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301誰答應的?

  東決G1結束后的第二天,西決G1也落下帷幕。

  俄克拉荷馬雷霆以116比93戰勝圣安東尼奧馬刺。

  小勝23分。

  這兩場比賽都讓媒體和球迷很驚訝。

  因為尼克斯和雷霆贏得都太過于輕松了。

  同時,這兩場比賽也襯托出了克里斯.保羅的強大。

  尼克斯和雷霆玩命拼搏,也只能在季后賽里贏對手一二十分。

  克里斯.保羅自然發揮,便能締造58分的懸殊差距。

  不愧是古希臘掌管控衛的神!

  兩支球隊都在各自的分區決賽中拿出了明顯高出對手一檔的實力。

  公牛隊的頑疾在于,他們在進攻端過度依賴德里克.羅斯的單點爆破。

  當季MVP的個人能力固然足以統治常規賽乃至大多季后賽場面。

  但他偏偏遇上了能將MVP級別球員都鎖住的林奇。

  馬刺隊的問題在于,他們試圖復刻90年代的雙塔輝煌。

  但雷霆隊已經在用完全不同的籃球在打他們了。

  這就好像,英勇的波蘭翼騎兵傾巢出動保衛國土,結果刀一拔出來,面對的卻是一堆坦克。

  雷霆隊無與倫比的三分投射能力,讓馬刺雙塔打得非常掙扎。

  剃姆.鄧肯很難跟上KD和勒布朗.詹姆斯。

  姚明則陷入兩難境地——若固守籃下,便只能目送塞爾吉.伊巴卡在外線火力全開;一旦踏出禁區協防,雷霆凌厲的攻框又將內線拆解得支離破碎。

  在90年代,沒有任何球隊擁有雷霆這樣的空間和機動性。

  事實上,即便放眼二十一世紀,俄克拉荷馬雷霆的打法也堪稱新奇。

  師從拉里.布朗,歷來秉持著“防守至上”原則的格雷格.波波維奇,第一次真切感受到了時代浪潮的沖擊。

  這種沖擊是相當可怕的,你可以想象一下,當你曾經信奉的鐵律不再管用,那種點顛覆感相當令人絕望。

  相較于德里克.羅斯奪取MVP,馬刺老帥認為,自己此時面對的才叫時代更迭。

  在時代的洪流面前,再巍峨的雙塔也如沙堡般無力。

  防守至上的時代落幕了,低位強攻的榮光褪色了。

  隨著球員們越來越注重三分技能的培養,隨著NoHandCheck規則的吹罰越加嚴密。

  三分球和進攻正前所未有地主導著勝利天平。

  在90年代,加里.佩頓可以像對待陪酒女一樣,對著邁克爾.喬丹上下其手。

  可現在,當斯蒂芬.庫里在三分線外持球,杰拉德.華萊士一旦動作稍大,哨聲便會刺耳響起。

  這項運動正在潛移默化中改變。

  格雷格.波波維奇清楚的知道,馬刺隊也需要改變——不僅僅是陣容上的改變,而是整個籃球理念的改變。

  格雷格.波波維奇此時無比懷念黑暗防守時代,如果在那個時代,馬刺隊的陣容幾乎是沒有缺點的,簡直無懈可擊。

  當然,他也無比懷念布魯斯.鮑文。

  但凡有布魯斯.鮑文,馬刺能讓俄克拉荷馬雷霆贏得這么輕松?

  凱文.杜蘭特和勒布朗.詹姆斯也許是很強,但——

  他們總會落地的!

  只可惜,像布魯斯.鮑文這樣無視時代變遷、在任何規則下都能綻放異彩的復合型人才,終究是鳳毛麟角。

  比賽結束后的新聞發布會上,馬刺老帥相當無奈:

  “我們遇上了全聯盟都見所未見的敵人,這是全新的挑戰。”

  勒布朗.詹姆斯則終于享受到了成為超級巨星的感覺。

  這么多年了,他從未在季后賽贏得如此酣暢淋漓。

  最關鍵的是,勒布朗.詹姆斯在贏取勝利的同時,還擁有分蛋糕的權利。

  作為這支球隊主要的持球人,籃球大部分時候都在LBJ手里,這非常有利于他刷出漂亮數據。

  他很享受這種時刻,并忍不住在新聞發布會上夸夸而談。

“噢你知道的,從我來到俄克拉荷馬城的第一天起,我就決定把這座城市扛在我的肩上,引領年輕人們走向勝利  KD、斯蒂芬和詹姆斯,他們都非常年輕,且極具天賦。

  但他們都需要一個信標來幫他們指引方向,很榮幸,我完成了這個使命,帶領球隊從上賽季的一輪游,蛻變為了如今的西決勁旅。

  事實上,如果我想,我可以場均30分。但這從來不是我的目標,我考慮的是如何讓隊友變得更好,如何最大限度激發隊友的潛能,如何讓我們整個團隊都取得成功。

  在我的帶領和犧牲下,我們正駛向正確的航行。”

  一旁,穿著格子襯衫背著書包的凱文.杜蘭特發出了不易察覺的冷笑。

  你能不能30分不知道。

  但如果我們不配合,你肯定分分鐘就能貢獻單場5分的“杰作”。

  少吹點你會死嗎?不吹牛在克利夫蘭要判多少年?

  凱文.杜蘭特很討厭LBJ的自吹自擂。

  他自詡領袖,可他從未像林奇那樣犧牲。

  他自詡領袖,可他從未在籃球層面幫助過任何人。

  他自詡領袖,卻總是將聚光燈對準自己。

  他自詡領袖,卻天天蹭隊友的手機熱點,用別人的流量!

  凱文.杜蘭特還是那個觀點,事實從未改變——不是LBJ讓俄克拉荷馬雷霆變得偉大,而是他和斯蒂芬.庫里讓勒布朗.詹姆斯變得偉大。

  23號一邊坐享紅利,一邊卻在大談特談什么責任、帶領和領袖儼然將成功全然歸功于己,這簡直荒謬至極。

  然而,凱文.杜蘭特的滿腔不滿也只化作腹誹,頂多回家切個小號含沙射影一番。

  他從未當面表達過對LBJ的不滿。

  只能說,勒布朗.詹姆斯確實來對了地方。

  即便LBJ在記者會上公然貪功,斯蒂芬。庫里和凱文。杜蘭特也只是默然坐在其身側。

  這兩人的性格底色,注定了勒布朗。詹姆斯會成為雷霆隊唯一手握主導權的“導演”。

  此時,一個ESPN記者站起來,問了現在所有人都關心的問題:

  “勒布朗,如果林奇與你真的在總決賽相遇,你有多大把握能夠戰勝衛冕冠軍?”

  LBJ自信的拿起話筒,“我們從不預測比賽,但,”他扭頭,看了眼KD和斯蒂芬.庫里,拍了拍他們肩膀,“我會竭盡所能帶領他們走向成功,放輕松伙計們,沒什么可怕的。”

  他故意擺出領袖姿態鼓勵年輕人的模樣,讓KD和斯蒂芬.庫里直起雞皮疙瘩。

  不過,勝利能將一切不滿扼殺在搖籃中。

  接下來的幾場分區決賽,紐約尼克斯和俄克拉荷馬雷霆繼續展示著無與倫比的統治力。

  尼克斯在G2和G3仍然封鎖了德里克.羅斯,G2羅斯繼續掙扎,但克里斯.波什全場轟下26分。

  可在林奇的27分以及史蒂夫.納什的21分面前,鴕鳥大王的努力被白白浪費。

  尼克斯回到麥迪遜廣場花園的G3對德里克.羅斯而言,是一場地獄般黑暗的比賽。

  紐約球迷的歡呼聲讓他喘不過氣,斯派克.李無時無刻的垃圾話讓他心煩意亂。

  德里克.羅斯是一個冷靜的,在球場上極少被情緒影響的球員。

  可這并不代表他就一點情緒也沒有。

  客場的巨大壓力和前兩場糟糕的表現,讓他背負了極大的心理包袱。

  他知道,自己的突破路線被林奇封死,自己的中距離跳投也會被林奇干擾。

  于是今晚,德里克.羅斯瘋狂在三分線外出手,那是尼克斯對他防守最松懈的位置。

  然而事實證明,如果對手不屑于防守你的三分,那么你還真別瞎投三分。

  MVP今晚在三分線外投出9次三分,狂進一球!

  喬金.諾阿終于尋到了比自身罰球更令人絕望的投籃表演!

  洛爾.鄧就很懂得克制,出場41分鐘,三分愣是一個不投。

  信心已經被摧毀的英國喬丹現在完全不敢遠投出手。

  德里克.羅斯和洛爾.鄧,今晚簡直是公牛隊的兩個大爹。

  洛爾.鄧一個不投,幫不上忙。

  德里克.羅斯一個不進,幫倒忙!

  湯姆.錫伯杜鞭子都抽冒煙了,但越抽分差越大。

  克里斯.波什在巨大的分差中凌亂。

  當初說好來芝加哥抱大腿,媽的季后賽一打我成大腿了!

  最終,系列賽G3公牛隊狂輸32分。

  德里克.羅斯全場27中8,命中率跌破30。

  洛爾.鄧16中5,命中率比德里克.羅斯略好。

  3比0的大比分已為系列賽敲響喪鐘,芝加哥公牛的結局無從逆轉。

  對德里克.羅斯而言,這是災難性的夜晚。

  作為MVP,他被打得毫無還手之力,只能像個無頭蒼蠅一樣靠三分來搏命,而且還失敗了。

  系列賽G4毫無希望和奇跡,這完全是G3的一次復刻。

  德里克.羅斯29中9,洛爾.鄧17中6。

  當一支球隊出手最多的兩個人連40的命中率都難以為繼,那勝利就是奢望。

  這是一輪相當恐怖的比賽,不僅僅是因為尼克斯以4比0的大比分徹底碾壓了常規賽東部第一的芝加哥公牛,更在于林奇史無前例地將一位MVP徹底鎖死——整整四場比賽,德里克.羅斯竟無一場打出匹配其榮譽的表現!

  系列賽結束時,德里克.羅斯叉腰站在麥迪遜廣場花園中央,有些不知所措。

  一周前,常規賽MVP對他而言是至高無上的榮譽。

  可現在,那座MVP獎杯卻仿佛成了恥辱。那古銅色的獎杯無時無刻提醒著他,他是這個世界上最名不副實的MVP。

  雖然經歷了巨大挫敗,但德里克.羅斯依舊保持著風度,與林奇完成禮節性擁抱。

  林奇凝視著這朵短暫綻放后便迅疾凋零的玫瑰,很想告訴他:“你不是最水的MVP,至少你在最后一刻還站著。未來會有一個擦地板流中鋒,他才是MVP之恥。即使沒人碰他他也會趴在地上,沒錯,字面意思的趴在地上。”

  當然,這番話他無法宣之于口。

  德里克.羅斯受傷心,只能等待喬爾.恩比德的橫空出世去治愈了。

  演播室內,查爾斯.巴克利此時和德里克.羅斯一樣說不出話來。

  這怎么可能?

  紐約尼克斯在東部決賽,又一個4比0橫掃,搞定了芝加哥公牛。

  而且和東部半決賽不同,邁阿密熱火至少在G3打出了絕地反擊的一戰,險些將尼克斯掀翻。

  芝加哥公牛四場比賽皆是大敗。

  換言之,紐約尼克斯在東部居然找不到一個旗鼓相當的對手!

  這種統治力并不稀奇,86凱爾特人、91公牛、01湖人都拿出過類似的統治級表現。

  可關鍵在于,紐約尼克斯此前已經拿了兩個冠軍了!

  他們的球員應該對奪冠已經懈怠,他們的陣容應該已經開始老化,他們的薪金應該已經出現問題,他們應該正面臨一堆續約的麻煩。

  事實上,尼克斯確實遇見了這些問題。

  可他們仍保持住了統治力。

  這真是一支強弩之末,已經行至三連冠盡頭的疲敝之師?

  他們簡直打破了“第三冠往往最難”的歷史規律!

  直播鏡頭切回演播室,查爾斯.巴克利卻陷入了長久的沉默,只留下搭檔肯尼.史密斯在話筒前苦苦支撐。

  尷尬的空白幾乎要將直播氣氛壓垮,肯尼幾乎榨干了他所有能夠形容這場比賽的詞匯,就在他感覺自己快要編不下去,甚至開始認真考慮要不要聊聊球員們今晚類庫的顏色時,查爾斯.巴克利終于如釋重負地長吁了一口氣:

  “還好!”

  什么還好?”肯尼.史密斯幾乎要懷疑自己的耳朵,他決定了,比賽結束就送飛豬去動物醫院。

  他可能感染了豬瘟!

  “還好,”查爾斯.巴克利繼續自顧自的說,“還好,俄克拉荷馬雷霆也表現出了更高一籌的實力。否則,我們恐怕會見證NBA歷史上最枯燥、最缺乏懸念的一屆季后賽。至少對紐約尼克斯而言,他們還有一個旗鼓相當的對手。”

  翌日,俄克拉荷馬雷霆以8分優勢擊潰馬刺,總比分4比0,晉級總決賽。

  比賽結束的那一刻,看著上前與自己握手的姚明,看著失望的馬刺隊球迷,看著從空中飄落的彩色紙屑,勒布朗.詹姆斯大腦一片空白。

  他做到了。

  七載光陰,屢敗屢戰.這一刻,他終于踩踏到了那夢寐以求的總決賽地板!

  短暫的失神被迅速噴涌的巨大狂喜淹沒,勒布朗,詹姆斯咧開嘴,笑容在臉上肆意蔓延。

  他被記者們迅速簇擁到了話筒前,聲音因激動而微微拔高:

  “七年的征程,每一場戰斗,每一次掙扎,都是為了此刻!質疑者的喧囂?質疑者的喧囂從來就是腳下的碎石!我不在乎東部決賽發生了什么,西部的故事我現在也不關心。現在,我只關心一件事——總決賽!”

  LBJ深吸一口氣,目光掃過鏡頭,仿佛穿透了直播信號,直達那個東海岸的強敵:

  “外面總有人在爭論誰是歷史最強,誰該排歷史第幾.我告訴你,我從來不屑于去爭論誰是最強,歷史第幾這種話題,這是網紅才會去干的事。真正的王者,只關心如何捧起那座金杯!”

  紐約尼克斯?我們尊重他們的過去和輝煌。但冠軍之路永遠屬于下一支征服者!

  今年,歷史的筆握在我們的手里!

  俄克拉荷馬的天空,將由KD的鋒芒、斯蒂芬的火力,以及——我們的決心——共同照亮!”

  說完,LBJ將臉深深埋在手中。

  直到現在,他依然不敢相信這是真的。

  從家鄉叛逃背上罵名。

  在底特律經歷職業生涯最恥辱的實力。

  與耐克結束合作,只有安德瑪這種剛剛踏入籃球市場門檻的品牌愿意在他身上賭一賭。

  他像是被全世界刺配一般,來到了俄克拉荷馬這個NBA歷史中不曾記載的邊陲小城。

  他的職業生涯看上去像是徹底完蛋了。

  而此時此刻,他以最強勢的姿態,去到了夢寐以求的最巔峰舞臺。

  勒布朗.詹姆斯捂臉痛哭,情緒許久沒有平復。

  電視機前,人們只能聽見LBJ在自言自的嘟囔:

  “魔咒結束了,魔咒都結束了!”

  凱文.杜蘭特看著真情流露的LBJ,這一年來第一次不那么討厭他。

  仔細想想,他這個賽季也算是個斗士。

  雖然總愛自吹自擂,雖然總愛刷數據,雖然總愛自詡領袖,雖然總愛走步,雖然總愛假摔,雖然.

  但他依然是一個經歷磨難后,堅持到了最后的斗士。

  就好像斯嘉麗.約翰遜雖然都快生了,但在KD心中依然潔白無瑕。

  可下一秒,勒布朗.詹姆斯的行為卻讓凱文.杜蘭特愣在原地。

  他抬起雙手,滿臉淚痕,在直播鏡頭面前,做了一個戴皇冠的動作:

  “你們必須尊重唯一的國王!”

  好吧,勒布朗.詹姆斯的抽象永遠不消逝。

  俄克拉荷馬雷霆VS紐約尼克斯,23VS20!全世界都期待的劇本正在上演!——《體育畫報》。

  唯一的國王,意思是,聯盟唯一的贏家!我很有信心,林奇絕不可能從我手上拿到三連冠!——勒布朗.詹姆斯在頒獎儀式中發表宣言。

  是的,我認為我的職業生涯的失敗魔咒已經解除了。接下來,俄克拉荷馬城無冠的干涸也會結束!——勒布朗.詹姆斯解釋他賽后的喃喃自語。

  “林奇,恭喜你們以摧枯拉朽的姿態殺入總決賽。這一次,你距離三連冠僅僅一步之遙。相較于上一次沖擊三連冠,這一次有什么不同?”

  “我更成熟了,我們的陣容也更齊整。上一次,我們竭盡全力,但距離王朝還有很遠的距離。這一次,我們幾乎觸碰到了王朝的光環。”

  “你怎么看待總決賽的對手俄克拉荷馬雷霆?”

  “他們很棒,就在兩年前,我還在選秀大會上見證斯蒂芬、詹姆斯和德瑪爾參加選秀。現在,他們已經站在總決賽的舞臺上了,這非常不可思議。”

  “你是不是忘了提勒布朗?他認為縈繞他職業生涯的魔咒結束了,他揚言絕不會讓你在他頭上拿到三連冠,你覺得呢?”

  “魔咒結束了?誰答應的?”

  ——林奇接受馬克.斯坦因專訪。

  請:m.llskw.org

大熊貓文學    冠軍法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