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第266章 江湖再見,上任新崗

  隨機推薦:

  車輪有節奏地撞擊著鐵軌,發出單調而持續的“哐當、哐當”聲,像一首永不停歇的進行曲,催促著這列墨綠色的龐然大物穿越華北平原,駛向黃海之濱。

  午后的陽光透過車窗玻璃,斜斜地照射進高級臥鋪車廂,在深棕色的地板和雪白的臥具上投下晃動的光斑。

  錢進靠坐在下鋪的鋪位上,背后墊著卷起來的深藍色棉布枕頭。

  他身邊放了一摞報紙,睡覺的時候墊著當枕頭,睡醒了可以看內容。

  他看的是政策。

  這幾個月忙著抗旱,也沒仔細研讀國家近年來的工農商經濟政策變動。

  七月份,國家召開了全國勞動就業工作會議,提出實行“在國家統籌規劃和指導下,勞動部門介紹就業、自愿組織起來就業和自謀職業相結合”的方針。

  這政策對他來說很重要。

  老百姓可以‘自愿組織起來就業和自謀職業’了。

  對于大學生、中專生們來說,他們肯定不樂意選擇這條路,但對于待業的普通青年,有了這個政策,就有了自主創業的可行性。

  他剪下報道貼到筆記本上,繼續往下看。

  8月18日鄧公在主要領導擴大會議上作了關于《領導制度的改革》的講話,指出領導制度、組織制度問題更帶有根本性、全局性、穩定性和長期性,對現行制度存在的官僚主義、權力過分集中、家長制、干部領導職務終身制等各種弊端必須進行改革。

  看到這新聞,錢進又趕緊剪下來。

  這篇講話太重要了,將成為指導我國進行政治體制改革的綱領性文獻。

  此次他們赴京還討論過這件事,這是一個信號。

  靠當年干革命、打天下起來的老干部們要退二線了,國家將啟用腦子更活、知識水平更高的青年領導上一線。

  錢進想起當時同僚們看向自己那艷羨的眼神,心里暗爽。

  此次赴京參加核準委的成立儀式,各地市一共去了五十五名負責人。

  錢進最年輕,甚至年輕的過分。

  只有他一個人還不到三十歲,第二年輕的也已經38歲馬上四十歲了!

  繼續看新聞,五屆全國人大三次會議召開了,通過了《國籍法》、《婚姻法》、《中外合資經營企業所得稅法》和《個人所得稅法》等多部法律。

  普通老百姓可能看不懂這一條,但錢進能看懂。

  《個人所得稅法》出爐,這是給全民個體戶模式保駕護航。

  另外國家經委提出了《關于擴大企業自主權試點工作情況和今后意見的報告》,要求從1981年起把擴大企業自主權的工作在國營工業企業中全面推開…

  國營企業要競爭了!

  很多企業的飯不那么好吃了!

  錢進又翻過一張報紙,繼續仔細研讀。

  這年代的臥鋪車廂相對安靜些,不像硬座車廂那樣人聲鼎沸、擁擠不堪。

  但噪音依然無處不在。

  錢進這邊還行,身邊幾個鋪位上的乘客看到他一起來就翻看報紙,穿著打扮又有些干部樣子,并不敢打擾他。

  他對面是一位穿著灰色干部服、戴著眼鏡的老同志,估計是帶孫女去首都探親來著,孫女說餓了,他便小心翼翼地剝著一個煮雞蛋。

  小女孩要爭搶,老同志瞪了她一眼:“別打擾叔叔工作。”

  錢進莞爾一笑,從包里拿出個午餐肉罐頭打開,倒出來用餐刀切開推給小女孩。

  小女孩頓時開始狼吞虎咽。

  老同志掐了孫女一下,低聲說:“有沒有謝謝叔叔。”

  小女孩趕緊說:“謝謝叔叔,謝謝叔叔。”

  錢進笑著沖他點頭。

  老同志看他露出笑容,便試探的問:“錢進同志?”

  錢進一愣,仔細看老同志:“大叔,咱們見過?”

  聽到這話老同志露出笑容,立馬主動伸出手:“沒有見過面,但我在電視上見過你啊。”

  錢進跟他握手,知道人家看起來樸實,肯定家境不一般。

  坐火車坐臥鋪,去首都探親,并且家里還有電視機!

  另外他現在更不一般,在海濱地區已經小有名氣了,這全靠抗旱工作里頻頻登上報紙和電視。

  兩人互相問候,做了簡單的介紹,結果老同志退休前還真是在政府上班的老領導。

  老領導的孩子也成了領導,現在在首都上班。

  他問錢進去首都干什么,錢進沒有直接回答,目光鎖定在一份報紙的頭版。

  報紙是《人民日報》。

  它的頭版頭條是常規的時政要聞,然后頭版下面有一篇小小的文章:

“國家進口技術及設備項目核準委員會正式成立  本報訊為適應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需要,加強技術引進和設備進口工作的統一管理,提高引進效益,經國務院批準,國家進口技術及設備項目核準委員會于近日在京正式成立。

  該委員會將負責統一審核、協調和管理全國技術引進和設備進口工作…

  首批地方分支機構負責人已接受任命并陸續赴任…”

  文字簡潔、報道官方,內容有些枯燥。

  但錢進卻看過好幾遍,現在這張報紙的每一個鉛字都刻進他的腦海里了。

  還有不久前參與的任命儀式,一樣在他腦海里。

  老同志注意到他的目光,便去拿起報紙看了看。

  他將報紙放到窗口陽光下,瞇著眼睛仔細尋覓,很快找到了錢進的名字。

  老干部就是有政治敏感性,他吃驚的問:“呀,錢進同志,你是這個機關在海濱市分委員會的負責人?”

  錢進點點頭。

  這不是秘密,沒什么好瞞著藏著的。

  老干部欽佩的豎起大拇指:“好啊,根據我的判斷,你們這個新機關權力重大、責任重大,它的成立將載入共和國的歷史進程啊。”

  “而你,錢進同志,也正是這歷史進程中的一員,那我要對你進行祝賀!”

  錢進笑道:“大叔你言重了,我認為你還是對我進行警醒吧,我們這個單位的工作可不那么好干。”

  老干部沒有一個勁祝賀他,還真是聞言點頭:“你年紀輕輕能負責如此重要的部門,絕對是靠真材實料,你現在能看到這點,足以說明你作為分委會負責人的合格性。”

  “在首都的時候,我聽孩子她爸聊起過你們這個新機關,你們手里握有的權力和責任,將直接關系到國家未來的技術升級和經濟發展。”

  “正如你所說,以后呀,你的工作開展起來會很有壓力——你們要為國家引進什么技術?購買什么設備?如何平衡國家外匯的寶貴與地方發展的渴求?如何甄別項目的真偽與價值?”

  錢進佩服的點點頭。

  老干部的話還真是直指重心。

  “哐當!”列車駛過一處道岔,車身猛地一晃。

  錢進靠在鐵皮廂上往窗外看。

  外面是一望無際的平原。

  這里已經秋收了,秋收后的田野顯得空曠而遼遠,金黃色的玉米茬地連綿起伏,偶爾能看到尚未收割的高粱或谷子,在秋風中搖曳出深紅或淺黃的波浪。

  遠處,生產大隊的輪廓在燦爛的陽光下若隱若現,牛車驢車還有生產隊社員們的身影也若隱若現。

  暑氣如同一個戀棧不去的老人,陽光還在白晝依舊散發著余威,但吹來的風,卻已悄然帶上了北方中秋的清爽。

  眼睛遙望著秋收后的農田,錢進腦海里想的是以后要開展的工作,又回憶起了前幾天在首都的一些場景。

  迎接突擊隊回城后第二個禮拜,他就和經過全國各省市層層篩選出來的幾十位地方代表一起,接受了新機關分委會負責人的任命。

  那是在一個莊嚴肅穆、懸掛著巨大國徽的大會堂里進行的,他這輩子——不對,他兩輩子頭一次踩上了紅地毯。

  大會現場,對他們進行委派的是一位每天出現在《人民日報》或者電視機新聞上的領導人,可惜不是那位川籍偉人。

  領導人親自宣讀了任命文件,將蓋著鮮紅國徽印章的任命書挨個交到他們每個人手中。

  此時再回憶當時場景,錢進還是感到激動。

  大丈夫當如是啊!

  倒不僅是榮譽或者獲得了權力,又或者怎么露臉了,主要是他當場確實感覺到了一種對祖國、對人民要負責的責任感。

  另外按照最初的計劃,他們這批新上任的地方核準委負責人,還需要在首都進行為期半個月的集中培訓,學習相關政策法規、審批流程、談判技巧以及國際技術貿易的最新動態。

  但是今年國家太多地區集中遭受了自然災害,大量原定用于引進先進工農業技術和設備的外匯,被臨時改用引進抗澇物資和抗旱物資上了。

  很多工廠既定的引進項目被擱淺,外貿進出口業務受到了嚴重沖擊,積壓待審的項目報告在相關部門堆積如山。

  這樣考慮到時間不等人,最終經過相關領導單位的緊急討論和慎重表決后決定把培訓工作延期舉行。

  錢進他們這些所有新任命的地方核準委負責人,立刻返回各自轄區,邊干邊學,在實踐中摸索。

  同時,上級也明確指示:

  在后續再開展的培訓期內,將對各位負責人初期的工作實績進行嚴格考核!

  這讓不少人很有壓力,沒有工作指導、沒有商業行動教程,一切靠他們自己摸索。

  這很容易犯錯。

  錢進對此毫無壓力,甚至感到有些興奮。

  直接開展項目?

  這個他熟啊!

  反正他手頭上有關于國家大量成功的外國先進生產技術和生產設備的引進工作信息,到時候他就給所轄地區里的工廠企業從這些成功信息里找對象。

  就在回憶之中,火車開始進入海濱市。

  車窗打開,帶著秋季涼意的風灌進來,吹掉了錢進身上的悶熱同時帶來了窗外田野的氣息。

  從首都回海濱市,是從西北方向往東南方向行進。

  西北方向上的玉米田已經完成了收割,可是海濱市這邊玉米地還齊齊整整的。

  不過也有農民開始掰玉米了。

  但相同的是,北方的抗旱工作逐步收尾。

  火車進站的時候,錢進也能在海濱市區看出一些端倪。

  顯然,這座剛經歷了一場嚴酷考驗的城市,已經被秋日的暖陽給緩緩撫平了傷痕,重新煥發出勃勃生機。

  工廠完全復工,此時是下班的時候,道路上的自行車大軍一如既往的多。

  學校結束了暑假,此時也是放學時候,各小學中學門口都有眾多孩子挎著時下多見的軍綠挎包跟小野豬似的狂奔亂竄。

  下車后順著街頭巷尾回家。

  路上他能聽到,乘涼老人們談論的話題漸漸從“自來水”、“旱情”轉向了“國慶節街道有啥活動”、“今年中秋節去哪里買月餅”以及“泰祥農貿市場旁邊那棟舊樓又開始轟隆響了”之類雜七雜八的東西。

  其實不只是這個傍晚時分,現在的海濱市不管早晨晚上不管白天黑夜,城市的氛圍都變得松緩起來。

  這場持續了數月的抗旱斗爭,在經歷了一番全民驚心動魄后,逐漸開始畫句號了。

  但這一年的全民抗旱在城市志里寫下來濃墨淡彩的一筆,成為了這座城市記憶中一道深刻的烙印,也成為了城鄉居民腦中一段深刻回憶。

  錢進回家后翻看了一些報紙對今年抗旱資料的記載。

  跟他在商城買到的《農業志》、《自然災害志》等書籍中的記載完全不同。

  歷史在他手里發生了巨大的變化!

  錢進進行兩相比較的時候,心里頭有種特別奇怪的感覺。

  具體無法明說。

  反正跟改變歷史、幫助人民、為國家做貢獻這些宏觀敘事有關聯。

  回到海濱市的第二天,錢進沒有立刻去新單位報到。

  他得先回供銷合作總社辦工作調令。

  今天他還是休假時間,為了避免人際關系上的麻煩,他沒有趕在上班點去總社,否則碰到那么多熟人,肯定要拉著他聊個不停。

  等到過了上班點,上午時間他曬著暖洋洋的秋日艷陽,進入了總社大樓。

  他在門口仰望這座帶有明顯蘇式風格的灰黃色辦公樓。

  樓房在秋日的陽光下顯得有些陳舊,卻承載著他職業生涯中一段重要的記憶。

  他本想去外商辦的辦公樓,想了想,還是先去了社長韋斌的辦公室。

  韋斌正伏案批閱文件。

  看到錢進進來,他立刻放下筆,臉上露出熱情而復雜的笑容。

  以后對這小子可不能動輒訓斥了。

  現在人家職級跟自己一樣,手中權力甚至比他還要大——海濱市核準委管轄了省內大半的地市工廠企業。

  “錢進同志回來啦?怎么樣,首都之行順利吧?”韋斌站起身,繞過寬大的辦公桌主動伸出手。

  “韋社您好,托您吉言,還挺順利的。”錢進用力握了握韋斌的手,“就是時間緊,任務重,壓力不小。”

  此時兩個人的交談已經不再是上下級關系,變成了同級同僚之間的寒暄。

  “理解,理解。”韋斌拍拍他的手背,放在以往他是要拍錢進肩膀的。

  “你們核準委成立的新聞我看了,可以看出來,國家領導對你們這個機構可是寄予了厚望的。”

  “完全可以說,你們這可是個了不得的新衙門!”

  “權力大,責任更大!”

  “你能被選上當負責人,是組織的信任,也是咱們供銷社的光榮!”

  寒暄幾句后,韋斌親自陪著錢進,去人事科辦理調離手續。

  有社長親自陪同,手續辦理得異常順利。

  人事科換了人,換成了一位女科長。

  這女同志動作麻利很會來事,親自招待兩位領導又安排秘書去翻出錢進的檔案袋:“一定要仔細,不能遺漏任何材料。”

  檔案袋拿來,女科長又拿出幾張需要簽字的表格。

  錢進在“調出單位意見”欄簽下自己的名字,看著人事科長在“調往單位”一欄工整地寫下“國家進口技術及設備項目核準委員會海濱市分委員會”,然后蓋上供銷總社鮮紅的公章。

  連翻找帶辦完,整個過程不到二十分鐘。

  當最后一份表格蓋章生效,錢進看著那枚鮮紅的印章落下,心中還是涌起一股難以言喻的滋味。

  這意味著他與供銷社,這段持續了三年的工作關系,正式畫上了句號。

  “手續辦完了。”人事科長將一份蓋好章的調令副本遞給錢進,“錢主任,祝您到新崗位工作順利!”

  “謝謝王科長。”錢進接過調令,鄭重地收好。

  韋斌看著錢進再度伸出手:“現在我得說一句中肯的評價,你在外商辦干的很好,為咱單位培養出一批業務尖兵。”

  “今年不出意外的話,你們部門——不對,是我們的外商辦應該會拿一個全國總社的優秀部門獎。”

  錢進有些感慨,想說什么還真是不知道說什么好。

  從此蕭郎是路人。

  他是外人了,只能祝賀。

  韋斌沖他揮揮手:“咱們這邊的手續辦完了,去外商辦看看吧,跟老同事們告個別。你這一走,他們肯定舍不得。”

  “咱來以后見面的機會多,下次見面,你這個錢主任就不是以前的錢主任了!”

  都是主任。

  職級和權限完全不一樣。

  難怪國家要進行官階改制,現在太混亂了。

  錢進點點頭:“好,韋社,我這就過去,咱們下次見。”

  外商辦現在業務多,更忙碌。

  錢進沿著熟悉的木質樓梯往上走,樓梯地板有些地方已經磨得發亮了。

  有員工正急匆匆往下走,一經意間一看,頓時滿臉驚喜:“錢主任!”

  錢進還沒有回應,他又蹭蹭蹭往上跑,喊道:“錢主任回來啦、咱們主任回來啦!”

  錢進一看這可不行。

  他不能被堵在樓道里,否則不像話,便趕緊加快腳步上樓。

  然后被堵在了走廊里:

  “錢主任你終于回來了…”

  “我們可想你了,你今年沒怎么跟我們在一起…”

  “快讓開、快讓開,錢主任你去首都來著?肯定累了吧,快去辦公室歇歇…”

  錢進有些疑惑,說道:“不至于吧?你們沒看報紙?你們不能不知道我被調到…”

  “不知道不知道不知道!”程俠擠進來打斷他的話,拽著他的手腕去了主任辦公室門口。

  辦公室里的景象和他離開時差不多,依然收拾的干干凈凈。

  深棕色辦公桌上整齊擺放著文件、報表、英文函電和打字機、傳真機。

  墻上掛著世界地圖和中國地圖,還有他自己親手釘上去的偉人圖像。

  其他人在后頭也搖頭:“我們什么都不知道。”

  小姑娘李香有些哽咽的說:“對,我們就知道,你來了外商辦就是我們錢主任!”

  眾人使勁點頭。

  錢進被他們給架住了。

  這幫人太能整活了,把他整的有點難受。

  春風得意馬蹄疾,不信人間有別離。

  但人世間沒有不散的宴席。

  大辦公室里的員工還在繼續出來圍堵他,‘錢主任好’、‘錢主任你終于回來了’之類的話還在不斷響起。

  看著這一張張熟悉的面孔,聽著熟悉的聲音,錢進心中百感交集。

  有些事沒必要拖延。

  錢進沒進主任辦公室,進了大辦公室,然后干脆利索的說道:“各位同事、我的同志我的戰友們,你們猜得到,我今天過來跟大家告別的。”

  “我的工作關系,已經正式調到新成立的核準委了——這挺好的,是吧,咱們還是要跟外國人打交道,以后咱們之間打交道的地方多的很呢。”

  然后辦公室里的氣氛瞬間凝固了。

  剛才的驚喜變成了沉默,錢進真可以感覺到,空氣中有一股子濃濃的不舍味道。

  “錢主任,您、您真要走啊?”李香沒少跟在他身邊辦事,眼圈一下子就紅了,“您這一走,我們外商辦可怎么辦啊?”

  “是啊,錢主任,”孫美娟也小聲說,“您帶著我們搞外貿,學外語,查資料,有您在,咱部門有個主心骨,您走了,我們心里沒底…”

  其他人熙熙攘攘的發聲。

  孫健上來看著他,面色比錢進還要復雜:“錢主任,您、咱科室沒您真不行。”

  錢進拍拍他肩膀:“我跟你說過什么來著?大小伙子、大老爺們別說不行這倆字,說一次我懟你一次。”

  他又笑著沖眾人說:“沒必要這么傷感,各位,我是調走了不是死了,以后見面機會多的很呢…”

  “呸呸呸,錢主任你別瞎說。”李香趕緊擺手。

  程俠重重地嘆了口氣,在人群里喊道:“行了,同志們,錢主任是高升,是好事啊,咱們都舍不得他,還老話說的好,舍不得孩子套不著狼吶…”

  “這話能這么用嗎?”頓時有人笑起來。

  氛圍總算輕松了。

  程俠也笑起來:“差不多,反正錢主任舍不得咱們外商辦那就去不了核準委。所以,你們選一個吧,選錢主任為了咱們留在這里還是為了國家高升新單位?”

  這下子沒人有異議了。

  程俠走到錢進面前,伸出寬厚有力的大手跟他雙手共握:“實話實說,錢主任,我老程真舍不得你走!這外商辦是你一手干起來的,跟著你,我們確實心里有底。”

  “咱部門現在在全國供銷社體系里恐怕都有名氣,跟外國人談判,引進各種商品,為各種物資出口打開銷路,全靠你啊…”

  這位軍轉干部,此刻語氣中也透露出了感傷:“我還記得咱單位剛成立時候的場景呢…”

  “當時程主任您還想架空錢主任來著。”孫健哈哈笑,“當然我也不自量力有這個想法。”

  程俠不尷尬,他也哈哈笑:“你說的是實話,后來見識了錢主任的厲害,我立馬老實了,嗯,你孫主任比我還老實。”

  然后他又對錢進說:“我聽說,你們核準委是一座大廟,里面從多個地市調來了一群大佛。”

  “錢主任,你后面恐怕又得忙活一陣子了。”

  錢進灑脫一笑:“兵來將擋水來土掩!”

  一個青年莽撞的說:“錢主任,沒事,你要是搞不定他…”

  “別瞎說,錢主任連ICI那幫眼睛長在腦門上的英格蘭人都能搞定,連旱情都能搞定,何況自己的手下呢?”孫健給青年使眼色。

  他推了推眼鏡,鏡片后的眼睛也有些濕潤:“錢主任,到了這時候了,咱們自己人我也不說外話。”

  “我們、我們這些人真的特別感謝您,不只是感謝您帶著我們做出了成績,更感謝您對我們的嚴格要求!”

  他起了個頭,其他人立馬七嘴八舌的說了起來:

  “是,我特感激您逼著我們學外語,逼著我們看那些原版的外國電影,逼著我們啃那些厚厚的國際貿易規則和英文合同范本…”

  “還逼著我們參加您組織的魔鬼考試,考試三次不合格要調走呢,壓力老大了…”

  “都說什么呢,我可不是被逼的,我是自愿的…”

  “嘿,羊群里鉆出來一頭騾子,你黑不溜秋充什么大個子啊?我主動檢舉小蘇,他背地里沒少抱怨錢主任在學習上太嚴厲了…”

  眾人哄堂大笑。

  小蘇趕緊說:“一開始抱怨來著,這不是后來就真正明白了錢主任的苦心嘛。”

  “沒有他當初逼咱,就沒有咱們現在能獨立處理外商函電、能跟外商進行基本業務談判的能力!”

  “這個確實,”孫健很感慨,他雙手握錢進右手懇切的說,“錢主任,您教給我們的學習方式最重要,這是能讓我們吃一輩子飯的真本事!”

  李香問道:“錢主任,那您走了,以后我們還能有那些學習上的福利嗎?看外國電影、看港澳臺電影,聽外國歌聽港澳臺流行歌曲。”

  錢進笑道:“肯定能的,以后這不算福利了,馬上國家就要放開對文化的管制,你們到時候可以在家里看,在電影院里看,光明正大的看!”

  這讓青年們精神振奮。

  算是個好消息。

  孫美娟問道:“那您組織的業務學習小組呢?以后還要辦嗎?”

  錢進笑道:“你們現在業務能力不錯了,都能獨當一面了,不想學…”

  “想!我想學!”孫美娟積極的說。

  然后她又說:“可是沒有你帶著我們分析案例,模擬談判,我們想學也沒的學了。”

  其他人深以為然的點頭。

  這番話可不是面子話。

  當初錢進逼著他們學習,逼著他們提高業務能力,把他們折騰的很遭罪。

  可是就像抗旱工作一樣。

  抗旱成功,如今到了秋收時節,便迎來了大豐收。

  他們學習雖然累,但能力上的收獲太大了!

  現在省內各地市供銷總社的外商辦之間經常共同辦理業務或者切磋業務,海濱市這塊是當之無愧的泰山北斗。

  他們見到了兄弟單位的同行后發現——不是針對誰,我是說你們全都是一群弱雞。

  現在外商辦的一些業務骨干都隱隱猜到了,自己快要升職了,恐怕要調到省內其他外商辦當領導了。

  這靠的是誰?

  確實靠了錢進。

  所以大家的感謝是發自肺腑,讓錢進聽的心頭波瀾起伏,怪不是滋味。

  他抹了把嘴嘆氣說:“同志們,謝謝大家對我的體諒,說實話,我作為前外商辦的主任是愧對大家,愧對外商辦的!”

  “幫助工廠引進設備,幫助工廠反抗外貿不公交易,后面抗旱、救災、下鄉…”

  他搖搖頭,長嘆一口氣。

  這些事占去了他太多精力。

  很多工作,都是靠這些人自己摸索出來的,所以大家伙都感謝他,他覺得還是有些慚愧的。

  不過正如他說的,其實大家沒必要感傷。

  后面大家還在一個城市里上班,甚至兩家單位直線距離也就兩公里,以后見面的機會多呢。

  他說道:“你們別迷信我,其實你們靠的是自己,外商辦是大家自己支撐起來的,我這個主任,反而當得不稱職呢!”

  “錢主任,您千萬別這么說。”孫健急忙道,“您雖然人常在外面,可心一直在外商辦…”

  錢進愕然看向他。

  不是吧,哥們,這話都出來了?

  孫健解釋說:“我的意思是,您每次回來,都給我們帶來解決工作的新思路,有什么問題其實也能在電話里給我們解決——總之,您是我們的主心骨!”

  “是啊,錢主任。”眾人紛紛附和。

  錢進笑道:“以后你們就換一根主心骨,不過如果你們要學習呢,我錢進還是歡迎。”

  “以后我們核準委那邊也得學習,學習的內容跟你們工作環境還真挺接近的,如果你們愿意繼續學習,那我錢進歡迎!”

  “好耶!”李香鼓掌歡呼。

  孫健也很開心:“錢主任,這事您可不能誑我們啊。”

  “這絕對不可能,”錢進想了想,說道:“你們都知道我在昆侖山路上有個培訓學校,以后我周末應該會在那邊辦外貿學習班和外語學習班。”

  “反正你們感興趣,我優先給你們留位子…”

  “肯定感興趣,我老程要報名!”程俠第一個響應。

  其他人更是云集響應。

  孫健揶揄程俠:“程副主任,您不是最抗拒學習和考試的嗎?”

  程俠說道:“可是不學習不能進步啊,以后,咱還是得尋求進步!”

  錢進估計肯定是韋斌找他談話了,也對他許諾什么了。

  很正常。

  海濱市這邊的外商辦辦的好,那如今改革開放勢頭正盛,各地市的供銷社都需要外貿人才。

  錢進手里這些人是種子,灑到各地都能長成參天大樹。

  他讓孫健統計去學習的同事,又給李香任命了一個學習班學習委員的職位,讓她以后負責統計每一期的學員名單,以此來制定課程。

  然后他回到自己的主任辦公室,從桌子抽屜里掏出鑰匙串,拍給孫健。

  “孫健同志,”錢進語氣加重,“以后外商辦可靠你了,好好干。”

  孫健默默而鄭重的點頭。

  他接任錢進的職務,韋斌肯定找他談過了,所以錢進沒必要賣關子。

  握著冰涼的銅鑰匙,孫健這一刻百感交集:“錢主任,說實話,我真擔心自己擔不起外商辦來,我不像你,我沒有你…”

  “你擔得起!”錢進打斷他的話,語氣斬釘截鐵,“你的能力、你的責任心,我都看在眼里,領導們更看在眼里!”

  “這兩年我很少在單位辦公,那咱部門為什么還能不出問題?因為有你在主持大局呢!”

  “所以你對自己要有信心,我和領導們都有信心,外商辦交給你,我們都放心!”

  他看看時間,擺擺手:“不早了,我不打擾你們辦公了,該撤了。”

  “這把鑰匙還有外商辦這副擔子,就交給你了!我相信,你一定能干得比我更好!”

  孫健暗地里搖搖頭。

  他知道自己不會比錢進干的更好。

  但他會努力。

  這樣他深吸一口氣,堅定的說:“錢主任,我一定不辜負您的信任、不辜負組織的期望!我會竭盡全力的把外商辦所有工作做好!”

  錢進欣慰地點點頭。

  他又和程俠、李香、孫美娟等人一一握手告別。

  此時就不用過多的言語了,一切盡在不言中。

  最后,錢進深深地看了一眼這個承載了他兩三年時間的辦公室,轉過身去,大步走了出去。

  他走出辦公樓,頭頂窗戶上擠滿了腦袋也伸出了很多手臂。

  錢進沖他們揮揮手,不帶走一點憂愁。

大熊貓文學    黃金年代從1977開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