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瞬間,整個皇城所有人都抬頭看向天穹。
云濤之中,一尊巨大的玉色無字之碑,其上金色的浩然之氣縈繞。
“怎么回事?”
皇宮西苑之中,元康帝面上露出疑惑,低低開口。
對面,琪貴妃也是目中閃過驚異,看看光幕之中張橫渠與張遠身影,又抬頭看向天穹之中那從未見過的巨碑。
這就是大宗師之力?
青陽侯到底向橫渠先生問了什么問題,竟然讓一位儒道大宗師如此失控?
政事堂。
王安之和司馬清光等人立在石階上,抬頭看向天穹,面上神色透出感慨與羨慕。
儒道大宗師才能有的手段,他們雖然位高權重,且已經是儒道宗師,卻離著大宗師極為遙遠。
身居高位雖然能為他們凝聚威望功德,讓他們儒道修行所需資糧不缺,可有利有弊,做官讓他們分了太多精力,根本無法專心做學問。
“橫渠,竟然走到了這一步…”司馬清光低低嘆息。
當年治學時候,他的儒道修為可是絲毫不遜于張橫渠。
如今張橫渠已經是雍天洲上三位儒道大宗師之一,他司馬清光還是洞玄境。
“張青陽到底問了什么,引動橫渠大道感應?”王安之露出好奇之色,低聲開口。
杜如晦和司馬清光都是搖頭,神魂之力向著鎮天司方向延伸過去。
沒辦法,實在是太好奇。
監察司。
長寧侯蘇靖身側,氣血與真元之力涌動的成國公陸鈞雙目瞇起,開口道:“張橫渠到底是早入儒道大宗師境,這等對法則之力的感悟,我遠遠不及。”
唯有大宗師,方才能感悟法則。
此時的成國公剛從閉關之地出來,修為才入大宗師,還未穩固,更別說對大道之力的感悟了。
長寧侯沒說話,只是將神魂力量探在鎮天司中。
鎮天司前的閣樓上,那些站在窗臺前的身影,都是面上透著疑惑,帶著凝重。
他們完全想象不出,到底青陽侯是問了什么問題,讓儒道大宗師張橫渠心神無法自控。
“張青陽,難道還能有什么后手?”白須玉冠的儒袍老者低低自語。
皇城,連綿大宅之中,原本端坐的錦袍中年站起身,雙拳緊握,面上露出焦躁之色。
他的神魂之力不斷掃過鎮天司方向,再抬頭看那天穹上的巨碑。
“這個張青陽,到底做了什么,能讓橫渠先生都——”
他話未說完,上首端坐的儒袍老者搖搖頭,擺手道:“靜觀其變,你的心性還是差了不少…”
鎮天司中。
不管是鎮天司的武官,供奉,還是那些皇城書院學子教習,都靜靜看著相對而立的張遠和張橫渠。
張橫渠緩緩抬頭,目光緊盯面前的張遠。
深吸一口氣,他看著張遠問道:“青陽侯,為何要向老夫請教這些問題?”
這些問題,其實根本不是問題。
這些問題,其實該是問題的答案!
別說是他張橫渠,換做任何讀過十年書的人,都能將這些語句缺失的句子補全。
這不是問題,這是修行感悟,是青陽侯自己的修行感悟!
張橫渠此時所問,為何張遠要向他問這些問題,不是真的問問題,而是問張遠,為何要將這些感悟送給他張橫渠。
“魏國學宮之主董政書,齊國采薇書院姚白月,他們雖也是儒道大宗師,可在學生看來,他們都沒有資格與橫渠先生你相比。”
張遠的聲音響亮,目光之中透著赤誠:“青天洲儒道興盛,大秦,需要一位能鎮住天下儒道的大宗師。”
大秦需要一位鎮壓天下儒道的大宗師!
這才是張遠將自己的儒道修行感悟送給張橫渠的原因!
為了大秦。
為了天下儒道。
張橫渠面色復雜,低低一嘆。
張遠為讓他能鎮壓大秦文脈,送出此等感悟。
如果這感悟是青陽侯口中說出,起碼能換來天下儒道敬仰,做個文壇盟主,千年萬年留名。
可是這等感悟,青陽侯竟然就這么送給他。
青陽侯是要他張橫渠將這些感悟說出來。
因為只有他說出來,才能奠定在大秦儒道地位,才能讓大秦儒道鎮壓天下文氣。
他張橫渠汗顏,竟然要竊他人之感悟。
可是,這是為了大秦!
為大秦,萬死不辭。
這一刻,張橫渠終于明白這句話的沉重。
青陽侯付出的是名聞天下的機會,他張橫渠,此生心中不暢。
但這一切,為了大秦!
張橫渠雙目之中盡是光彩,仰天長笑。
為大秦,一切付出算得了什么?
往前一步踏出,張橫渠看向天穹上那凝聚的無字巨碑,朗聲道:“青陽侯要問感悟,老夫就將感悟寫下來,讓你看,也讓天下人看。”
他身上浩然之氣激蕩,縈繞在無字巨碑外的浩然金光匯聚成刻刀,在巨碑上刻畫。
所有人都抬頭,去看那巨碑上浮現的一個個古拙文字。
“為天地立,心。”
“為生民立,命。”
“為往圣繼絕學。”
“為萬世——”
金色的刻刀停頓片刻,張橫渠身上的浩然之力仿若破繭,轟然震鳴,引動天穹上的光影激蕩,整個皇城天穹云光盡被染成金紅!
“為萬世,開太平!”
四句刻完,金色大字流轉,巨碑轟然震鳴。
乾陽殿中那雍洲鼎上浩蕩的金光迸發,化為一條條金色長龍,沖出大殿,撞在金色巨碑上。
巨碑被這氣運長龍馱著,直上九霄。
皇城西苑,原本端坐的元康帝霍然起身,面上神色化為激動。
“好,好,好一個為天地立心,生民立命!”
握緊拳頭,元康帝雙目之中全都是精光閃爍:“好一個為萬世開太平!”
他身上氣勢濃烈迸發,引動整個皇宮之上天地氣運好似長河奔騰!
這一瞬間,天穹上仿若億萬星辰匯聚,要凝聚出周天大勢!
琪貴妃目中精亮,面上全是笑意,向著元康帝躬身:“恭喜陛下,繼武道鎮壓天下之后,大秦儒道,可鎮天下了。”
儒道鎮天下。
元康帝腳步頓一下,忍不住咧嘴一笑。
他比誰都清楚,鎮天司與皇城書院冰釋前嫌,就是天下文武共護大秦的格局。
這一刻,刀與筆真正并立于蒼穹之下。
這一刻的大秦,才是真正的強盛重興開始。
從這一刻起,他所有的謀劃都能施行!
政事堂前。
王安之仰天長嘆,面上的感慨,失落,欽佩,羨慕,當真是五味雜陳,不可言喻。
司馬清光面色復雜,低下頭,輕輕自語。
“往圣繼絕學,萬世開太平,張橫渠,當真悟到了啊…”
文無第一,武無第二。
可今日之后,大秦文脈,只認張橫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