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第43章 前途

  出了這等事,自然沒有什么閑情雅致喝酒吃肉了。

  鄭均直接帶著王賴子,一路朝著黑山縣兵馬司快步走去,想要將此事通稟給縣尉蔡勛。

  雖說想要指望‘滄海派元一真人座下九弟子卞況’把滄海派按死在謀逆的這條船上不太可能,但起碼也能借助朝廷震懾一二,讓滄海派不敢隨意派出弟子過來尋仇了。

  這樣,也能給自己一個發育時間。

  等自己發育完善之后,就是提刀上門,屠了滄海派之時!

  鄭均,不習慣有人一直惦記自己的感覺。

  “王賴子,你方才說的話,我記下了。”

  就在前行時,鄭均忽然張口,讓王賴子心中一喜,只不過還不等王賴子開口袒露忠心之時,卻見鄭均又道:“你且將壯班中人的情況說來與我聽聽,壯班里,有無欺男霸女、橫行街里的那等小吏。”

  “有!”

  王賴子一個機靈,毫不猶豫開始將幾個名字給吐了出來:“王七就是這般!他是當年王五的遠房親戚,平日最是豪橫,半年前曾要強納一戶賣炭人家的閨女,那家人惹不起,只得連夜搬離了縣城,回了老家鎮子,而后他又窮追不舍…”

  “還有趙三,他本名叫趙閃,因當初趙大、趙二在三班豪橫,為了奉承趙大、趙二,就給自己改名叫趙三,最喜的便是在街上沒事找事,抓些小販進大牢,若是給錢,那便放走;若沒錢,就要在大牢里待上十天半個月的。先前有一個賣栗的小商販,因得罪了他,被他帶進了大牢,生生打死了。”

  “除此之外還有已經死了的楊樂,之前也是跟趙大混的,縣里的那些大戶人家,只要不是人命官司,都能花錢消災。”

  聽到了王賴子這般話語,鄭均目光頭一轉,微微頷首,表示自己知道了。

  不過這都只是王賴子的片面之言,鄭均自然不會全然采信,至少要再打聽一番,確認無誤之后,才會有所行動。

  自己麾下,容不得這等貨色。

  揮刀向更弱者,算什么本事?

  官德如風,吏德如草。

  當風吹到草上面的時候,草也勢必會跟著風一起倒。

  下面人是什么風格,全看上面人。

  如今鄭均主持壯班大局,自是要整頓吏治,自己沒能耐整頓整個大周朝的吏治,但整頓自己麾下的吏治,還是有必要的。

  進了兵馬司,天色已晚,看守兵馬司的兩名縣兵遠遠瞧見了兩道身影,當即神情不善了起來。

  原本想要呵斥閑雜人等退去,但見到了在前面提著燈籠的正是下午發銀子的王賴子,又瞅了瞅后面的鄭均,立馬便露出了笑容:“原來是鄭班頭來了!鄭班頭到兵馬司來,是要拜見縣尉大人嗎?”

  說罷,便主動給鄭均讓出一條路,提醒道:“縣尉大人今天一下午都沒出府門,嚴禁閑雜人等來叨擾他,鄭班頭若是沒什么要緊的大事,勸您還是別去找不痛快,跟縣尉大人身邊的蔡三、蔡六或者蔡七三位先生招呼一聲便是。”

  有錢能使鬼推磨。

  整個縣里的士卒、差役都拿了鄭均抄家的銀子,自然對鄭均的態度友善至極。

  這等舉手之勞的小事,也自然會點上一點。

  “多謝兩位兄弟。”

  鄭均對著兩人拱手笑了笑,接著便踏入了這兵馬司。

  王賴子并未跟在鄭均身側,而是停在了兩名縣兵面前,和他們寒暄著。

  拜見縣尉這等事,和他這個皂吏沒什么關系。

  鄭均快步經過兵馬司,沿途正在休整的縣兵見了鄭均,也是紛紛對著鄭均主動問好,不知道的還以為鄭均是這兵馬司的都頭、隊正。

  軍中向來崇尚悍勇之士。

  鄭均若只是發銀子,那大家雖然承情,但也不會如此這般崇敬。

  而鄭均除卻發銀子之外,可是在眾目睽睽之下,拳殺張青魚!

  既有威,又有德。

  自然令人信服。

  “三郎來了。”

  蔡六遠遠便瞧見鄭均,見鄭均來往之時,贏得周圍縣兵尊崇,不由驚嘆,接著便主動上前,對著鄭均笑道:“可有要事求見公子?”

  蔡六也出口提醒道:“公子正在研習‘碎玉樁功’,若三郎無甚大事,便還是不要打擾公子了。”

  “老前輩,今夜班里的小吏們請晚輩吃酒,晚輩赴約之時…”

  鄭均將方才發生的事情娓娓道來,一字不差。

  而聽了鄭均的話語之后,蔡六也是沉默了。

  沉默片刻之后,蔡六忍不住詢問道:“你是說,你在一對一之下,斬了滄海派元一真人的九弟子一條胳膊?”

  “是,那卞況學藝不精,水平一般,且久疏實戰,不堪一擊。”鄭均抱拳道,“比不過張逆、田逆,甚至不如婁威,只不過婁威的武道修為比他低上半程而已。”

  聽到了鄭均確認之后,蔡六再度沉默。

  初見時,鄭均與初入蓄氣的婁威對砍還要落入下風,需公子出手方能刀斬婁威。

  沒成想,如今竟是這般兇狠!

  先是攔住田鎮遠的逃竄之路,交了一招后,讓田鎮遠挨了一拳。

  然后又直面張青魚,雖然有自己和蔡九的幫助,但也是實打實的將張青魚拳殺。

  如果說今日前兩起戰績并非一人所為,那今夜獨自刀斬滄海派弟子,就全然做不了假了。

  恐怖如斯!

  蔡六現在覺得若是自己與這鄭均交手,都要落不得好了。

  蔡六深吸一口氣后,對著鄭均道:“我去通報公子,鄭三郎在一旁稍事休息。”

  “三郎也可以想想,接下來你想如何。是來兵馬司走武官的路子,當個步兵都頭,統帥黑山都的這三百步兵,還是去走文官路子,升典史。”

  “三郎的功勞很大,論功行賞后,少不了一個都頭、典史之位。”

  蔡六意有所指道:“當然,三郎若想考武舉也沒什么問題。賤籍無需擔憂,小事一樁,隨意勾勒便無。”

  說罷,蔡六便轉身就走,通報蔡勛去了。

  而鄭均則是站在原地,開始思考。

  是當步兵都頭、典史,還是去考武舉?

  事關前途,鄭均陷入了沉思。

  步兵都頭,乃是軍中職位。

  除卻特例之外,尋常軍中,乃是十人為一什,設什長;五什為一伙,設伙長;六伙為一都,設都頭;六都為一隊,設隊正;六隊為一營,設校尉;六營為一軍,設將軍。

  一縣的兵馬司,大概就是設置正副兩都頭,一為步兵都頭,統攝三百步兵,乃是正經都頭;一為騎兵都頭,但統攝不過十余騎而已,只是稱作都頭,實際地位乃是副都頭,為步兵都頭的佐官。

  當了這步兵都頭,也就代表著鄭均正式成為大周朝廷的八品武官。

  而典史,則是縣衙里的官職,總體而言,地位有些像是大管家,九品的武官,但因為與衙門相連,晉升空間比較廣闊。

  至于武舉,便是不必多言。

  若是武舉一朝出頭,前程全在州府、郡城之中,前去擔任參軍事、糧官之類,雖然也是八九品的武官,但前途可大不相同。

  鄭均心中思索片刻,便已經有了決斷。

  步兵都頭!

  武舉,則是完全要走蔡家的關系網,從此之后就綁上了蔡家的這條船!

  而無論是步兵都頭,還是典史。

  都是自己實打實的功績帶來,雖然也承了蔡家的情,但完全幫扶和承情,是不一樣的!

  之所以是步兵都頭而不是典史,也自是因為鄭均覺得這世道有些不太對勁。

  起碼在平章郡,不太對勁。

  清水幫要謀逆,背后絕對有助力。

  既然如此,當個縣衙里的典史,管著三班那百八十號人。

  不如直接參軍為將,麾下有三百訓練過、能列陣的步兵!

  就算來日情況不對,自己也有三百步兵在手,底氣十足!

大熊貓文學    貸款武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