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第三千一百三十五章 高空

  “硬拼?”

  從李息這兒獲得消息,新帝的心都涼了半截。

  匆匆忙忙的攔截沒有做到位,后續如何推動。

  從西方飛來的三道寒光的羽箭,打擊僅此而已。

  李息匆匆抽調了百余人,位于五州塞的李廣軍團距離這兒更遠,很可能趕來的人更少。

  在沒有造成大面積損傷的情況下,新帝想不出朝廷如何與兇國精銳團硬拼。

  兇國點兵點將抽調三成的高手不算多,但真正的威脅在于三位圣地之主的親自到場。

  “您別瞪我,正面交戰好過于背面受敵!”

  新帝剛瞪了張學舟一眼,張學舟似是心有所感迅速做出了解釋。

  相較于交鋒時被三位圣地之主插手,提前讓這些人匯聚帶來的禍患反而要小一些,甚至有可能讓朝廷的精銳高手團不敢輕舉妄動。

  雖說避戰丟人了一些,但此時不打能避免禍患,打則是會陷入泥潭難知后果。

  相較于后者,前者的選擇在當下更好。

  “這都是什么安排!”

  新帝一拳砸在地上。

  他看著四周不斷匯聚的將士,臉上微帶了幾分絕望之色。

  這般匆匆忙忙翻山越嶺而來,諸多神射手都是靠著兩條腿跑路。

  新帝很清楚自己可以借助御天梭快速向前,但李息等人如何能跟得上。

  原本安排的一波波連續打擊,最終形成了實際意義上的分割,反而讓精銳高手難于聚堆。

  在這種情況下,第三波的硬拼結果不難想象。

  “李息,你安排大軍向西突擊,其他人速速跟上,東方朔祭御天梭!”

  了解清楚情況,新帝也沒耽擱時間,他安排了李息等人大軍盡可能動一動,其他人也可以向前追趕。

  在這種即時變化的戰場中,信息帶來的應變十足重要。

  兇國的大修士撐不住成千上萬羽箭的飛射,大漢王朝的修士同樣如此。

  沒有鐵打的身體,誰都撐不住萬千的密集打擊,只需一個疏忽就有斃命的可能。

  新帝當下已經不求什么殲滅戰和埋伏戰,他只求給予兇國軍團一定壓力,免得第三波硬拼時間長久后遭遇大軍飛射的壓制打擊。

  “陛下…”

  李息剛欲再開口,新帝已經腳踏飛舟。

  浮光劃過,御天梭已經遙遙升空。

  李息望向空中,臉色一時青一時紅。

  “傳令…”

  馬邑的伏擊戰很糟糕,李息已經難于去想象第三波正面硬拼的結果。

  但張學舟和新帝突兀乘坐法寶升空對他有極高的震撼感,朝廷的實力似乎并非明面上顯露的那些,也并不僅僅只是依靠李廣和程不識來撐大漢江山。

  時間在流逝,顯然也有新人開始斬頭露角。

  見識了田蚡駕馭飛舟,李息還是第一次見識張學舟駕馭飛舟。

  “難怪陛下讓東方朔保管赤霄劍,他這種能耐比田丞相看上去還厲害,換誰都得拿重器保住,免得在朝堂遭遇傾覆!”

  一些人的能耐可以被取代,一些人的能耐一時半會則是沒法更替。

  駕馭御天梭的能耐絕對是其中之一,飛縱術絕對是大修士深惡痛絕的危險術法,而飛縱術只是駕馭御天梭入門,從自己飛到載著別人飛是兩種事。

  以當下駕馭宛如游龍的飛縱軌跡來看,李息覺得張學舟等人在御天梭上的經驗絕對是個老司機。

  但凡這般承載飛行,帝王就不再是高高于朝堂之上,而是具備巡游大漢的真正能力。

  李息此前心中有幾分絕望,但他此時只覺未來依舊光明。

  “走,都打起精神來,能走多快走多快,不管能不能趕上前方交戰,咱們都要盡可能去參與!”

  只要前方有人攔截,李息軍中這些神箭手就能發揮遠射的優勢,他此時也是憋了一肚子氣,只盼可以趕上征戰對殺的尾巴。

  偶爾時,他又會看一看高空中已經消失的御天梭。

  “您可做好準備了,只要在交鋒中被人盯上,御天梭難于逃脫追殺!”

  張學舟這些兩天吞服了五枚法力造化丹。

  一方面是身體法力運轉所需,另一方面則是張學舟時時刻刻都保持著自己所能動用的巔峰法力,并不想出現短缺。

  他這種需求在初期還好,但進入服藥中期必然會提及藥抗藥性等,從而大幅度增加丹藥服用量提升飛縱代價,也免得新帝時時驅役他四處跑。

  也只有這樣,張學舟才能較為安穩坐鎮在長安城中承受照妖鏡庇護,免得一個不慎同樣翻車。

  翻車的次數不需要很多,有時候一次跌倒就很難再站起來。

  譬如當下的皇太后,張學舟覺得皇太后這一次翻車的事故很可能會較為嚴重。

  他告誡著新帝,目光中也隱約看到了拉載著九龍鼎不斷前行的沖鋒團車隊,張學舟甚至能看清楚九靈元圣呈現三丈長的妖軀。

  飛縱翻山越嶺趕路省卻諸多,而九龍鼎的沉重讓沖鋒團速度并不算太快。

  張學舟再次趕到時,他還不曾見第三波的沖撞,但張學舟在高空中也找不到大漢王朝第三波潛藏者。

  “靜待旁觀,尋覓殺入的機會!”

  新帝目光放下搜尋,過了片刻后才咬牙點頭。

  他沒有頭腦昏昏率先掀起殺伐,也不會在沖突爆發的那一刻沖入其中,而是會尋覓機會殺入,爭取用最小的代價獲得最大的戰果。

  如果戰局過于糟糕,他甚至會靜待旁觀到結束的那一刻,而不是簡單陷入其中。

  低語交流數句,新帝沉默了下去,只是讓張學舟緩緩跟隨,避免被下方發現。

  “其實我們已經被發現了,是吧,道君!”

  “有點意思!”

  高空的風浪中一道幻影浮現,道君陽魄隨風飄蕩,又穩穩跟住了御天梭。

  “我原以為大漢王朝有什么絕世高人,沒想到只是你在這兒游蕩!”

  道君臉上有幾分意外之色。

  他能識別相貌幼化的張學舟,也能識別相貌成年化的張學舟。

  不管張學舟怎么變,只要他記住了張學舟的氣息特征,對方就會被他識別出來。

  “道君!”

  新帝心中猛跳,幾欲抓緊手中劍對著道君一劍狠劈而下。

  但他硬生生按捺了自己的本能行為,畢竟雙方當下并沒有交惡,而且道君似乎認得張學舟。

  “你知道我有點飛縱的本事,這寶貝挺適合我用,我就借了寶貝跟著出來四處跑跑”張學舟呲牙道:“萬一發生什么大戰,我們能撿一些修士隕落的寶貝也是一樁奇緣!”

  “我不管你那些小心思,我就想問問你,帝君想要什么?”道君正色道。

  “我哪知道他想要什么,您問我還不如直接去問他”張學舟道。

  “他變了,他不會說,他只會取!”

  道君低語。

  能一眼識別出張學舟,道君也能識別帝君。

  雖然還是那副容貌那副身軀,但道君能感受到帝君身體內核的變化。

  如此簡單替換當世最強大的修士,這樣的帝君讓道君心中極為防備。

  他也想多獲知一些消息,從而帶來更深層次的判斷。

大熊貓文學    第五形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