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第501章 讓香港觀眾吃點好的

  魏紅剛一起床,第一時間去摸身邊。

  阿敏呢!?

  “完了,肯定是夢游了,這會兒估計在哥哥房間吧,不會被吃干抹凈了吧?”

  她既擔心又好奇地躡手躡腳起來,然后就看見阿敏在廚房里,正在熬粥呢。

  “我哥呢?還沒起啊?”魏紅問。

  周惠敏邊忙邊答:“我起來的時候他正好接了一個電話,然后就出去了,讓我們先自己玩,晚上再陪我們看電影。”

  “誰的電話啊?麗智的?”

  “不是,好像是新華分社的,說是來了一個大領導。”阿敏道。

  是剛剛接替廖公擔任港澳事務辦公室主任的那位姬老來香港視察,這位老先生想要跟香港當地能夠團結的人見個面,基本都是香港富商和名流,比如霍老、邱德根、金庸、夏夢之類的人物。

  不過新華分社的人提到魏明這時也在香港,于是就把他也叫上了,群策群力嘛。

  這些人里魏明最年輕,所以他一開始想的只是帶耳朵過去就行,沒想著發言。

  然而他國際聲名在外,雖然年紀輕,資歷淺,但成績斐然,沒有人會忽視他,姬老親自點名讓魏明說一說為和平收回香港他們能做些什么。

  不想說也不行了,魏明組織了一下語言:“我和夏夢女士,傅奇先生都算是文藝戰線的,最近在香港也是為了新電影在忙,那我就從這方面說一說吧。

  臺灣在香港弄了一個自由總會,設立了一些條款,杜絕了香港影壇跟大陸的聯系,甚至就連李瀚祥導演這種在大陸拍了電影的大導都要動輒封殺。

  香港影人對此深惡痛絕,可又無可奈何,因為臺灣有市場,而且比香港本土還要大,所以除了少部分硬骨頭外,面對自由總會的規矩都得低頭。

  對于這部分人,當然可以斥責他們是墻頭草,但墻頭草也不是全無用處,不能任由完全向著對方倒…”

  聽魏明說的有趣,幾位領導微微頷首。

  “所以,我想著,能不能適當放開大陸部分市場,允許一些品質優秀,思想過關的香港電影進入大陸市場,以利誘之,同時也能豐富大陸人民的精神文明生活,當然,這都是我一些不太成熟的建議。”說完,魏明還靦腆地撓撓頭,演技相當在線。

  其中一位在大陸工作的領導發言道:“也不是沒有香港電影進大陸啊,前些年《三笑》不就很受歡迎嗎。”

  《三笑》是六十年代長城公司的電影,79年獲準進入大陸,引起相當大的轟動,也讓長城三公主陳思思在大陸家喻戶曉。

  魏明搖搖頭:“無論是過去的長鳳新,還是現在的銀都機構,本質上我其實都把他們視作咱們大陸自己的電影廠,他們的電影制作基本是按照大陸的標準制作的,都是自家人,進入大陸本就無可厚非,我說的電影就是銀都之外的電影,是邵氏、嘉禾還有新藝城這些。”

  而這么做還有一點好處,就是可以催化國內制片廠的改革,香港那些勾人的電影進來了,你們還是老一套,那就注定會被觀眾拋棄。

  當然,魏明雖然提出了建議,卻也沒指望就能被采納,畢竟大陸對電影的看法一直不是娛樂,甚至不是藝術,而是宣傳工具,既然是工具,自然不容外人掌握。

  他們需要考慮的是香港電影進入大陸會不會影響到國人的思想,這才是大事。

  哪怕是《少林寺》這樣各方面都沒挑的優質電影,也因為太火,被認為對男性觀眾有不良引導,更不用說更早一些的《加里森敢死隊》了。

  姬老聽后還是非常認同地點了點頭,并詢問了銀都老總廖一原對此的看法。

  魏明跟廖一原關系還可以,他并沒有嗆魏明的面子,但表示審核工作一定要嚴格嚴謹,一定要給大陸觀眾最優質且無毒害的電影體驗。

  “還有就是利益該怎么分配呢,這些香港電影公司可是非常看重利益的。”言下之意,他們可不是國內制片廠和銀都,仨瓜倆棗可打發不了。

  在大陸,像《少林寺》《媽媽再愛上我一次》,都是票房過億的典范,而且是那種在正規電影院賣票賣出了上億票房,但落到制片廠的就是固定的收購費用。

  而制片廠能夠落得一個無論成片好賴都有中影兜底,不至于賠錢,但也不會賺太多,生產積極性自然不會太高。

  姬老點點頭,做沉思狀,片刻后他轉移了話題:“小魏的那部《放羊班的春天》要在香港上映了吧。”

  廖一原忙道:“是的,就是今天,香港觀眾們早就翹首以盼了,這可是咱們中國電影第一次在國際上獲得最高榮譽。”

  姬老:“現場應該還有人沒看過,都建議看看,我是看過了,還看了兩遍呢,拍的真好,有笑有淚,發人深省。”

  魏明忙表示感謝,關于電影的話題就到此為止了,繼續下一議題。

  中午魏明也是跟大家一起吃的飯,好在這個會下午總算結束了,魏明終于可以跟女朋友去約會了。

  但他沒想到約會的時候會有小紅這個電燈泡。

  “小紅你晚上沒有其他重要的事嗎?”

  魏紅跟周惠敏挽著手道:“沒有啊。”

  “可這部電影你不是已經看過了嗎?”

  “那么經典的電影看一遍怎么夠呢。”魏紅道,“而且距離上一次看都一個多月了,我早就想重溫了。”

  行吧,帶著她也好掩人耳目,阿敏現在畢竟還小,魏明也不想他們的關系被宣傳的人盡皆知。

  而且要是知道了女神已經有男友了,她那些心靈脆弱的粉絲們怕是要不好過了。

  在香港,電影類雜志大概有六本,如邵氏的《南國電影》,嘉禾的《嘉禾電影》,這些雜志背后基本都有大公司。

  另外《電影雙周刊》是唐書璇女士投資,由《大特寫》雜志改組而來,憑借專業性和金像獎名氣暴增。

  而《中外影畫》則靠著中外電影資訊和圖文并茂擁有良好的市場表現,影響力甚至滲透到了廣東,是廣東人了解香港乃至國際娛樂圈重要的刊物。

  創始人之一叫列孚,是70年代從深鎮游到香港的知青,對于那個特殊的時代他記憶深刻,也看過魏明的《放羊班》原著。

  他在電影上映第一天就帶著妻子一起來觀影,兩人當年是一起游過來的,到了香港一年后就結了婚。

  之前關于那個時代的電影如《牧馬人》《天云山傳奇》,只要是在香港上映的他們都會看,不過看《放羊班》之前的期待值最高。

  本來不應該這么高的,畢竟電影質量由導演負責,魏明是大作家不假,音樂創作也是一絕,但只是導演新人,實在難以想象他在電影這門手藝上能比謝進做得更好。

  結果人家拿了戛納金棕櫚,這下子由不得他們不重視了。

  然而今天看過之后,列孚表示一定要給《放羊班》做一期專題,而且他還想親自采訪魏明。

  即便自己已經把預期調的那么高,這部電影依然沒有辜負自己的期待,甚至還能超過一些。

  “這部電影實在太絲滑了,對,絲滑,無論音樂還是畫面,亦或是劇情以及演員們的表演,絲滑的讓人渾然不覺時間已經過去了兩個小時!”走出電影院,他立即找了個地方寫了起來。

  列孚正是以影評人起家,并創立《中外影畫》的。

  而另一邊,《電影雙周刊》的主編舒琪和另一位同事劉志華懷著忐忑的心情來到電影院,他其實已經想好了對麗智的回復。

  “雖然《放羊班的春天》有香港投資,但是從導演到演員,包括攝影、美工、燈光等工種,全都出自大陸,而且故事也是講的大陸,所以不符合香港金像獎參評標準。”

  然而看過電影之后,他好遺憾,如果這部電影的頭銜上能有一個金像最佳影片的話,那該是金像獎的榮幸吧。

  一旁的劉志華道:“老舒,我想再看一遍。”

  舒琪:“好,趕緊買票,外面觀眾有些多啊。”

  到了晚上黃金場,觀眾越來越多,左派影院在地段和座次上不占優,去晚了可能就沒座了。

  許安華去的時候只有犄角旮旯的位置了。

  拍完《投奔怒海》后,她又開始籌備《傾城之戀》,改編自張愛玲的同名,邵氏兄弟投資。

  如果文藝片有段位的話,此時的《放羊班的春天》已經站在了所有華語電影的頂峰,所以她肯定不能錯過。

  而看完電影,她第一感受就是:好美的電影!

  看完之后感覺心靈都被凈化了一遍,雖然里面有些很殘忍的東西,但要看完之后才會回味過來,叫人更加難以割舍,高明!

  還有這些小演員表現都好棒啊,那個石頭不就是《自古英雄出少年》里的大丈夫嗎。

  小演員里皮皮表現的最好,尺寸拿捏的非常好,皮孩子演的稍有過火真的會讓人討厭的。

  許安華突然覺得自己三十好幾的人了,跟年輕的魏明導演竟然有著這么大的差距,是不是自己其實沒什么導演天賦啊?

  好挫敗啊。

  另一個叫陳勛奇的電影人也很挫敗。

  聽說這部電影里的配樂有一半是魏明親自完成的,只聽到前面幾首,他就覺得太牛了。

  陳勛奇是演員,是導演,是制片人,但其實他最早是以配樂師入行的,他的老師是王福齡先生,《我的中國心》的作曲人。

  最近陳勛奇剛剛完成了他自編自導自演的《空心大少爺》,旁邊跟著的是他的馬仔,本片的聯合編劇王佳衛。

  電影看完之后,陳勛奇抹了抹眼角的眼淚,然后問還沒開始戴墨鏡的王佳衛:“小王你覺得怎么樣。”

  王佳衛抱著胳膊:“嗯,電影很棒,但其實我更好奇,他和周惠敏的緋聞是不是真的啊?如果是真的,他們是不是已經上過床了?”

  陳勛奇一陣無語:“你一個大男人能不能不要這么八婆。”

  “好吧,說回電影,我喜歡這部電影的畫面表現力,非常有張力,他的畫面是可以敘事的,哪怕沒有那些多余的臺詞也不影響理解劇情。”王佳衛道。

  除了這些喜歡藝術電影的電影人外,哪怕把電影視作商品的黃柏鳴在拍完今天《小鬼當家》的戲份后也來到了附近的電影院。

  而且是一群人,不僅他和徒弟高志森,部分工作人員,以及在劇組客串的甄紫丹。

  這也是他們第一次在一部純大陸電影的觀影現場看到幾乎滿座的情況,而且年輕人這么多。

  魏明估摸著,票房說不定能破千萬,這對銀都可以算是老大一個便宜了。

  當他們看完電影出來的時候,阿敏眼角的淚水還沒干,看來她是看進去了。

  魏明趕緊摟著女朋友拍一拍,魏紅緊張地把兩人護在身后,防止被人認出來。

  周惠敏對這部電影給出了最高評價:“如果你這輩子只拍這一部電影,那簡直就是對電影業的損失。”

  “你少來,拍一部電影,幾個月的精力都放在劇組里,都沒空陪女朋友了,這種事我才不干呢。”魏明道。

  阿敏還以為他說的是沒空陪自己呢,一邊流淚一邊笑,心情似蜜甜。

  魏紅也感慨:“我看觀眾們好像特別喜歡,是不是之前沒看過這么好的文藝片啊,今天總算吃了點好的。”

  魏明揉了揉她的腦袋,親妹也不能這么吹啊。

  之后三人找店吃飯,今晚他把兩個女孩送了回去,自己獨守空房。

  后來魏明真的接到了《中外映畫》的采訪邀請,包括《電影雙周刊》,雖然沒打算讓這部電影入圍,但他們覺得這是規則所限,他們對這部電影的推崇是絲毫不減的。

  魏明全都拒絕了,因為他要把獨家采訪給《YES!》。

  《YES!》并不是專門的影視娛樂類刊物,但面向青少年,如果能發動這些觀眾,對電影的票房肯定有好處。

  (今日保底)

大熊貓文學    激蕩19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