?這種鐵他們能賣到哪里去呢?”

  錢進一想,也對。

  改革開放之前,街道居民賣破爛賣廢品,稍微多一點就得居委會開證明。

  孩童們別說拆不了這些破機器,拆的了他們也沒法賣出去。

  錢進轉了一圈,對這個廠房還真挺感興趣。

  廠子主體框架結構尚存,尤其是那口被石板蓋住的深水井,錢進趴在井口往下看,能感覺到有股子寒氣往上噴涌。

  擱在去年讓他知道有這么一口井,他得當寶貝。

  隊員們在尋找寶貝。

  他們戴著安全帽,拿著手電筒和撬棍,小心翼翼地穿行在廠房廢墟之中。

  這些廠房里真藏有一些好東西。

  不過現在他們主要在評估建筑的破損程度、結構安全性,然后以此判斷其改造潛力和未來用途。

  瓦工師傅敲擊著殘存的墻壁,判斷磚石的質量和承重能力。

  木工師傅檢查著尚未完全朽爛的梁柱,估算可利用的木料。

  水電工則觀察著是否有殘留的管道線路可以利用。

  “好地方!”錢進繞著廠區走了一圈,心中已經有了決斷,“深水井意味著生產用水可以自給自足,大大節省自來水費用和供水不穩的風險。”

  “靠近熱電廠,意味著冬季取暖和部分工藝用熱有保障,電力供應也更穩定。”

  “很好,這簡直是給咱們食品廠量身定做的!”

  他立刻指示宋鐵柱:“宋中隊,你馬上聯系這邊的街道辦和區里相關部門,這個廠子,我們勞動突擊總隊要了。”

  “至于租金好商量,但租期要長。”

  他一聲令下,宋鐵柱立刻行動起來——把工作交給了總秘書龐工兵。

  龐工兵負責總隊廠房的租賃談判工作。

  錢進估計這個談判過程不會很艱難。

  畢竟狗勞動突擊總隊在舊城改造一期工程中展現出的高效、務實和為民服務的形象,早已深入人心,各街道居委會對他們觀感好,很多事上應該愿意幫忙。

  再一個各條街道以后用到勞動突擊總隊的地方還多呢,怎么也得跟他們打好關系吧?

  龐工兵主導談判工作,宋鐵柱陪同負責——他一直在跟瑯琊山路居委會這邊打交道,雙方已經很熟了。

  合同制作好之后,龐工兵就去瑯琊山路居委會的主任辦公室敲門了。

  瑯琊山路居委會的主任叫肖永福,一進門,龐工兵便伸手問好:

  “肖主任,忙著呢?”

  “哎喲,宋隊長、龐總秘?你們二位貴客怎么來了?快請坐、快請坐!”肖永福連忙起身招呼,臉上掛滿笑容。

  勞動突擊總隊如今可是全市的明星隊伍,市里報紙隔三差五就表揚,連省報都登了,他不敢怠慢。

  不過想到他們的工作,肖永福又一愣:“等等,不是老染布廠出啥問題了吧?”

  提起這個老工廠他就猛唑牙花子。

  因為這工廠廢棄多年,待在他們街道上,如同人身上長了個化膿的瘡疤,很難受,很不好。

  肖永福回家要經過那老廠房,很多居民都得天天從老廠房門口路過。

  不知道別人怎么想,反正他肖永福每次路過都要下意識地皺緊眉頭。

  那地方在他眼里很晦氣。

  那歪斜開裂的紅磚墻,塌陷半邊的屋頂,破碎的窗戶,整個就是個死掉并腐爛的野獸。

  嗯,那些空洞洞的窗戶就是野獸爛掉的眼窩子!

  而且這個破廠房還不止是看著不好看,它實際上對居民生活有影響。

  比如它墻體已經很糟糕了,隨時可能坍塌,而屋頂在臺風季總是搖搖欲墜,每年汛期,街道辦都要組織人手在周圍拉警戒線,提心吊膽,生怕出事。

  區里年年點名批評,要求整改,可資金匱乏,技術力量不足,這塊“老大難”就像一塊燙手的山芋,在街道辦手里捂了十幾年,越捂越燙手。

  如今市里總算要修繕這些老建筑了,肖永福可是興奮了好一陣。

  他幾乎是得到政策后,第一個就把這老染布廠的修繕改造申請送去了市里呢。

  還好,如今建筑大隊確實派人派隊伍過來干活了,他可不希望出意外。

  面對他的詢問,宋鐵柱也不客套,直接把一個合同袋子拿出來了。

  龐工兵這邊開門見山:“肖主任,是這樣,我們錢總看中了你們瑯琊琊山路這個老染布廠,想租下來。”

  “啥?”肖永福以為自己聽錯了,下意識地反問了一句,眼睛瞪得溜圓。

  那塊地方,他感覺躲都來不及,還有人主動往上湊?

  所以他還特意問了一聲:“就是你們現在要修的染布廠?”

  “對,就是那個染布廠舊址。”龐工兵肯定地點點頭,指向了桌子上的合同,“這是我們做的初步改造方案和租賃意向書,您看看?”

  肖永福狐疑地拿起文件袋,抽出厚厚一沓資料。

  首先映入眼簾的是一張手繪的廠區現狀圖,標注著墻體傾斜角度、屋頂塌陷范圍、水井位置等,詳盡得令人咋舌。

  后面跟著的是詳細的改造方案:結構加固措施、水電系統重建規劃、功能分區設想…

  圖文并茂,條理清晰。

  最后是一份措辭誠懇的租賃意向書。

  肖永福一頁頁翻看著,越看越是開心。

  對面不是來找他放空炮,看樣子真是要租賃下這個破工廠。

  于是他一把握住了龐工兵的手說道:“哎喲,龐總秘,人家都說你們勞動突擊總隊最擅長雪中送炭,這話一點不假,你們可真是、真是能雪中送炭啊!”

  他站起身,繞過辦公桌,又去緊緊握住宋鐵柱的手,生怕兩個人給跑了:

  “不怕實話告訴二位,那塊地方,你們是不知道,它就是我們街道辦心口上的一塊大瘡疤!”

  “你們說那破廠子橫在那兒多少年了?年年報上去,年年挨批!”

  “墻歪了,屋頂塌了,一到汛期臺風天,我這覺都睡不踏實,生怕它倒了砸到人!”

  “現在你們愿意接手,還要把它改造成工廠?這是利國利民的大好事,我們街道辦舉雙手雙腳支持!”

  宋鐵柱被肖永福的熱情弄得有些不好意思,憨厚地笑了笑:“肖主任,您別激動。”

  “其實你們的老染布廠是個好地方,廠房夠大,結構骨架還在,特別是那口深水井,對我們想干的食品廠很有用。”

  “食品廠?”肖永福一愣,隨即更加興奮,“食品廠好,食品廠好!”

  “你們生產吃的,這東西干凈啊,比那些有污染、有噪音的廠子強百倍,我們街道的住戶肯定歡迎。”

  開的還是食品廠,這就更好了。

  他松開手,在辦公室里踱了兩步,勉強先鎮壓了內心的開心和激動。

  “這樣,宋隊長、龐總秘,你回去跟錢總說,我們這地方租金好商量,象征性地給點就行。至于租期呢,也可以談、也好談。”

  “我們街道只有一個要求,也是最大的期望——一定!一定!要把那地方弄得結結實實、安安全全的!”

  龐工兵和宋鐵柱兩人對視一眼,同樣很高興。

  這活這么簡單就辦下來了?

  龐工兵問道:“肖主任,您看您這邊有沒有什么想補充的呢?”

  肖永福想了想,說道:“還真有點要補充的,那就是最好給我們把那個破廠子弄得漂亮點,讓它不再是咱們區的‘老大難’,變成個亮點!”

  他心里想的是,老子因為那個破廠房被區里領導罵了太多次了,現在有條件了,怎么也得轉換條件被表揚一次吧?

  宋鐵柱對他的要求滿口答應。

  其實他感覺要做到這點不容易,因為那廠房確實破損破殘的很厲害,要收拾起來怕是會很費勁。

  看到他們答應的痛快,肖永福這邊有點回過味來。

  自己剛才太激動了!

  爛山芋終于有人接手了,一時之間他就沖動了!

  實際上這事對瑯琊山路是好事,是一個難得的能撈到好處的好機會!

  這么想著,他帶著幾分商量的口吻補充了一句:“龐總秘、宋隊長,你們看啊,我們瑯琊琊山路這邊,咳咳位置它是偏了點,導致我們居民生活不方便。”

  “所以我的意思是呢,你們要是開工廠,能不能、能不能順便在哪開個飯店?哪怕是個小飯館呢?給我們居民搞點服務工作嘛。”

  肖永福是個老同志,不是很擅長談判工作,所以他自己說完后又有些后悔:

  他怕自己獅子大開口,惹怒了人家,結果人家不租賃這個破廠房了。

  于是他又趕忙解釋:“你看你們勞動突擊總隊開了不少飯店啊,還有什么食堂火鍋店的,現在太有名了。”

  “所以我尋思,是不是?嘿嘿,給我們街道上也弄一個,行一個方便好不好?”

  “要是你們能答應這個,租金我們還可以再降點,租期再延長點!”

  最后他來了一句:“算我老頭子求你們了…”

  這話可把兩人架住了。

  龐工兵和宋鐵柱再次對視一眼,全無奈了。

  錢進把談判工作委托給兩人的時候,表態說可以在價格和租賃期間上適當讓步,但沒說能不能過來開個飯店。

  這件事兩人還做不了主,只好給錢進打電話。

  錢進此時正好沒事,便坐著公交車過來了,推開門,開門見山:“肖主任,你們希望我們總隊過來開個飯店?這主意聽起來不錯啊!”

  “哎喲,錢總,竟然麻煩您親自來了,快請坐!”肖永福看到錢進更加熱情,連忙讓座。

  “我剛才跟宋隊長他們是隨口說的,沒想到竟然驚動您了,哎呀,不過你們要是能在瑯琊山路開個飯店,那真是太好了。”

  錢進坐下,露出感興趣的表情:“肖主任,開飯店這事我們暫時還沒規劃,不過您放心,我們租下那地方,是要開食品廠的。”

  “對,食品廠,這個我知道了,但你們不開飯店啊…”肖永福臉上的興奮勁兒瞬間褪去一半,顯得有些失望。

  錢進微微一笑,解釋說:“但是這食品廠是專門生產餅干、桃酥、蛋糕、面包這些點心的。”

  “而且,我們不光開廠子,還會開設我們自己的品牌糕點鋪子,名字都出來了,叫做‘人民甜蜜坊’。”

  “糕點鋪子?”肖永福眼睛眨了眨。

  “沒錯。”錢進描繪著藍圖,“您想想,到時候,香噴噴的點心從廠里新鮮出爐,直接送到鋪子里賣,那香味,說它能飄出半條街不過分吧?”

  “不過分、不過分。”肖永福急忙說。

  錢進說道:“瑯琊山路有了這么個飄香的鋪子,還怕沒人氣嗎?工人下班路過買點給孩子當零食,走親訪友買點當禮物,不比開個普通飯店更能帶動咱們這片兒?這才是真正的‘錦上添花’!”

  肖永福聽著錢進的描述,眼睛越來越亮,仿佛已經聞到了那誘人的糕點香氣,看到了鋪子前熙熙攘攘的人群。

  他猛地一拍大腿,又開始激動起來:“哎喲,錢總,您這主意更高啊。”

  “要在我們這里開設糕點鋪子啊?好,太好了,這是香飄十里的好玩意兒,肯定能吸引人來,這么一說它比開飯店還實在呀?”

  錢進說道:“對,比開飯店其實實在,飯店哪里沒有?再說了,過兩年你們要是覺得瑯琊山路上需要飯店,那你說一聲,我立馬支援過來開個分店!”

  現在開飯店確實有壓力。

  人才不夠用!

  廚師幫工和服務員、收銀員都需要培養,靠人民食堂來培養還是太慢了。

  其實錢進還真想在瑯琊山路開個飯店,這邊也有工廠,以后自家還有食品廠開設,開飯店肯定有生意。

  所以最終錢進給了肖永福一個承諾,讓他找好可以開飯店的地方,然后最快一年最晚兩年,一定要過來開個大飯店。

  肖永福這下子開心了,拍著手說:“行,那就這么說定了。食品廠好、糕點鋪子更好,先開這些東西,以后再開飯店。”

  “至于租金、租期都好說,我這就去跟區里匯報,全力支持你們的工作!”

  肖永福說到做到,立刻拿著勞動突擊總隊的改造方案和租賃意向書,風風火火地趕往區政府匯報。

  區領導辦公室里,他唾沫橫飛地講述了染布廠舊址的隱患之痛,又眉飛色舞地描繪了勞動突擊總隊接手改造、開辦食品廠和糕點鋪的藍圖。

  另外他還把錢進跟他面談時候講的那些內容重復出來,什么盤活閑置資產、帶動就業、豐富市場、改善區域人氣,最后把區里領導聽的不耐煩了:

  “行了行了,老肖同志,我明白你意思了,你坐下吧,人家這里面把一切都說的清清楚楚——這個錢主任不愧是核準委的當家人,天天跟合同打交道的人就是不一樣,這份方案報告寫的真好。”

  區領導仔細翻閱著方案,頻頻點頭。

  最后他放下文件,贊許地說:“勞動突擊總隊這個思路很好,盤活閑置資產,變廢為寶,把那個廢棄染布廠改造成食品廠,一舉多得啊!”

  “就像你說的,既解決了街道的老大難問題,發展了集體經濟,創造了就業崗位,還能豐富市場供應,給老百姓提供更多物美價廉的食品…”

  “嗯這完全符合當前‘搞活經濟’的政策精神嘛,是件大好事!”

  他拿起筆,在文件上龍飛鳳舞地簽下名字:“同意!大力支持!”

  “肖主任,你回去告訴錢進同志,區里全力支持他們這個項目。”

  “相關手續,讓各部門特事特辦,我給你們開綠燈。要盡快把這個食品廠搞起來,搞紅火起來,讓它成為咱們區‘搞活經濟’的一個樣板!”

  肖永福拿著那份簽了字的批復文件,走出區領導辦公室時,腳步輕快得像要飛起來。

  他抬頭看看天,九月的陽光正好,暖洋洋地灑在身上。

  此時他仿佛已經看到,瑯琊琊山路上那座破敗的染布廠舊址,正在勞動突擊總隊的巧手下,褪去瘡疤,煥發新生,變成一座飄散著甜蜜香氣的希望工廠。

  而他自己,也終于可以卸下心頭那塊壓了十幾年的巨石,以后再來了臺風暴雨,就總算可以睡個好覺了。

  就這樣,在雙方皆大歡喜的氛圍中,一份長期租賃合同迅速簽訂。

  勞動突擊總隊以極低的象征性租金,獲得了瑯琊琊山路染布廠舊址的長期使用權。

  就此,這片沉寂了十幾年的廢墟,正式迎來了涅槃重生的契機。

  錢進親自掛帥,調集了建筑大隊最精銳的力量,組成“食品廠廠房改造突擊隊”,由經驗最豐富的張振華總擔任技術顧問,陳井底大隊長現場指揮,很鄭重的來改造這廠子。

  改造工程遠比新建復雜,但用料比新建要少。

  當下最缺的就是物質材料,所以復雜麻煩也沒辦法,建筑大隊只能發揮吃苦耐勞精神來干活了。

  錢進那天去初查的時候就發現了,這廠房要利用起來很費勁。

  要修繕廠房,首先得進行徹底清淤與消毒。

  十幾年下來,這廠區內各種垃圾污物堆積如山,雜草叢生,而且哪怕是秋季也有新草在冒頭。

  這個處理起來簡單。

  國內已經有百草枯出售了。

  這東西對付起雜草那是真厲害,隊員們戴著口罩和手套,操作噴霧器在廠區里轉了幾圈,滿廠區的雜草就變成了枯草。

  他們再揮動鐵鍬、推著獨輪車,將一車車垃圾運走。

  自家的廠房,肯定處理起來要認真一些。

  尤其是這廠房還是給食品廠準備的,必須得講衛生,于是錢進安排了消殺隊伍進場,對廠區進行了全面消毒,特別是那些殘留染料的區域,進行了特殊處理,確保無有害物質殘留。

  處理了衛生,得先對廠區進行結構加固與修復。

  否則到時候墻壁不牢靠,隊員們上屋頂去開展維修工作,結果墻體倒塌,那肯定死傷嚴重。

  張振華總工出面,他帶著兩個結構工程師仔細勘察了每一根梁柱和每一面墻體。

  對于局部開裂、酥松的磚墻,專家們給出了“剔鑿修補鋼筋網片高標號水泥砂漿”的加固方案。

  對于銹蝕的鋼梁,進行除銹、防腐處理,并在關鍵節點焊接加固鋼板。

  對于塌陷的屋頂,則需要拆除腐朽的木檁條和瓦片,重新鋪設輕鋼龍骨和新型石棉瓦。

  這些工作對于建筑大隊來說已經是常規操作,他們對于保證廠房建筑結構安全穩固方面的工作是很有經驗了。

  再就是廠區的地面與墻面也得好好處理。

  原有的水泥地面已經坑洼不平,且被染料滲透的厲害,歷經降雨降雪的侵襲加上風吹日曬,這些染料在地面變了顏色,很難看。

  不過這對于建筑大隊來說還是小意思。

  他們將舊地面全部鑿除,重新澆筑了10厘米厚的C20細石混凝土,這樣精心收光抹平后,廠區平整漂亮且可以封閉以后的野草生長路線。

  墻面則鏟除原有粉刷層,重新用水泥砂漿打底找平。

  錢進這邊從商城采購了大量的高清潔瓷磚,這種新型瓷磚與當下的尋常瓷磚相比,外貌幾乎一樣,就是一個白色。

  但如果有陽光照耀就能看出來差距,當下的瓷磚白晃晃的,而高清潔瓷磚在陽光下像是表面形成了水流一樣,隨著陽光照耀角度變幻,就像是水流在徐徐蕩漾。

  這種瓷磚不僅防污,還能減少細菌病毒的附著生長。

  就在廠區進行如火如荼的改造工作時,錢進也沒忘了人才培養這個根本。

  之前他就吩咐了女隊招聘篩選適合做糕點面食的女青年準備接受培訓做食品工,這消息像長了翅膀一樣,早就在勞動突擊總隊內部和周邊街道傳開。

  不過食品廠要用的女工比較多,考慮到符合條件的女隊員未必能補上缺口,這樣錢進決定從待業女知青里一起選人。

  到了1981年,個體戶經濟已經開始活泛起來了。

  很快,一張張用紅紙黑字手寫的《招賢榜》便貼在了各街道居委會的公告欄上:

  “海濱市勞動突擊總隊食品廠籌建組誠招糕點師學員!

  要求:熱愛食品制作,心靈手巧,吃苦耐勞;年齡1835歲,身體健康,無不良嗜好;有做飯、面點基礎者優先。

  一經錄用,提供專業培訓,成績優異者將成為食品廠技術骨干或管理人員。

  報名地點:昆侖山路037號勞動突擊總隊指揮部食品廠籌建辦”

  這則消息在女知青中引起了巨大反響。

  回城知青太多了,工作機會變得稀缺起來,這樣一份有技術含量、有發展前景的工作,吸引力肯定很大。

  更重要的是,這是勞動突擊總隊的項目!

  這是那個把“盲流子”變成“城市美容師”、把“打架王”變成“技術骨干”的神奇地方!

  很快,全市的女知青都被調動起來,她們奔走相告、共同討論這份新奇的招聘簡章。

  與此同時,新一期建筑工培訓學習工作縮減了規模,有五個教室空出來,掛上了嶄新的牌子:

  食品工藝班。

大熊貓文學    黃金年代從1977開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