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第三千一百零八章 亞種

  張學舟接手東華擺脫巨樹時,巨樹破破爛爛。

  巨大樹體不斷被分割,只是只剩下一截枝丫做成的椅子形體作為核心,用于助力穿梭的神魂殘枝帶著破損的花房,仿若飽經了無數風霜。

  巨樹算得上是樹身和神魂都被摧殘,就像一條被打死的蛇一樣只能在地上扭曲。

  雖說張學舟等人認為巨樹依舊有生命力,但張學舟等人從來不認為巨樹的一切完整。

  而在再次穿梭時,張學舟只見無盡的黑暗中探出一根樹枝,樹枝上懸掛著一朵木質形態的花苞。

  花苞緩緩展開,顯出了內部空空蕩蕩供給神魂容身之處。

  穿梭的方式沒有變,張學舟依舊需要依托花房前往核心的樹椅子進行轉換,但攜著神魂穿梭的巨樹神魂變了。

  此前的破破爛爛消失不見,一切完好無損到沒有一絲可挑剔的地方。

  “它真清醒過來了!”

  張學舟覺得自己神魂在深深呼吸,也強行讓自己鎮定下來。

  “這肯定不完全是因為蘊養法的原因!”

  張學舟不相信自己蘊養靈木法杖能刺激發生改變,他只能說這一切可能是巧合,而巨樹的蘇醒與改變則是有其他原因。

  “你到底藏在哪兒,又被誰在利用,給三界塞了多少東西進去?”

  思量之時,張學舟只覺有雷霆般的聲音在頭頂浮過。

  七彩的光華掃蕩而下,又有一團青光升騰。

  張學舟神魂隨后被拉扯進入花房。

  如同潛入深水區域的魚兒,瞬息間的穿梭已經導致了方位的完全不同。

  “不要仗著那點空間穿梭能力肆無忌憚…”

  聲音殘留在耳邊,又被飛速斬斷不可聽聞。

  “似乎是鴻鈞的聲音,他似乎時時刻刻都在關注那片世界,天外天的修士怎么可能這么閑!”

  張學舟在虛爐的口中聽過天外天世界,他覺得那兒的社會秩序更為原始一些,社會形態并未發展出國家概念,充其量只是一個另類的異世界。

  張學舟所屬的兩方世界都沒研究明白,他對天外天世界并無太多好奇。

  但他確實對鴻鈞這種狀態很好奇。

  說到底,虛爐就像蓉城的容添丁,所見識的范疇有限,遠不曾觸及天外天世界的核心,諸多內容只有雙眼所注目的內容,又加上道聽途說,存在認知不完全的情況。

  或許天外天并不像張學舟簡單所想的勢力林立,又充斥著簡單的弱肉強食,而很可能還涉及著他們所在的這些世界。

  “你…你知道他的真名?”

  張學舟存了查看巨樹變化的念頭,他的穿梭并未一眨眼消失。

  幽暗中不斷穿梭,花房中開始浮現青光。

  青光中有古樹浮現,又有葉片輕微顫動,從而發出了讓張學舟感知的精神信息。

  “巨樹?”

  張學舟看著花房中的青光,他只覺自己神魂在猛烈跳動。

  相較于張學舟和東華見面時沖突的爆發,眼前的巨樹似乎顯得人畜無害。

  但張學舟又隱隱覺察出眼前的巨樹似乎與自己所觀望占據星球世界不同,對方似乎并沒有自己想象中的強大。

  如同他此前的經歷,張學舟覺得自己并沒有被巨術束縛和控制。

  “你見過那個可憐孩子的一生,也與它的亞種構建了緊密關聯,應該能猜測到我同樣只是一顆亞種!”

  “你是…是您在承接轉換?”

  “不錯!”

  青光中的古樹顫動著葉片,也承認了自己的源頭。

  這讓張學舟忍不住驚嘆,只覺樹木類生命確實不可思議。

  但只要想到曾經有無數大修士在那根樹杈上如同工蟻一樣忙忙碌碌,最終留下了帝君所說的萬千怨言,張學舟心中不免迅速警惕了起來,謹防著自己成為其中一員。

  “你似乎對鴻鈞非常有興趣?”張學舟謹慎詢問道。

  “準確而言,我只是對刺破黑暗后的世界有興趣”古樹顫動葉片回道:“可惜他的態度很不友善,無法與我進行溝通,讓我難于想象那個不曾觸摸的世界!”

  “天外天世界的修士有很多,那片區域中有個叫蒙特斯巴頓的修士源于天外天,還有個叫納格斯的修士也可能源于天外天,秦蒙區域還有虎豪、虎育、虛爐,七蛛等,他們很可能都是天外天前來!”

  張學舟原本想將可能發生的禍水引向鴻鈞,但古樹表現極為謹慎,似乎并不想親自接觸鴻鈞,這讓張學舟迅速調轉了方向。

  “生靈生長都應該是向上,他們為何要掉頭向下?”古樹問道。

  “可能是向下有養分,又或許天外天并沒有他們所能爭取到的養分”張學舟道。

  “你說的話讓我聽起來感覺并不美好!”

  古樹顫動著葉片,陣陣的精神波動不斷傳遞著信息。

  它似乎思考了張學舟所提及的話很長久時間,而后才重新散發陣陣青光發出精神波動。

  “你看到到了這四周無盡的黑暗嗎?我們所有生靈都困束于黑暗中,只有寥寥燃燒的火種照耀,每一個生靈都渴望突破黑暗迎接光明!”

  黑暗中的穿梭忽地停止,花房的花瓣展開,張學舟眼前出現了一顆綠意盎然的星球。

  遠遠望去,星球有翠綠,也有淡藍色的海洋,還有龐大的陸地,又似乎有成片的建筑痕跡。

  等到花房再度轉向,一顆巨大的恒星映入感知中。

  明明知道這顆恒星距離自己還有無數距離,但占據感知世界的火焰不斷爆裂,無數噴涌的巨大火蛇讓人感覺渺小,也讓人感覺窒息。

  “你認知中的生命星球都是一顆顆在黑暗中的種子”古樹道:“每一顆生命星球上都有可能誕生智慧生靈,直到刺破黑暗迎接永恒的光明,光明怎么可能會不美好呢?”

  “如果光明美好,為何已經處于光明的生靈不帶著所有生命星球蛻變新生”張學舟道:“就像我所知的鴻鈞,他前往了天外天的世界,但他并沒有幫助其他人類源源不斷離開三界,這同理也可以對應到其他已經蛻變成長的生靈!”

  古樹的世界觀和張學舟并不相同,蘊養萬千生靈的星球在對方眼中只是一顆等待成長的種子,而恒星只是一道在黑暗中燃燒的火種。

  張學舟覺得這種觀念太夸張了,他對比星球渺小如同塵埃,哪怕成為火種的一點光華都難于做到,也難于像古樹一樣去看待。

  如果不想自己被這種觀念牽著走,那就必須要充當一個杠精,不斷去反駁古樹的觀念。

  在他之前,埋葬在古樹身上的修士太多太多了,東華解脫的逃離更是一種印證。

  張學舟不知道古樹想做什么,但他不想成為過往案例中的一員。

  “如您突破向上時,您甚至看不到那些已經成長生靈的身影,他們到底是迎接了光明,還是說已經沉淪到了永恒的黑暗中”張學舟道:“就像那株靈木用盡了一切生機去推動成長,迎接光明后只是被催生葫蘆,而后連軀干都被瓜分殆盡,直到他化成一顆火種燃盡了自己!”

  光明論和黑暗論相互對立。

  網絡上以前曾對接觸外星人進行過激烈探討,有人認為接觸外星人可以得到友善,從而帶來無數科技與進步,也有人認為接觸后就是死亡的開始,任何有價值之物都會被力量龐大的外星人取走,而生靈則是會化成奴隸,又或迎接集體的死亡。

  古樹渴望的是光明,張學舟所談的是黑暗。

  諸多言語只需要拿過往總結的內容簡單轉換,就能形成對立。

  最初是相信光明論的人非常多,但在不斷辯駁后,最終是黑暗論被大多數人所承認。

  張學舟侃侃而談,古樹的精神波動中似乎多了幾分消沉。

大熊貓文學    第五形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