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第38章 貞觀二年,龍與蟲

  旱田之上,蝗群飛舞。漫天的振翅之聲嗡嗡作響,聽在人耳中無端生出一陣煩躁。

  這是由靈脈異變催生出的蝗群,繁育力遠超尋常蝗蟲不說,蟲子本身亦兇惡得幾乎要吃人。

  每當聽到嗡聲傳來,農人們便都要忙不迭地放下活計躲避,免得被那兇蟲活生生咬下肉來。

  嘩啦一聲,稻田葉片被撥開,數名唐兵走出田中,為首一人持著一只一尺大小的鐵籠,將之遞于李世民面前。

  “陛下,我等已遍覽田間蝗群,在田間活抓幾只異物,還請陛下過目。”

  李世民垂頭看去,那只鐵籠以紗罩覆蓋,透過鐵紗,能見到幾只蝗蟲正在其中鼓動翅膀。在這之中,最引人矚目的便是中央的一只。

  尋常蝗蟲最多不過拇指大,可籠中那巨蝗卻有足足有近一掌長,目中靈光隱現,在籠中來回掙扎,撞擊得鐵籠一陣搖晃。

  李世民望著那巨蝗,略微沉吟,轉向身后穿長袍的官人道:“魏卿,此為何物?”

  站在一側的魏征上前,從他手中接過鐵籠,端詳片刻,面色微沉。

  “此乃田中蝗王,乃是天地所成之惡物,此地蝗災怕是由它所引致。”

  李世民道:“殺之何如?”

  “人有人皇之氣,蝗蟲亦有自身之王氣,雖誅此蟲,但蝗王之氣不滅,乃于蟲群之中別選新主,屆時又將復生出新蝗王。”

  他說的話音沉重,可李世民卻不為所動,一言聽罷,他卻是將那籠一翻,毫不遲疑伸手入內,將那蝗王與數只小蟲一齊抓在手中。

  “朕為人主,豈容災蟲作祟?既有蝗王,那今日便以朕人王之氣鎮其氣運。”

  他盯視著手中蝗王:“百姓以稻谷為命,而汝食之,寧食吾之肺腸。”

  四周群臣聽他言罷,立時都猜到了他所想之事,頓時跪成一片。

  “陛下,不可!”連魏征亦露出焦急之色,“此乃天地惡物,即便陛下身為龍體,擅服亦將成疾!”

  “朕為民受災,何疾之避?”

  言畢,他舉手仰頭,竟將蝗王連帶數只小蟲一齊送入口中,在群臣呼聲之中,生吞而下。

  這一幕落在田邊的兩名修士眼中,二人都不由得露出些驚異。

  “以自身龍氣鎮壓惡蝗之災氣...凡俗之中竟有這等雄輩,當得起人皇之名。”

  葉千笙出聲長嘆。在她身側,周無清遠遠望著那場面,神色訝然。

  行走人間數百載,人間帝王他見了不知幾何,其中驕縱淫奢之輩數不勝數,偶爾有幾位明君也大多是個表面樣式。

  他從來只覺得所謂帝王不過天下烏鴉一般黑,這還是頭一次見到如此作為的人皇。

  為民受災,何疾之避...

  他目送著那一行人勸誡騷亂,一轉眼,身邊的葉千笙依然取了一頁飛書在手,手指輕點,在上面書寫著什么。

  “人皇吞食惡蝗、以龍氣鎮災,雖不致危害性命,但如此之多的蝗群所含惡氣由一人承擔,怕是會令其大病一場。”

  葉千笙環視著腳下旱地道:“我這便傳書于仙盟,叫宗門派精銳前來布陣滅蝗,同時引水行修士降雨...”

  “從仙盟趕到關內,還要布陣,這哪里等得起。”

  她話音未落,卻聽周無清道:“單叫布雨的人來便是。至于這群蟲豸,我一力便可鎮之。”

  火光乍現,吹起勁風掀起衣袍,他縱身一躍,整個人踏云而上,只幾息功夫,便躍上了田野盡頭的青山。

  周無清立于山頭,注視著面前遮天蔽日的蝗群,舉手一招,靈光在掌心閃過,一支長弓憑空出現,被他握在手中。

  他立弓于身前,不取箭矢,只以三指扣弦,舉弓對天,緩緩開弓。

  平靜的風流突然開始涌動。扣弦的手指拉出一條熾烈的火光,火焰在弓與弦間舒展,幾個呼吸間化作一支烈火的長箭,搭載弦上。

  若此時有人在下方觀看,便會看到天邊突然亮起了一顆刺眼的耀星,瀚海般的靈力源源不斷地被凝聚其中,驚人的熱量甚至讓四周的空氣出現了些許的扭曲。

  在耀星的光芒達到極盛的一刻,扣于弓弦上的手指一松,熾烈的耀星飛射而出,直沖云端。

  宛若雷鳴的爆響傳來,田埂間的李世民忽地回頭,只見火光自云間閃過,撒下細雨般的火星。

  那星星點點的火雨落入蝗群間,遍布十里八方的惡蟲登時四下燃燒,化作灰燼撒入田野之間。田間百姓不知是何由來,只道是老天顯威,一個個跪在地上,朝著天邊那一朵火光連連作揖。

  “這等天象...定是蒼天有眼,見陛下所為,降下賜福鎮壓災厄。”

  兩側臣子見狀,一陣俯身表贊。但面前的帝王卻不為所動,只舉目遠眺,目光落在那耀星升起的山頭之上,眼中似有所思。

  ......

  (貞觀二年)關內旱饑,民多賣子以接衣食;己巳,詔出御府金帛為贖之,歸其父母。

  畿內有蝗。辛卯,上入苑中,見蝗,掇數枚,祝之曰:“民以谷為命,而汝食之,寧食吾之肺腸。”舉手欲吞之,左右諫曰:“惡物或成疾。”上曰:“朕為民受災,何疾之避!”遂吞之。是歲,蝗不為災。

——資治通鑒·唐紀八  秦佳佳翻動著面前的文字頁面,逐字逐句地看著,從那一行行記載中想象著隱藏在其背后的超凡暗流。

  按上司的說法,精讀史書并進行聯想也是新職工的訓練項目之一,以這種方式培養專員的修士思維,在日后的工作中一見到類似的記載便能聯想到對應的超凡解讀。

  她這邊翻著書,不時便轉過目光,瞥一眼泡在那水箱中的畫像。畫上的人影依舊如之前那般縹緲,浮在水中似是浸泡于時光長河,平添一份虛無感。

  此時的辦公室里,落在這幅畫上的目光只有她一人的,其它研究員都各自忙活著各自的項目,而聚集目光最多的便是里側擺放“袁天綱”物什的案臺。

  那物什看上去是一枚象棋。雖已經千年時光,卻依舊沒有一絲腐朽。

  雖然并不清楚底細,但通過這些日子的觀察,她能清楚地感覺到“袁天綱”這個名字在超研所內、或者說華國超凡體系內受重視程度極高,文物一旦跟他沾上邊,幾乎相當于鍍金。

  “小秦,過來幫個忙。”

  發呆間,程曉萌的聲音在耳邊響起:“那個文物確定是與袁天綱有關了。你先把手頭的活都放下,把這些報告整成一個合集文檔,傳真給名片上的這個地址。”

  秦佳佳應出一聲,從她手中接過一疊資料,最上方的名片上印著一個地址,以及地址對應的單位名稱:天象觀測與機察院。

  “這個是...”

  “跟環衛局一樣,也是我們的合作單位,只不過他們管理范疇比較特殊,具體解釋起來有點復雜,后面再跟你說吧。”

  程曉萌道:“現在你只要知道一件事...袁天綱的一切之所以有價值,就是因為他們的存在。”

大熊貓文學    仙人竟在我身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