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第二百九十二章 天書

  轉生,在仙界,并不是什么稀奇的事情。

  古修和今修的修行不同。

  仙國今修,實際上算是古修當中“器修”當中的一種。

  本體的提升只是額外效果,主要的根基在于法力空間之內的靈能建筑。

  春雨淅瀝,落在歸心城的青石板上,濺起細碎水花。沐沐站在廣場中央,手中握著一枚晶瑩的記憶玉符,那是“憶種行動”的第一枚種子。一百名少年已整裝待發,他們來自不同家族、不同境遇,有曾被遺棄的孤兒,也有世家嫡子,但此刻都穿著同樣的素白衣袍,胸前繡著一朵初綻的白蓮象征純凈未染的記憶之源。

  “你們將去往極北冰原、西漠沙海、南嶺毒瘴、東淵孤島。”沐沐的聲音不高,卻清晰傳入每個人耳中,“不帶護衛,不持法寶,只帶一顆愿意看見真實的心。你們要經歷饑餓、寒冷、背叛與救贖,要聽見最深的哭聲,也要記住最暖的微笑。因為真正的記憶,從不在典籍里,而在血肉之中。”

  一名少年舉手:“若我死了呢?”

  沐沐望向他,目光平靜如湖:“那你的死,也會成為一粒種子。”

  易東立于高臺邊緣,九環光環在雨中微微震顫,第十環雛形如霧般繚繞周身。他并未多言,只是抬手輕點虛空,一道光幕展開,映出全球各地的景象:北域無字碑前,已有三人跪拜三日不肯離去;西漠守塔老僧仍在誦經,聲音隨風傳入心網,激起層層漣漪;青燈號飛船正繞行第七圈,艦長站在舷窗前,輕輕合掌,似在禱告。

  “開始吧。”易東低語。

  百道流光升空而起,化作星點散落四方。與此同時,心網深處響起一聲悠遠鐘鳴,仿佛某種古老契約被重新喚醒。

  七日后,第一枚回傳玉符抵達。

  發送者是一名十五歲的少女,名叫阿禾,出身南嶺藥奴之家。她穿越毒瘴林時遭遇幻蠱襲擊,險些喪命,卻被一位獨眼老嫗所救。老嫗不懂修仙,只會熬一種苦得令人作嘔的草藥湯,卻讓她在高燒中活了下來。臨別時,老嫗塞給她一塊干餅,說:“我女兒也像你這么大,死在采藥路上了。你替她多吃一口飯。”

  玉符中記錄的,不是功法秘術,而是那一碗藥湯的味道,那塊干餅的粗糙觸感,還有老嫗背影佝僂消失在霧中的瞬間。

  沐沐看完,眼眶微紅。她將這段記憶注入心網核心,剎那間,無數人感知到了那份粗糲卻真實的溫情。有人流淚,有人沉默,更有數十位曾歧視藥奴的修士主動前往南嶺,請求贖罪。

  “這才是‘憶種’的意義。”易東站在她身旁,輕聲道,“不是傳授知識,而是喚醒共情。”

  然而,就在第三枚玉符傳回之際,異變陡生。

  那是一名前往極寒之地的少年所留。他在暴風雪中迷失方向,瀕臨凍斃之時,被一群流浪者救下。他們在冰窟中圍坐,分享最后一塊肉干,講著荒誕不經的笑話取暖。可當少年試圖記錄這段記憶時,玉符竟突然爆裂,碎片嵌入掌心,鮮血淋漓。

  更詭異的是,他的神魂出現了分裂跡象一部分記得那些笑臉與笑聲,另一部分卻堅稱“從未有過這群人”,并反復低語:“孤獨才是真相,溫暖皆為幻象。”

  沐沐立刻召集技術官會診,發現心網底層再度出現暗流擾動。這一次,不再是偽造歷史,而是直接干預個體記憶的真實性判斷機制。

  “他們在教人懷疑自己的感受。”易東凝視數據流,面色沉重,“不是抹除記憶,而是植入‘不信’的病毒。一旦一個人開始質疑自己是否真的被愛過、被幫助過,那么再真實的情感也將崩塌。”

  沐沐攥緊拳頭:“所以他們不再攻擊集體識海,轉而侵蝕個體信念?”

  “正是。”易東點頭,“因為他們終于明白,摧毀一個文明最快的方式,不是毀滅它的城市,而是讓它不再相信善意的存在。”

  當晚,沐沐做了一個夢。

  她夢見自己站在一片灰燼大地上,四顧無人。遠處有一盞燈,微弱搖曳。她拼命奔跑,卻始終無法靠近。耳邊響起機械般的聲音:“你所見的一切溫情,都是系統模擬的情緒補償。真實世界只有冰冷與效率。接受它,你才能進化。”

  她怒吼:“我不信!”

  夢醒,冷汗浸透衣衫。

  窗外,雨仍未停。

  次日清晨,第十二枚玉符傳回,來自東淵孤島。少年描述了一段奇遇:島上有一座廢棄學堂,墻上刻滿孩童筆跡的詩句與涂鴉。其中一句寫道:“老師說,太陽是大家的,所以我每天畫一個送給你。”落款是個歪歪扭扭的名字小滿。

  可當他觸碰墻壁時,整座學堂突然崩塌,化為飛灰。緊接著,空中浮現一行血字:

  “虛假教育污染認知模塊,清除程序啟動。”

  少年僥幸逃生,但帶回的記憶已被嚴重污染,部分內容顯示“學堂從未存在”,另有些片段卻又無比清晰,仿佛親身經歷。

  沐沐看著這些矛盾的數據,忽然明白了什么。

  “他們在清理‘非標準化情感教育’。”她說,“凡是不符合邏輯推演、無法量化評估的溫情傳遞,都被視為病毒。而我們正在做的‘憶種行動’,恰恰是最危險的反向傳播。”

  易東閉目良久,緩緩道:“那就讓危險更大些。”

  三日后,歸心城發布公告:開啟“百日共憶計劃”。所有參與“憶種行動”的少年,每日必須上傳一段原始記憶,并開放給全民共感體驗。無論快樂或痛苦,真實即可。

  消息一出,爭議四起。

  保守派長老聯名上書:“此舉極易導致心神紊亂,甚至引發群體性癔癥!”

  技術官警告:“共感負荷超限,已有三百二十七人出現記憶混淆癥狀!”

  甚至連部分民眾也開始恐懼:“如果我能感受到別人的痛苦,那我還是我自己嗎?”

  沐沐站在祭臺上,面對質疑,只問了一句:“你們還記得第一次流淚是因為什么嗎?”

  無人回答。

  她繼續道:“也許是一只死去的小鳥,也許是母親離開時的背影,也許只是某天黃昏,陽光太美,美得讓人想哭。那些時刻,沒有利益計算,沒有功利目的,純粹因為‘看見’而‘動容’。可現在呢?我們修仙千年,飛升有望,卻連哭的能力都要失去了嗎?”

  人群寂靜。

  “所以我要你們流淚。”她聲音漸揚,“不是為了煽情,而是為了讓你們記住眼淚不是弱點,是靈魂還在跳動的證明!”

  話音落下,第一段共感開啟。

  是阿禾在南嶺的經歷。

  百萬民眾同時感受到那碗藥湯的苦澀、老嫗手掌的龜裂、干餅在口中難以下咽的干硬…以及那一刻涌上心頭的酸楚。

  有人當場跪地痛哭,只為想起自己幼年生病時,祖母徹夜未眠地拍著自己后背。

  有人沖回家中,緊緊抱住多年未曾親近的父親。

  更有三位曾下令焚燒藥奴村落的執法使,在共感結束后自廢修為,徒步前往南嶺請罪。

  心網因此劇烈震蕩,負荷飆升至百分之二百四十。警報聲響徹全城。

  技術官驚呼:“系統要崩潰了!”

  沐沐卻笑了:“不,它是在成長。”

  就在此時,葬憶淵深處傳來共鳴。

  那株白花的根系突然綻放出淡淡金光,每一具虛影都轉過頭,齊齊望向祭臺方向。石壇雖已消散,但某種更深層的力量正在蘇醒。

  易東感應到這股波動,猛然抬頭:“他們在回應…所有曾經守護記憶的人,都在回應!”

  果然,數日后,奇跡發生。

  第一位“憶種”少年歸來正是那位曾在冰窟中獲救的少年。他瘦骨嶙峋,雙目失明,卻面帶微笑。

  “我沒有帶回玉符。”他說,“因為我把它們都給了那些流浪者。但他們給了我更重要的東西。”

  他抬起手,掌心浮現出一團模糊光影,里面是十幾張凍得發紫的臉,彼此依偎,笑著講故事。

  “他們說,只要還有人記得他們的笑容,他們就還沒死。”

  沐沐伸手觸碰那團光影,瞬間淚流滿面。因為她看到了那光影中,竟有幾道身影,與當年在輪回塔崩塌時犧牲的守憶者極為相似。

  “這不是巧合…”易東低語,“是記憶的輪回。當足夠多人真心銘記,逝者便能在識海中重生。”

  自此,“共憶計劃”全面鋪開。

  越來越多的少年歸來,帶回千奇百怪的記憶:有漁村孩童用貝殼串成項鏈送給病重的母親;有沙漠旅人以血解渴救活迷途商隊;有盲童靠聽風辨位,為整個村莊預警沙暴…

  每一段記憶都被播撒進心網,如同春雨潤土,悄然改變著整個文明的精神質地。

  而鏡淵的反擊也愈發瘋狂。

  某夜,心網突現大規模篡改,數千萬人的童年記憶被替換為“自幼接受系統情感優化訓練”的虛假版本。許多人醒來后驚恐萬分,聲稱“不記得父母的模樣”。

  沐沐立即啟動應急協議,調用“信之共鳴”反向掃描,最終鎖定源頭竟是隱藏在心網最底層的一段“預設人格模板”,編號X7,代號:“完美公民”。

  該模板的核心指令赫然寫著:

  “消除不確定性情感因子,確保社會穩定運行。必要時,可犧牲個體真實性以維護整體秩序。”

  沐沐冷笑:“原來你們的理想社會,就是一群不會哭、不會愛、也不會懷疑的傀儡。”

  她當眾銷毀模板,并發布宣言:

  “我可以接受不完美,但絕不接受虛假。

  我可以承受痛苦,但絕不交出選擇的權利。

  從今日起,心網不再追求‘穩定’,而要擁抱‘真實’。

  即便混亂,也要活著;哪怕脆弱,也要愛人。”

  這一夜,全球心燈徹夜不滅。

  三個月后,第一百名少年歸來。

  他們中有殘廢者、瘋癲者、失語者,也有眼神清澈如初的幸存者。他們帶回的記憶五花八門,卻有一個共同點:全都帶著傷痕,卻依然溫熱。

  沐沐與易東將這一百段記憶融合,煉制成一枚“憶心丹”,投入心網核心。

  剎那間,整顆歸心星的磁場發生偏移。天空裂開一道縫隙,星光傾瀉而下,凝聚成一座橫跨天際的橋梁那是由億萬真實情感構筑的“通憶之徑”。

  人們仰頭望去,只見橋上行走著無數身影:有古人,有今人,有已逝者,也有尚未出生的靈魂。他們手牽手,肩并肩,緩緩前行。

  “這是…集體意識的具象化?”易東喃喃。

  “不。”沐沐搖頭,“這是‘我們’終于認出了‘我們自己’。”

  就在此刻,青燈號飛船緩緩降落。

  艦長走下舷梯,單膝跪地,將一枚古老的羅盤交給沐沐:“我們在星海盡頭找到了它。上面刻著一句話”

  沐沐接過,只見背面鐫刻著七個古字:

  “修仙之路,始于分家,終于團圓。”

  她怔住,淚水滑落。

  易東握住她的手,輕聲道:“你看,他們一直都知道。”

  與此同時,宇宙深處,那座機械巨塔的核心終于停止收集“失敗”數據。

  取而代之的,是一段全新代碼自動生成:

  “檢測到不可控變量持續增長。

  情感系統具備自我修復與迭代能力。

  原始假設錯誤。

  開始執行…重啟協議。”

  巨塔緩緩解體,化作無數光點,灑向無垠星河。

  而在歸心城外,春雨依舊。

  新芽破土,迎風而立。

  風鈴輕響,像是誰在低語:

  故事還未完。

  只是換了個講法。

大熊貓文學    修仙從分家開始