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第479章 念動力,源源不絕

  翟達兩手各持一個裝備,左手微微推動著金屬魔方,右手則握持著螺旋之筆,就這么漂浮在了空中。

  前者讓其一個小時當四個小時用(體感慢8倍,思維慢2倍),但念動力超過兩個小時就會難以為繼,若是如之前“堵洪水”時的特殊情況,不到一個小時就得流鼻血。

  而現在,后者能不斷補充。

  其效用當然不止可以作用于開緩時魔方(偽),但這無疑是最有性價比的方式。

  理論上,一晚上在保證基礎睡眠的情況下,依舊有56個小時可以開掛。

  也就相當于多出了“24個小時”,近乎三個工作日。

  如果徹底不做人了還能更變態,但那會導致他對時間的感知出現生理性錯亂。

  就這樣,翟達在盧薇離開后,翟達徹底掛之力拉滿。

  小部分時間用于處理積攢的工作,大部分時間用于精深知識領域,這也是他哪怕家大業大,也遲遲沒有配秘書的原因。

秘書的黑絲只會影響我開掛的效率  文理相宜的特殊效果“觸類旁通”,和論系統工程有些類似,但又不完全相同。

  后者注重全局視角與統籌、發現關鍵問題,而前者則是讓不同領域的知識和記憶碎片,可以如小燈泡一樣,一個個點亮。

  連成一線,照亮思維迷霧。

  比如捉摸物理問題的時候,突然腦子里冒出一個生物學知識,緊接著又串聯上了某個曾經聽聞過的化學碎片。

  而這種“觸類旁通”,不會點亮完全無關的內容。

  比如別人說“生活一眼望到了頭”,你腦子里冒出一個“那視力很好了”的選項。

  要么是能輔助思考,要么是加強記憶,亦或者干脆就是神奇的靈感和聯想。

  聯想,是人類認識世界最重要的能力之一。

  (柳家人麻煩坐下,和你們無關)

  它是邏輯的基石,是調用信息的開關,沒有聯想能力,再龐大的知識庫也不過是一塊人形硬盤,就如同背完一本新華字典,和有創造力的作家之間的區別。

  高效的攝入知識,再高效的利用知識,最后以全局視角和統籌能力去規劃執行路徑,翟達獲得的不單單是額外的時間。

  而是夸張的效率,投入到手頭的研發工作中。

  排除掉不需要插手的“無人機”、“量熵”等,翟達手上自己主導的項目只有兩個。

  一個是“碳化硅襯底生成”,一個是“整車制造”。

  后者還需要兩三個月時間,各方面準備都需要時間,而翟達打算在年底前,結束掉“碳化硅襯底生成”的研發。

  三個月.時間差不多夠用。

畢竟掛在這了  按照產業界的共識來說,“襯底生成”是一門龐大復雜的單獨工業鏈,與后端所有的加工,也就是集合半導體現在的工作內容,復雜程度不遑多讓堪稱1:1。

  但對翟達來說,他還未動手,就已經解決了50的問題,因為其中許多工藝需求和之前的開發都是重合的。

  比如襯底生成切割晶錠,之前研發用于切割功率器件的“金剛線超硬材料切割機”,就可以勝任,只需要稍稍更改一下規格和工作腔結構。

  不恰當的比喻一下,相當于一個已經擁有“黃金精加工”能力的人,向上拓展“黃金提煉和粗加工”技術。

  難點并非沒有,但設備上只差“高溫粉末反應爐”和“PVT晶體生長爐”。

  所以從一開始,他們和襯底供應商英飛凌就貌合神離,雖然后者試圖用降價的方式勸服研究院放棄研發“襯底生成”,想要和“機核半導體”成為堅固的上下游盟友,共同開拓和瓜分碳化硅產業。

  但以德國制造業的成本,再怎么降也不會讓翟達滿意。

  翟達也不信任這幫人,到時候白房子嚎兩嗓子,整個歐洲從上到下都得跪,一家德國企業憑什么能站直了身子?

  所謂堅固的上下游盟友,也不過是一顆不定時炸彈,翟達比任何人都確信,研究院的路不會是風平浪靜。

  他對盧勤儉承諾過,要將“碳化硅功率器件”的成本壓縮掉90,以達到賦能生產力的效果,涌入各行各業,手機充電器都要用上的那種。

  英飛凌大概猜到了這種純粹的上下游關系不會長久,索性連價格都不降了,掙一筆是一筆,但應該猜不到研究院或者說翟達突破的速度有多快。

  漸漸地,翟達又回到了去年那種掛力拉滿的狀態,以至于有時候從房間里出來,于曉麗會感覺兒子回到了高中時期。

  一看就是熬夜了.

  而研究院的員工們則感覺更加詭異.

  怎么盧女士走了.老板反而每天都睡眠不足的樣子?

  這核理么?

早餐桌上,翟達撓了撓頭,大概是用腦過度,昨晚洗的頭,早上就出油了  唐小葵抱著一根大玉米在啃,發覺很甜后想掰斷分給哥哥,弄了半天沒成功,于是轉到了沒啃過的半邊:“哥,你嘗嘗?”

  翟達沒多想,拿起來就啃。

  “有什么事兒要賄賂我?零花錢用完了?”

  唐小葵搖搖頭,腆著小臉道:“下周有個家長會哥你能來參加么?”

  上次被同班同學小瞧后,唐小葵一直感覺自己在班里的生態位有所下降雖然老師一如既往對她好,但總覺得想要爭取點什么。

  所以有一個帥氣的哥哥,開上帥氣的車車來參加家長會,無疑是高光時刻。

  她已經想好了,希望哥哥穿上《魔術達人秀》里面的那套披風服裝,閃亮登場,最好再表演一下韓國那期從樓上跳下炸成紙片的魔術。

  從此以后,她將立于實驗小學的天之上!

  聽完唐小葵的說法,翟達直接用苞谷棒子指了指唐小葵。

  我看把你屁股打成紙片還差不多!

  “攀比是不可取的,與其搞這些沒用的,不如真的交一些好朋友,帶回家來做客。”

  唐小葵縮了縮脖子:“那算了”

  作為被收養的孩子,她很抗拒這一點.

  一進家門,四人四個姓氏怎么說去?

  于女士拍著臉路過:“對啊,班里就沒有好朋友么?帶回來吃個飯呀?”

  唐小葵搖搖頭,沒說話。

  翟達和于曉麗對視一眼,大概也猜到了原因,就沒再逼問。

  今日唐小葵由于女士送,翟達則開著車朝孫馬莊而去。

  翟達看向副駕,之前都是兩個人來著。

  現在讓我手往哪里放.苦也。

  路過某處田地時,翟達居然看到了一排排前進的收割機,顯然秋收要陸續開始了。

  終究是自己“親手”救回來的田地,翟達索性跟了一段路,之后下車站在田邊張望了一會兒。

  東陽的主要作物是水稻,許多城市里的人以為只有小麥成熟才會金黃,其實水稻也是,而且是綠桿黃穗,顏色更加有層次感。

  現代化種植下,整整齊齊,一望無際,堪稱美景。

  之所以沒有真的發展成“景觀”,大概是因為農民沒心情專門給城里人拍照,成熟了之后基本都是掐著日子收割,堪稱十萬火急,自古春耕秋收都忙,誤了日子,種也白種。

  翟達也對農業不了解,只是小時候經常瞎跑,東陽縣城區就那么大點,見還是見過的。

  站在黃澄澄的稻田邊,翟達不由想起八月那場導致7000公頃絕收,16000公頃欠收的暴雨.

  若小木頭那遠大的理想,真有實現的一天,那真的是利在千秋了。

  收割機下地干活,田埂邊蹲了一個大爺。

  翟達閑聊道:“大爺,這農機是誰家的?”

  大爺搓了搓手指:“帶煙了么?”

  翟達心說我就隨便問問,還要收費?

  “我不抽煙。”

  大爺砸吧了一下嘴,沒了音兒。

  翟達摸了摸口袋里摸出一把花生,塞進大爺手中:“吃點這個?”

  大爺有些嫌棄,但還是塞入口中。

  翟達繼續問道:“現在有收割機了,是不是種地比以前輕松多了?”

  大爺起身朝遠處走去,在翟達茫然的目光中留下一句:“我不知道,我又不種地。”

  翟達:???

  好在這時一個拎著水桶的中年人路過,解答了翟達的疑惑:“看幾畝地,這拖拉機只能管收、犁、種,種子一旦撒下去,車就不能再進田了,打藥施肥也費事兒。”

  翟達驚奇道:“這地是您的?”

  “對啊。”

  “那剛那個是誰?”

  “以前村里騸豬仔的,后來去省道拐彎開超市去了。”

翟達:好好好

大熊貓文學    重生08:裝備系男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