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第五十二章 我是太子誒,將來是要當皇帝的

  京都的天氣,就像小孩兒的臉,說變就變。

  這才晴了兩天,地上的雪還沒有化一半呢,烏云再次遮住了天空。

  呼呼的冷風從北面吹來,在整個京都都掀起了煙塵。

皇宮,承天殿,大朝會  這幾天朝堂上的氣氛,和外面的天氣一樣,氣壓低的嚇人。

  大殿之上,李承乾坐在左邊第一個位置,還是那一襲青袍,晶瑩如玉的左手擺在眼前,一會兒握成拳頭,一會兒又舒張成掌,眼中透著好奇的光芒,仿佛那只手已經不是他的,而是一件奇妙的剛剛得到的寶物。

  他的對面,正立著二皇子李承澤,此時神色陰沉。

  看的出來,他的火氣很大,大到了臉上都起了幾顆痘子,嘴角的水皰即使是撲了粉,也沒壓下去。

  大殿中央,一名綠袍小官跑伏在地,將腦袋,深深的埋在雙臂之間,身形微微顫抖。

  “朝廷命官被殺,一家老小一夜之間被滅門,查了三天,一點線索沒有,現在,你跟我說此事與太子有關,王道安,你知道你在說什么嗎?”

  一個朝廷命官被殺,這不稀奇。

  如今天下不算是太過安定,又有東夷四顧劍這個攪屎棍子仗著大宗師的身份不斷的進行恐怖活動,時不時的便殺個人來顯示一下存在感,所以大慶的官員被殺并不是個例。

  但這一次事情不一樣,戴忠明死于流晶河上,整座畫舫被焚,連同船上的賓客、藝伎…

  總計達二十余人。

  一次殺死二十多人,兇手殺人之后來燒船焚尸,而且還發生在京都,這無論放在什么時代都是妥妥的大案了,不僅如此,死在畫舫上的戴忠明一家老小還在同一夜被滅門,又死了三十多人。

  即使戴忠明的品級不高,只是個刑部的七品小官,但無論死亡人數還是兇殺手法,都足稱的上一樁捅破天的大案。

  最要命的是,作案手法和東夷城不符啊!

  大理寺想要甩到東夷城都不可能,連自己都說服不了。

  三天過去了,大理寺上上下下頭發都愁白了,卻找不到任何線索,這也就罷了,本來今日朝會他已經有被問責的心理準備了,甚至已經寫好了辭呈,準備好了說辭,可是好死不死,都察院御史臺的一個綠袍小官,叫王道安的不知道沾上了什么臟東西,竟然跳出來彈劾太子,說是聽到傳言,此事與太子爺有關系。

  這,這,這不扯蛋嗎?

  王道安一出來,滿朝文武一片嘩然。

  便是一向喜怒不行于色的陛下,神色也有些難看。

  左看看,右看看,發現太子根本沒到場,當場便讓人去傳召太子,讓他當庭自辯。

  于是,太子來了,坐在朝堂之上,欣賞著自己的左手,也不知道在想什么東西。

  看到太子漫不經心的樣子,慶帝氣不打一處,將目光落到王道安的身上,低聲喝問。

  王道安的頭埋的更低了,但還是鼓足勇氣,讓自己的聲音顯得正常一些。

  “臣知道,戴忠明是臣好友,自他全家遇害后,臣多方打聽,風聞此事與東宮有關,事關重大,臣想著,空穴來風,未必無因,故不敢隱瞞。”

  “承乾,你說呢?”

  李承乾的目光還是在自己的左手上,只見他的左手虛握了幾下,這才轉過目光,眸中帶笑的看了慶帝一眼,“查吧,雖然我不知道戴忠明是誰,但今天都頂到這兒,那就查吧。”

  “嗯?”李承乾的反應在場的所有人都有些意外。

  一般而言,普通官員被御史彈劾,都需要上表自辯。

  否讓的話,就自證清白。

  承認的話就上辭表。

  大體都是這么一個流程。

  但這一次被彈的是當朝太子,還是一個不問朝政的當朝太子,所有人都想當然的以為太子會否認,因為在場的每一個人都清楚,這件事情和太子沒關系,這個王道安昨天晚上肯定是沾上了什么臟東西才會在這個節骨眼上當庭彈劾李承乾這么一個不問朝政,又無羽翼,還殘廢了的太子,這樣的事情、這種理由,就算是二皇子這樣想把李承乾掀下太子之位的皇子都不會干的,甚至都不會去想。

  王道安不但敢想,還敢干,這不是被臟東西附身了是什么?

  可是李承乾即沒有承認,也沒有否認,就是一個字,查。

  他這個字說出來很輕松。

  可卻讓現場相關的衙門全都犯了難。

  查太子?

  怎么查?

  現場頓時一片沉默,李承乾放下左手,又抬頭道,“父皇,我覺得呢,剛才這個御史說的很有道理,不管那個死掉的官員品級如何,都是朝廷命官,天子腳下,首善之都,一個朝廷命官就這么被殺了,還被滅了門,這種事情不該發生,也不能發生,所以,一定要查,不但要查,而且還要從重,從快,否則我大慶的威嚴何在,臉面何在?”

  慶帝眉頭上挑,群臣心思各異。

  沉吟了一會兒,慶帝點頭道,“有理,趙楨。”

  “臣在。”大理寺卿面色一苦,越眾而出。

  “此案查的究竟如何了,已經三天了,怎么一點消息都沒有。”

  “臣,臣無能。”

  他能怎么說,他能怎么辦。

  此案的水有多深,他是知道的,外頭有很多傳聞,他也是知道的。

  可是知道了就能查嗎?

  查不起來啊!

  不敢查啊!

  沒有明確的線索證據誰敢查啊?

  并不是每個人都像王道安這么猛的。

  又不敢隨意把鍋甩給東夷,你讓他怎么辦?

  “無能?哼,承乾說的多,此案當從重從快,已經三天了,再給你七天的時間,七天之內,查不出來,你這個大理寺卿也不要干了。”

  “臣,臣遵旨。”

  大理寺卿趙楨滿臉苦色,但也找不出拒絕的理由,畢竟這是他的份內事,查不出兇手是他沒本事,能力不足,既然能力不足,就不要尸位素餐了,這很合理。

  “等等。”就在趙楨要退下之時,李承乾忽然開口了。

  “見過殿下,不知殿下有何吩咐。”

  “這樣啊,剛才這個御史參奏我,說這件事情和我有關系,我不知道他是從哪聽來的,不過既然事情和我扯上關系了,自然是要查的,你先來我東宮查。”

  “啊?”趙楨有些意外,他根本沒想查東宮啊,怎么太子自己湊上來了。

  當下便道,“殿下,臣以為,這王道安只是風聞奏事,所言毫無實證,隨意攀扯,此事與東宮無涉。”

  卻聽李承乾自顧自的道。

  “不不不不不,你錯了,不管是不是真的有關系,既然他在這里提出來了,自然是要查的,你不查,怎么知道沒有關系,怎么證明我的清白,我是太子誒,將來是要當皇帝的,怎么能有污點呢?一定要查。”

  我是太子誒,將來是要當皇帝的。

  這話一出,殿中頓時又是一靜。

  話是沒錯,邏輯還很清晰,構成一條完成的邏輯鏈。

  慶帝的眼皮子跳了跳,強忍著一巴掌呼死李承乾的沖動,沒有說話。

  因為他發現,連他自己都無法當眾否認這句話,甚至都不能有一點質疑,否則…

  否則這個朝堂又要亂上一陣子了。

  陳萍萍、林若甫等幾位重臣也都默然無語,不由自主的將腦袋低的讓人看不到表情。

  趙楨垂著頭,不敢多說一句話。

  “從現在開始,東宮向大理寺開放,我跟你說吼,你一定要查清楚,查仔細,東宮的人,包括我的侍讀、近侍、屬官,還有那些護衛,特別是護衛東宮的黑騎,他們是我手上最大的武力,也是最有可能做案的,每一個人都要查,每一個人都要問,問他們案發的時候在什么地方,在干什么,都和誰在一起,有什么證人,每一個人的行蹤,都給要弄的清清楚楚,仔仔細細,明明白白,只有這樣,才能證明我這個太子的清白,哼,我一個要當皇帝的人,怎么…。”

  “閉嘴!”龍椅上的慶帝終于忍不住了,當庭喝止了李承乾在嘴上和他爭皇位的行為,“趙楨,你都聽清楚了,就按太子說的查!”

  然后,慶帝又將目光落到了依然跪伏在地的王道安身上,“王道安,朕的安排,你看如何?”

大熊貓文學    從慶余年開始倒反天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