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2371場讓人下跪的勝利

  勒布朗.詹姆斯內心深處當然渴望戴上那頂“球員領袖”的無形冠冕。

  作為一個入行至今沒有緋聞、沒有出軌也沒有婦科病的優質球星。

  LBJ會抓住一切機會來改善自己的形象。

  可比利.亨特并不是要他去當球員領袖。

  他只是希望自己去當個贖罪的罪人。

  這是勒布朗.詹姆斯絕對無法接受的。

  他不認為自己做錯了什么,他憑什么贖罪?

  從初踏賽場的第一秒起,他所走的每一步、所落下的每一棋,都如同精密的戰略推演,圍繞著兩個注定刻在職業生涯豐碑上的終極坐標:

  第一,超越MJ。

  第二,牢牢把握自己職業生涯的選擇主動權。

  為了達成第一點,所以他選擇兄弟籃球,規避單槍匹馬挑戰王座的煉獄級難度。

  為了達成第二點,他開創了11的簽約方式。這意味著任何擁有LBJ的球隊,頭上都懸著一柄名為“勒布朗意志”的劍。

  一旦察覺風向稍逆、地基裂痕,他即刻能割斷所有羈絆,以最快效率騰挪,去尋找下一片能承載他榮耀收割野心的兄弟沃土。

  他做的一切,都是在規則允許之內為了追尋目標而做的努力。

  他所做的一切,無非是為攀登那座名為“GOAT”的珠峰鋪設了一條最高效、最可控、最完美的路徑。

  所以他根本不清楚,自己有什么過錯。

  媒體說他懦弱、破壞了競技精神和球迷的感情。

  但他根本不在乎這些。

  他只知道,戒指能為他帶來一切,那是最重要的東西。

  那是通往不朽圣殿的唯一信物。

  戒指什么時候不重要?當他注定無法超越邁克爾.喬丹的時候,總冠軍戒指才不重要,那將是他最后的借口。

  但至少此刻,對于還年輕的勒布朗.詹姆斯而言,總冠軍戒指意味著一切。

  為了它,無論路途鋪滿多少骸骨與指責,踏上的每一步都不算歧途。

  更何況,球員工會的事情,是林奇要求他擺出態度,那就更不可能了!

  因為這無異于是讓那個他向死敵彎腰俯首!

  在NBA歷史中,確實存在那么一些老死不相往來的死對頭。

  伊塞亞.托馬斯就聲稱,除非邁克爾.喬丹在全美直播的節目中向他道歉,否則此生至死,他和MJ都不會再說半句話。

  除此之外,魔術師約翰遜和微笑刺客至今也沒有任何聯系,他們依然仇恨著彼此。

  他們那些血與仇的種子,都深埋在上世紀90年代的灰燼里。

  如今塵埃落定,傳奇謝幕,球員通道早已空蕩。

  但即使如此,他們的關系也沒有絲毫緩和。

  而這就是勒布朗.詹姆斯心中,他與林奇關系的終點!

  他們注定成為懸掛在同一片星空下,卻永不交匯的兩顆星!

  另一邊,林奇也已經接到了比利.亨特的電話。

  比利.亨特直截了當的告訴林奇:“勒布朗選擇徹底抽身而去,他拒絕為此事負責和發聲。”

  林奇握電話的手指紋絲未動,喉嚨里逸出一聲幾近于冰封湖面般平靜的“嗯”。

  意料之中。

  這確實沒什么可驚訝的,倘若以純粹“籃球運動員”的維度來衡量,勒布朗.詹姆斯這輩子很少對什么事情負責。

  他的行為和選擇,肯定會將他自己推向所有球員的對立面,與球員群體之間挖出一道日益深邃、難以彌合的鴻溝。

  但那就不是林奇要操心的了。

  目前,勞資談判的棋局尚有很多時間可以周旋,那不是林奇眼下最關鍵的目標。

  他眼下最大的目標,是試著將媒體的那些期待變成現實。

  賽季開始至今短短半個多月,媒體對這支尼克斯已經有了許多期許。

  從約翰.霍林格認為尼克斯將建立王朝。

  到史蒂芬.A.史密斯認為,尼克斯將成為NBA歷史上第一支連續兩季拿到70勝的球隊。

  這些期許,本質上是對尼克斯本賽季實力的一種認可。

  畢竟,沒人會莫名其妙的認為夏洛特山貓能拿70勝。

  而林奇不是那種喜歡讓相信自己的人感到失望的家伙。

  隨著常規賽繼續進行,尼克斯的鋼鐵車輪在十一月碾碎了所有攔截者,擊潰了所有對手。

  開局連勝場次已經達到17場。

  但12月,尼克斯卻經歷了三場失敗。

  并且,林奇還偏偏不太喜歡這三個對手。

  12月1日,奧蘭多。

  魔術率先打破了紐約尼克斯本賽季的不敗金身。

  這是一場漫長的拉鋸血戰,在計時器讀秒歸零的最終煉獄時刻才分出勝負。

  魔術的勝利,來自關鍵時刻希度.特科格魯、拉沙德.劉易斯和雷.阿倫三人分別投進的三個三分。

  德懷特.霍華德賽后陷入瘋狂,他錘擊胸膛對鏡頭咆哮:

  “之前的日子中,我對總冠軍失去了自信,我不知道我所做的一切有什么意義,只是為了在季后賽里輸給林奇?

  但今晚,這來之不易的勝利告訴我,我們還有戰斗的能力!”

  尼克斯沒有因此而沉淪,很快又打出一波五連勝。

  但五連勝之后,尼克斯迎來了那場被LBJ球迷稱之為“救贖之勝”的比賽。

  活塞在奧本山宮殿的咆哮聲浪中成功完成了復仇,干掉了整晚手感都仿佛被底特律冰冷工業寒霜凍結的紐約尼克斯。

  卡梅隆.安東尼轟下27分,德隆.威廉姆斯繼續在一號位上橫行無忌,全場33分。

  而本賽季打四號位的勒布朗.詹姆斯繼續被林奇折磨,全場只拿14分。

  即使算是理查德.漢密爾頓,勒布朗.詹姆斯也是今晚奧本山宮殿體育館最黯淡的那一角星辰。

  然而,當比賽終場的電子蜂鳴刺破喧囂,人們卻驚見那個整個夜晚都被打得灰頭土臉的勒布朗.詹姆斯,竟然如被信仰圣光沐浴般轟然跪倒在奧本山宮殿的地板之上。

  他以手掩面,肩膀劇烈顫抖,淚水洶涌沖刷著緊繃的指節。

  因為就在這一夜,他終于親手撕碎了那恥辱的銘牌!

  將與林奇的個人對戰史詩,從25場連敗的煉獄深處,慘烈改寫為華麗的1勝25負!

  要知道,“LBJ沒有贏過林奇”這件事,早已超越了賽場恩怨,甚至都已經成為流行文化的一部分。

  無論是美劇、電影甚至是一些藝術影片中,里面角色都會時不時以此為梗來設計臺詞。

  “你贏不了我,就像勒布朗永遠無法戰勝林奇。”

  “你和我的差距,比勒布朗與林奇的差距還大。”

  “加油小子,堅持下去。想想勒布朗這么多年沒有贏過林奇都還在堅持,你沒有放棄的理由。”

  “噢法克,扛莽貝比,法克米,法克麥浦西,像林奇艸勒布朗一樣用力!噢尬得!就這樣!”

不僅僅是體育媒體和球迷口中的笑料  這件事的丟臉程度在于,它徹底火出了圈。

  就算是不怎么看籃球比賽的人都知道,有一個叫勒布朗.詹姆斯的家伙,見林奇一次就被暴揍一次。

  這些該死的一切灼燒著LBJ的神經。

  今晚,他終于,終于擺脫了詛咒!

  諷刺的是,林奇作為輸家,反而昂起腦袋從LBJ面前走過。

  這讓一些底特律球迷感到有些丟臉。

  這支球隊好不容易證明了,他們可以和紐約尼克斯掰掰手腕。

  但作為核心球員之一的勒布朗.詹姆斯在終場時的舉止,卻無形中削弱了勝利帶來的純粹喜悅。

  素以強硬、鐵血著稱的底特律球迷們不理解,無數道目光緊盯著場地中央那個跪倒在地板的身影。

  為什么LBJ要像個娘們一樣跪在地板上痛哭?

  勝利的慶典本有千萬種雷霆般的姿態。

  你可以沖林奇咆哮。

  你可以在場上捶打自己的胸口。

  你可以像凱文.加內特在08年奪冠時那樣,雖然流淚,但發出那混合著血性與狂喜的終極嗥叫。

  而LBJ偏偏選擇了跪在地上大哭。

  還他媽是在林奇腳邊跪下,跪在死敵面前。

  這超越了底特律鋼鐵精神的理解范疇。

  而且,坦白說,區區1勝,鑲嵌在25場連敗的冰冷石碑之上這很值得驕傲嗎?

  賽后,勒布朗.詹姆斯的情緒依然很激動。

  場邊記者的聚光燈下,他強忍的淚光如同打轉的熔巖,沖擊著眼眶的堤壩,聲音因極致的情緒而嘶啞、顫抖:

  “過去五年,這個魔咒般的記錄如同地獄的枷鎖,把我釘在絕望的刑架上反復灼烤!

  沒有人能體會,我經歷過多少個被恥辱啃噬的,輾轉難眠的長夜!

  但好在,我從未放棄,我的心臟從未向那名為‘競爭’的煉獄屈服半分!

  一切都結束了!

  我為這一刻感到驕傲!”

  說完最后一句,淚珠終于掙脫束縛,滾落臉頰。

  底特律球迷:

  現場的歡呼聲并不熱烈,零星的禮貌掌聲稀稀拉拉。

  人們心知肚明,若這場救贖發生在克利夫蘭那片孕育他的土壤,山呼海嘯的膜拜必將獻予國王。

  可這里是奧本山宮殿。

  對于以血汗為榮,視勝利為日常給養的底特律鐵軍擁躉而言,常規賽擊敗林奇一次,這不過是漫長征途中一塊尚可的墊腳石,遠非值得傾瀉淚水的曠世偉業。

  那句“從未放棄,從未畏懼競爭”的鏗鏘宣言從一位主動選擇了“兄弟捷徑”的球員口中吼出時。

  那份壯烈的底色也不免被現實剝蝕出一絲揮之不去的尷尬。

  另一邊,林奇雖然輸了球,但面對的記者數量同樣龐大。

  面對各類關于“LBJ打破魔咒”的言論,林奇只是回答:

  “不,還沒結束呢。”

  第二天,勒布朗.詹姆斯預想中那鋪天蓋地的史詩贊歌并未降臨。

  反倒是有不少媒體在嘲諷他的過度反應。

  最具代表性的重錘來自TNT演播室里歷來“禮貌紳士”的查爾斯.巴克利爵士。

  當他目睹回放畫面中勒布朗跪地掩面、接受采訪時眼眶通紅、聲音顫抖的“悲情告白”時。

  這位直言不諱的名宿再也繃不住,如同點燃的炸藥桶般在直播鏡頭前爆發出震耳欲聾的狂笑,夸張到差點從椅子上翻滾下來。

  “伙計們,我不想不禮貌,但.法克,這太抽象了!

  行吧,摸著我大大的良心說,昨晚那場勝利對勒布朗來說,確確實實是一次貨真價實、沉甸甸的‘突破’。

  這一點,我們必須給他釘在榮譽簿上。

  但你甚至不是這場勝利中表現前三好的球員!

  與其說,你終于擊敗了林奇。

  不如坦率點說,你終于找到即使在你表現不佳的情況下,也能擊敗林奇的隊友。

  在這種情況下,不是林奇贏不了,而是輪也該輪到你勒布朗!

  而且,這恰恰說明了林奇的偉大。

  看看吧,一個進入最佳一陣正值巔峰的巨星,僅僅只是擊敗林奇一次,就激動得差點把奧本山宮殿的地板澆濕一片。

  90年代,任何人擊敗MJ都不會有這種反應。

  整個NBA歷史上再也沒有林奇這么令對手絕望的存在了。”

  勒布朗.詹姆斯終于掀翻了壓在胸口的巨石,但這場“救贖”并未在聯盟掀起他預期的海嘯式回響。

  林奇心中也并沒有因為LBJ這樣的結局,而獲得無半分慰藉的漣漪。

  對他而言,輸了就是輸了。

  而輸球永遠是他最厭惡的事情。

  更糟糕的是,圣誕大戰,尼克斯在斯臺普斯中心敗給了湖人。

  凱文.加內特今晚手感出色,將林奇牢牢禁錮在了他身旁。

  于是,科比.布萊恩特全場47分,率隊拿下這場關鍵勝利。

  相比LBJ那場充滿爭議的眼淚風暴,科比.布萊恩特的賽后反應堪稱教科書級的清醒:

  “是的,這是一場漂亮的勝利。但你知道的,工作還沒結束。我們的目標,從來不是在常規賽贏一次尼克斯。我們不是乞求勝利,我們是要實打實的擊敗他們。”

  至此,尼克斯在十二月的嚴寒中,被刻上了三道帶血的失利傷疤。

  29勝3負的戰績依然如鉆石般璀璨,可接下來進入2010年,常規賽還有四個月。

  除非每個月尼克斯都打得像11月那般摧枯拉朽,否則他們注定難以沖擊70勝。

  林奇可不希望尼克斯每個月都輸三場——雖然這已經很不錯了,但林奇還是想進一不提升球隊的穩定性。

  菲利普.桑德斯和他的兩個邁克也在教練組內部會議中總結了這三場失利。

  它們都有一個共同點——對手外線爆發。

  但這種爆發不能僅僅用“他們碰巧手風太順”來解釋。

  歸根結底,尼克斯失利的真正病灶,仍是那個纏繞已久的老問題——林奇被對方四號位禁錮后,防守輻射范圍會縮減,對中距離的威懾力會直線下滑。

  對陣魔術,拉沙德.劉易斯滾燙的手感如磁石般吸附了林奇,讓林奇無暇顧及土耳其彎刀和君子雷。

  對陣活塞,LBJ即便低迷也如誘餌般吸引了林奇,卡梅隆.安東尼和德隆.威廉姆斯得以為所欲為。

  對陣湖人,凱文.加內特的狀態確保林奇遠離科比。

  讓林奇打三號位,是遏制對方外線的最佳選擇。

  那對方四號位怎么辦呢?

  阿米爾.約翰遜可以在某些場次打四號位。

  但如果對手是KG、LBJ或者別的明星四號位,阿米爾.約翰遜的防守就捉襟見肘了。

  更何況,阿米爾.約翰遜實在是有些太拖進攻,根本不適合長期打。

  尼克斯需要一個能在四號位防守大多數球員,還沒有那么拖進攻的家伙,來讓林奇放心的打外線。

  于是,一個名字幾乎瞬間出現了在菲利普.桑德斯腦中。

  “我們可以試試讓羅恩.阿泰斯特進入,擔任四號位。或者說,根據不同的對手,讓他和林奇在三號位和四號位上靈活互換。”菲利普.桑德斯提議。

  邁克.馬龍立刻提出了這個提議的弊端:

  “他的進攻穩定性是個問題,這也是我們過去兩個月一直讓威爾森的原因。

  威爾森能更有效的回應空位,空切也更積極。羅恩,會讓林奇遭遇更多夾擊。

  畢竟你永遠不知道,羅恩下一次運球是會砸在腳上還是膝蓋上。”

  邁克.布朗開了個玩笑:“也有可能是對手的肋骨或者太陽穴上。”

  眾人大笑,菲利普.桑德斯雙手下壓,他做出了決定:“那恐怕我們得多忍受一下林奇在夾擊中出手的回合了。”

  他拍板在1月進行新陣容的實驗。

  若這套帶來的防守,其價值足以覆蓋進攻端的齒輪遲滯,則證明新陣有效。

  反之,則需重鍛利刃。

  會議散場,邁克.馬龍捧著馬克杯,與菲利普.桑德斯信步走向休息區沖泡咖啡。

  裊裊熱氣中,邁克.馬龍忍不住喟嘆,語氣帶著一絲難以置信的自嘲:

  “老天,放眼望去,我們大概是全聯盟唯一一支,賽季前兩個月打出29勝3負的戰績后,卻仍在試圖調整的球隊。”

  菲利普.桑德斯啜飲著滾燙的咖啡,肩頭無所謂地聳動了一下:

  “誰叫我們擁有最好的球員呢?

  他目光穿透休息室的落地窗,仿佛落在球場中那個永不滿足的身影上,聲音低沉而肯定。

  “當我們被這樣的存在選中,所有那些‘成績過得去就行’的平庸選項,都與我們遠去。

  邁克,聽著。如果我們這支團隊,無法為那道光芒撕開歷史的畫卷,親手點燃屬于他的永恒傳奇。

  那簡直就是對著籃球之神所賜予的厚禮,犯下了不可饒恕的褻瀆之罪。

  我們不能接受任何平庸,我們必須追求卓越。”

  邁克.馬龍笑了笑:

  “這方面,LBJ倒是看得更通透。

  人要懂得知足。

  勒布朗光是贏一場,都已經非常知足了。上帝啊,他直差說自己贏了一次林奇所以就是GOAT。”

  今天訓練結束,林奇在更衣室接受了記者采訪。

  林奇剛坐下,話題便無可避免地指向了勒布朗.詹姆斯那場“救贖之戰”的余波。

  當林奇瞥見人群中那位如今已是ESPN名記的大衛.麥克梅納明時,他就知道這次采訪有樂子了。

  果然,他第一個站出來提問:

  “林奇,你如何看待勒布朗現在取得的成功?”

  林奇看著這位LBJ的喉舌,懵了。

  “成功?”

  “打破‘無法擊敗你’這一魔咒之后,他的事業顯然邁上了新臺階。而你在這個月,經歷了一些不太令人愉悅的失利,證明了你們的統治并不牢固。作為勒布朗職業生涯最重要的宿敵,你是否會對此時風光無限的他產生一絲嫉妒?”

  “等等,勒布朗?成功?你能不能告訴我,他的成功在何處?”

  大衛.麥克梅納明并未退縮,他下頜微微抬起,聲音保持著播音員般的平穩:

  “對我而言,LBJ最大的成功就是對自己想法的踐行能力。

  2003年,當時18歲的勒布朗拒絕銳步當場簽支票的誘惑,選擇看似金額更低的耐克合約,就顯露出超越年齡的商業嗅覺。

  他意識到真正的價值不在于眼前的數字,而在于獲得品牌共建權。他和耐克的合同包含簽名鞋銷售分成、形象權自主條款等前所未有的運動員權益。

  這個決策是在他母親因為路虎事件、外債到期、基本窮了一輩子的情況下做出的。

  這件事之所以能廣為流傳,是因為基本沒有先例。出生貧民窟的黑人運動員,面前放著的是一份當時歷史金額最高的新人代言合同,只有LBJ有魄力拒絕。

  這種定力和商業敏銳性不是偶然。

  他永遠知道自己想要什么,并能夠做出相應的行動。

  上賽季的‘決定’事件也是如此,雖然勒布朗備受爭議,但他知道自己想要什么,他卓越的實踐能力”

  大衛.麥克梅納明還在說話,林奇直接打斷了他:“停下,收起你的那些廢話,我是問你勒布朗成功在哪兒?”

  “我不是正在說嗎?”

  “你在說些什么狗屎?我是問你,作為一個籃球運動員,勒布朗成功在哪兒?或者更直白點,他有幾個MVP,幾個DPOY,幾個總冠軍?”

  大衛.麥克梅納明瞬間語塞,臉頰肌肉微顫,掙扎了好幾秒才擠出一句比50歲老女人還干澀的辯解:

  “這些東西,他.未來會有的。”

  林奇開心的拍了拍手:“哈!去他媽的貸款總冠軍,你的意思就是他現在還沒有任何榮譽咯?所以,他成功在哪兒?”

  “他的成功已經揚帆起航,從打破你的統治起就已經開始了。你已經無法阻止他獲得成功了,林奇。”

  林奇臉上的笑容如同潮水般瞬間褪去,他盯著眼前LBJ的喉舌,目光像是要吃人的獅子。

  “聽著。”

  林奇起身,將外套搭在肩上,一字一句的說。

  “這句話我早就說過,但既然你在這里充當代言人,我想我有必要當著你的耳朵再說一次:

  我對他的統治還沒有結束。

  你們可以到處去宣傳和贊美他那可憐的1場勝利,無所謂。

  總之,我對他的統治還沒有結束。

  正相反,可能會更兇殘了。”

  說完,林奇走出了更衣室,結束了采訪。

  大衛.麥克梅納明握緊雙拳,他本想趁著尼克斯12月遭遇三場失利來讓林奇難堪,結果難堪的反而變成了他和LBJ。

  但無所謂,接下來的戰績會說明,林奇的統治力正在松動。

  并且,1月份尼克斯和活塞還會相遇。

  當活塞第二次擊潰尼克斯時,林奇將無話可說。

  林奇走進停車場,有些生氣。

  他已經等不及想在1月份大殺特殺。

  就在他即將上車時,羅恩.阿泰斯特也剛好出現,叫住了林奇。

  “嘿,伙計!”

  “羅恩,有事嗎?”

  “剛剛菲利告訴我,我1月份要打了。”

  “是嗎?恭喜你,好好表現。”

  “不,我只是想告訴你,我會好好幫你的。在得分上,我能幫你分擔不少壓力!你知道,我的得分能力被大大低估!”

  “噗!”林奇差點沒憋住。

  但他還是努力憋住沒笑。

  “謝謝你羅恩,我也這么覺得。

  你的進攻,至少和勒布朗一個級別。”

大熊貓文學    冠軍法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