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姓東的,你居然要親自煉丹?”
“咋的,你看不起啊!”
“切,那必須的!”
李少君應邀而來。
當然,李少君更多是對涇河水府好奇,畢竟龍王難尋,他也沒什么水中本事,這輩子還沒去過龍王宮殿。
在涇河邊等待了兩天后,李少君鉆入了水府中。
這其中的見識不提,他還是依靠眼力替張學舟挑了一尊涇河水府封藏的丹爐。
涇河水府的丹爐遠比不上九龍鼎,但李少君覺得丹爐不算差,畢竟這些丹爐都是大秦時代內吏府所用,每一件都堪稱上品。
丹爐是好丹爐,但李少君對丹師是否是好丹師就難言判斷了。
作為張學舟的合作伙伴,李少君必須說自己很少見到張學舟煉丹,甚至于沒有。
他認識張學舟數年都是這樣,李少君覺得指望這種幾年不煉丹的人煉制好丹藥有點困難。
在夜間卷風潛入上林苑,李少君還參觀了張學舟接手丹爐后布置的丹房。
一切都布置得漂漂亮亮,唯一的問題是張學舟拿了這尊文火丹爐在煮豆汁釀豆腐。
李少君給張學舟做了一個‘不務正業’的評價,瞎逛時不免又嘲笑張學舟兩句。
張學舟也沒生氣,他的手磨豆腐制作得又快又好。
雖說他測試豆腐的真正場地在現實中的實驗室,但該做的場面活還是得做,免得新帝詢問時連豆腐都沒有。
而拿這尊丹爐煮豆汁也有助于他進行調整。
涉及丹爐升溫的速度,火候的配合,化開藥草的時間,溫蘊藥泥等都盡在一尊丹爐上,并不像現實中有多臺儀器配合,這需要極為精細的調整。
張學舟甚至將早年的法器‘衡’都取了出來,尋思著用最科學的方式煉制造化丹,從而獲得較高的成丹率。
“那等我煉出了丹你別來討要!”
張學舟隨口回答著李少君。
“你這么說就沒意思了,我有好東西都會分享給你,你有好東西也要分享給我呀”李少君道。
“我煉制丹藥是實打實需要本錢”張學舟道:“但凡你拿十顆造化丹的材料過來,我煉丹成了后會分你兩枚!”
“那你煉丹太差勁了,誰吃得消你這種煉丹水準!”
“也不知道誰煉制八步登仙丹失敗了一次又一次,至今都沒正常的成品!”
“姓東的,罵人不帶揭短的啊!”
李少君嘟囔了幾句,算是知曉了張學舟要煉制什么丹藥。
造化丹是高等修士最為常見的丹藥,需求的群體大,通用性廣,但這偏偏是煉制難度較高的丹藥。
涉及材料,煉制流程等都顯得繁瑣,而造化丹品質的高高低低更是讓人頭大。
一方服用一顆造化丹恢復三成法力,另一方服用造化丹恢復五成法力,這種事屢見不鮮,明明是同樣的底牌,但因為造化丹品質不乏造成慘案。
但神通境修為以上的修士離不開造化丹,不說拿來修行,關鍵是這種丹藥在有需要時足以保命。
哪怕李少君這種不怕死的人也想擁有高品質造化丹,畢竟他能活就不希望死。
而且他擅長飛縱,如果想在飛縱落地后有足夠的法力應對意外,造化丹就是他剛需。
“你有陰陽家傳承,煉制造化丹水準不會差到只有四成的成丹率吧?”李少君問道。
“抬舉了抬舉了!”
“咋的,你連四成的成丹率都沒有?”
李少君尋思著張學舟十份材料分自己兩枚,這算是他們彼此約定的分成規律,這也能逆推張學舟的本事。
但張學舟的話一出,李少君只覺張學舟本事似乎還不如普通學派的煉丹師。
“我還沒煉制過造化丹哪能知曉成丹率”張學舟道:“萬一只有三成兩成的成丹率,那我也沒轍!”
“沒煉制過啊!”
李少君聽了就想告辭。
他此前也沒煉制過八步登仙丹,煉制純粹靠賭,成丹率低到嚇人。
如果不是找了新帝這種冤大頭愿意提供材料碰運氣,李少君覺得自己這輩子都沒成丹的指望。
見到張學舟也要練手,他覺得張學舟離技藝大成需要的距離很長遠,而他堅決沒可能成為貢獻材料的冤大頭。
至少在當下,他對張學舟煉丹興趣寥寥。
“希望你技藝大成后造福眾生!”
李少君圍繞著煉丹爐兜了數圈,又瞅了瞅丹房中擺放整齊的藥材藥草,他覺得可以過幾天來看看情況。
連容添丁都沒駐守在這兒等結果,李少君顯然更不會久侯此處。
他出了一張嘴巴鼓勵了一聲,而后躡手躡腳打開了窗戶。
等看到外面駐守的羽林衛巡邏走向拐彎的角落,李少君身體往外一鉆,卷起一道風浪沖天鉆入了夜空。
“我煉丹造福眾生,我怎么可能造福眾生,我自己造福自己都費勁!”
壓制豆腐的張學舟拿了一個竹制的簸箕盛放好豆腐,晾在了通風口處,又蓋了一層粗布等待豆腐發霉長毛。
忙碌完豆腐的制作,張學舟吐槽了一聲,而后才拿清水不斷清洗著丹鼎。
與陰陽家的水火丹爐不同,也與一般大眾化私用丹爐有所區別,敖厲珍藏在水府的丹爐很大,完成拼裝后足有三米高。
這是一種大型制式丹爐,可以做到一次煉丹批量成丹,丹爐上還有小篆字體的‘秦爐八號,煉長生,煉不死’作為記號。
這種丹爐的好處是只要掌握了嚴苛標準的制丹工藝,就能按流程制作大量丹藥,一次煉丹出丹上百枚都不足為奇。
丹爐的壞處也很明顯,但凡哪一環出了問題,煉丹失敗一次損耗的材料也會讓人痛心到肝腸寸斷。
只有朝廷才有底氣使用這種丹爐批量定制的丹藥,而這種丹爐大多數時候是面向低端丹藥,譬如培元丹、止血散等。
想用這種制式丹爐完成高檔丹藥制作的難度極高。
李少君選擇這種丹爐也并非坑張學舟,而是敖厲水府里的丹爐都是這種類型。
張學舟也不挑剔,他甚至非常喜歡用制式的標準丹爐。
如果不寄希望于自己手感、心情、法力操控穩定等情況偶爾產出高標準丹藥,制式丹爐形成穩定規格后的產出將十分穩定。
對習慣于現代化實驗室的張學舟而言,再神妙的丹爐也抵不過規格與尺度的準確性。
他制作的法器‘衡’就是標準下的產物。
只有擁有足夠精準的標準,他才能在這方世界中調整到適合自己的實驗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