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第744章 周秘書上線

  廖母信也不意外,人在沒有了辦法的時候,就會將希望寄托在那些玄之又玄的東西上。

  自古就有行善積德的說法,廖母都不知道去拜過多少次。

  可是都沒能抱上孫子!

  最重要的是,兒子不是只有李秀嫻一個媳婦。

  廖母知道兒子和村里一個年輕的寡婦暗中來往好幾年了,也是沒消息。

  現在在鎮上也有一個女的跟了他半年多了,肚子也是一點動靜都沒有!

  最近兒子三天兩頭借口去市里賣豬,順便過夜,她估計市里也認識了一個。

  這么多女人,只有李秀嫻生了個丫頭片子,那丫頭片子也是瘦巴巴的。

  廖母知道兒子是從李秀嫻身上得到了啟發,開始廣撒網,看看能不能生下兒子。

  這個廖母是的,反正兒子能賺錢,又不是養不起,多幾個老婆有什么關系,能生下孫子就行!

  誰能生下孫子,誰才是她認準的兒媳婦!

  問題是這么多個老婆都沒有人能懷上,要不拿點錢出來修路試一試?

  廖母越想越覺得可行,決定回去和廖瑞祥商量。

  本來村民對他們養殖場有意見,要他們搬走,廖瑞祥就想到修一小段路堵住村民的嘴。畢竟養殖場去年才擴大了,要是搬走比修路投入更大。

  廖母舍不得花錢修路,才想找江夏的爺爺多出點錢幫他們修。

  現在為了孫子,不用別人幫了!

  廖母匆匆走了。

  盡快修,盡快抱孫!

  廖大姐見此憂心忡忡,這都信?她媽是想抱孫想瘋了?

  外孫不也是孫嗎?

  今天是村里的大日子,學校的奠基儀式結束后,周兵強組織了村民在周氏祠堂擺了十桌流水席,請全村和領導們吃飯。

  周母本來以為這樣一來,除了自家親戚就沒啥村民來二兒子新房子這邊吃席了。

  沒想到村民們家家戶戶自覺的每家分成兩撥人,一半去祠堂吃席,一半來了周承森家。

  江父和麥老也選擇去周承森家吃席。

  那是女兒(孫女)的二伯家,他們怎么可能不給面子?

  江父和麥老在祠堂里待了一會兒,向村民說了一番話,讓其他領導和村民在祠堂吃,然后就一起去周承森家了。

  記者在祠堂拍完照后,也被周父盛情邀請到了家里。

  周父指著兩棟房子道:“這是我二兒子的房子,這是我小兒子的房子。咱們只是小漁民,以前窮得只能吃魚。”

  記者:“…”

  想當他年樹皮都吃過那算什么?

  “自從前幾年改革開放的春風吹起來,咱們的日子是越過越火了!你看,這是我家老宅,小子兒和小兒媳兩夫妻兩人剛結婚就住在這里,那時候啥都沒有,這破房子外面下大雨,里面下小雨,來一場臺風還把屋頂都掀了,后來我小兒子和小兒媳下海打漁,日子就慢慢好起來了…我小兒媳是城里人…

  周父開始吹啦!

  周父吹得聲情并茂!

  吹得繪聲繪色!

  吹得揚眉吐氣!

  “…蓋了新房子后,我小兒媳就在老宅做了一個小作坊,收點村民的小魚干,雜魚干做點多味小魚干賣!后來越做越大買了大船,…”

  太奶奶和東嬸聽了也附和:“我們家能蓋上新房子就是跟著夏夏發的財,夏夏教我們開小賣部…”

  “我是在小夏的食品作坊打工的,我家老頭殺豬時,不小心被豬踹了一腳,傷了腦袋,是小夏一家借錢給我們…”

  記者聽得蕩氣回腸、激動人心!

  請了整個大隊上百人到食品工廠做工?解決了上百個家庭的生計問題?

  隔壁這棟房子也是他兒媳婦教他們去學校開小賣部,帶他們出海打漁,教他們養貽貝賺錢蓋的?讓鄰居迅速奔小康?

  借錢給村民救人一命,還結對方一個工作,帶對方養貽貝,…

  這不是先富起來,再帶動其他人富起來的典范嗎?

  這不是典型的帶著老百姓發家致富,奔小康的先例嗎?

  記者心情激動,接下來幾天都不愁沒有新聞稿了。

  “叔,我可以去你們家這老宅的小作坊和你兒媳婦的工廠參觀嗎?還有你們的深海網箱養魚和貽貝養殖場,我都想去看看!”

  周父笑呵呵的道:“可以,當然可以!來,來來看看!最開始咱們的多味小魚干就是從這老宅出去的。兩個灶臺一個煙窗…”

  周父推開老宅的院門熱情的邀請記者進去參觀,并且詳細介紹。

  旺財不是要花錢請報社的人拍?

  花什么錢啊?

  看!找個記者過來,寫一篇報道,免費的不就有了嗎?

  花那么多冤枉錢干啥?

  參觀完老宅后,周父又帶記者去碼頭看家里的船。

  這一天周父決定全程招呼這個記者,省點費。

  最后周父還問了記者辦公室電話,又留了家里電話給記者。

  他家以后肯定還有許多新聞的!

  還和記者約好了明天一起出海去看看深海網箱,去看看貽貝養殖場。

  后天去看看食品加工廠。

  然后大后天去制衣廠看看。

  年二十九那天來他們村里看拉大網和收貽貝!

  年三十那天來看他們將網箱里的魚撈起來,賣去港島。

  “周秘書”已經將江夏接下來幾天的工作行程都安排得妥妥當當。

  記者也很滿意,行程滿滿,年前接下來都不用擔心沒有新聞了。

  過年的時候也有過年的報道。

  簡直完美!

  一直到傍晚,太陽西斜,筵席散去,熱鬧了一天的小漁村終于歸于寧靜。

  周家也只剩下舅公家和外公外婆家的親戚還沒走。

  外公外婆一家因為回去比較遠,今晚是要在這里住下的。

  舅公家的人不愿走,是因為大表嬸有話想找江夏說。

  江夏和周承磊抱著三胞胎回自己家,夫妻二人正準備給三胞胎洗澡讓他們早點睡。

  阮棠還沒嫁過來,不好招呼客人,今天江夏不是要幫忙招呼客人就是照顧三胞胎,忙得不可開交。

  而且今天太吵,太熱鬧,太多人逗弄三胞胎,三個孩子一整天只睡了一個小時。

  此刻靜下來三個寶寶眼皮都打架了!

  夫妻二人走回自己的房子,大表嬸追到了院子。

  “阿磊,小夏。”

  夫妻二人一起回頭。

  周承磊抱著兩個孩子,當著大表嬸的面對江夏道:“你先帶妹妹上去洗澡,她快睡著了。”

  “那你也快點,大寶和二寶也想睡了。”江夏說完,又和大表嬸打了聲就先抱著女兒上樓了。

  周承磊看向對方:“大表嬸有什么事?”

  大表嬸看向江夏,她其實更想和江夏說,不過和周承磊說也行。

  “是這樣的,夏夏工廠還招人嗎?玉珍最近放出來了。”

大熊貓文學    穿書后,她在八十年代發家致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