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第一一二章 商隊

  隨機推薦:

  趙家年輕一輩組團在景星坊拿地蓋房,沈家兄弟得知之后氣得跳腳,想要質問溫故也沒辦法,沈夫人先派人警告了一頓。

  于是,沒幾天,朝暉坊趙家一群年輕人,和祥匯坊沈家的年輕人,又干架一場,并各自宣傳勝出。

  同時都憋著一股勁,平日遇到了也互相懟幾句。

  沈家的人:我萬福園第一期肯定是先建好,你們買了地又能怎么樣?能賺錢嗎?都跟在后面吃屁去吧!

  趙氏家族:我們就要買地,就要占一片!我賺不賺錢無所謂,就愛看你們“看不慣我又干不掉我”的樣子!

  隨后,沈家清流兄弟往景星坊又派了兩名監工,說是監管工地,實則監視趙家動靜。

  而趙家那邊私下里琢磨琢磨,他們也派人入駐!工地暫時沒法立刻開建,當然也沒必要派監工過來,但形式還是得走一走,這方面也不能輸!

  很快,趙晗他們畫畫的小辦公室,多了一個成年人的工位。每天輪流有趙氏家族的年輕人來刷個存在感,順便也幫弟弟妹妹們干點手工活,總不能干坐著。

  溫故沒有去理會趙、沈兩家二逼青年們的爭斗。

  在商隊到達之前,畫冊終于印了出來。

  在畫冊中無關故事情節的頁面,有一張插圖。趙晗畫的時候夾帶私貨,靈火誅邪的故事主角形象圖,有一張是穿著巡衛司制式服裝的!

  在趙晗他們這些小孩眼中,歆州三大軍事機構,巡衛司、狝狩軍和城防軍,這里面還是巡衛司最酷,因此在畫的時候,各種威風凜凜的武服、甲胄等,在腦中過了一遍,最后選擇參考巡衛司。

  甭管怎樣,這個私貨通過了趙少主的審核,最終被印刷出來。

  供給世家大族的是精裝版,帶彩頁,也貴。當然這個貴只是對普通人而言,大戶們試讀之后,都是五冊十冊的買,其中有多半會委托商戶帶到別的州。

  不過這些寄出去的可能就是刪減版了——裁掉夾帶私貨插畫頁的那種。

  又是數日過去。

  最近沒有再降雪,氣溫小幅度回升,商隊終于有了動靜。

  外來商隊需要在歆州城外城區指定地點隔離一天以上。

  商隊剛到,溫故就收到了消息。

  第一個到達的,是盛氏家族的商隊。

  “盛家如今掌權的一輩,主要有兩人,盛豐、盛稔,據說兩人皆是精明干練、行事果斷之人,如今投靠董閥。”

  溫故回想著關于盛家的信息,也讓程知和何小弟多了解。

  正在抄錄文書的何小弟停筆說道:“歲豐年稔?莫非他們是賣糧食的糧商?”

  “盛和糧鋪,聽說過嗎?”溫故問道。

  何小弟搖頭。

  程知很快在記憶中找到:“我們那兒有!以前書院所在的城里有盛和糧鋪,我老家那鎮上也有!”

  他老家那個小鎮緊鄰河道,來往運貨的船只很多,有時候會在那里停留。運糧食當然也方便。

  程知回想起當初鎮上曾流傳過的故事,說道:“聽說盛和糧鋪的東家,祖上也只是農人,然而短短幾十年就成了大糧商!氣運極好!”

  何小弟聞言,露出佩服羨慕之色。

  論身份,士農工商,商賈地位確實低一點,但也看跟誰比!

  程知、何小弟,他們兩人讀書都是全家拼死拼活供養,遠比不上那些富裕之家。

  溫故只是笑了笑:“民間傳言聽聽就算了,別太當真。”

  盛和糧鋪什么時候出現的?

  是朝廷政策松動,出身商賈之家的人可以應試為官的時候!

  在那之前,盛家聲名不顯,但其實祖上也不是普通的“農”,人家是大地主!

  盛家發達絕不止百年!

  商人身份不能科舉應試的時候,盛家就是“農”。

  鉆戶籍漏洞,繞過工商異類的“身份隔離”,聯結士人,獲得更多權力,或許早就在做了!

  而一旦朝廷對商賈政策從“全面禁止”到“有限開放”,商戶子弟能應試了,各地的盛和糧鋪也就光明正大出現了,并快速占領市場。

  名聲也經營得不錯,還有“普通農人依靠自身拼搏和氣運成為大商人,后代科舉入仕”的勵志故事在民間傳播。

  關于盛氏家族的這些信息,都是姨母沈夫人告訴溫故的。

  沈家也是商賈,頗有資財。

  但是!

  沈氏后代在讀書資質上完全只能眼饞別家!

  即便政策松動,也無人應舉。

  是不想嗎?!

  做夢都想!

  實在是沒有這方面的才華!

  別說科舉了,連經商的才能,下一輩繼承的也不多。

  已故的沈老爺子,也就是溫故的外公,當初做了幾手準備,既然走仕途賽道走不通,就走姻親賽道!

  兒女結親專挑有潛力的詩書之家,比如溫家。以及,有潛力的落魄世家,比如北地趙家。

  咱沈家后代沒有讀書天賦,但咱家有錢!

  不得不說,也正因為當年沈老爺子鋪好了路,才有如今沈家接到的天降餡餅!

  溫故回想著盛家的信息,問程、何二人:“咱們歆州,有厲害的農人或農務官嗎?”

  程知一番檢索,回道:“厲害的農人,不知道,但農務官有,肯定是有的!流民招撫、水利管理、荒田墾殖,歆州都有在做,這些都需要懂農務的官員。”

  溫故點點頭。

  這類事得專業的人去做。關乎生存所需的糧食,當然不能只依靠存貨,趙姨父對農事還是很重視的。

  只不過,那些派下去的農務官職責實踐如何,有幾分保留?有沒有敷衍?那就是另一回事了。

  反正,據溫故所知,與他們景星坊有來往的附近幾個普通村子,過去一年的收成,都不太好。

  倒是與權貴們沾關系的一些農田,收成聽說還過得去。

  世情如此,也不可能把那些農務官抓過來,教那些普通村民們種地吧?

  溫故現在暫時還沒那么大的權利,更別說這些農務官背后牽扯著許多世家權貴。

  他思索著。

  “盛家的商隊…他們這次過來的人好像還挺多…”

  溫故把何大和陶三叫過來,給他們布置了點兒任務。

  “咱們景星坊是個新坊,外地的商隊對咱肯定不熟悉,咱們可以熱情招待一下,彼此多增加一些了解…”

大熊貓文學    古代末世的文弱書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