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第305章 古之圣王,莫過于此

第305章古之圣王,莫過于此  武平郡守韓定本來的心情不錯,直到聽說自己手下的人被一個‘過江龍’給扣了。

  這就讓韓定的心情很糟糕。

  而其中的原由,更是讓韓定不得不親自出面,來彈壓此事。

  雖然,這事兒不是自己操辦,而是郡尉、五經博士和文學掾,但作為一郡主官,他又怎么可能不知道呢?又或者說,這一切他就是最大的既得利益者。

  云朔郡王家的子侄,那就是蔡家人,更是需要他出面來平息。

  畢竟蔡家,可是大漢頂級勛貴世家,一門三王,當今皇后亦是蔡家所出,這等勛貴家族自然是讓韓定膽顫,自然想趕緊利用郡守的威勢,將此事給平定下來。

  因此,當韓定剛剛趕來之后,見到鄭均一襲蓑衣斗笠,手持竹杖的裝扮,便登時安下心來,長松了口氣。

  看來,只是蔡家的旁系子弟,無妨。

  松了口氣之后,韓定當即臉色陰沉,一副官老爺的模樣,氣沉丹田,對著鄭均呵斥道:“哪里來的小輩,本官乃大漢武平郡守韓定,還不速速行禮?!”

  大漢郡守不過四百余,就算在蔡家,也是足以排進前三十的遮奢人物,韓定心料一個區區旁系子弟,自然會畏懼自己的名頭,如此便好辦了。

  只不過讓韓定沒有預料到的是,面前這個蔡家的旁系子弟竟然一臉平靜的看著自己,絲毫沒有半分敬畏,這倒是讓韓定感覺麻煩至極。

  鄭均看向韓定,十分淡定:“你不認得我?”

  “本官又為何要認得你?”

  韓定冷哼一聲,接著便毫不客氣的張口道:“你是蔡氏誰家子弟?我與云朔王世子素有幾分交情,怎從未見過你?”

  云朔郡,亦是肅州的一部分。

  作為武平郡郡守,韓定自然是見過云朔郡王與云朔王世子的。

  說一句有交情,也沒什么問題。

  韓定捋了捋胡須,瞇起眼睛,語帶譏諷地繼續道:“年輕人,你以為這世道非黑即白?呵,為官之道貴在‘與光同塵’。你且看看這武平郡上下,從郡尉到五經博士,誰不是睜一只眼閉一只眼?蔡家子侄在地方上收些孝敬,本就是勛貴世家的體面,你一個旁系子弟倒擺出副青天老爺的做派?”

  說罷,韓定繼續道:“今日扣人的事若傳回云朔郡,你以為王爺、世子會夸你剛正不阿?錯!只會嫌你壞了世家默契。這種你深惡痛疾的勾當,各郡哪年不暗中操辦幾回?偏你跳出來當攔路石。”

  說著,韓定嗤笑一聲:“本官在宦海沉浮二十載,最是清楚,所謂圣人門徒,不過是給寒門學子畫的餅。你且記住,在這官場上,獨清者死,獨醒者亡!水至清,則無魚啊!”

  他絲毫不在意周圍圍觀的百姓。

  百姓聽聞此言,一個個怒目而視,但卻不敢出聲。

  該因韓定乃是一郡之守,也是因為韓定乃是通竅武者!

  “好一個‘獨清者死,獨醒者亡’!”

  鄭均聞言,壓了壓心中的怒意,接著便道:“當今陛下曾降旨,今四海升平,然甲兵不可不飭。行伍之士,荷戈執戟,衛社稷于疆場,勞苦功高,實為國之干城,詔令各州、郡,凡遇行伍將士,當以殊禮待之。”

  “爾如今的所作所為,不怕被朝廷問責、被皇帝追究嗎?”

  廩給必豐,勿使有凍餒之虞。

  徭役悉免,以彰朝廷體恤之意。

  其子弟入州學,不受常例之限。

  這是鄭均定下的三條條例,但如今以武平郡觀之,根本就如廢紙一般!

  而韓定聞言,不由面露譏諷,張口道:“陛下自是圣明,但陛下何等尊貴?這些許微末小事,又怎么管的過來?況且這等賤民,又豈能入了陛下耳?自古天子治世,何曾與庶民為親?”

  “這天下向來有諸多說法,有人云‘天子與士大夫共天下’,亦有人云‘天子與勛貴共天下’,更有人云‘天子與小吏共天下’!但無論種種,何曾有人提到過‘天子與庶民共天下’?”

  說到此地,韓定繼續語重心長的說道:“詔書上的事兒,看看就行了,別當真。況且此地天高皇帝遠,本官勸爾還是趕緊回府,若是事兒鬧大了,就算是云朔郡王,也保不住你。”

  韓定對面前這個年輕人很失望。

  怎么還認不清自己的階級了?

  咱們才是自己人,你總給泥腿子說話算什么事兒?!

  若不是韓定看不透面前這年輕人的修為,早就上去擒拿下來,丟回云朔王府了。

  “好一個詔書上的事兒聽聽就行了,好一個天高皇帝遠。”

  鄭均臉色暗沉不已,厲聲道:“朕還從來不知道,原來天下還有此等事!朕打下這江山不過百年,便是如此!若是再過個八九百年,怕是還不如前朝了!”

  “朕?”

  聽到這個自稱,韓定嚇了一跳。

  普天之下,能夠自稱‘朕’的,有且只有一人。

  當今天子,大漢的開國皇帝!

  此人自稱是‘朕’,難道是蔡家想要謀逆?

  韓定的腦子還沒有轉過彎來,就忽然聽到不遠處傳來兩道恭敬的聲音:“臣田高義/單熙,叩見陛下,恭問陛下圣躬安!”

  “朕不安!”

  鄭均深吸一口氣,望向了田高義、單熙二人,張口道:“這就是爾等替朕戍守的土地?”

  “臣等有罪,請陛下降罪。”

  田高義、單熙不敢言語,只能下拜請罪,額頭冒汗。

  方才的話,他們可是聽了個完完整整。

  這下可全完了!

  韓定立于側,瞳光驟散。

  雖為通竅武者,此刻卻如遭雷擊。

  韓定雙目金蛇亂舞,耳畔蟬噪如潮,那錚錚鐵骨竟微微戰栗,齒關相擊之聲隱約可聞。

  而整個小巷的內外,所有百姓聽聞此言,一個個全都激動不已,當即恭身下拜,高呼萬歲。

  百姓全都激動不已,而那老嫗更是激動萬分,口中說著聽不清的喃喃自語之聲。

  而那些最初被扣下來的捕役們更是面如死灰,兩股戰戰。

  他們現在腦海里只有一個念頭。

  完蛋了。

  捕役們的想象力還不夠完美,他們能夠想到的只有自己難逃一死。

  而韓定卻已經無比恐懼。

  他知道,接下來等待自己的將會是什么了。

  毋庸置疑。

  除卻原本的事情之外,他方才的言語,已經犯下了大不敬、誹謗君父、妄議國策、目無王法等諸多罪責。

  身死,對于韓定來說,或許都可以算是最美好的結局了。

  剛剛崛起的家族,或許會因為他的原因而被牽連,族誅!

  而四野鄉民皆喜極欲狂,奔走相告。

  于黔首黎庶而言,這惶惶世道,能得一方青天庇佑,不啻久旱逢甘霖。

  百姓們向來是淳樸的,很多人都相信,皇帝是圣明的,只是朝廷有奸臣,蒙蔽了君父的天聽,所以他們渴望有一個青天大老爺能夠將一切都反應出來,告訴皇帝他們的疾苦。

  但實際上如何呢?

  如果不是因為‘眾生忍’法相的償還原因,鄭均甚至都懶得來這人間走一遭。

  太極宮高,聽不見人間疾苦。

  “臣民們、鄉親們,你們受苦了,朕來晚了。”

  鄭均走出了小巷子,望著街道閭里之中密密麻麻的人群,這些向他俯首叩拜的百姓,揚聲道:“武平郡之事,朕之過也。”

  鄭均絲毫沒有理會跪倒的田高義、單熙,而是望向百姓。

  對于如今的鄭均而言,百姓其實算不了什么。

  十尊法相,已經讓鄭均立于閻浮界之巔,成為了閻浮界自誕生以來名副其實的第三人,也是當世第一人。

  就算是天下皆反,也奈何不了鄭均如何。

  但鄭均知道,自己身為皇帝,能救得了羅天界的兆億民眾,又怎不能讓閻浮界的百姓過得更好一些?

  而看到了鄭均的道歉表現,武平郡的百姓幾乎在一瞬間便震撼,不少百姓甚至聲淚俱下,高呼皇帝萬歲。

  而武平郡的一些讀書人更是感動不已。

  圣賢書上常說古代圣王治世心系天下萬民,心憂千家萬戶。

  但與如今這位陛下相比,卻遠不及也。

  畢竟那些古代圣王,也沒有給他們這些庶民道歉。

  甚至不少圣王,依舊是奴隸制的踐行者。

  在一瞬間,整個武平郡的百姓,都被鄭均所感動。

  這件事,將會被他們傳給自己的兒子、孫子…一直到子子孫孫之輩,而整個武平郡,都會念叨今天這件事情。

  就算是未來鄭均爭奪道主失敗,身死道消,而鄭漢王朝的統治,也依舊會在武平郡上演,武平郡將會成為鄭氏子孫最忠誠的城池,未來即使再受到什么委屈,他們也依舊會期待大漢圣君出現,為他們主持公道了。

  “武平郡守韓定及該郡郡尉、五經博士、文學掾,族誅!”

  鄭均深吸一口氣,冰冷的對田高義、單熙道:“郡丞、功曹掾、戶曹史、決曹掾、賊曹掾、倉曹史,治民不利,賜死。”

  說罷,還不等田高義、單熙奉詔,便又聽聞:“肅州涉案官員,盡誅之!”

  “臣奉詔。”

  田高義、單熙當即乖巧領命。

  同時,他們心中也在嘆息。

  這事兒,他們并沒有參與。

  畢竟已經作為大漢的州府行政長官,作為整個大漢權力前二百的存在,他們的地位已經不需要追逐這些東西了。

  但,這事兒畢竟出在他們治下。

  他們,自然是有推脫不掉的責任。

  “田高義,貶為武平郡守;單熙,貶為武平郡尉。”

  鄭均眼神淡漠的張口,繼續道:“肅州州府之中,涉事官員死,未涉事官員,貶至武平郡為小吏!十年不得升遷,十年后,朕會考察武平郡,若仍有不公之事,郡守以下,論罪皆死!”

  “諾!”

  田高義、單熙二人苦澀無比,只能奉詔。

  “既如此,便去做吧!”

  說罷,鄭均衣袖一揮,原本還愣在原地的韓定忽覺丹田如遭雷擊,五臟六腑似被無形大手生生撕裂,任督二脈真氣逆沖,喉間腥甜翻涌。

  “噗!”

  一口心頭精血噴濺三尺,落地竟如滾油灼石,滋滋作響。

  他苦修七十三載的通竅境界,此刻竟如沙塔傾頹,瞬息崩解,被鄭均給廢了!

  田高義、單熙見此,立馬起身而去,田高義卷起這韓定,便朝著郡守府而去,而單熙本人,則是按照鄭均方才點名的名單,開始除賊。

  二人離去之后,余留鄭均在此。

  鄭均,自是不會久留。

  但周圍的百姓,熱情無比,口稱‘圣人皇帝’。

  那老嫗更是淚眼婆娑,激動不已。

  對于周圍百姓的熱情,鄭均不由嘆了口氣,熱情的與他們聊了些許之后,便施展神通,將自己的身形隱匿了起來,隨后便徒步走出了武平郡城,朝著其他方向而去。

  ‘眾生忍’法相的償還并沒有因此而中斷,畢竟要求只需要腳踏實地的走個十萬八千里,并沒有禁制表露身份和施展神通。

  而武平郡的事情,自然如同長了翅膀一般,瞬息之間傳遍了整個肅州,甚至整個北國,整個天下。

  一時之間,各地官員如臨大敵,紛紛開始亡羊補牢。

  于是,不少百姓驚奇的發現,原本被侵占的好處全都被還回來了,這就讓百姓嘖嘖稱奇,還以為官府良心發現。

  后來才知曉,原來如今大漢皇帝微服私訪,懲治貪官,登時引得天下百姓震動。

  于是,在民間傳說之中,當今天子時而化身商人,出現在塞外牧民身旁,親切詢問牧民天災問題;時而出現在青州腹地,冒認勛貴,問詢學堂學生關于教學事宜。

  又時而化身苦行修士,踏足江南富庶之地。

  又時而化身江湖游俠,在巴蜀之地游動。

  與老農談農桑,與幼童嬉玩鬧。

  在這十數年間,常有抱著僥幸心理的官員被皇帝抓了個正著,族誅處死。

  而就在這十數年間,‘天子微服私訪’的故事已經傳遍大江南北。

  無論是古之圣王,還是夏祖魏帝虞皇周神武,都遠不及當今大漢天子這般勤政愛民。

  而在南海之地,依舊是披蓑衣、戴斗笠的鄭均,站在南海礁畔,望著巍巍南海,心情大好。

  他的面前,只有一行鎏金小字。

  ‘眾生忍’法相已償還完畢。

  (本章完)

大熊貓文學    貸款武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